以变应变 未来无限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改革开放之后,一批来自海内外的中青年学者,聚集在北大朗润园,以国际化的标准,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创办商学院。
  变与不变
  在2012年到来之际,全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大概可以用三个现象来表达。第一个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第二个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第三是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这三大变化实际上跟什么有关系呢?跟整个互联网世界有关系,跟移动互联网有关系,跟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有关系,跟这些信息所导致的社会、经济革命也有关系。因此,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应对这种变化,而北大国际EMBA实际上就是为我们这些企业家能够应对这些变化做准备。这是第一个含义。
  第二个含义,什么东西不变?我们的价值观永远不变,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理念,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执著永远不变,我们认为中国最好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经常说的世界最好的思想,普世的一些价值永远不变,而这些价值中我们认为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呢?公正、公平、阳光、透明,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做人,高尚做人,专业做事,在这个里面就是坚持整个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强调的诚信、透明,能够把中国的这种思想理念随着中国的企业发展带到国外去,让中国的企业不仅在国人的心目中,在国外人的心目中是大的、是强的,更使在国外的中国企业在国人的心目中受到尊敬,而真正要受到尊敬的话,我们必须要针对这种变化提出我们自己的一些新的一套理念,同时保持我们这么多年认为的中国和世界都应该坚持的一些原则和理念。
  国际化进一步深入
  我们要真正地、认真地思考中国发展到今天,中国企业走向国外的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什么变化,世界发生什么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我们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确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正确地做事。我们企业是不是真正做到受别人尊敬的企业,而不仅仅是扩大企业的规模。我们的形象不仅仅是给人认识你在方方面面取得了硬件的成就,我们的软件是不是也得到了提升。也就是说,到2002年、到今天商学院已经成立了十几年,我们更应该从心灵层面,从软件的层面,从深层次的理念和价值观的层面,提升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及我们企业在进展发展过程之中的一种突出的价值体系。而这种价值体系我管它叫软实力,也就是说,中国要体现软实力,而这个软实力先驱者应该是我们的企业,应该是我们的企业家。而这方面在当前这个状况下,我们还是—个弱项,我们要思考怎么样在今后的五年中把这个东西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的硬件已经非常非常强大了,但是一些软件的环境,包括人文的一种精神文明的程度,包括国际化的一些标准,其实这就是软实力的一方面,这些其实与发达国家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在软实力的追赶方面,现在应该怎么做?
  第一条,我们要树立自己的一个核心价值观,要有一个信仰。中国现在就是对很多很多的问题有自己的执著点,但是在价值观上相当的混乱。要从一个计划经济变成一个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中,在消化中国古老的传统的几千年的文化和当今世界文化的这种匹配的过程中,真正地找到我们的核心点,因此我个人觉得,像我们商学院,特别是商学院的老师任重道远,我们在这个整个变化过程中,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今天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问题,我们应该在赚钱中对企业、对社会能够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德鲁克所讲的,一个企业家在这种变化的时代,应该想得更多的是做正确的事情,不仅仅正确地做事。所以我们每一件事情在这方面都应该不断地思考,这个思考里面涉及到软实力方面,涉及到价值观,涉及到理念,涉及到对文化的反思,对中国文化的反思,真正找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明白中国文化中的糟粕,把中国文化的优秀的部分和西方文化优秀的卓越的部分能够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所谓的中西合璧。在这个点上来讲,我觉得我们就可能创造出我们自己的一套理念,而这套理念在国内可以所向披靡,拿到国外也会受到国际人士的尊敬。
  现在这个事情可能是每一个企业家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商学院也是一个巨大的责任,对商学院的老师是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我们没有时间,我没有很多时间专门去了解,去学习,我们必须要在学习中不断地进步,在整个培育MBA的过程中,在整个改造中国的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我们自己对问题的认知。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个挑战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挑战,实际上更主要的是对老师的挑战,对中国教育的挑战,对中国教育思想的挑战,对中国教育思想真正做到中西合璧的一个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重大的责任。小的企业家靠的是经营,中型的企业家可能靠的是管理,而到了高端或大的企业家其实靠的是什么,靠是一种做人的气质。那么作为我们北大国际这么一个完全国际化的以培养精英级的高管人才和企业家为目标的机构,无论是MBA还是EMBA教育方面,我们最终极的目标或者是方向到底在哪儿?我认为这是所有商学院的院长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商学院的终极目标
  我们的终极目标受方方面面的影响,但是我觉得有一方面影响对我们至关重要,那就是北大的人文传统,北大的人文传统就是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所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北大这个人文环境下,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有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面对互联网时代所带来大量的信息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我对价值观的定义有两条,第一是行为的动力,因为你要没有价值观你就没有动力,你不可能持久做一件事情,企业不能成为持久百年老店。第二就是价值观选择的排序,就是面对这么多元的选择,选择什么,实际上构成你价值观的体系。
  抛弃糟粕汲取精华
  抛弃糟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众多选择过程中,你要作出决策的话,你一定要学会放弃,一定要学会舍得,舍得的过程实际上是价值观升华的过程。所以通过北京大学的这种人文理念,我们可以在思辨中找到我们自己的信仰,找到我们自己的追求,找到我们自己认为这件事情他能够做成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这样我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能够作出我们自己的判断。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就是影响我们比较多的是西点军校的领军之道。西点军校领军之道是我们2004年跟西点建立关系之后,多年所学习到的理念,而西点军校领军之道中的核心思想就是“Do Know Be,Do Know Be.”什么含义呢?Know就是知,Do就是行,Be就是成,Do KnowBe是什么意思呢?一定要学好知识,一定要有行动,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西点军校这个知行合一跟中国的古老的文化传统有很紧密的关系,特别是跟王阳明的心学有重要的关系,王阳明一直在强调这一点,日本的稻盛和夫也强调这一点,但是他上面还有一个Be,Be是什么?Be是Be,我们经常说BEING,实际上是做人,我们不仅仅要学会知识,我们不仅仅要有行动,我们更应该知道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而去,这个终极的问题,在西点很早就问出来了,也就是说在变化的世界过程中,你作为一个人,作为—个企业家来讲,你不仅仅要有行动,你不仅仅要有热情,你不仅仅要有激情,你更要做应该做的事情。第二条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己一定要掌握度,也就是度在整个做事的过程中强调公正、公平、阳光、透明,这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来讲极为关键。第三条就是我们学习西点之后,西点这种精神告诉我们,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企业家,一定要诚信,但是在面对中国社会这种人文环境条件,你怎么去坚持诚信,怎么去坚持你自己的原则,你本人一定要有勇气和胆识。
  勇气和胆识极为重要,这种胆识不仅仅是我们去投资的胆识,这种胆识在我看来,在中国这种人文环境下做好人的胆识,我们现在很多人做好人都没有胆识。这一点我觉得对于我们商学院的学员来讲极为重要,因为商学院在中国社会整个发展的进程中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很多人,很多年轻的学生,以这些经济上、财富上成功的人士作为榜样,那我们不仅仅要给他们一个印象,就是我们是很富的人,我们要给他一个印象,我们在重大问题上是有原则的人,我们在重大事件上,在我们的事业过程中,把做人当做比做事还要重要的一件事情。这就是德鲁克所讲的,做人和做事,做人比做事要重要,做对事和找对人,找对人比做对事还重要。
  与西点军校的合作
  东方财富网:您刚才讲到我们和西点(军校)的一些合作,这一点我是感觉到充满了想象力,因为国内的商学院大部分是跟美国,跟欧洲,跟世界一流商学院在学术上合作,而我们选择的是和美国这么一所历史悠久,出了这么多五星上将的一种军校进行的一种合作,这是在一种可以说是精神和品质、意志上面的一种合作,当时您是怎么想到要和西点去合作?这条路子和其他商学院走完全不一样。
  杨壮:是这样,2004年西点军校前校长Christman,本人是三星将军,他当时已经退休,他在美国做美国CNN的特殊记者评论员,他就是通过一次美中关系委员会的一位教授,我的一个White先生,他把他请来。我那次是在现场主持这个会议,他来了之后就给我们的学员专门讲西点军校领军之道,同时也讲了他自己对中东局势的看法,他一席讲话大概两个小时左右,讲外交的时候像外交家,讲整个世界局势的时候像一个政治家,讲到社会情况像一个绅士,讲到社会问题的时候又像一个社会公仆,讲到人性的问题时像一个父亲,相当和蔼。这点给我们的学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的学员提出很多艰难的问题,他从来也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指责或者发脾气。所以我们的学员就觉得,一定要跟西点了解更多的西点办学的情况,西点人怎么是这个样子,办得这么好。所以我当时下了课以后,讲完话以后就跟他讲,我们一定要跟西点保持一个合作关系,能不能派我们学员到西点去看看。他说等一等,他说杨先生你等一等,我回去马上跟他们联络。两个月之后,大概在2004年4月份,就给我来了信,可以,明年5月份你们到美国,当时我们还有很多学员到美国毕业,毕业之后有一天时间可以到西点。
  在美国管西点军校叫做美国最大的商学院,但是在这个商学院里它不教金融,不教财务,不教营销,它有管理,它有领导力,它不教这些课程。但为什么在金融界,在财务界它们有很多领军人物,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核心,每年我们都会派学生去,每一年大概有50-100人去,然后到2005年至2007年,夏天我还派出四个学生深度研究,每年去那里十天,看它西点的培育过程。后来我们就发现,它的成功秘诀在于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贯穿的一个领导力的培训,而领导力的培训的核心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魅力。
  在西点它还有一条理论,就是领导力基于上下互动,上下同欲者胜,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条核心思想,这是中国老祖宗所讲的核心。上下同欲者胜取决于形势的变化,因此也涉及到中国文化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在这个所有的过程中,修身是第一位的,这点跟中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相辅相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关键是在方方面面使自己的品格和意志力得到提升。因此在西点期间我们经常看到方方面面所贴和所刻的这种标语,就是做一个有品格的领军人物,这个英文就是A leader,A character,A leader、A char-acter我们翻成中文就是A man character,就是一个有品格的人,中文字典的翻译,翻译家翻译的是一条汉子,实际上西点在培育一条汉子。
  西点是培育汉子的
  也就是说他在整个培育人的过程中,在教授学术理念的过程中,让你这个人在综合素质方面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综合素质包括什么?勇气、胆识、诚信、统领,他们很重视统领性,爱心、团队、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所有这些因素都是西点通过方方面面的课堂教育、课外教育、野外训练教育、暑期训练教育、体育锻炼以及在整个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到海外游学的过程中所强调的理念,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思想在支撑,每做一个项目都有一群人在认真研究做项目过程中这个年轻的学生,他所遇到的挑战和他可能犯的错误,给他犯错误的机会,让他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弱点,找到自己的强项,对自己行为举止产生信心。两三年之后,西点的学生和哈佛、耶鲁的学生完全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哈佛、耶鲁的学生他们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教育,他们开始对未来表示担忧,他们的心境开始产生出忧郁,他们的眼神,开始散光不聚焦,这一点西点军校的军官跟我们讲特别明显,大概二年级之后就可以产生,三年级更是这样,四年级的时候西点军校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前途极为看好。
  挑战极限的考验
  因为他们经历了所有人世间的折磨,他们完全挑战了自己的极限。而我们这些好的大学的学生,无论是北大清华还是哈佛、耶鲁,这些学生都是佼佼者,特别是优秀的学生,智商很强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没有受到一点挫折,因此他觉得社会、世界对他来讲都是这样,但是西点不是这样,四年之间让你犯无数错误,其中有一条他们西点道德法规叫西点人不欺骗、不撒谎、不盗窃,更不允许其他人这样做,这一条对很多西点人来说是遇到的很 大的问题,特别是第二条,当你看到你的哥们儿、你的同屋犯错误的时候你揭发不揭发?你不揭发发现之后对你重倍的惩罚,因为他要求每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这个整个事件中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你一旦受到惩罚之后,你要被罚走路,拿着枪,这走路我了解到最多的路程是走250个小时,250个小时基本上你毕不了业,你毕业之后还要走,走路干什么?思考,思考什么?我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这是错误,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所以你刚才讲的,就是一流的企业搞管理,二流的企业搞制度,二三流的企业搞文化,核心点在什么地方,搞管理是在行为上,通过管理来约束你,搞制度是通过制度让你找不到你犯错误的机会,搞文化是让你想做坏事这个想法都没有,这是最大的核心。
  北大国际MBA等于是内地最早一批完全以国际化的标准而创建的商学院,我想虽然有北大百年渊源的历史,另外还有非常国际化的标准,但是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商学院之间竞争非常非常的激烈,包括我们看到国际一流像美国的哈佛等等,他们现在也可能在北京和在上海成立分部,他们的口号是要从美国空降教授到中国来授课,这样的话未来我们可能会和哈佛、耶鲁甚至沃顿这样国际第一流的商学院产生面对面的竞争,那么在这么一种竞争格局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的优势主要在哪里?
  北大国际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优势主要在于我们自己的这种中西合璧的理念。所谓中两合甓的理念就是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人文底蕴,我个人认为领导力是什么,领导力是情境领导下属互动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个领导他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领导力本身不是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种理念在不同的环境下都可以起作用,而领导力是基于对环境的了解,真正的把你自己领导的行为举止理念和当地的情境吻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产生出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虽然来了,但最后发现惨败而归,其中一个重要一点就是没有真正做到中西合璧,没有真正做到了解中国国情来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们在这儿办学已经十来年,这十来年使我们对整个中国的情况,特别是在北大人文环境下理解到一个核心的点,搞市场就是搞人文,搞企业就是搞人,实际上是真正地了解人,一个企业家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人文学家、社会生态学家,德鲁克一直认为他是一个社会生态学家。
  怎么选人、怎么用人,在一个人文环境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理解选人用人之道,在这个环境之下,在变换的环境之中,怎么样真正把人的积极性发挥到极致。
  如果你真不理解这点的话,你把你那套拿来以后,你会发现是对牛弹琴,无的放矢,你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好处,但是我觉得美国这些学校也不是傻瓜,他来这儿以后可能也会找到很多本土的人,真正做到中西合璧,那如果真正他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也为你只有真正是好事,因地有目标之后,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之后,你才能真正的提升,我们现在很多领域里没有引进这种竞争对手,而这些领域很落后。我举个例子,昨天参加的全国的中国医院院长大会,中国医院是整个行业中发展最落后的、最封闭的,原因就是他们这个医院是不允许外资进来的,医院也很少有民营企业,因此他们的标杆很简单,就是几家国企,依赖市场上对他们的需求,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但他到国外去跟国外的医院一比相差距离相当之远,你把那些人放进来,多让他进几家,那我觉得实际上对中国商学院,对中国医院很有好处,那么国外的人进到中国来,在我们旁边,我们也会很高兴,因为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你有榜样。在我们旁边现在建这个楼是斯坦福大学,不是商学院,是斯坦福大学本部在中国的一个大本营,它会来很多教授,那么它的存在利于我们的提升,很有好处。我从来都认为,一个领导要真正往上走的话,他招的下属一定要比他强,这样第一你会轻松,第二你会进步,但这个要建立在领导者本身的自信基础之上。否则你永远不会这样做。
  MBA发展的核心
  我们现在认识到MBA中发展的一个核心点,这个核心点是什么呢,就是现在的MBA特别关注的是做人,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而去,很多人对自己分析自己的这种能力,这种长项,发挥长项,回避或者是去掉短项极为关注,因为很多人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他已经没有这种能力了,所以到北大来,我们就帮他来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强项,这样他更加有自信心,同时也找到自己的短板,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我并不是那么完美的,这样他就会更有一种很强的动力去学习,不仅仅学习中国的企业,学习中国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了解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的文化,所以只有这种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开放的心态,才能使我们的学员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不断地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做到不被历史淘汰。
  坚定商学院的办学宗旨
  商学院教育里面,特别是在EMBA这个层面上,大家现在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价值观的问题。其实现在在EMBA里面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地方都存在,说到底是来学习的,还是说我只是来混混人脉,混混资源,混混关系,这种现象在商学院里面我相信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看待呢?我自己觉得商学院这个平台全世界都是这样,成功人士来到这个地方以后,建立平台之后,能够在这个平台中找到自己的知己,找到自己未来的合作伙伴,这都无可厚非,在某种情况下讲很正常,但是在中国人文环境下我们就要分析了,在中国人文环境下如果我们这一群1%的人来到商学院之后,觉得我们是佼佼者,我们是中国的精神贵族,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来这儿以后建立一个富人俱乐部,不好好学习,每天游山逛水,这个或许就是一个所谓的PE俱乐部、投资俱乐部,我觉得这就大大违背了商学院的办学宗旨。我个人认为商学院就北大国际MBA办学有几个宗旨,第一个宗旨来这个地方是要真正学习一些你在繁忙的工作中没有机会学习的知识,这里面包括知识,包括智慧,包括一些技能等东西,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个机会来到这个地方以后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做到自我认知,在反思过程中意识到我这前半生整个生活中的成就和我坎坷的经历,从成就和坎坷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为企业的基业常青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商学院的学生来这儿以后,一定要意识到,我们这么多年能够在业务上、在业绩上有所成功,可能跟环境有关系,跟我们比较幸运有关系,跟我们的机会很有关系,可能跟我们本人关系并不是那么大,因此我们来这儿要整理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要把我们原来的理念、原来的思维进行一下梳理,把原来的这种思想和理念提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我们也希望商学院在利用这一年多的时间,不到两年的时间,能够让我们的学员在这方面能够使自己 的思维、理念、心境、软件得到一个提升,这点是很重要的,这点恰恰和北京大学人文理念吻合在一起,因为我们这一点可能是优秀于其他独立商学院。
  北大人文精神的价值
  文化理念人文精神它是持续的,它不可能在一时间出现一时间消亡,不可能。在北京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在方方面面和领域,各个系、各个学科里面都有很多很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师,有很多这种人文的传统。我就是在这个地方,在北大经济研究中心这个地方来做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也就是我的上司林毅夫。他是北京大学毕业的,他虽然从台湾游过来的,但他是北京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毕业的,周其仁是人大毕业的,海闻老师是北京大学毕业的,易纲老师是北京大学毕业的,这都是我们的创始人,所有的这些老师都是在创学过程中,在我们经济研究中心放下一种理念,在这个中心中大家要有一种独立的思考精神,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在这点,我特别感谢这个地方,因为在这个地方你不会感觉到每天人和人之间有这种无稽的政治斗争和争斗,在这个地方我们大家是容忍的,在每年我们开年会的时候,大家各种东西都要摆在桌面上,而且都要互相之间就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当然在北大,其他的地方你可能看到随着中国社会整个发展过程,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我个人相信,北大的人文传统是代表了未来,代表了光明,代表了整个的文化启蒙。我个人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深入,随着我们精神理念的提升,随着中国纳入世界,随着中国人更多地到国外,国外更多地到中国来,世界变成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变成世界的一部分,这个趋势势不可当,所以北大这种人文精神,其实它的底蕴还是相当顽强和坚强的。所以我也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五十年到一百年中,北大也可以培养出很多很多的大师,把这种人文精神持续地传递下去。
  “中国企业文化”可以看做是一种创业的企业文化。相比之下,尽管日本是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它独具特性。
  多少年来,都是“日本企业文化”为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赞不绝口。不曾料到,日本共同社1月14日一篇题为“日本女性看重中国企业文化尝试赴华发展”的报道,把“中国企业文化”的话题提了出来,给了人们一个重新检视、重新认识“中国企业文化”的机会。
  共同社指出,一些日本女性意识转变,不甘在国内平庸地生活下去,希望生活不断出现新机,希望自己能够创造新机。她们来到中国大陆的企业,结果是有的不但活跃在企业销售的第一线,同时还担负起打通与中国政界和经济界人脉关系的重担。这样的日本女员工说:“在日本,我绝不可能获此重任。”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文化不是一种排外的企业文化,它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宽容性、融合性。
  相比之下,日本企业尽管多年来倡导“国际化”,但对外国员工的任用总有一堵看不见的墙,或者是让人感到提拔无望,或者让人感到即使升迁也有一定的界限,或者让人感到那种潜在身处的“排外意识”。
  正如有的评论家指出,“日本企业文化”的深层是一种“村文化”,它从根本上来说是排外的。
  共同社还指出,一些日本女性离开日本国内的企业,不惜从零做起。推动她们做出这一选择的理由很多,其中包括:日本许多企业仍固守成规,不把女性看做战斗力;在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招工时的性别歧视愈演愈烈……为此,她们选择了中国。
  从这些日本女性的选择中,人们不仅应该看到日本企业文化与中国企业文化的区别所在,还应该意识到这也是“中国企业文化”的竞争力之一。
  在日本,有经济上“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之说,这里面尽管有许多经济政策的原因,但也不能排除日本企业文化无法与时俱进的原因。中国企业文化的“活”——种“活性”,给中国企业乃至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
  共同社指出,有很多日本女性向往着创业,她们尽管已经意识到这种创业会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在中国选错合作伙伴还会受伤,但是仍然选择了中国企业。也就是说,她们进入中国企业,不仅仅是为求生存、获温饱,更重要的目标是想发挥潜能,谋求发展,成就事业,创造财富。为此,她们不惧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企业文化可以看做是一种创业的企业文化。相比之下,尽管日本是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它独具的特性,让其企业文化具有浓厚的“守成”成分,压抑了个人的创业意欲,让许多人无法施展自身的抱负。
  时代变了,市场变了,职场也变了,如果中国不仅仅是从视觉上满足乃至于陶醉这种“变”,而是从这种“变”中对比、挖掘、拓展出真正的不同之处,势必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发展素质与速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黄体形态、大小、血流变化与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门诊先兆流产患者67例,将其分为能维持妊娠组和不能维持妊娠组,正常宫内早孕86例作为对照组,分
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农牧团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反映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建设和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中国是否存在市民社会和如何建构市民社会依然处在讨论之中。本文从市民社会理论出发,对民间组织、城市化、公民精神三个方面对建构中国市民社
<正> 抓工作落实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方法,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军委江主席反复强调和阐述的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当前在抓工作落实的问题上,需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