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治疗沙眼的临床效果评价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在沙眼治疗过程中行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收治的沙眼患者共计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磺胺醋酰钠眼水点眼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沙眼治疗过程中行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不仅用药方便快捷,且用药依从性较好。
  【关键词】 沙眼 阿奇霉素 临床效果
  沙眼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多发的传染性眼部疾病之一[1],此病的病灶部位在眼结膜和眼角膜,其发病诱因是由于患者眼部感染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其患病人群为儿童以及青少年,临床表现为眼部发痒有刺痛感,眼部的分泌物增多且眼睛流泪、畏光等,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眼部角膜损伤[2],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以及失明等情况,为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近年来,随着新医学改革措施的施行,临床上对于治疗沙眼疾病有效措施的探究力度不断加大,发现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沙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沙眼治疗过程中行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我院对60例沙眼患者进行了如下过程的深入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收治的沙眼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符合沙眼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眼病疾病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为18例,女性为12例,最大年龄为20岁,最小年龄为8岁,平均年龄为(12.58±4.12)岁,其中处在Ⅰ期沙眼患者例数为20例,处在Ⅱ期沙眼患者例数为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19例,女性为11例,最大年龄为19岁,最小年龄为7岁,平均年龄为(12.45±4.97)岁,其中处在Ⅰ期沙眼患者例数为18例,处在Ⅱ期沙眼患者例数为12例。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并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行磺胺醋酰钠眼水点眼治疗,用法用量是:4次/日,治疗时间为2个月。
  对实验组患者行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用法用量是:单次服用剂量为20mg/kg,2次/月,每两周服用1次。治疗时间为1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1.3 诊断标准
  采用197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制定的沙眼诊断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上眼睑结膜乳头及滤泡均消失;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并且沙眼临床分级的严重程度大大降低;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分级无变化或者恶化。总有效率是有效率以及好转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参与研究的60例沙眼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数据结果呈现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20世纪初、中期,沙眼疾病在我国大爆发,其患病率高达50%[3],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措施的不断改进,沙眼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下降[4],但是,我国目前的沙眼患病率相较于欧美国家仍有些偏高,因此,我国医疗界一直致力于研究治疗沙眼的有效办法,以期能够有效降低沙眼的发病率以及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
  沙眼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眼部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沙眼衣原体侵犯患者的结膜以及角膜,导致患者出现充血以及血管模糊、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等临床表现[5],最终形成瘢痕[6],影响患者的美观,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沙眼患者如果没经过有效、及时的治疗,会导致很多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发生,如沙眼性角膜溃疡、倒睫、沙眼性干燥症、睑球粘连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危害。沙眼患者在并发严重的并发症时,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手术治疗,因此,选取有效的药物疗法对防止并发症发生以及杜绝手术治疗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磺胺醋酰钠眼水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沙眼的常规药剂,属于一种广谱抑菌药剂,可以与细菌体内的氨基苯甲酸进行竞争从而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发挥作用,阻止细菌的生长以及繁殖,达到杀死沙眼衣原体细菌的医疗目的。虽然磺胺醋酰钠眼水的抑制效果较明显,但因其不是治愈性药剂所以复发率较高,加上其刺激性较重,所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阿奇霉素是一种用于治疗沙眼患者的新型临床用药,其属于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显著抑制沙眼衣原体细菌的活性,其抑制机制是因为该药可以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阻碍作用,抗菌效果较好。该药除了以上临床优势,其分子结构也比较稳定,还具有浓度高、半衰期长、抗菌谱广、耐酸性高等临床特点。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口服阿奇霉素药物的药物利用率较高,其吸收率明显较高,所以药物用量为每两周服用一次药物即可,因此,阿奇霉素在治疗沙眼患者的过程中,不仅具有安全、方便、价格低廉等临床优势,还具有高效性、较高的用药依从性等临床优势。
  综上所述,在沙眼治疗过程中行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是目前治疗沙眼患者的最有效药物疗法,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促进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惠君.阿奇霉素治疗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60.
  [2] 王燕舞,黎莉,孟运莲等.阿奇霉素对沙眼衣原体感染后生殖道黏膜免疫反应的影响[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3,22(6):523-527.
  [3] 廖友生.试论用阿奇霉素治疗沙眼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183.
  [4] 刘晓岩.阿奇霉素治疗沙眼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1):82-83.
  [5] 谢亚平.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沙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7):2363-2364.
  [6] 刘瑄.阿奇霉素治疗沙眼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z2):267-26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对麻黄碱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资料,以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36例分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外以麻黄碱麻醉的36例分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8%、5.56%,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优,两组差异显著
【摘 要】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下,医疗技术得到显著的提升,并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缩宫素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上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缩宫素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现状,以及其治疗效果。在妇产科疾病病发率不断上升的基础上,医学领域从不同方面展开了对妇产科疾病治疗的研究,尤其着重探讨了缩宫素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本篇文章主要对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和药物机制进行了
【摘 要】 目的 观察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的具体效果。方法 以我中心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8例绝经后行取环术妇女为研究A组,A组妇女在取环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以同期收治的另38例未使用米索前列醇的取环妇女为研究B组,对比两组取环过程和结果。结果 A组宫颈软化优良率高于B组;A组术中综合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B组;A组取环成功率高于B组成功率,三项结果对比差异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