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苏X1D与富士GFX深度解析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cws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形设计思路不同
  哈苏、富士两款中画幅相机的工业设计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设计语言,无论是哈苏的北欧极简还是富士的日式实用主义,究竟各有怎样的特点?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就让我们互相伤害吧!
  机身尺寸相差不大
  哈苏X1D
  从机身尺寸上看,哈苏X1D在正面尺寸上是要稍微略大一些,但也仅仅是略大一些,150×98mm的长和高要比富士GFX稍大一点点,但是两者的体积都小得让人吃惊,中画幅无反相机首次亮相的两台机型就已经将整体体积控制在全画幅微单相机目前的范围水平内,让人惊讶。
  富士GFX
  富士GFX的整体尺寸在正面看要相对出色,147.5×94.2mm的长和高相比哈苏X1D要稍微小巧一些。但是在机身厚度上由于采用了一块可翻转屏幕,机身厚了不少,91.4mm的厚度相比哈苏X1D的71mm看起来还是要笨重不少,谁让富士GFX的功能要面面俱到呢。
  操控方式两种极端
  哈苏X1D
  在机身操控上,哈苏X1D延续了它工业设计语言的极简属性,最大程度地简化了机身的按钮,保留了最必要的实体按键的同时采用了可触控液晶屏,希望通过引导摄影师使用触摸的方式完成大部分相机的参数设定。但是相机的开始按钮兼具类似手机“休眠”功能,就导致很多时候摄影师在按下开关之后不知道相机是真正开机/关机还是将相机设置成了“休眠”模式,逻辑上稍有不通。
  富士GFX
  富士GFX在相机操控上依然秉承了实用至上的宗旨,这也是富士相机一贯的风格,无论是快门速度拨盘还是感光度拨盘,更多的实体功能键安放在机身的不同位置,摄影师也可以通过自定义快捷键的方式设定他们最常用的功能,假如我们将相机的操控理解为参数调整速度的话,那显然实体按键将会有更快和更准确的属性。
  快门结构完全不同
  哈苏X1D
  哈苏X1D的快门设计在无反相机中很少见,采用的是镜间快门的设计,镜间快门在相机机身上并没有传统的幕帘等实体组件,而是在镜头上进行快门动作的机械运动,这也是自胶片相机时代120中画幅相机常用的镜头结构,此次哈苏将快门结构设计为镜间快门,想必也是为了大幅度减小机身尺寸的一个手段。另外由于镜间快门普遍相当轻柔,因此对高像素中画幅相机来说,减少机身震动带来的画质稳定也是相当必要的。
  富士GFX
  富士GFX采用了和哈苏X1D完全不同的快门设计理念,采用的是焦平面快门结构,因此在相机机身内部的焦平面快门组件也导致了富士GFX机身体积特别是厚度上的一定劣势,不过,由于焦平面快门具有的结构稳定、速度較快等优势,富士GFX在快门的选择上还是向我们之前提到的一样,是实用主义至上。
  拍摄体验有差异
  哈苏X1D
  在实际拍摄感受上,哈苏X1D由于采用了相对极简的机身设计,因此在EVF电子取景器以及液晶屏上取景拍摄与在普通无反相机上的实用感受近似,只不过由于哈苏X1D并没有配备翻转屏,因此在拍摄风光在作品特别是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强烈的光线,身高过高的摄影师就需要弯下腰近距离观察构图,稍有不便。
  富士GFX
  富士GFX首次发布就为机身打造了众多附件,其中就包括了翻折式EVF适配器EVF-TL1,不仅拥有可翻折EVF附件,富士GFX牺牲了机身厚度而搭载的可翻折屏幕对风光摄影师来说,在实际拍摄体验上也足够友好。特别是在进行一些低角度或者高角度取景时,相当便利。
其他文献
我認为照片比摄影师更出色,如同艺术优于艺术家。  ——拉尔夫·吉布森  拉尔夫·吉布森  印相工艺:明胶银盐印相  尺寸:16″×20″  拍摄/制作时间:1972/1980-1981  版数:AP  售价:$12,000  代理机构:see 画廊(北京)  see 画廊推荐  拉尔夫吉布森是一位美国摄影师,以摄影书籍“黑色三部曲”而闻名。他的影像常常包含神秘色彩,通过主观语境和超现实并置来建立叙
【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文题浅析】  江苏卷作文题似乎一直都与其他省市乃至与全国卷大异其趣——人家是材料作文的时候,江苏卷是命题作文;等全国卷向材料加命题的方向
巧妙设计让16颗镜头集于—身  Light L16的体积比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稍大稍厚一些,整体大小仅有165×8415×24.05mm,重量为435g。相机左侧有非常显眼的16颗镜头,其中包括5颗28mm F2镜头、70mm F2镜头以及6颗150mm F2.4镜头,每颗镜头后面都有一枚13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而相机右侧则为手柄设计,其表面有橡胶包裹,防滑性能很好。  虽然有16颗镜头,但每颗镜
那日,我在路上遇到一粒尘,我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它回道:“远方!”  人生路途漫漫,远方究竟有多远?朱德庸说:“人生就像迷宫,我们用上半生找寻入口,用下半生找寻出口。”但其实,这样的人生是一种迷失。一辈子只围绕着一个迷宫,任其困住自己,最终在郁郁寡欢中迷失在迷宫深处。我们何不换一种心态,将目光放得长远些?如果每个人都必须穿过迷宫,除了前行路上的不断探索与发现可以给我们惊喜,也许当我们抬起头,远
旋转,绕过一个又一个苦难与折磨;跳跃,跃过一个又一个失败与痛苦;从不停歇,每一个人都是舞蹈家,都能在自己心灵的舞台,踏着轻快的舞步起舞着。  若你欲在心灵上起舞,请记得旋转。  著名的舞蹈家金星,也曾多次在属于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旋转了一圈又一圈,金星阿姨的人生可以总结为前半生靠腿,后半生靠嘴。年轻时的金星为更好磨练自己的舞技,毅然从男儿身转向了女儿身,这是一个华丽却又“磨脚”的旋转。可她仍坚持自我,
新增动物实时眼部识别功能  尼A7RM3可在约4240万有效像素下实现最高约10张/秒的连拍,精准的AF/AE可连续跟踪拍摄多达76张JPEG或28张未压缩的RAW格式照片,这些高速拍摄功能使用户可精确捕捉快速移动的被摄物体,而出色画质则呈现了其细节精彩。目前A7RM3全新的固件Ver.3.00已经可以在官网上下载了,新的固件支持针对动物的实时眼部对焦,同时增加了间隔拍摄功能。此行中我们也使用了动
比奥伊·卡萨雷斯从伦敦带回一把奇特的匕首,三棱形的刀身,竖工字形的刀柄;我们那位英国文化协会的朋友,克里斯托弗·杜威说,这种武器是印度斯坦人常用的。这一见解使卡萨雷斯打开了话盒子,说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那一地区工作过。(我记得他还误引了玉外纳的一句诗,用拉丁文说“恒河之水天上来”。)我根据他那晚讲的见闻,编写了下面的故事。内容肯定忠实于原意:愿真主助我摒绝诱惑,以免添校加叶,或者像吉卜林那样夹叙
01  夏初时,我参加过一场同学聚会。  倡议者是多年未见的中学同学,地点也选得很好,在市内一家高档酒店,聚会颇为豪华,最后二十个人吃了一万多块,全部由他一个人承担。  席间这些多年未见的中年人相谈甚欢,聊起那些年少轻狂的岁月个个眉飞色舞。  聚会快要结束的时侯,有同学提议说,下次我们再聚吧,到时我们大家轮流或AA,不能让老蒋一个人买单。  老蒋就是这次的筹划者,他是同学里面混得最好的一个,一家房
Makina 67摄于日本·京都·岚山,F22,1/2秒,富士160ns胶片扫描  主要规格 快门:Copal No. 0机械式镜间快门,1~1/500秒,F2.8~22 镜头:尼克尔80mm F2.8,4组6片,口径58毫米 胶片规格:120胶卷,6×7,10张 最近对焦距离:1米 对焦:黄斑对焦 测光:GPD,中央部重点测光, 联动范围EV3-18,SR44电池2个 尺寸:115×162×56
1  我第一次注意到墙上的那个斑点,大概是在今年的一月中旬。如果想要知道具体的时间,那就要回想一下当时我看见的东西。我还能够回忆起,炉子里明亮的、黄色的火光不停地映在我的书上;有三枝菊花插在壁炉上圆形的玻璃瓶里。哦,那时应该是冬天吧,因为我回忆起那时我们喝过了茶,我正在吸烟,无意中抬起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墙上的那个斑点。香烟的烟雾在面前飘动,我看了一眼那烧得红通通的炭块,脑子里又一次幻想着一面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