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繁殖学重点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j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家畜繁殖学课程结构和现在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环节,对塔里木大学家畜繁殖学重点课程进行了理论、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家畜繁殖学;教学改革;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9-0276-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9.07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e of livestock breeding cour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etc.,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he theory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he key course of Livestock Breeding in Tarim University were performed, which aimed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imulating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enhancing their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and improving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Livestock breeding;Teaching reform;Teaching resources
  基金项目 塔里木大学家畜繁殖学重点建设课程(220101434);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TDGJ1504);塔里木大学家畜繁殖学思政课程示范课题(2201029021)。
  作者简介
  邢凤(1981—),女,山东曹县人,教授,博士,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
  收稿日期 2019-11-23
  家畜繁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本科、畜牧兽医专科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动物科学等专业人才培养中有重要地位[1-2]。家畜繁殖学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动物生殖生理和繁殖技术两部分。该课程教学的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家畜的生殖生理普遍规律,掌握现代繁殖技术及其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进而用于指导家畜的繁殖实践;培养學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为提高畜群繁殖效率和改良畜群品质而工作的能力[3]。
  家畜繁殖学是塔里木大学建校以来动物科学等专业主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目前已逐渐建设成教学质量过硬、教学手段先进、实验力量强大的课程。2017年被列入塔里木大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对家畜繁殖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1 家畜繁殖学教学资源的优化
  1.1 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的素质
  教学队伍的素质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4],目前家畜繁殖学教学队伍由5人组成,教授1人、副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兵团学术技术带头人、兵团英才1人,是一支富有实力和竞争力的教师队伍。采取国内培养与出国进修2种途径,选派教学效果良好、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赴国内外一流大学学习、参加家畜繁殖学相关的专业化的学术会议或者培训,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该课程团队教师围绕提高教育教学实效这一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践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其教学研究和教改探索活动涉及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考核办法等领域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 立足学生学习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辛的任务[3]。为了培养适合我国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根据塔里木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来源及历年就业特点,塔里木大学家畜繁殖学课程组深入研究适应该校动物科学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营养、强化能力,保持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同步。
  2011—2019年先后对家畜繁殖学教学大纲进行了4次修订,修订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家畜繁殖学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实习时间为7 d。结合该地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家畜繁殖的特点,家畜繁殖学课程组教师编写了“家畜繁殖学实验实习指导”和“家畜繁殖学试题库”。
  1.3 丰富网络等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包括日常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方面面,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教学也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5]。
  2019年5月份以来,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家畜繁殖学课程组对家畜繁殖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建设,网络平台资源类型种类繁多,包括教学视频、教学影片、图片等各种类型的资料,也包括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满足教学资源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学生能在该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学习该课程相关章节的内容,同时课下可随时与该课程组的教师进行在线交流。由于家畜繁殖学领域的知识、技术等更新较快,该课程组授课教师在教学期间不断学习,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充分利用阅读文献、参加课程相关学术会议等途径获取与该课程授课内容相关的前言信息和动态,并将新闻热点或新闻事件引入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感性认识。   学院为学生创造了较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基本实验设备齐全,实验教材实现了图文并茂,并可进行实时、实物教学,使实验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巩固、提高了所学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在讲述羊精液的保存时,可利用恒温箱、冰箱、液氮罐等方式贮精。
  根据科研进展和生产单位实际需要,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家畜繁殖学课程组提供备选课题或实习机会供学生选择,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竞争意识。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有动物试验站,有牛、羊、驴等多种动物资源,是学生实践的优良基地,试验站全天向学生开放,不仅安排学生专门的实习时间,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去学习和实践。
  2 家畜繁殖学改革方法与措施
  2.1 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备课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筛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把握难点,以使课程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易于接受[6-7]。采用多媒体、微课、教学影片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增强直观性、扩大教学信息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些授课方式成为该课程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备受学生青睐[8]。教学中将多媒体课件与生殖器官标本、受精过程动画、人工授精操作视频等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QQ、邮箱、微信和学校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等与学生主动双向沟通交流,同时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课程组教师不定期一起探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利用专业的检索网站,查询家畜繁殖学领域最新的文献,全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在家畜繁殖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家畜繁殖学课程组立足新疆及疆外家畜繁殖的实际需求,紧紧抓住学生家畜繁殖学课程学习是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这一目标,以生产实际中常用的发情鉴定、人工授精等技术为重点,除理论叙述外,还辅以翻转课堂、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观摩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生产案例分析、课堂大讨论等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如通过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意义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改变传统养殖模式,采用新繁殖技术的必要性,进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努力掌握繁殖技术,帮助贫困团场脱贫致富。
  2.2 课程实验、实习与生产紧密结合
  家畜繁殖学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课程。因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懂,需要借助实验教学进行辅助,帮助同学们进一步领会理论课的学习内容,因此,家畜繁殖学实验、实习教学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9-10]。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发情和妊娠诊断技术等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该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思想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动手与思考紧密结合,先思而后行,相关实验紧密安排,持续时间长的实验与持续时间短的实验穿插进行,合理利用时间。
  家畜繁殖学共设计了假阴道的安装技术、精液品质常规测定、精子密度测定等8个实验。通过上述8个实验,使学生掌握不同家畜假阴道安装的技术过程;掌握各种家畜的采精技术和注意事项;熟悉衡量精液质量的指标,能够通过精液的一些直观指标,初步判断精液的某些品质,掌握精子活力检查的方法;熟练掌握血球计数器进行精子密度测定的方法等。
  通过实验的训练,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在生产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探索性研究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兴趣,进而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操作技能。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家畜繁殖学课程组积极改革家畜繁殖学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立新的家畜繁殖学实习教学体系,加大综合性、开放性实验等所占的比例,加入阿拉尔(牛场、鹿场、羊场)、校动物试验站等现场教学实习环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掌握牛、羊等繁殖相关的技术流程,增强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2.3 考试改革
  为了提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考试前突击也能得高分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考核以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为依据,题型丰富、题量大、覆盖面广,能充分反映教学内容,并将平时的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讨论、小作业、学生讲述及专题汇报作为考核目标(占30%~40%),改变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团队合作精神,以加强学生对平时学习及实践的重视程度。
  3 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繁殖理论研究更深入、繁殖技术不断涌现,对动物繁殖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也必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努力,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及时引入新的科技知识,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深化动物繁殖学课程实验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艳丽,王子玉,王锋.浅论精品课程“动物繁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7-19.
  [2] 王锋.动物繁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3] 孙爱华,王黎芳,杜蓬,等.高职高专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20-123.
  [4] 成军,贺文琦,陆慧君,等.动物病理解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5):224-225,228.
  [5] 李文汉,孙红岩,陈敏江.大学数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4):107-109.
  [6] 黄贺,滕小华,张贵学.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260-261,281.
  [7] 隋世燕,李榴佳,苏子峰,等.《动物繁殖学》课程创新应用型教学模式初探[J].新农业,2017(1):40-42.
  [8] 王国华,郝荣超,杨国忠,等.《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8):83-85.
  [9] 黄贺,田亚光,郑鹏,等.实验课教學改革:以家畜繁殖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15):14-15.
  [10] 江中良,王立强,胡建宏,等.动物繁殖学模块式教学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7):146-14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研究甘薯预贮愈伤方法及其对甘薯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甘薯为试材,开展不同愈伤温度、时间对甘薯愈伤和贮藏期间生理性状的影响试验,进行呼吸强度、伤口愈合率、失重率、发芽率、腐烂率等指标的检测与分析。[结果]适宜的愈伤温度有利于甘薯机械创伤的愈合,降低愈伤和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发芽率和腐烂率。其中,以愈伤温度24 ℃处理6 d,或者愈伤温度27 ℃处理5 d,甘薯的贮藏保鲜效果较好。
期刊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生态特色农业功能、提升农业产业价值的重要路径。以密云区蜂产业为例,在分析产业链融合增值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特点,提出了“全链品牌增值、全域布局优化、全息平台服务”的战略体系,并提出了蜂产业与生态文明、高新科技、智慧信息、文旅教育、健康休疗的融合策略,同时研究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措施与运营机制。  关键词 蜂产业
期刊
摘要 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介绍了学院围绕教学科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科生科研招募计划、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计划、产业学院育人计划等构建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总结和分析了将第二课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培养中取得的效果,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的具体措施,旨在为农业院校资源环境类专业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第二课堂;资源环境类专业;实践育人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福建地区龙眼花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对龙眼花精油成分进行提取,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采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和计算机谱库对样品成分进行分离分析,结合人工谱图解析对龙眼花精油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检测出95种化学成分,通过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化学成分的百分比含量,进一步归类得出:烷烃、烯烃类相对含量为42.35%,芳香烃40.30%,醇类1
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新疆昆玉市棉花产量的影响,根据2000—2016年的气象资料,并选取年均以及棉花生长期的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以及若干年的棉花产量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对棉花产量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平均气温,与棉花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气候
期刊
摘要 [目的]优化CO2超临界萃取孢子油后的破壁灵芝孢子粉残渣和破壁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成分提取工艺以及CO2超临界萃取孢子油前后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提取液的吸光度,计算提取率,根据正交数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方案以及含量差异。[结果]对于CO2超临界萃取灵芝孢子油后的破壁灵芝孢子粉来说,最佳提取工艺为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0(g
期刊
摘要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围绕不同养殖类型的粪污特征进行阐述,从畜禽养殖粪污收集方式、固液分离、贮存技术以及无害化处理等多个方面的处理全过程尺度对粪污治理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明确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方向,为畜禽粪便的储存、分离、剩余利用技术优选及适宜粪污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提供思路。  关键词 畜禽粪污;固液分离;贮存;生态处理  中图分类号 X713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使用一种增香复合微生物发酵处理再造烟叶原料,通过GC-MS分析了其主要香味成分,并比较了不同处理对再造烟叶纤维特性及产品各类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增香复合微生物发酵处理可使烟草原料纤维分丝帚化效果更好,显著提升制浆及感官品质;致香成分中,6大类45种化合物的总量较对照样最高增幅达到20.93%。微生物发酵处理样中,香味物质如茄酮
期刊
摘要 以日照—京博(日京)管道工程为例,从遥感数据采集、监测内容提取2个方面,开展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线型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首先,在航摄基础上,利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处理航摄影像生成高精度的正射影像(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然后基于DOM和DEM成果提取各类监测数据,并构建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获取研究区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位置、面积、体积等定
期刊
摘要 耕地是农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农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化目标的实现需要重视耕地多功能利用发挥。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提出了耕地多功能分类,指出充分发挥耕地多功能是农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和关键抓手,并提出不同类型村庄的整治措施。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区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9-0262-02  do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