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是在中国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必然推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会计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推动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关键词:翻转课堂;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12-01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性课程,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应定位在实用性上,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必需的教学环节。目前高职院校的模拟实训,主要是以理论为基石,以技能教学为主体。《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在课堂上先讲授会计实训中所应用的相关要求、方法、技能,学生按照老师的设计模式学习相关内容,缺乏自主性。同时,传统教学模式还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不注重个体特点;二是学生反馈问题不及时。
在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模式,探索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具有高职特色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新型教学模式,是每一个高职财会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步骤。
(一)课前积极准备。
本文将课前准备按照实施主体的不同分为课前教学设计以及课前学生自学两个方面进行展开说明。
1.课前教学设计。
第一,合理设计并确定教学目标。《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会计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并挖掘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能。第二,广泛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该制定教学大纲并确定知识点,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开放性教育资源,如:微视频、会计专业论坛等支撑教学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对确定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思考和分析,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已获取的各项教学资料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其更易于高职学生理解和接受。第三,制作微课视频。根据课程特点,将本课程的重难点内容整理,利用相关软件制作成微课视频发布在教学平台上,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第四,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根据《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教学任务和知识点,划定学生可以自学的相关指导书,同时确定每一模块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内容、思考题以及作业,并在教学平台上发布。
2.课前学生自学。
课前自学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自主地安排课前学习进度和目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学习微视频后,根据教师下发的教学任务以及相关要求,自主学习并总结。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完成老师发布的本模块思考题和作业后,将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专业论坛等信息媒介及时地询问同学、老师或者其他专家。
(二)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
1.经验交流,巩固知识。
课堂上,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就自主学习成果开展交流,对微视频中所体现的课程重难点知识加以巩固,从而把《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零散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把握。在学生们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时,教师也应对学生在课堂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讲解。
2.结合案例,深化讨论。
在巩固了基础知识后,教师应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业务信息,提出一些具有实践延伸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演练和思考。在这个环节,着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又对实际案例的业务处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3.摸底分析,各个击破。
教师对每位同学在课前学习时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以及作业完成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摸底分析,并据此分析课前学习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解惑和辅导,实现各个击破。
(三)课后发散思维。
学生通過课堂内交互探讨、巩固之后,对单一模块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并带着全新的理解对同一模块的实训进行重新分析,修改业务操作中不够严谨的地方。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最新政策变更,引导学生思考该政策对本模块会计综合实训有什么影响,从而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
三、结语
翻转课堂是在我国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必然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方式,有效的将学生自主学习与信息化时代结合,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中,实质上是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注入到会计教学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空间,课外在线学习也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线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实现课前知识内化。而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也彻底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的自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会变得更加密切,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
当然,新模式的应用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前的资料搜索整理以及知识点和重难点的设计。同时,信息化平台的监管,学生课前课后学习情况的监督,教师微视频软件的应用对于翻转课堂的实施都是一种挑战。作为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老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够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骏,寇晓娣,尹飞,琚辉,张师愚,刘睿.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5):296-300.
[2]谢良安.<财务报表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经济师,2015(10).
[3]卫振林,陶文钊.<交通运输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5(19).
[4]陈永生.基于项目教学下微型课程在中职<财务会计>中的设计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5).
关键词:翻转课堂;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12-01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性课程,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应定位在实用性上,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必需的教学环节。目前高职院校的模拟实训,主要是以理论为基石,以技能教学为主体。《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在课堂上先讲授会计实训中所应用的相关要求、方法、技能,学生按照老师的设计模式学习相关内容,缺乏自主性。同时,传统教学模式还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不注重个体特点;二是学生反馈问题不及时。
在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模式,探索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具有高职特色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新型教学模式,是每一个高职财会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步骤。
(一)课前积极准备。
本文将课前准备按照实施主体的不同分为课前教学设计以及课前学生自学两个方面进行展开说明。
1.课前教学设计。
第一,合理设计并确定教学目标。《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会计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并挖掘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能。第二,广泛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该制定教学大纲并确定知识点,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开放性教育资源,如:微视频、会计专业论坛等支撑教学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对确定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思考和分析,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已获取的各项教学资料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其更易于高职学生理解和接受。第三,制作微课视频。根据课程特点,将本课程的重难点内容整理,利用相关软件制作成微课视频发布在教学平台上,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第四,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根据《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教学任务和知识点,划定学生可以自学的相关指导书,同时确定每一模块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内容、思考题以及作业,并在教学平台上发布。
2.课前学生自学。
课前自学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自主地安排课前学习进度和目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学习微视频后,根据教师下发的教学任务以及相关要求,自主学习并总结。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完成老师发布的本模块思考题和作业后,将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专业论坛等信息媒介及时地询问同学、老师或者其他专家。
(二)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
1.经验交流,巩固知识。
课堂上,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就自主学习成果开展交流,对微视频中所体现的课程重难点知识加以巩固,从而把《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零散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把握。在学生们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时,教师也应对学生在课堂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讲解。
2.结合案例,深化讨论。
在巩固了基础知识后,教师应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业务信息,提出一些具有实践延伸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演练和思考。在这个环节,着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又对实际案例的业务处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3.摸底分析,各个击破。
教师对每位同学在课前学习时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以及作业完成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摸底分析,并据此分析课前学习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解惑和辅导,实现各个击破。
(三)课后发散思维。
学生通過课堂内交互探讨、巩固之后,对单一模块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并带着全新的理解对同一模块的实训进行重新分析,修改业务操作中不够严谨的地方。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最新政策变更,引导学生思考该政策对本模块会计综合实训有什么影响,从而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
三、结语
翻转课堂是在我国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必然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方式,有效的将学生自主学习与信息化时代结合,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中,实质上是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注入到会计教学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空间,课外在线学习也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线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实现课前知识内化。而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也彻底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的自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会变得更加密切,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
当然,新模式的应用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前的资料搜索整理以及知识点和重难点的设计。同时,信息化平台的监管,学生课前课后学习情况的监督,教师微视频软件的应用对于翻转课堂的实施都是一种挑战。作为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老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够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骏,寇晓娣,尹飞,琚辉,张师愚,刘睿.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5):296-300.
[2]谢良安.<财务报表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经济师,2015(10).
[3]卫振林,陶文钊.<交通运输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5(19).
[4]陈永生.基于项目教学下微型课程在中职<财务会计>中的设计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