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职院校也是在这种形势下不断兴办起来的。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深入,许多新的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问题显得尤为特别,本文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但是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与汉族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尤其是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人才培养、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统一、发展。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并提出了几点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爱党、爱国、爱校,对祖国未来、民族地区的未来充满信心,具有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和创业意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心理适应问题需要关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以后,由于远离家乡,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上,由于生活方式、语言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要经受强烈的文化冲击,在不同程度体验到了文化差距带来的影响。他们的心理适应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适应过程,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并及时有效介入。
2.生活适应需要引导。高职院校预科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习俗方面的不适应表现的格外强烈和突出,这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习俗方面的不适应主要在进入大学初期。脱离了原生的民族环境到汉居地求学,首先受到冲突的就是饮食、穿着等生活习俗,尽管大学会实施一些措施进行协调,如设立清真食堂等,但是终究与本土的民族氛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都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语言问题亟待解决。在学习方面的不适应主要是言语障碍带来的压力。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接受的都是本族语言文字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通常将汉语言文字转化为本族语言加以理解,这就表现出思维节奏慢,敏捷性不高等情况,还表现出课堂上害怕回答问题、答题时用词不当、搞不清题意等。这些现状严重的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部分消极认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觉得自卑甚者自闭,从而引起心理问题。
4.人际交往成为瓶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愿意和自己本族的学生交往,这就使他们的交往范围变得狭小。在与汉族大学生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不自信,甚至回避、恐惧,人际交往不适应严重者会别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很容易将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
二、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则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针对上述问题,在具体的工作方面,我们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育人为本的原则。这是一般原则,其具体要求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扶正祛邪;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以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2.尊重少数民族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这是特殊原则,包括尊重民族工作规律与坚持教育规律相统一的原则和坚持民族团结的时代精神原则。坚持教育工作规律,就是要坚持尊重各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教育学生,为了教育一切学生,尊重学生的正当权益;坚持民族团结的时代精神,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事业服务,要体现民族团结、民族进步这一时代精神。这个原则要求教育者要从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全面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3.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涉及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如何对待民族感情的问题。要本着真心实意帮助、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态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要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及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实际,回答各族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引导。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既要加强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实践环节;既要贯彻教育育人,又要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特别要讲求教育的实效性,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4.传授民族思想道德传统中的积极因素的原则。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继承和发扬各民族思想道德中的优秀传统,积极选择有利于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道德因素,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将各民族思想道德的优良传统因素传授给学生;要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道德传统再创造,形成新的思想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各族学生。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问题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探索和分析存在的问题、现状和成因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体制。因此,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原则,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的融入新的文化氛围,促进民族和谐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宝云.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2]田建国.论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3]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但是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与汉族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尤其是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人才培养、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统一、发展。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并提出了几点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爱党、爱国、爱校,对祖国未来、民族地区的未来充满信心,具有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和创业意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心理适应问题需要关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以后,由于远离家乡,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上,由于生活方式、语言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要经受强烈的文化冲击,在不同程度体验到了文化差距带来的影响。他们的心理适应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适应过程,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并及时有效介入。
2.生活适应需要引导。高职院校预科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习俗方面的不适应表现的格外强烈和突出,这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习俗方面的不适应主要在进入大学初期。脱离了原生的民族环境到汉居地求学,首先受到冲突的就是饮食、穿着等生活习俗,尽管大学会实施一些措施进行协调,如设立清真食堂等,但是终究与本土的民族氛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都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语言问题亟待解决。在学习方面的不适应主要是言语障碍带来的压力。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接受的都是本族语言文字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通常将汉语言文字转化为本族语言加以理解,这就表现出思维节奏慢,敏捷性不高等情况,还表现出课堂上害怕回答问题、答题时用词不当、搞不清题意等。这些现状严重的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部分消极认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觉得自卑甚者自闭,从而引起心理问题。
4.人际交往成为瓶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愿意和自己本族的学生交往,这就使他们的交往范围变得狭小。在与汉族大学生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不自信,甚至回避、恐惧,人际交往不适应严重者会别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很容易将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
二、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则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针对上述问题,在具体的工作方面,我们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育人为本的原则。这是一般原则,其具体要求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扶正祛邪;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以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2.尊重少数民族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这是特殊原则,包括尊重民族工作规律与坚持教育规律相统一的原则和坚持民族团结的时代精神原则。坚持教育工作规律,就是要坚持尊重各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教育学生,为了教育一切学生,尊重学生的正当权益;坚持民族团结的时代精神,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事业服务,要体现民族团结、民族进步这一时代精神。这个原则要求教育者要从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全面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3.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涉及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如何对待民族感情的问题。要本着真心实意帮助、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态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要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及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实际,回答各族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引导。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既要加强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实践环节;既要贯彻教育育人,又要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特别要讲求教育的实效性,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4.传授民族思想道德传统中的积极因素的原则。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继承和发扬各民族思想道德中的优秀传统,积极选择有利于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道德因素,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将各民族思想道德的优良传统因素传授给学生;要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道德传统再创造,形成新的思想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各族学生。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问题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探索和分析存在的问题、现状和成因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体制。因此,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原则,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的融入新的文化氛围,促进民族和谐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宝云.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2]田建国.论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3]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