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温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_zhe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温病发病机制及针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针灸治疗温病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调控免疫平衡,改变血液流变学,调节神经相关等方面.认为针灸治疗温病通过对人体神经、血液、免疫等系统调节,并不局限于某一系统,呈现出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方式.同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是针灸治疗温病作用机制的关键.目前针灸治疗温病日益受到重视,且在临床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为临床治疗提供明确的治疗方案与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补气通窍方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水平衡维持的调节作用和鼻黏膜病理损伤的修复作用,结合使用PDTC(NF-κB抑制剂)及H89(PKA抑制剂)探究相关机制.方法 以OVA构建AR大鼠模型,并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对照组、模型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PDTC干预组、H89干预组、PDTC+中药组、H89+中药组.分别给药7 d后处死各组大鼠,取鼻黏膜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RT-PCR检测水通道蛋白AQP5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观察NF-KBp65表达强度.结果 补
中风是全世界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缺血性中风是中风的主要亚型,及时恢复或改善局部脑血供对改善中风结局和中风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缺血性中风的恢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血管生成适当地恢复血流,新形成的血管可以增加脑血流,从而增加输送到受影响脑组织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量.血管生成受到中枢神经系统中许多关键血管生成因子的严格控制.研究表明,针刺可以通过调节VEGF、HIF-1、bFGF和Ang-2等血管生成调控因子促进血管新生,通过以血管生成因子为靶点的各种途径促进血管生成是治疗实验性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该文综
目的 观察艾灸关元穴对Wister大鼠衰老进程肝脏组织中SIRT1、FOXO3a、PPARα表达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艾灸关元穴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雌性大鼠18只,其中3月龄6只,为青年组,12月龄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灸组.艾灸组温和灸关元穴,20min/d,共40d.青年组与对照组空白抓取.40d后,采用酶联合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的SIRT1、FOXO3a、PPARα的表达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是指老年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以骨小梁发生改变为主,包括骨小梁断裂和变薄.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临床不被重视,一旦出现髋部骨折,由于患者的特殊机体状态,使伤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中医药是指南承认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之一,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带来契机.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进展进行阐述,以便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脱营”是由于情志不遂,血脉虚减所致的病证,包括因情志抑郁诱发的恶性肿瘤.“脱营”之病因于郁,“脱营”与乳岩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相类似,因情志抑郁诱发的乳腺癌属于“脱营”范畴.从“脱营”论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阐释乳腺癌患者机体稳态失衡是发生骨转移的核心病因病机.“脱营”者,情志抑郁,耗营伤精,骨枯髓减,骨髓微环境稳态被打破,癌毒趁虚而入,发生乳腺癌骨转移.脾藏营,肝藏血,肝、脾两脏是维持机体内稳态动态平衡及骨髓微环境稳态的的关键脏腑,疏肝健脾和营法有助于重塑乳腺癌患者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内环境新稳态.加味逍遥
总结王旭教授辨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经验.王旭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的病机特点主要为肝失条达,脾失健运,气滞、痰凝、血瘀搏结颈前;病位主要在肝脾两脏,与心肾胃相关;病理因素为气滞、痰凝、血瘀,且多兼夹虚证.临床辨证多结合辨病位、辨体质、辨病理因素、辨结节性质等全面考虑,并采用“复法复方”的治疗模式,施以调气三法、化痰五法、祛瘀三法和补虚四法综合论治.临证时重视权衡标本、三因制宜及生活调摄,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目的 观察续断总皂苷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的软骨保护作用.通过检测软骨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表达水平,探讨续断总皂苷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自噬调控机制.方法 SPF级成年SD大鼠28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7只)、模型对照组(7只)、续断总皂苷组(7只)、阳性对照组(7只).采用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离断术,对模型对照组、续断总皂苷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大鼠进行KOA模型复制,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因素进行干预,连续2周.末次给
《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临床理论的基础,也是中医心理学的起源,书中多处提及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思想,形神一体论、心神认知论、五行情志论、阴阳睡梦论等,分别从阴阳、五行、脏腑、七情等多角度研究与分析中医心理学理论.中医心理学经过漫长的发展,在继承前人的经验与基础之上创新,总结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基本理论中蕴含着的心理学.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遵循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思想,结合后世医家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继承与创新,强调中医的整体
目的 探究活血生肌汤结合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计纳入126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患者均由该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组两组,对照组患者(63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生肌汤及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变化及溃疡面积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
目的 评价补阴针法结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2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受试者依照完全随机设计分为针药组与药物组各30例.针药组患者口服缬沙坦胶囊,在此基础上采用补阴针法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缬沙坦胶囊.每日1次,两组共治疗15 d后,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值、中医证候积分值、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基线平齐:年龄、性别、病程、血压及各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血压值均有下降,中医证候积分、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