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方面的“两课”课程,尽管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但由于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以及学生方面的原因,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本文倚靠二00五年教育部对高校的“两课教学”提出的新方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师资调整、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思考,以期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两课教学;方案;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201-02
高校是为社会广泛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地方,开设的专业课倾向于学生才能的教育、培养,解决的是“学什么”的问题,而思想政治课程(即“两课”)更多的是关注学生道德、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的是“学习为谁”的问题。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更多地重视短期技能的获得与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轻视思想政治课。所以在高校里出现了:学生总觉得学好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认为“两课”占用了专业课的时间,普遍不重视、不喜欢“两课”的现象。这也是目前国内高校“两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情况,关心该问题的人们和相关部门都从不同方面寻找各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00五年我国教育部对高校的“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案,即把原来的六门课程改为四门,二00六年新方案全面实施。“两课教学”新方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更全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组成的三个部分的内容,教学时间却大幅缩减,一方面压缩教学时间,一方面增加内容。这要求该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整合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為了贯彻0五新方案,提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建设,本人认为,必须在课程内容、教师力量整合培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四方面同时下功夫。在0五方案以前,我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分为两块:哲学原理与政治经济学原理,独立的教材,哲学原理安排四十八节教学学时,政治经济学原理安排三十二节教学学时。哲学教师与政治经济学教师没有进行过交叉教学。依据新方案,我们需要做出以下分析。
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三个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如要把这三个组成部分融合成一个整体,必须把三个组成部分各章节的重难点通过到其他高校调研与本校教研室成员的讨论方式,整理出必须讲授的基本内容。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上,再把0五方案对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四十八学时)进行合理分配。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基础,加之哲学理论本身的抽象性与深度,本人认为在哲学部分的教学时间不能少于二十八学时;第四章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内容,需要至少九学时;而第五、第六章的内容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存在许多重合,考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在新方案里安排了九十六节教学时间。本人认为可以通过教研室间的协调,把重合内容交由相关教研室讲授。这样第五、第六、第七章的内容相对就少些,共安排九学时,留两个机动学时,帮助学生复习答疑。只有先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部分各自所需的最低时间,教师才能全面讲授三个部分的内容,这在内容与时间上保证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在师资力量上进行适当培训与调整
没有实行新方案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安排在不同学期进行的,主要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要由哲学专业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要是经济学方向的教师承担,这两门课程的教师基本是分开行课的,一般不安排同一教师同时承担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从专业深度来讲,这种安排有利于各自理论深度把握,但不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整体理解。新方案在这点上考虑全面,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个不能分割的整体,为了体现它的整体性,对原来的教材与课程安排都做了很大调整,统一教材,压缩课本,把原来的两门课程改为一门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对师资提出了新要求。原来分开授课的哲学教师与政治经济学教师必需进行培训与调整。
0五新方案前,针对原来各高校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安排为两门课程,分开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与政治经济学理论,所以各级教育部门在新方案实施前对本课程的教师组织了相应的培训。我校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的教师分批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培训。集中培训给本课程教师一个讲授本课程的总指导、基本思路,由于集中培训时间的限制,加上各校具体情况的差异,要真正执行好新方案,各校及相关学院还得结合自身情况与条件,想方设法实现师资力量的整合与提高。在这方面,我校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有两项制度值得提倡。
从执行0五新方案开始,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每学期要求本教研室的每位教师进行观摩教学,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群策群力提出解决方法,这是项利于教师互相提高的制度。另一项是由学院跟教务处协商,把本组教师上课时间错开,安排教师相互听课,而且硬性要求原来讲哲学的教师必须从头到尾听原来讲政治经济学教师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也同样要求原来讲政治经济学的教师全盘听哲学部分的课程。指定年轻教师每学期最少要听本教研室的名师与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五次课。此外对于课程中难度大的理论,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在教学方法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由老师讲授,尤其是重难点内容,但考虑到整个教学时间的缩减,有些简单的内容应该由学生自学完成。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主要从课程的生动性、互动性与现实性着力。第一教师讲授过程中,适当借助相关音像资料,加强授课的生动性。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前,先让学生观看有中央电视台制作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视频,比直接讲解效果更理想。第二教师要相信大学生的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讲授理论要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依靠理论指导进行合理分析,增进教学互动。学生一般对中国的发展、国际大事比较感兴趣,结合相关理论切入,通过谈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第三教师在条件允许下,带部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当然教师要了解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关注学生集中关注的就业、考研、考公务员问题,给他们提供可行的建议与帮助。
四、考核的具体形式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方式可灵活安排,改变以往单纯而固定的闭卷式或开卷式,采用主观题开卷与客观题闭卷结合的方式。主观题可以选择相对灵活、难度大些,客观题尽量涵盖课本的基本知识点。同时在考试时间上,既可以安排在最后一次课考主观题,再集中安排考客观题,采用机读卡;又或选择在考试时先安排五十或六十分钟闭卷考客观题,收答题卡后再开卷考主观题。这样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或作弊,又可降低学生对该课程的排斥程度。
五、结束语
虽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努力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质量,但至少以上所归纳的四个方面是更为重要的。在0五方案的指导下,各高校及相关专家、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经验交流,将能获得更全面合理的方法,不但能够实施好新方案,加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通过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教学,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媛.试论参与性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的运用初探[M].
[2]汤菊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J]期刊杂志论坛.
[3]周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做法和一点建议[M].龙源期刊网.
关键词:两课教学;方案;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201-02
高校是为社会广泛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地方,开设的专业课倾向于学生才能的教育、培养,解决的是“学什么”的问题,而思想政治课程(即“两课”)更多的是关注学生道德、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的是“学习为谁”的问题。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更多地重视短期技能的获得与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轻视思想政治课。所以在高校里出现了:学生总觉得学好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认为“两课”占用了专业课的时间,普遍不重视、不喜欢“两课”的现象。这也是目前国内高校“两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情况,关心该问题的人们和相关部门都从不同方面寻找各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00五年我国教育部对高校的“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案,即把原来的六门课程改为四门,二00六年新方案全面实施。“两课教学”新方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更全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组成的三个部分的内容,教学时间却大幅缩减,一方面压缩教学时间,一方面增加内容。这要求该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整合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為了贯彻0五新方案,提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建设,本人认为,必须在课程内容、教师力量整合培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四方面同时下功夫。在0五方案以前,我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分为两块:哲学原理与政治经济学原理,独立的教材,哲学原理安排四十八节教学学时,政治经济学原理安排三十二节教学学时。哲学教师与政治经济学教师没有进行过交叉教学。依据新方案,我们需要做出以下分析。
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三个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如要把这三个组成部分融合成一个整体,必须把三个组成部分各章节的重难点通过到其他高校调研与本校教研室成员的讨论方式,整理出必须讲授的基本内容。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上,再把0五方案对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四十八学时)进行合理分配。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基础,加之哲学理论本身的抽象性与深度,本人认为在哲学部分的教学时间不能少于二十八学时;第四章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内容,需要至少九学时;而第五、第六章的内容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存在许多重合,考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在新方案里安排了九十六节教学时间。本人认为可以通过教研室间的协调,把重合内容交由相关教研室讲授。这样第五、第六、第七章的内容相对就少些,共安排九学时,留两个机动学时,帮助学生复习答疑。只有先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部分各自所需的最低时间,教师才能全面讲授三个部分的内容,这在内容与时间上保证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在师资力量上进行适当培训与调整
没有实行新方案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安排在不同学期进行的,主要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要由哲学专业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要是经济学方向的教师承担,这两门课程的教师基本是分开行课的,一般不安排同一教师同时承担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从专业深度来讲,这种安排有利于各自理论深度把握,但不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整体理解。新方案在这点上考虑全面,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个不能分割的整体,为了体现它的整体性,对原来的教材与课程安排都做了很大调整,统一教材,压缩课本,把原来的两门课程改为一门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对师资提出了新要求。原来分开授课的哲学教师与政治经济学教师必需进行培训与调整。
0五新方案前,针对原来各高校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安排为两门课程,分开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与政治经济学理论,所以各级教育部门在新方案实施前对本课程的教师组织了相应的培训。我校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的教师分批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培训。集中培训给本课程教师一个讲授本课程的总指导、基本思路,由于集中培训时间的限制,加上各校具体情况的差异,要真正执行好新方案,各校及相关学院还得结合自身情况与条件,想方设法实现师资力量的整合与提高。在这方面,我校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有两项制度值得提倡。
从执行0五新方案开始,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每学期要求本教研室的每位教师进行观摩教学,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群策群力提出解决方法,这是项利于教师互相提高的制度。另一项是由学院跟教务处协商,把本组教师上课时间错开,安排教师相互听课,而且硬性要求原来讲哲学的教师必须从头到尾听原来讲政治经济学教师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也同样要求原来讲政治经济学的教师全盘听哲学部分的课程。指定年轻教师每学期最少要听本教研室的名师与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五次课。此外对于课程中难度大的理论,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在教学方法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由老师讲授,尤其是重难点内容,但考虑到整个教学时间的缩减,有些简单的内容应该由学生自学完成。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主要从课程的生动性、互动性与现实性着力。第一教师讲授过程中,适当借助相关音像资料,加强授课的生动性。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前,先让学生观看有中央电视台制作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视频,比直接讲解效果更理想。第二教师要相信大学生的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讲授理论要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依靠理论指导进行合理分析,增进教学互动。学生一般对中国的发展、国际大事比较感兴趣,结合相关理论切入,通过谈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第三教师在条件允许下,带部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当然教师要了解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关注学生集中关注的就业、考研、考公务员问题,给他们提供可行的建议与帮助。
四、考核的具体形式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方式可灵活安排,改变以往单纯而固定的闭卷式或开卷式,采用主观题开卷与客观题闭卷结合的方式。主观题可以选择相对灵活、难度大些,客观题尽量涵盖课本的基本知识点。同时在考试时间上,既可以安排在最后一次课考主观题,再集中安排考客观题,采用机读卡;又或选择在考试时先安排五十或六十分钟闭卷考客观题,收答题卡后再开卷考主观题。这样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或作弊,又可降低学生对该课程的排斥程度。
五、结束语
虽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努力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质量,但至少以上所归纳的四个方面是更为重要的。在0五方案的指导下,各高校及相关专家、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经验交流,将能获得更全面合理的方法,不但能够实施好新方案,加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通过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教学,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媛.试论参与性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的运用初探[M].
[2]汤菊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J]期刊杂志论坛.
[3]周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做法和一点建议[M].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