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7年最后两个月中,中央部委需要花掉3000亿—4000亿元才能完成今年的预算支持。财政部高官直言某些中央部委上报的拨款申请无异于“编天书”。
中央部委需要准备一场 “花钱大竞赛”。在2007年底前仅剩的两个月中,他们需要花掉3千亿到4千亿元人民币,以完成年初财政部批准给他们的预算支出。因为在之前的9个月多中,他们只花掉了总预算的6成多资金。
财政部警告说,如果他们不能如期按年初预算花掉这些钱,那么在编制2008年的预算支出时,也许就不会再拨给他们那么多钱了。目前,2008年的预算编制已经开始。
这是中国中央财政体系的一个老问题了。在国家审计署历年的审计报告中,一些中央部委未能按时完成年初预算支出的案例屡见不鲜。
但从现在开始,那些总是完不成年初预算的部委,可能在下个年度无法再从财政部要到更多钱了。财政部正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努力试图改变这个痼疾。在一个月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财政部高官直言某些中央部委上报的拨款申请无异于“编天书”。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马蔡琛博士说,一直以来,财政部的预算改革都更侧重编制方面,对预算执行效果如此重视还是第一次,未来一段时间内预算改革将开始侧重于预算执行。
钱太多?
“如果项目资金根本支不出去,财政为什么要给资金呢?”一个月前,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在加强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管理专题会上说,科技,医疗卫生、环保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预算,执行情况最差。
朱志刚认为,支出进度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执行中存在大的问题,二是预算多给了。
一位财政学者认为,确实不排除有些部门为了多要财政资金,预算安排一些不具备可行性或没有认真论证的项目,审批后,却发现项目根本无法执行。
“重分配、轻管理”的理财观念和行为,是导致执行进度缓慢的根本性原因,财政部官员认为,对预算分配的重视程度和对争取到项目资金用的功夫超过90%,而对如何使这部分资金发挥出效益用的功夫不足10%。
据悉,2006年,财政部统计中央各部门年终结余资金,竟然有574亿元之多,其中项目支出结余537亿元,占全年项目支出预算的15.6%。
“时间过去2/3,预算才执行了一半”,朱志刚说。
从6月开始,中央各部门开始拟定部门的支出进度计划,动员所有相关单位,尽快安排各项工作。农业部在两个月时间内共发了七份文件,督促部署事业单位加快项目支出进度。
目前,各部委三季度支出进度数据还没有完全统计完,但农业部财务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说,农业部进度大概在60%多,没能达到财政部的要求。以上这位人士解释,主要是因为预算执行既要加快进度又要保证资金使用安全,两者兼顾工作难度很大。
据悉,农业部2007年预算110多亿,这意味着,四季度他们将花掉40个亿的支出才能完成预算。这里还不包括今后的追加支出。
“压力非常大,想快快不了”,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官员非常着急。三季度国家林业局也没有完成目标进度,主要是因为基建项目拖后腿。基建项目审批环节多,还要组织招投标,前面的一环没完成,后面工作也无法进行。
支出进度慢不仅影响财政资金的效率和效益,他留下的一个痼疾便是各部门逐年壮大的财政结余资金。到2006年底,各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比上一年度增加10%,有的部门结余资金占当年财政拨款的近50%。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财政金融研究室研究员刘国艳说,支出偏慢跟结余常年累积有关。今年还在做去年的项目,花去年的钱,必然会影响当年项目工作的开展。
朱志刚的讲话也验证了这一点,他说,支出进度慢的部门基本上都是往年项目支出年终结余较多的部门。
刘国艳认为,大量结余很大程度上跟超收收入有关。近年中国财政超收幅度大,为了达到收支平衡的预算效果,有超收就有超支。各部门形成了年底追加支出,突击花钱的情况。
国家环保总局一直都是上半年用上一年的结余资金,本年度的预算资金下半年才开始用。
9月19日,财政部召开加强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管理专题会,表明如果不完成目标进度,2008年预算不再增加新的项目预算或者按照今年实际执行情况安排预算。
朱志刚在此次会议上言辞犀利,针对某些部委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编天书、夸大项目规模等问题提出警告。
财政部的强硬让很多部门开始紧张,在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时,很多部门自行规定了更快的支出进度目标。国家气象局发出通知,如果不能完成目标明年预算将核减10%到20%。
怎么花?
突击花钱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很容易造成大量财政资金的浪费,一个月要花11个亿,那只能摊派,或者提高支出标准、档次”,刘国艳对此做法表示担忧。
马蔡琛也认为,解决支出进度,不是一个能用机械的指标来实现的。有部门如果到年底仅完成80%,其余20%是因为预算编制不科学或原来的项目方案有问题,这时就不能刻意追求预算进度完成100%,这是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实事求是的调整,是对“纳税人”负责任的表现。
他说,这个办法容易导致项目的论证不充分,急于把钱花出去,造成突击花钱,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作用。
财政部一直希望能够更好地完成预算。早在6月份,2008年的预算就开始编制了,这也是历年来最早的一次。而在预算改革前,编制预算的时间只有4个月。在当时的预算编制部署会议上,财政部官员说,近两年预算编制时间不断提前,今年达到9个月,目的就是为了让各部门抓支出进度的同时,更好的编预算。
预算执行慢,跟中国预算编制的时间点也有关系,由于预算经过人大批准要等到两会之后,层层下拨后,到基层单位执行的时候已经是4月份。
这也是各部门反响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很多部委认为因为一季度不能做项目支出,影响了全年的预算执行时间。
为解决问题,财政部在8月份的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议全国人大授权财政部按上年支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预拨1-3月项目支出资金。目前此事财政部与全国人大正在沟通中。
教育部财政司正在细化一些重点项目的方案,希望能通过批准,提前获得项目资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说,中国预算改革已经进行了8年时间,还有如此多的问题和顽疾,应该值得思考。他说,部门预算改革并没有结束,还要继续,只是下一阶段中央和财政部门需要下更大决心冲破一些利益格局,使财政预算具有可持续性、稳定性和透明性。
点评:
财政部更重视预算执行是进步,部委年底突击花钱不应该。中央部委“天书式预算”实质是对公共财政的一种变向侵占,比这些判断更重要的是确立预算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并真正问责,这才是预算改革应该追求的路向。
(摘自:《经济观察报》 编辑:蔡文清)
中央部委需要准备一场 “花钱大竞赛”。在2007年底前仅剩的两个月中,他们需要花掉3千亿到4千亿元人民币,以完成年初财政部批准给他们的预算支出。因为在之前的9个月多中,他们只花掉了总预算的6成多资金。
财政部警告说,如果他们不能如期按年初预算花掉这些钱,那么在编制2008年的预算支出时,也许就不会再拨给他们那么多钱了。目前,2008年的预算编制已经开始。
这是中国中央财政体系的一个老问题了。在国家审计署历年的审计报告中,一些中央部委未能按时完成年初预算支出的案例屡见不鲜。
但从现在开始,那些总是完不成年初预算的部委,可能在下个年度无法再从财政部要到更多钱了。财政部正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努力试图改变这个痼疾。在一个月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财政部高官直言某些中央部委上报的拨款申请无异于“编天书”。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马蔡琛博士说,一直以来,财政部的预算改革都更侧重编制方面,对预算执行效果如此重视还是第一次,未来一段时间内预算改革将开始侧重于预算执行。
钱太多?
“如果项目资金根本支不出去,财政为什么要给资金呢?”一个月前,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在加强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管理专题会上说,科技,医疗卫生、环保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预算,执行情况最差。
朱志刚认为,支出进度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执行中存在大的问题,二是预算多给了。
一位财政学者认为,确实不排除有些部门为了多要财政资金,预算安排一些不具备可行性或没有认真论证的项目,审批后,却发现项目根本无法执行。
“重分配、轻管理”的理财观念和行为,是导致执行进度缓慢的根本性原因,财政部官员认为,对预算分配的重视程度和对争取到项目资金用的功夫超过90%,而对如何使这部分资金发挥出效益用的功夫不足10%。
据悉,2006年,财政部统计中央各部门年终结余资金,竟然有574亿元之多,其中项目支出结余537亿元,占全年项目支出预算的15.6%。
“时间过去2/3,预算才执行了一半”,朱志刚说。
从6月开始,中央各部门开始拟定部门的支出进度计划,动员所有相关单位,尽快安排各项工作。农业部在两个月时间内共发了七份文件,督促部署事业单位加快项目支出进度。
目前,各部委三季度支出进度数据还没有完全统计完,但农业部财务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说,农业部进度大概在60%多,没能达到财政部的要求。以上这位人士解释,主要是因为预算执行既要加快进度又要保证资金使用安全,两者兼顾工作难度很大。
据悉,农业部2007年预算110多亿,这意味着,四季度他们将花掉40个亿的支出才能完成预算。这里还不包括今后的追加支出。
“压力非常大,想快快不了”,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官员非常着急。三季度国家林业局也没有完成目标进度,主要是因为基建项目拖后腿。基建项目审批环节多,还要组织招投标,前面的一环没完成,后面工作也无法进行。
支出进度慢不仅影响财政资金的效率和效益,他留下的一个痼疾便是各部门逐年壮大的财政结余资金。到2006年底,各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比上一年度增加10%,有的部门结余资金占当年财政拨款的近50%。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财政金融研究室研究员刘国艳说,支出偏慢跟结余常年累积有关。今年还在做去年的项目,花去年的钱,必然会影响当年项目工作的开展。
朱志刚的讲话也验证了这一点,他说,支出进度慢的部门基本上都是往年项目支出年终结余较多的部门。
刘国艳认为,大量结余很大程度上跟超收收入有关。近年中国财政超收幅度大,为了达到收支平衡的预算效果,有超收就有超支。各部门形成了年底追加支出,突击花钱的情况。
国家环保总局一直都是上半年用上一年的结余资金,本年度的预算资金下半年才开始用。
9月19日,财政部召开加强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管理专题会,表明如果不完成目标进度,2008年预算不再增加新的项目预算或者按照今年实际执行情况安排预算。
朱志刚在此次会议上言辞犀利,针对某些部委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编天书、夸大项目规模等问题提出警告。
财政部的强硬让很多部门开始紧张,在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时,很多部门自行规定了更快的支出进度目标。国家气象局发出通知,如果不能完成目标明年预算将核减10%到20%。
怎么花?
突击花钱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很容易造成大量财政资金的浪费,一个月要花11个亿,那只能摊派,或者提高支出标准、档次”,刘国艳对此做法表示担忧。
马蔡琛也认为,解决支出进度,不是一个能用机械的指标来实现的。有部门如果到年底仅完成80%,其余20%是因为预算编制不科学或原来的项目方案有问题,这时就不能刻意追求预算进度完成100%,这是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实事求是的调整,是对“纳税人”负责任的表现。
他说,这个办法容易导致项目的论证不充分,急于把钱花出去,造成突击花钱,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作用。
财政部一直希望能够更好地完成预算。早在6月份,2008年的预算就开始编制了,这也是历年来最早的一次。而在预算改革前,编制预算的时间只有4个月。在当时的预算编制部署会议上,财政部官员说,近两年预算编制时间不断提前,今年达到9个月,目的就是为了让各部门抓支出进度的同时,更好的编预算。
预算执行慢,跟中国预算编制的时间点也有关系,由于预算经过人大批准要等到两会之后,层层下拨后,到基层单位执行的时候已经是4月份。
这也是各部门反响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很多部委认为因为一季度不能做项目支出,影响了全年的预算执行时间。
为解决问题,财政部在8月份的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议全国人大授权财政部按上年支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预拨1-3月项目支出资金。目前此事财政部与全国人大正在沟通中。
教育部财政司正在细化一些重点项目的方案,希望能通过批准,提前获得项目资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说,中国预算改革已经进行了8年时间,还有如此多的问题和顽疾,应该值得思考。他说,部门预算改革并没有结束,还要继续,只是下一阶段中央和财政部门需要下更大决心冲破一些利益格局,使财政预算具有可持续性、稳定性和透明性。
点评:
财政部更重视预算执行是进步,部委年底突击花钱不应该。中央部委“天书式预算”实质是对公共财政的一种变向侵占,比这些判断更重要的是确立预算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并真正问责,这才是预算改革应该追求的路向。
(摘自:《经济观察报》 编辑:蔡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