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叙述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思路,结合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内涵,提出了一些创新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72-1
0 前言
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在南巡的讲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然而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的增长。所以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如此看来,林业的科技进步在于创新,林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始终坚持党的指导方针,继续坚持“邓小平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因地制宜的落实到位,把满足对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是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
1 坚持生态技术创新,做到可持续发展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说应用那些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以及新的工艺,采用那些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技术的创新是为实现发展高科技、产业化的先决条件。
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全面支撑生态技术。传统的技术创新过于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对环境和生态破坏,破坏了发展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就是目光短浅。因此,为可持续发展获得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只有进行生态技术的创新,才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推动力量。
以遵循生态的平衡为大前提,做到节约能源及资源,目的在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的一切有效手段和方法,才是生态技术。在此笔者认为,生态技术指生态负效应达到“无公害”或“少公害”的技术。而生态技术创新,是指引入生态观念,贯彻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之中,使技术创新不破坏生态的平衡并且有利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平衡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良性发展。保证生态效益的要求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注重既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在此前提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为实现经济效益,需要在追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追求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和生产价值的最大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实现“最小化”和“最大化”的手段。而社会的效益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技术创新应不破坏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的步伐,要有利于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科学发展林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
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其根本更是一项潜在的公益性事业。在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中,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发展林业已成为我国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文明的建设与保护,是我国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甚至可以说这是全人类宏伟目标,意义深远。
2.1 科学认识林业
发展林业的前提是要科学认识林业。林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林业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等林产品,林产品被广泛用于方方面面,包括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林产品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仅是木料,还有林果。这么看来,树木一身都是宝,森林就是摇钱树,是一个绿色银行。
重要的是,林业有着远远超越于经济效益的生态效益。在生物圈中,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首先,森林及其植被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存活,人类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也包括人们在生产中消耗的氧气以及生产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森林植被维持着这两方面的平衡使得人们能生存下来,进而生产、发展、进步。其次,它对地球上水的分布起着调节的功能。再次,大气中臭氧层能影响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林业能维持大气循环,继而也影响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2.2 阻碍林业发展的因素
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投资大、见效慢;二是林业市场体制不完善。
林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并且持续的过程,这种投资大、见效慢的状况很难调动群众积极投资林业。而现在又只有以木料等为主的林产品市场,林业生态市场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主要体现在林业的生态产品(氧气、对环境的调节、净化大气、防洪抗旱等)的生态效益没有形成消费市场,生产者的生产的生态产品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收益和回报,从而使林农误以为,生态产品带来不了任何经济效益。这种形式逼迫着林农去大量砍伐林木,在有形市场中卖木料,以期取得眼前暂时性的经济收益。这种形势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保护。为保护森林资源,积极调动群众投资林业,适时启动林业生态产品市场才是当下的明智之举。
2.3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
2.3.1 改革林地林权 当前做好推进国有林的林权改革工作,为实现林业的现代化,能早日与国际林业接轨。在搞好集体林权的制度改革基础上,试以家庭个人承包的方式为一个过渡,最终完成实现林权大户的承包以及股份制改造的大计划。
2.3.2 加强对林地、林木的资产评估,建立林业银行 为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对投资林业的积极性,调动群众广大參与,我国应采取措施建立林业银行,实现林业抵押制发放贷款。以林地、林权为抵押,定期对所有者的林地、林木资产评估,再根据评估的结果向所有者发放贷款资金,以此来缩短林业的见效周期。
2.3.3 根本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为确保林木活立木所有者见到生态效益,应该采取建立林业生态市场,将生态消费品的价值体现出来。这样有利于积极调动人们去保护森林资源,减少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做到了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促进林业的和谐发展。
最后,国家应不断的加强林业科研的推广力度来确保造林成效。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林业执法力度,做到切实落实到位。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某一己之私的违法犯罪活动,为林业事业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林业科学发展观深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
[2] 王新忠.在生态建设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林业产业化经济[J].现代农业科学,2009.
[3] 朱海兰.柳城县科学发展林业初探[J].农家之友,2009.
关键词: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72-1
0 前言
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在南巡的讲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然而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的增长。所以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如此看来,林业的科技进步在于创新,林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始终坚持党的指导方针,继续坚持“邓小平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因地制宜的落实到位,把满足对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是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
1 坚持生态技术创新,做到可持续发展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说应用那些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以及新的工艺,采用那些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技术的创新是为实现发展高科技、产业化的先决条件。
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全面支撑生态技术。传统的技术创新过于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对环境和生态破坏,破坏了发展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就是目光短浅。因此,为可持续发展获得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只有进行生态技术的创新,才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推动力量。
以遵循生态的平衡为大前提,做到节约能源及资源,目的在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的一切有效手段和方法,才是生态技术。在此笔者认为,生态技术指生态负效应达到“无公害”或“少公害”的技术。而生态技术创新,是指引入生态观念,贯彻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之中,使技术创新不破坏生态的平衡并且有利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平衡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良性发展。保证生态效益的要求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注重既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在此前提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为实现经济效益,需要在追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追求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和生产价值的最大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实现“最小化”和“最大化”的手段。而社会的效益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技术创新应不破坏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的步伐,要有利于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科学发展林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
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其根本更是一项潜在的公益性事业。在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中,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发展林业已成为我国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文明的建设与保护,是我国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甚至可以说这是全人类宏伟目标,意义深远。
2.1 科学认识林业
发展林业的前提是要科学认识林业。林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林业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等林产品,林产品被广泛用于方方面面,包括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林产品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仅是木料,还有林果。这么看来,树木一身都是宝,森林就是摇钱树,是一个绿色银行。
重要的是,林业有着远远超越于经济效益的生态效益。在生物圈中,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首先,森林及其植被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存活,人类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也包括人们在生产中消耗的氧气以及生产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森林植被维持着这两方面的平衡使得人们能生存下来,进而生产、发展、进步。其次,它对地球上水的分布起着调节的功能。再次,大气中臭氧层能影响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林业能维持大气循环,继而也影响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2.2 阻碍林业发展的因素
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投资大、见效慢;二是林业市场体制不完善。
林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并且持续的过程,这种投资大、见效慢的状况很难调动群众积极投资林业。而现在又只有以木料等为主的林产品市场,林业生态市场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主要体现在林业的生态产品(氧气、对环境的调节、净化大气、防洪抗旱等)的生态效益没有形成消费市场,生产者的生产的生态产品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收益和回报,从而使林农误以为,生态产品带来不了任何经济效益。这种形式逼迫着林农去大量砍伐林木,在有形市场中卖木料,以期取得眼前暂时性的经济收益。这种形势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保护。为保护森林资源,积极调动群众投资林业,适时启动林业生态产品市场才是当下的明智之举。
2.3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
2.3.1 改革林地林权 当前做好推进国有林的林权改革工作,为实现林业的现代化,能早日与国际林业接轨。在搞好集体林权的制度改革基础上,试以家庭个人承包的方式为一个过渡,最终完成实现林权大户的承包以及股份制改造的大计划。
2.3.2 加强对林地、林木的资产评估,建立林业银行 为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对投资林业的积极性,调动群众广大參与,我国应采取措施建立林业银行,实现林业抵押制发放贷款。以林地、林权为抵押,定期对所有者的林地、林木资产评估,再根据评估的结果向所有者发放贷款资金,以此来缩短林业的见效周期。
2.3.3 根本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为确保林木活立木所有者见到生态效益,应该采取建立林业生态市场,将生态消费品的价值体现出来。这样有利于积极调动人们去保护森林资源,减少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做到了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促进林业的和谐发展。
最后,国家应不断的加强林业科研的推广力度来确保造林成效。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林业执法力度,做到切实落实到位。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某一己之私的违法犯罪活动,为林业事业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林业科学发展观深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
[2] 王新忠.在生态建设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林业产业化经济[J].现代农业科学,2009.
[3] 朱海兰.柳城县科学发展林业初探[J].农家之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