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学案教学方式以先“导”后“学”为依据,注重学生先开展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提升教学适应性.本文从课前导学、课堂导学与课堂复习巩固三个阶段入手,探讨了导学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应用
高等数学课前导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基本的认识,并能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从导学案教学的本质来看,它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课前自学意识,即学生主动学习意識,如此一来,就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导学案教学也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导学反馈,就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一、课前导学,设置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导学案就是引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高效预习.教师可以在课堂预习中,为学生设置导学案教学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的预习,以实现顺利掌握基础知识与重难点的教学目标.
例如,开展“集合”课前导学时,教师首先为学生设置有趣味的导学案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人们总说“人以群分”,认为军人属于军队,学生属于学校,医生属于医院,但是这些人都属于我们国家.数学概念中,军队是军人的集合,那么什么是集合呢?集合又有什么性质呢?今天我们来探寻一下.教学导入阶段,运用生活实际案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一个直观感受,这样学生就能顺利掌握相关知识.其次,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导学案自学目标:学习集合和元素的含义、数学表示方式;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掌握集合的分类和常用数集记法.这样,学生能通过教师设置的导学案教学内容,提升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还能明确自学目标,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提高课前预习效率.
二、课堂导学,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一一解答所有学生的学习问题.在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全体学生的学习问题,如果是个性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就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如果是共性问题,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这个问题,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集合”学习中,笔者发现,学生容易对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产生疑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列举法,是把集合内所有元素都一一列举出来,且写在“{}”内的一种数学表示方法,如地球四大洋可以用{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表示.并利用上述案例,为学生总结列举法知识重点:所有元素属性相同(同属于地球四大洋)、“{}”不能缺失、不考虑前后顺序、同一元素只能出现一次、用“,”隔开元素等.这样,就解决了列举法教学难点,然后,教师利用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描述法”表示方法,并把描述法表示要点呈现给学生.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把集合表示方法的学习要点,直观呈现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课堂教学,解决学习问题.
三、课后导学,复习巩固
导学案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最终阶段就是及时复习巩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人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及时有效的课堂复习巩固,可以巩固学生记忆效果,让学生牢牢记住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复习巩固的习题,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自身薄弱环节,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集合”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列举法、描述法”共性问题,为学生提供课堂练习题.列举法:①小于7的正奇数;②能被5整除,且大于7小于22的自然数;③方程x2-16=0的解的集合;④B={x|x2-7x 12=0}.描述法:①{-1,1}的集合;②x2-7x 12>0的集合;③大于5的全体奇数构成的集合;④第一象限所有点组成的集合.这些问题难度梯次不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且加入了变式训练内容,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复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抓住该方法的重点:课前预习中要注重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并把课堂教学基础知识及重难点讲授给学生,以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共性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复习巩固中,应根据学生学习问题,开展及时有效的复习,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应用
高等数学课前导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基本的认识,并能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从导学案教学的本质来看,它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课前自学意识,即学生主动学习意識,如此一来,就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导学案教学也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导学反馈,就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一、课前导学,设置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导学案就是引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高效预习.教师可以在课堂预习中,为学生设置导学案教学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的预习,以实现顺利掌握基础知识与重难点的教学目标.
例如,开展“集合”课前导学时,教师首先为学生设置有趣味的导学案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人们总说“人以群分”,认为军人属于军队,学生属于学校,医生属于医院,但是这些人都属于我们国家.数学概念中,军队是军人的集合,那么什么是集合呢?集合又有什么性质呢?今天我们来探寻一下.教学导入阶段,运用生活实际案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一个直观感受,这样学生就能顺利掌握相关知识.其次,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导学案自学目标:学习集合和元素的含义、数学表示方式;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掌握集合的分类和常用数集记法.这样,学生能通过教师设置的导学案教学内容,提升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还能明确自学目标,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提高课前预习效率.
二、课堂导学,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一一解答所有学生的学习问题.在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全体学生的学习问题,如果是个性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就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如果是共性问题,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这个问题,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集合”学习中,笔者发现,学生容易对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产生疑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列举法,是把集合内所有元素都一一列举出来,且写在“{}”内的一种数学表示方法,如地球四大洋可以用{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表示.并利用上述案例,为学生总结列举法知识重点:所有元素属性相同(同属于地球四大洋)、“{}”不能缺失、不考虑前后顺序、同一元素只能出现一次、用“,”隔开元素等.这样,就解决了列举法教学难点,然后,教师利用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描述法”表示方法,并把描述法表示要点呈现给学生.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把集合表示方法的学习要点,直观呈现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课堂教学,解决学习问题.
三、课后导学,复习巩固
导学案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最终阶段就是及时复习巩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人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及时有效的课堂复习巩固,可以巩固学生记忆效果,让学生牢牢记住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复习巩固的习题,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自身薄弱环节,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集合”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列举法、描述法”共性问题,为学生提供课堂练习题.列举法:①小于7的正奇数;②能被5整除,且大于7小于22的自然数;③方程x2-16=0的解的集合;④B={x|x2-7x 12=0}.描述法:①{-1,1}的集合;②x2-7x 12>0的集合;③大于5的全体奇数构成的集合;④第一象限所有点组成的集合.这些问题难度梯次不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且加入了变式训练内容,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复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抓住该方法的重点:课前预习中要注重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并把课堂教学基础知识及重难点讲授给学生,以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共性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复习巩固中,应根据学生学习问题,开展及时有效的复习,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