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慢性肛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术式在慢性肛瘘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等5家医院收治的239例慢性肛瘘患者,其中男199例(83.26%),女40例(16.74%),对照表随机分配入试验组(脱细胞黏膜组)或对照组(单纯手术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完成入组病例119例和120例,试验组采用LIFT-plug术式,对照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手术(LIFT)术式,术后随访180 d。统计术后180 d内的治愈率和中位愈合时间,评估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肛门失禁率及材料安全相关。本研究得到北京朝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

术后第180天脱细胞黏膜组愈合率为96.5%,单纯手术组愈合率为83.7%,脱细胞黏膜组中位术后愈合时间为22 d,单纯手术组中位术后愈合时间为30 d,组间术后愈合率和中位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随访180 d期间无复发。术后标准数字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术后第2、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随访时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肛门失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严重的肛门失禁,试验组未发生与研究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

结论

LIFT-plug术式较之LIFT术式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组织损伤程度小,无肛门失禁发生,操作简单,是一种针对经慢性肛瘘更理想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未触及肿块乳腺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570例未触及肿块乳腺肿瘤,其中B超检查发现肿块107例,钼靶X线检查发现沙粒样钙化灶、微小结节或腺体结构扭曲340例,乳头溢液123例,分别采取B超、钼靶X线及纤维乳管镜引导下穿刺活检、导丝定位病灶切除等多种技术方法获取病理,明确诊断,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常规随访。结果总
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困扰众多乳腺外科医生的难题。本文利用超显微手术技术,探讨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技术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8例,行超显微水平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结果术中吻合的淋巴管数量平均(12.4±5.0)(7~19)支,手术持续时间范围为3.50
目的探讨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及胆固醇(cholesterol,TC)水平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乳腺癌105例(22~69岁),健康体检者261例(16~52岁),所有入组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TG及TC水平,分别比较年龄<35岁、35~45岁及≥45岁乳腺癌组与同年龄段健康对照组TG、TC水平差异,同法比较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处理肾蒂血管的方法和技巧。方法2004年3月至201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共完成了580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术中对左右肾蒂血管采用了不同的寻找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580例腹腔镜肾切除术左右肾蒂血管采用不同方法寻找,首先寻找处理肾动脉,其次为肾静脉,12例手术因肾蒂出血改为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0
目的探讨腕动仪结合血氧监测仪在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疑诊的SAHS受试者,同时记录多导睡眠记录仪(PSG)、腕动仪及血氧监测仪的开灯时间和关灯时间。腕动仪用于矫正血氧监测仪的总睡眠时间(TST)。血氧监测仪所得氧减指数(ODI4)为每小时SpO2下降≥4%的次数,经腕动仪矫正时间后的ODI4命名为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