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lb0628w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晨读”开启一天美好的时光是一种仪式,会把孩子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固定下来,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为孩子创造精神成长的环境,让经典滋养他们的心灵,就是“晨读”的魅力!
  一、精选文本,启迪心智
  文本是“晨读”的核心。文本选择的指标就是:具有精神内涵。小学阶段的儿童,最喜欢的当属童话,因为儿童天然就是童话。在儿童那里,童话和现实并不被区分。童话就是儿童内在世界的风景。童话里充满着事物背后的秘密,这些秘密就是精神的内涵。好的童话故事是最好的灵性、精神滋养,也是最好的心灵慰藉。
  如,《夏洛的网》中作者借助蜘蛛夏洛和好朋友小猪威尔伯的对话,让儿童深入到生命现象的背后,在那个背后发现了朋友的本质以及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文中的夏洛用最朴素的语言告诉孩子:这就是精神。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亦可适当引入经典的诗歌、小说、美文等,一切依老师所在班级儿童呈现出的特点和需求来定。如纪伯伦的《先知》、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曹文轩的《草房子》等,都能够带给儿童精神以营养,受到生命本源的引领。
  二、巧设音乐,润化心灵
  “晨读”音乐分为两类,一类是静心音乐,一类是背景音乐。静心音乐以纯音乐为主,乐曲的旋律轻柔舒缓,旨在陪伴儿童静心练习,让心灵归位,让儿童和自己的内在有连接。音乐的播放可辅以教师的语言,引导儿童放松身心,在音乐的聆听、欣赏中形成和自己所处环境和谐相处的习惯。
  第二类是背景音乐。音乐是最好的环境,恰当的背景音乐可以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感觉选择与之匹配的背景音乐,辅助文本的表达。比如,绘本故事《一片叶子落下來》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童话,书中一片叫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朗读时,配以纯音乐《天之痕》,乐曲带着淡淡的忧伤,是钢琴与小提
  琴的倾诉,与文本生与死的微妙关系完美契合,易于引发儿童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和
  感悟。
  三、自然朗读,体悟生命
  用“晨读”的方式将经典的作品传递给儿童,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亦可让儿童在深度聆听中打开探访经典的兴趣之门,触摸世界的真、善、美,了悟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法则。
  朗读有两个要素:一是声音要真实、自然、不浮夸。与传统意义上的有感情朗读的区别在于,“晨读”更强调的是教师声音的自然和真实,还原文本自身的价值。教师的朗读就像一段管道,一头连着文本,一头连着儿童,这段管道越是光滑自然、通畅真实,越能引领儿童自动进入到精神的体验中。朗读的能量过弱或者过于浮夸,都会妨碍文本自身的魅力,会像一层灰尘一样遮蔽文本的光辉。二是建立听读场域。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读,而要能用温和的目光和恰当的肢体语言与儿童连接呼应,从而形成一个高级的听读场域,让儿童自动跟随。儿童就会在深度聆听中被感染、被打动,时而紧张,时而欢笑,时而好奇,时而忧伤,与文本的精神能量交融,经典作品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进入到儿童生命中。此时此刻,可以说整个教室都笼罩在意境的光辉之中。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市西工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写景文画面感强,篇章结构清晰,句式富于变换,是很好的语言范式,具有较大的“语用教学”价值。在“以练导学”的课堂理念引领下,我们尝试建立了以下四步走的教学模式。  一、观整体,理文路  整体感知环节具有多重作用,可以帮助梳理文路,理解课文,可以训练概括能力及多种言语表达形式的转换能力,但大多数课堂将之视为铺垫环节,只为结果,匆匆过场,在此环节没有开挖出更多的语言运用价值。  “以练导学”的核心理念是
要说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被教育界广泛重视的程度,还是先从我偶然看到的一篇对高考题目分析的文章说起吧。河北北方学院高海芳、刘宏英两位老师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作文探微》一文中,对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的作文命题及其特征,做了如下梳理:  2015 年,女儿举报老爸违反交通规则,表面上是考查学生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实际上是让学生对真正的孝有自己的思考,从而达到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考查;2016
一、游戏引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缓解一下心情。请看“温故而知新”。  (师出示文字:从地铁站出来,外面蓝天白云,秋高气爽。建筑物上的国旗迎风飘扬,马路边的鲜花分外明丽。)  师:这段文字你还熟悉吗?谁来说说觉得哪里熟悉?  生:这段文字选自《散落的钞票》。  师:记忆非常准确。这段文字是在立明他们做了好事以后,走出地铁口的时候作者进行的景物描写。请你们再次默读一下它,说说有什么体
一、 “悦”读绘本,感知故事大意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绘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绘本故事,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边看绘本边听故事《小猴子下山》)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发现了什么?  生:小猴子下山,看见了玉米、桃子、西瓜。  师:还有吗?  生:还有兔子。  师:(板贴实物)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小猴子下山,看见了玉米、桃子、西瓜和兔子。  师:这些东西分别是
一位记者采访我的时候,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于老师,您有职业倦怠感吗?”  我说“没有”。毋庸置疑,做老师很辛苦,小学老师尤甚。但我从未懈怠过,更未厌倦过。为什么?因为我喜欢语文教学。我一直在思考、研究、探索怎样教儿童学语文。探索是无止境的。  不说别的,单就“新课导入”这个环节来说吧,多么值得我们去探讨呀!怎样导入才会有悬念,激发出学生读书的兴趣?我每备一课的时候,常常为“导入”思考好一阵子。如果
《珍珠》是孩子给我推荐的一本小说,约七八万字,相当于一个中篇,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个美丽的故事。  作者汤素兰,我并不陌生,她的《笨狼的故事》系列是我经常向孩子们推荐的读物。《珍珠》这部小说,保留了汤素兰一以贯之的写作风格,清新、雅致、隽永、耐读。吸引我的除了故事本身的魅力外,还有她那纯净的文字。我想,孩子们读这样的书,不仅会获得精神上的收获,更会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  《珍珠》这个书名带着一种寓意:
【内容简介】  《我亲爱的甜橙树》是巴西作家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创作的一部有着相当自传性质的儿童小说。该小说自1968年出版后,被译成多国语言,影响数亿读者,全球销量达200万册。它还两次被拍成电影,三次被改编成电视剧,感动了很多人。  作家精确地“摹拟”一个五岁男孩泽泽的口吻,记录了一段温馨而伤感的生活片段。阅读中,读者与主人公泽泽同行,会感受到童年的喜怒哀乐和一种久被遗忘的感情——温柔。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  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忆诗词,揭诗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诗的世界。你们知道哪些写景
一  “李老师,我是荆州的焦鹏程。现在我在火车站,可是我的东西落在酒店房间了。能不能请您帮我问问前台,看看房间有没有一个ipad?”  翻遍行李箱,又经过同行锦琼的确认,我打通了我的直属领导省教研员李作芳老师的电话。彼时,我刚刚“荣登”教研员的岗位不到两个月,就接到出省听课的通知了。这么难得的机会,按照以往的习惯,我一定会带上多种“录像机”,以便有更多的内存录制现场。  “焦老师,你确定自己的ip
个人小传  一切都可以是语文。  1984年刚踏上讲台的我就懵懂地这么想,于是,我和孩子们既在教室里听说读写,又到大自然里看闻摸尝。  2001年,我开始捣鼓“综合性学习”,经常把三尺讲台搬出学校。  2012年,我尝试着“用科技的平台‘玩’语文,用语文的方式‘玩’科技”,连续指导五个大型活动,并获得全国大奖,而我这个山村小学教师,也一次次走进兄弟学校和大学,向现在的和未来的同行呈现孩子们的灿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