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那边有条很有名的江,湖南人自己自然知道是哪条。来自其他地方的同学,也大都听说过这条江。
它的出名可能是因为《沁园春·长沙》,但我觉得或许更要归功于课本上的“反复朗读并背诵”。不喜欢语文的学生,会因这强制性要求而产生一丝厌烦。但让我感到头疼的并非背书,而是——这条江实实在在地横在那里,把我成长的地方分成两边,要我不停奔走、疲于来回。
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又三年河东,又三年河西。印象里,总在不停地换地方:搬家、转学、升学,每次都要告别旧环境,认识新的人,每次都觉得是世界的变换——当然,只是小城里的徘徊罢了,为何描述得如此夸张?其实并不夸张,对那时矮小的我来说,湘江像银河那样宽,像冥河那样深,隔开了牛郎织女,划分了阴阳两界。
我没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住过三年以上,也因此,跨过深圳河的时候,虽然带着初来乍到的兴奋,但心里总很不安:四年之后或许就会离开。结果出乎意料——还有几个月,就在香港住满五年了。
报章喜欢把人们归类,以笼统的称号指代一类人。十几年前,人们发明了“北漂”、“上漂”两个词,用以指代在北京、上海闯荡的人们。自然地,往香港就学、发展就是“港漂—了。几年前又概括说,赴港求学、定居的人,应该叫“新香港人”。
我自知自己不太能算“新香港人”,同时也绝不承认自己是“港漂”。说起来,可能还是因为迁移得太频繁了,打心底里厌恶“漂”这个字。再加上用“港漂”一个词围住自己,围成一个圈,身心看似有了依靠,便心安理得了,便不再想出去。
但不是“港漂”,又是什么?这个问题自己解答得很模糊。我只知道自己似乎很不愿意离开这里,但实际上在这里并不尽能自由——始终得考虑签证、逗留的问题。
一次跟香港朋友喝酒,说我想留港,他表示不解“为什么留在这里啊?香港完全没希望啦,快点走啦。呐,我都想移民。”我不知道回应什么好,就借网语自嘲:“贫贱不能移。”对面愣了一下,叹气说:“其实做香港人好辛苦,天天上班,夜夜加班,我都贫贱,要钱结婚、供楼,都不知几时可以上到车牌。”
最初选择留港工作的同学们,有的已经离开,有的还在奋斗,有时和大家吃饭聊天时,总会看到大家眼中的迷茫。“身世浮沉雨打萍”。少了归属,便会有言说不尽的疏离感。
香港哪里好?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的都是不好的:东西很贵;反水货;路上的每个人都行色匆匆,黑着面孔,仿佛很冷漠;利益至上;等等。在这里快五年,这些我体会得很深。
香港或许没什么好。可是城市是无辜的,制造气氛的始终是人。大家都觉得没希望的时候,它才真正没希望了。大家都看不到出路,都想着逃离时,急躁和绝望的雾气才笼罩在维港上。
不考虑压力的时候,香港实在是一个让人开心的地方:
我喜欢中文大学。春天的中大,开满了羊蹄甲和杜鹃花。有阳光的时候,青草味道和花香弥漫在空气中。清晨的吐露港,中午的天人合一,傍晚的小白腰雨燕。
我喜欢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哪间图书馆都有全套的金庸。不花一分钱,可以坐一天。上班日子去,里面坐满了阿公阿嫲。傍晚和周末,中小学生在里面做功课。
我喜欢我住的地方。窗外可以看到维港,常常有冲浪的风帆。货轮从码头起航时鸣笛,竟可以持续5秒,声音大得很,会把我从梦里吵醒。
我喜欢香港的街道,尤其是红磡的街道,到处都是餐馆,可以尽情饕餮一番。黄埔街上有一家二手漫画书店,里面的收藏比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家漫画书店都全。宝其利街上的一段,尽是五金铺和药铺,街尾和船澳街的交界处,有一家小土地庙,香火很旺,全然不顾熏着了旁边的奔驰店。
我喜欢之前的房东。他有两间餐铺,一层唐楼,还亲自在案头切烧味。
我喜欢在百佳买东西。有一次买了很多,后面素不相识的大妈递给我一张优惠券。
我喜欢常去的一家茶餐厅,下午人少的时候,我就和老板娘吹水,一边吐槽人工低、地产霸权,一边聊香港的鬼天气,有时还互相祝对方赚多点。每次点餐,她都会关照我一些。
我喜欢我的香港朋友。一天晚上,和一位朋友在么地道公园的广场席地而坐,不理来往人群,对着酒店、维港和月亮,畅聊人生和理想。
我喜欢在这里散步。有时去志莲净苑,有时去宋皇台公园;最方便的是红磡的海滨长廊;最喜欢的,还是下楼去码头坐船,坐到北角转叮叮车,往港岛西方向,在中环下车,搭天星小轮回尖沙咀,穿过星光大道、海滨长廊回红磡,大约三个小时,什么都不干,就是散步,观察来往的人。
我喜欢这里的很多东西。这里的高楼面对着海,海很蓝,天也很蓝,鹰在城市上空盘旋。
从中文大学望向八仙岭,从马鞍山望向吐露港,从红磡望向旧启德机场,从黄大仙望向狮子山,从尖沙咀望向港岛,从山顶望向中环、维港、尖沙咀、避风塘,目之所及,都是香港,不必考虑它是东方之珠、金融中心,还是国际都会、商贸港口。
说到底,我只是喜欢安定罢了,也喜欢安定生活中的一些探索和挑战。而这里的角落足够多,值得深入探索一番,所以我挺喜欢这个地方,便不想学王粲那样登楼吟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当年辜鸿铭写《春秋大义》,盛赞中国文化的美好。他出生在马来西亚,10岁就去了欧洲接受西式教育。他赞美中国传统,只是在构建他自己心中的“中国”,强化自己的国族认同罢了。而我所看到的,或许也只是自己想看的“香港”。但我仍是不想把“港漂”的标签打在自己身上,时刻提醒自己应该对这个地方保持警惕。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里昂死时对史丹菲尔德说:我想要快乐,想睡在床上,想有个家。在一个地方有了牵挂,当牵挂足够多时,便会对这个地方产生依恋。但安逸并不会长久,始终要从安逸中抽身的。在那之前,我想先稳定下来——这一点,当我始终坚持带着我那株盆栽植物和一大堆书搬来搬去时,可能已经不言而喻了。
所以,尽管知道总有一天会离开这里,为了这转瞬的安定,我也总会对自己强调:
家在湖南,也在香港。
它的出名可能是因为《沁园春·长沙》,但我觉得或许更要归功于课本上的“反复朗读并背诵”。不喜欢语文的学生,会因这强制性要求而产生一丝厌烦。但让我感到头疼的并非背书,而是——这条江实实在在地横在那里,把我成长的地方分成两边,要我不停奔走、疲于来回。
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又三年河东,又三年河西。印象里,总在不停地换地方:搬家、转学、升学,每次都要告别旧环境,认识新的人,每次都觉得是世界的变换——当然,只是小城里的徘徊罢了,为何描述得如此夸张?其实并不夸张,对那时矮小的我来说,湘江像银河那样宽,像冥河那样深,隔开了牛郎织女,划分了阴阳两界。
我没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住过三年以上,也因此,跨过深圳河的时候,虽然带着初来乍到的兴奋,但心里总很不安:四年之后或许就会离开。结果出乎意料——还有几个月,就在香港住满五年了。
报章喜欢把人们归类,以笼统的称号指代一类人。十几年前,人们发明了“北漂”、“上漂”两个词,用以指代在北京、上海闯荡的人们。自然地,往香港就学、发展就是“港漂—了。几年前又概括说,赴港求学、定居的人,应该叫“新香港人”。
我自知自己不太能算“新香港人”,同时也绝不承认自己是“港漂”。说起来,可能还是因为迁移得太频繁了,打心底里厌恶“漂”这个字。再加上用“港漂”一个词围住自己,围成一个圈,身心看似有了依靠,便心安理得了,便不再想出去。
但不是“港漂”,又是什么?这个问题自己解答得很模糊。我只知道自己似乎很不愿意离开这里,但实际上在这里并不尽能自由——始终得考虑签证、逗留的问题。
一次跟香港朋友喝酒,说我想留港,他表示不解“为什么留在这里啊?香港完全没希望啦,快点走啦。呐,我都想移民。”我不知道回应什么好,就借网语自嘲:“贫贱不能移。”对面愣了一下,叹气说:“其实做香港人好辛苦,天天上班,夜夜加班,我都贫贱,要钱结婚、供楼,都不知几时可以上到车牌。”
最初选择留港工作的同学们,有的已经离开,有的还在奋斗,有时和大家吃饭聊天时,总会看到大家眼中的迷茫。“身世浮沉雨打萍”。少了归属,便会有言说不尽的疏离感。
香港哪里好?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的都是不好的:东西很贵;反水货;路上的每个人都行色匆匆,黑着面孔,仿佛很冷漠;利益至上;等等。在这里快五年,这些我体会得很深。
香港或许没什么好。可是城市是无辜的,制造气氛的始终是人。大家都觉得没希望的时候,它才真正没希望了。大家都看不到出路,都想着逃离时,急躁和绝望的雾气才笼罩在维港上。
不考虑压力的时候,香港实在是一个让人开心的地方:
我喜欢中文大学。春天的中大,开满了羊蹄甲和杜鹃花。有阳光的时候,青草味道和花香弥漫在空气中。清晨的吐露港,中午的天人合一,傍晚的小白腰雨燕。
我喜欢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哪间图书馆都有全套的金庸。不花一分钱,可以坐一天。上班日子去,里面坐满了阿公阿嫲。傍晚和周末,中小学生在里面做功课。
我喜欢我住的地方。窗外可以看到维港,常常有冲浪的风帆。货轮从码头起航时鸣笛,竟可以持续5秒,声音大得很,会把我从梦里吵醒。
我喜欢香港的街道,尤其是红磡的街道,到处都是餐馆,可以尽情饕餮一番。黄埔街上有一家二手漫画书店,里面的收藏比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家漫画书店都全。宝其利街上的一段,尽是五金铺和药铺,街尾和船澳街的交界处,有一家小土地庙,香火很旺,全然不顾熏着了旁边的奔驰店。
我喜欢之前的房东。他有两间餐铺,一层唐楼,还亲自在案头切烧味。
我喜欢在百佳买东西。有一次买了很多,后面素不相识的大妈递给我一张优惠券。
我喜欢常去的一家茶餐厅,下午人少的时候,我就和老板娘吹水,一边吐槽人工低、地产霸权,一边聊香港的鬼天气,有时还互相祝对方赚多点。每次点餐,她都会关照我一些。
我喜欢我的香港朋友。一天晚上,和一位朋友在么地道公园的广场席地而坐,不理来往人群,对着酒店、维港和月亮,畅聊人生和理想。
我喜欢在这里散步。有时去志莲净苑,有时去宋皇台公园;最方便的是红磡的海滨长廊;最喜欢的,还是下楼去码头坐船,坐到北角转叮叮车,往港岛西方向,在中环下车,搭天星小轮回尖沙咀,穿过星光大道、海滨长廊回红磡,大约三个小时,什么都不干,就是散步,观察来往的人。
我喜欢这里的很多东西。这里的高楼面对着海,海很蓝,天也很蓝,鹰在城市上空盘旋。
从中文大学望向八仙岭,从马鞍山望向吐露港,从红磡望向旧启德机场,从黄大仙望向狮子山,从尖沙咀望向港岛,从山顶望向中环、维港、尖沙咀、避风塘,目之所及,都是香港,不必考虑它是东方之珠、金融中心,还是国际都会、商贸港口。
说到底,我只是喜欢安定罢了,也喜欢安定生活中的一些探索和挑战。而这里的角落足够多,值得深入探索一番,所以我挺喜欢这个地方,便不想学王粲那样登楼吟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当年辜鸿铭写《春秋大义》,盛赞中国文化的美好。他出生在马来西亚,10岁就去了欧洲接受西式教育。他赞美中国传统,只是在构建他自己心中的“中国”,强化自己的国族认同罢了。而我所看到的,或许也只是自己想看的“香港”。但我仍是不想把“港漂”的标签打在自己身上,时刻提醒自己应该对这个地方保持警惕。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里昂死时对史丹菲尔德说:我想要快乐,想睡在床上,想有个家。在一个地方有了牵挂,当牵挂足够多时,便会对这个地方产生依恋。但安逸并不会长久,始终要从安逸中抽身的。在那之前,我想先稳定下来——这一点,当我始终坚持带着我那株盆栽植物和一大堆书搬来搬去时,可能已经不言而喻了。
所以,尽管知道总有一天会离开这里,为了这转瞬的安定,我也总会对自己强调:
家在湖南,也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