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催熟了孩子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朋友给我电话,说他不满11岁的女儿已经月经初潮,他心里十分担忧,觉得实在是太早了。我安慰他说,这其实不算太早,因为目前大城市中女孩子的月经初潮时间早就不是十三四岁了,而已经提前到11岁左右。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和世界接轨”的变化,只不过是我们不愿意接的那种轨。
  为什么孩子们这么早就成熟了?其中有很多解释。环境专家认为是由于广泛存在的“环境雌激素”的影响,也就是一些污染物质可能让人体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促进早熟和雌化。心理专家认为可能是各种与性有关的信息太过泛滥,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而导致早熟;而营养专家认为,孩子们早熟的主要原因是体脂肪过高和饮食内容的巨大改变。这个说法比前两种更有说服力,因为它得到很多科学证据的支持。
  即使身处同一个污染的环境当中,孩子们的成熟早晚仍然有很大的区别。研究发现,身体脂肪率和体重指数,与女孩子的性成熟年龄有明显相关性。也就是说,那些身体脂肪含量高、体重超重、肥胖的女孩子,成熟的时间会比较早;而那些脂肪含量低、身体苗条的女孩子,成熟时间往往相对晚一些。
  对儿童饮食进行的分析也发现,膳食中能量、脂肪、动物性蛋白质高的孩子,倾向于较早成熟;而膳食中植物食品多、纤维高、脂肪少、能量低的孩子,成熟相对晚一些。素食的孩子通常发育较晚,常吃粗杂粮的孩子也不容易早熟。
  有位家长表示,从孩子长牙开始,就给他天天吃奶酪、大虾和牛肉,“因为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高级的食物”。也有家长表示,孩子爱吃烤肠,每天保证供应两根。“家里没多少钱,但这点还是能够满足的”。有的孩子一天要吃10串烤羊肉串,也有的孩子一餐要吃10个鸡翅。
  孩子没有健康知识,他的口味多半是被本能驱使,喜欢高油脂、高能量的食物,被大量香精、糖和增味剂所诱惑。但是,炸鸡也好,薯片也好,蛋糕也好,饼干也好,香肠也好,冰淇淋也好,甜饮料也好,膨化食品也好,它们都是催肥食品,也都是不利于预防肥胖,不利于预防早熟的食品,因为研究发现,过多的体脂肪,也就是肥胖,是孩子们早熟的重要原因。脂肪组织的含量与雌激素水平之间有关系,脂肪含量高的人,雌激素水平往往过高。
  看看我们的儿童肥胖状况,真的太令人汗颜了。中国大城市的儿童,已经是世界上最胖的儿童。在北京市5年级学生当中,4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肥胖。这样的体重情况,也就难怪早熟孩子那么多了。
  为了遏制儿童肥胖和早熟的凶猛发展趋势,各国都在采取行动。英国禁止在晚上9点之前播放高脂肪低营养价值零食饮料的广告;新加坡也在制定计划,从2013年起不许可在儿童可能接触的媒体上播放高脂肪、高糖、高盐食品的广告;美国康涅狄格州议会早在2005年已经通过禁令,禁止全州中小学向学生出售高热量碳酸饮料和薯条等垃圾食品。而美国去年通过的《儿童健康、免饥饿法案》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学生营养午餐的粮食必须供应一半全谷类,到2014年7月1日,所有的谷类食品都必须为全谷类。午餐中的各种甜味冷饮全部改为新鲜水果,披萨饼皮要采用全麦面粉制作,油炸马铃薯块也要用红薯条来取代。
  看了各国的措施之后,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中国的家长,中国的学校,中国的政府,该为预防儿童肥胖和早熟做点什么呢?
其他文献
<正> 人类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发现,人类的性行为不仅仅是性器官,而且是全身各系统精确而有节律地协调一致的一种连续生理过程。人类性活动或性功能受到神经-内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升科技期刊对学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5月25—26日在浙江举办中国科技峰会——世界科技期刊论坛,旨在搭建国内外科技期刊交流平台,探讨科技期刊的使命和未来,为建设“更好的期刊”提出有效方案,为发展“更好的科学”做出积极贡献。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开放·共享·发展——更好的期刊,更好的科学”,分别在浙江大学和乌镇举办
当前,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种类繁多、疫情复杂、防疫任务重,并给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安全和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经济损失惨重。针对这种严重形势,再结合密云县的自然条件和部分小
为含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黏膜疫苗(口服疫苗)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不同时间山羊肠道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以肠道最常见的大肠
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又称醋酸。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脂肪酸范畴,是食醋酸味的来源。  关于醋的健康效益,坊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大部分说法并没有真凭实据,纯属猜测和盲目引用。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关于醋的正反相对的两方面观点都是猜测。用一种猜测来反对另一种猜测,这是目前健康科普领域的痼疾,是民众和某些专家科学素养低下的集中体现。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正确(不但理论上说得通,还有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