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小,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减小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方法;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妇女在非行经期间出现阴道大量不规则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量异常、经期过长、不规则出血等,为妇科的多发病、常见病。通过对患者实行有效诊断后发现,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病症的不是器质性病变,主要是原因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功能失调。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尤其以45~55岁的女性多见,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由于卵巢功能衰竭引起。此病常因月经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极易合并感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治疗原则采用改善全身状况诱导闭经、调整月经或止血等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子宫内膜切除、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诊断性刮宫,效果不佳者则进行子宫切除手术[2-3],但因其适应证较窄在临床应用时均有其局限性。近年来针对此病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2-55岁,平均(47.6±4.2)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其中月经周期紊乱者29例,月经过多者24例,经期延长者28例,伴有贫血104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
1.2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第七版[4]拟定西医诊断标准。发病年龄在41~55岁的已婚女性;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长短不一,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甚至大出血;妇科及超声检查排除子宫及其附件的器质性病变;出血前或月经来潮前诊断性刮宫提示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变化,用药前1个月基础体温呈单相型;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病。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诊断崩漏。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疗法,给予患者口服炔诺酮片治疗,每次5mg,每隔8个小时服药1次,确定止血效果显著后,每3d递减1/3的剂量,并最终维持在2.5~5mg/d,同时,给予患者甲基睾丸酮片含化,每次10mg,每天1次,停药7d后重复下1个周期,连续3个月经周期。贫血者口服0.2g琥珀酸亚铁,3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固冲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白术15g、山药15g、党参20g、当归10g、鹿角霜10g、熟地20g、炮姜炭3g、山茱萸15g、炙甘草10g、川续断10g、炙黄芪30g、煅龙牡各30g(先煎)、白芍10g。每日1次,水煎2次,早晚各1次饭后温服。气虚明显者加人参末3g,阴血虚者加旱莲草12g、女贞子15g,有瘀血者加三七粉3g,阳气虚者加肉桂6g。早晚2次口服,1剂/d。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每月复查1次,记录临床症状、月经及止血情况、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止血效果良好,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正常,或者止血后绝经;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控制出血后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基本正常,但仍较长(7-10d);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有所消失,月经周期部分症状得到改善,月经量较前减少;无效:上述各方面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治疗前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减小,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减小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一子宫轴等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各部位内分泌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与内外生殖器及全身器质性疾病无关,好发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尤其以45~55岁的女性多见。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于缺乏孕激素的抑制,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持续增生,当雌激素撤退时出现突破性出血。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方法;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妇女在非行经期间出现阴道大量不规则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量异常、经期过长、不规则出血等,为妇科的多发病、常见病。通过对患者实行有效诊断后发现,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病症的不是器质性病变,主要是原因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功能失调。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尤其以45~55岁的女性多见,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由于卵巢功能衰竭引起。此病常因月经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极易合并感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治疗原则采用改善全身状况诱导闭经、调整月经或止血等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子宫内膜切除、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诊断性刮宫,效果不佳者则进行子宫切除手术[2-3],但因其适应证较窄在临床应用时均有其局限性。近年来针对此病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2-55岁,平均(47.6±4.2)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其中月经周期紊乱者29例,月经过多者24例,经期延长者28例,伴有贫血104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
1.2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第七版[4]拟定西医诊断标准。发病年龄在41~55岁的已婚女性;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长短不一,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甚至大出血;妇科及超声检查排除子宫及其附件的器质性病变;出血前或月经来潮前诊断性刮宫提示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变化,用药前1个月基础体温呈单相型;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病。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诊断崩漏。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疗法,给予患者口服炔诺酮片治疗,每次5mg,每隔8个小时服药1次,确定止血效果显著后,每3d递减1/3的剂量,并最终维持在2.5~5mg/d,同时,给予患者甲基睾丸酮片含化,每次10mg,每天1次,停药7d后重复下1个周期,连续3个月经周期。贫血者口服0.2g琥珀酸亚铁,3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固冲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白术15g、山药15g、党参20g、当归10g、鹿角霜10g、熟地20g、炮姜炭3g、山茱萸15g、炙甘草10g、川续断10g、炙黄芪30g、煅龙牡各30g(先煎)、白芍10g。每日1次,水煎2次,早晚各1次饭后温服。气虚明显者加人参末3g,阴血虚者加旱莲草12g、女贞子15g,有瘀血者加三七粉3g,阳气虚者加肉桂6g。早晚2次口服,1剂/d。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每月复查1次,记录临床症状、月经及止血情况、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止血效果良好,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正常,或者止血后绝经;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控制出血后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基本正常,但仍较长(7-10d);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有所消失,月经周期部分症状得到改善,月经量较前减少;无效:上述各方面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治疗前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减小,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减小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一子宫轴等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各部位内分泌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与内外生殖器及全身器质性疾病无关,好发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尤其以45~55岁的女性多见。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于缺乏孕激素的抑制,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持续增生,当雌激素撤退时出现突破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