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把古人对月的迷恋写到了极致。诗人将月中之美、月中之理、月中之情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让后人为之倾倒。
【关键词】明月;美丽;永恒;思念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其主要特色是艳丽柔靡。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意境清幽,充满哲思,面貌为之一新,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作者抓住扬州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既包括了 “春”“夜”这样的良辰,又包含了“江”“花”“月”这样的美景,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的画卷。其中春、江、花、夜只是背景,明月才是诗人极力渲染的意象。在《春》诗中,月的意象美好纯净,月光所到之处,万物无不染上那一份纯净、清幽,体现出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
一、美丽之月
唐·徐凝的《忆扬州》中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明月在古代诗人心中的分量十足。扬州明月到底有多美,我们可以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找到答案。诗歌第一章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落笔扣题 ,写“江”上之“月”,为我们绘出一幅春江潮涨,明月从潮水中冉冉升起随波跃动而华光万里的图景。明月与江水就像一对如影随形的恋人, 江水的壮阔浩瀚更衬出月的光辉无限。第二章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写“花”上之“月”, 诗中不着花容,尽写月色。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在鲜花树木上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诗人对月光的描写极其精微:“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诗的前两章,由江上之月写到花上之月,视野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紧扣江、花、月的美景,笔墨凝聚在一轮扬州明月上,展现了天地一派空明澄澈的美妙境界。
二、永恒之月
诗歌第三、四章写了诗人在光华万里、皎洁空明的月光下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空中月色的皎洁、玉宇的澄明让诗人联想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想必就有这一轮明月了吧?但不知谁第一次见到它,也不知明月是在哪年第一次照见世人?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今天,也固然无从回答。这里,诗人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冥想。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江上明月年年相似,万古长存。进而发出感叹: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明月,不知在我们身后,它又在等待何人?只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一去不回头。此景让人无不感叹人生易逝、唯江月永存。对月的发问,对流水的思索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思考人生哲理的开端。一般情况下,面对自然或宇宙,人易产生渺小、短暂继而悲伤。比如: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都表露出明月永恒,人生短暂之悲。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这样,“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三、思念之月
面对永恒的宇宙,作为短暂渺小的个体生命会以怎样的方式去寻得慰藉呢?那就是中国人思想文化中最看中的“团圆”,以相聚的方式驱散个体在永恒时空中的孤独。只要团圆,再多的忧愁都可暂搁一旁。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重阳节等都有“团圆”的民族心理存在。但分离是人生的固然状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以相思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春》诗的第五章引入了古典诗歌中最常表现的情感——相思,一个飘荡他乡,一个独守空楼,更何况是在“春”“夜”这样的良辰,又面对“江”“花”“月”这样的美景。 “明月楼”是古人寄托着闺妇那温柔的相思常用的意象。曹植的《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宋·范仲淹 :“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春》诗第六、七章“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集中笔墨写了月光楼上的思妇。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可爱的明月在楼上徘徊不去,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如影随形的月光是思妇浓得化不开,排遣不掉的愁思。既然派遣不掉,何不借月传递思念,可怜天地辽阔,月光无涯,那份思念无法到达。
《春》诗第八、九章“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春夜梦落花,连做梦都念念思归。他看着江水流春、落月西斜,更感时光易逝,归乡急切。落月沉沉,归路漫漫,游子的乡思更加浓重。有几人能在这样的春江花月夜乘月归去呢,只能将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思妇、游子,一个想借月寄情,一个想乘月归去,那一轮永恒的明月会记录下他们的一种相思,两处愁。
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把古人对月的迷恋写到了极致。诗人将月中之美、月中之理、月中之情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让后人为之倾倒。
【关键词】明月;美丽;永恒;思念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其主要特色是艳丽柔靡。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意境清幽,充满哲思,面貌为之一新,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作者抓住扬州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既包括了 “春”“夜”这样的良辰,又包含了“江”“花”“月”这样的美景,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的画卷。其中春、江、花、夜只是背景,明月才是诗人极力渲染的意象。在《春》诗中,月的意象美好纯净,月光所到之处,万物无不染上那一份纯净、清幽,体现出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
一、美丽之月
唐·徐凝的《忆扬州》中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明月在古代诗人心中的分量十足。扬州明月到底有多美,我们可以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找到答案。诗歌第一章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落笔扣题 ,写“江”上之“月”,为我们绘出一幅春江潮涨,明月从潮水中冉冉升起随波跃动而华光万里的图景。明月与江水就像一对如影随形的恋人, 江水的壮阔浩瀚更衬出月的光辉无限。第二章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写“花”上之“月”, 诗中不着花容,尽写月色。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在鲜花树木上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诗人对月光的描写极其精微:“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诗的前两章,由江上之月写到花上之月,视野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紧扣江、花、月的美景,笔墨凝聚在一轮扬州明月上,展现了天地一派空明澄澈的美妙境界。
二、永恒之月
诗歌第三、四章写了诗人在光华万里、皎洁空明的月光下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空中月色的皎洁、玉宇的澄明让诗人联想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想必就有这一轮明月了吧?但不知谁第一次见到它,也不知明月是在哪年第一次照见世人?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今天,也固然无从回答。这里,诗人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冥想。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江上明月年年相似,万古长存。进而发出感叹: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明月,不知在我们身后,它又在等待何人?只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一去不回头。此景让人无不感叹人生易逝、唯江月永存。对月的发问,对流水的思索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思考人生哲理的开端。一般情况下,面对自然或宇宙,人易产生渺小、短暂继而悲伤。比如: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都表露出明月永恒,人生短暂之悲。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这样,“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三、思念之月
面对永恒的宇宙,作为短暂渺小的个体生命会以怎样的方式去寻得慰藉呢?那就是中国人思想文化中最看中的“团圆”,以相聚的方式驱散个体在永恒时空中的孤独。只要团圆,再多的忧愁都可暂搁一旁。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重阳节等都有“团圆”的民族心理存在。但分离是人生的固然状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以相思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春》诗的第五章引入了古典诗歌中最常表现的情感——相思,一个飘荡他乡,一个独守空楼,更何况是在“春”“夜”这样的良辰,又面对“江”“花”“月”这样的美景。 “明月楼”是古人寄托着闺妇那温柔的相思常用的意象。曹植的《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宋·范仲淹 :“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春》诗第六、七章“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集中笔墨写了月光楼上的思妇。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可爱的明月在楼上徘徊不去,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如影随形的月光是思妇浓得化不开,排遣不掉的愁思。既然派遣不掉,何不借月传递思念,可怜天地辽阔,月光无涯,那份思念无法到达。
《春》诗第八、九章“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春夜梦落花,连做梦都念念思归。他看着江水流春、落月西斜,更感时光易逝,归乡急切。落月沉沉,归路漫漫,游子的乡思更加浓重。有几人能在这样的春江花月夜乘月归去呢,只能将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思妇、游子,一个想借月寄情,一个想乘月归去,那一轮永恒的明月会记录下他们的一种相思,两处愁。
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把古人对月的迷恋写到了极致。诗人将月中之美、月中之理、月中之情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让后人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