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蛟龙”号和“潜龙二号”“海龙2号”一起执行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任务,三“龙”聚首齐探深海。之前我们为大家介绍了“蛟龙”号,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龙家族”的另两位兄弟。虽然它们的体形比“蛟龙”号要小很多,不能搭载潜航员和科学家深入海底,但它们的本领也很大。
深海小金鱼——“潜龙二号”
大家好,我是“潜龙二号”。和“蛟龙”号大哥一样,我没有缆绳,但我的“肚量”没有它那么大,它可以搭载3个人进行深海探秘,我满肚子都是科学仪器,就不能再载人了,所以我也叫“无人无缆自主水下机器人”。因为我长得酷似小金鱼,所以我更愿意大家叫我“深海小金鱼”,哈哈!
我于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诞生,到今年已经两岁了。通常大家一看到我的名字,就会猜测我是不是还有一个哥哥。没错,我的确有个哥哥,它就是“潜龙一号”,比我大两岁,体长4.6米、直径0.8米,长得圆滚滚的,看起来特别“实在”。哥哥重1500千克,一直号称比我瘦。它能下潜6000米,续航工作24小时呢。
虽然我重1.5吨,呃,确实比较魁梧,但大家看我的身材是不是比我哥哥好一些呀?起码我有“腰”嘛,哪像它是一个直直的“水桶”,哈哈哈!我身为弟弟,当然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特殊关照,把我建造得更加灵活,在地况复杂的深海洋底也能来去自如。
细心的你是不是已经发现,我比哥哥多了4个大大的“鱼鳍”,每一个“鱼鳍”上都有一个动力十足的小螺旋桨推进器。它们都是可以活动的哟,使我在下沉、上浮、前进、后退中都能获得足够的动力,帮助我成为深海“运动小健将”。
我的“眼睛”和哥哥的一样,是一个“槽道推进器”,让我能够灵活地左右转向。不过我比哥哥多了一张大嘴巴,所以我话比较多嘛,呵呵。科学家在我嘴上安装了一个前视声呐,帮助我走得更稳。海底地形复杂,又没有光线,一片漆黑,有了这个声呐装备,遇到障碍物时,我就可以轻松躲开了。
我还有一个大大的“牛鼻子”,它是一个牵引环或叫起吊钩,需要下海工作时,科学家们就会牵着我的鼻子,把我放到海里。等我完成任务了,准备回到母船时,他们又像牵牛一样,牵着我的鼻子,把我拉上船。
你们仔细看看我背上的这些装备,那可是我用来“保命”的武器!它们是通信用的水声通信机、定位用的长基线信标,还有发出信号的频闪灯。一旦我走失了,就要通过它们和母船取得联系。即使我失去了“自理能力”,科学家们也可以通过植入我大脑里的导航和控制程序装置定位我,找到我。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太让我感动了!
有人问,你块头儿那么大,食量肯定不小,在深海饿了怎么办?我说没关系呀,我自带了“干粮”——3桶圆柱形、拥有足够能量的电池,能支撑我在水下工作30多个小时呢。对了,我还有一条长长的金色尾巴,它能够测量地磁,是不是很神奇?
从我出生以来,一共下潜深海8次,在水下累计工作了170小时,总航程达到456千米,最大下潜深度是3320米,取得了西南印度洋“苏堤”“白堤”“龙旃”和“骏惠”4个热液区的数据和样本,还有160平方千米的近海底精细三维地形、区域水体异常及近底地磁等分布特征数据。将来,我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龙家族”取得更多荣誉。
深海小魔方——“海龙2号”
大家好,我是“海龙2号”,比“潜龙”两兄弟虚长几岁,在2009年就投身我国的深海科考工作中了。我长得比较普通,更像一个方方的盒子,身高约3.8米,长宽均为1.8米左右,但我比“潜龙”兄弟多了一些装备,比如我有小机械手,最大能提取250千克的物品,可以采集深海样品。在“龙家族”里,我和它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有一条长长的缆绳,像“脐带”似的和母船相连。科学家可以通过缆绳直接控制我的行动,也可以传输深海影像,所以人们都管我叫“遥控水下机器人”,但我给自己起了个小名,叫“深海小魔方”,请大家记住我哟!
可以下潜到3 500米深海的我在水下行动可灵活了,这得益于我身上装备的7个推进器,其中4个可以水平推进,帮助我快速前进、后退、侧移,还有3个垂向推进器,使我能轻松地上升、下降。你们看不见我的眼睛吧?别以为我没有哟,我一共携带了5台摄像机和1台照相机,我就是通过它们把海底影像传输给科学家的。海底很黑,所以我还随身配备了6个泛光照明灯和2个高亮度的HID灯,使我在海底拍摄的影像更加清晰了。
我的主要任务是参与我国大洋海底调查活动,比如海底热液矿物取样、大洋深海生物基因和极端微生物的研究,还有探索人类起源秘密什么的。2009年10月,我搭乘“大洋一號”科考船在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洋中脊上,观察到了罕见的高26米、直径约4.5米的“黑烟囱”。“黑烟囱”形似巨大的珊瑚礁,不间断地冒出滚滚浓烟。我兴奋极了,用机械手小心翼翼地抓取了大概7千克的“黑烟囱”硫化物样品,带回母船,感觉自己可光荣了!除此之外,我还能给海洋石油工程提供服务,比如检查检查水下管道,检测检测深海电缆,我都能胜任。
我国的深海“龙家族”可谓各有特色,有可以载人的,有自主工作的,有自带脐带的。它们都是我国深海科考工作的先驱,虽是钢筋铁骨,却凝结了我国几代科学家的智慧,带着我们的海洋梦,游进大洋深处,探索那未知的神秘世界。让我们共同关注它们的下一次征程,让我们期待它们再一次创造优异成绩!
深海小金鱼——“潜龙二号”
大家好,我是“潜龙二号”。和“蛟龙”号大哥一样,我没有缆绳,但我的“肚量”没有它那么大,它可以搭载3个人进行深海探秘,我满肚子都是科学仪器,就不能再载人了,所以我也叫“无人无缆自主水下机器人”。因为我长得酷似小金鱼,所以我更愿意大家叫我“深海小金鱼”,哈哈!
我于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诞生,到今年已经两岁了。通常大家一看到我的名字,就会猜测我是不是还有一个哥哥。没错,我的确有个哥哥,它就是“潜龙一号”,比我大两岁,体长4.6米、直径0.8米,长得圆滚滚的,看起来特别“实在”。哥哥重1500千克,一直号称比我瘦。它能下潜6000米,续航工作24小时呢。
虽然我重1.5吨,呃,确实比较魁梧,但大家看我的身材是不是比我哥哥好一些呀?起码我有“腰”嘛,哪像它是一个直直的“水桶”,哈哈哈!我身为弟弟,当然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特殊关照,把我建造得更加灵活,在地况复杂的深海洋底也能来去自如。
细心的你是不是已经发现,我比哥哥多了4个大大的“鱼鳍”,每一个“鱼鳍”上都有一个动力十足的小螺旋桨推进器。它们都是可以活动的哟,使我在下沉、上浮、前进、后退中都能获得足够的动力,帮助我成为深海“运动小健将”。
我的“眼睛”和哥哥的一样,是一个“槽道推进器”,让我能够灵活地左右转向。不过我比哥哥多了一张大嘴巴,所以我话比较多嘛,呵呵。科学家在我嘴上安装了一个前视声呐,帮助我走得更稳。海底地形复杂,又没有光线,一片漆黑,有了这个声呐装备,遇到障碍物时,我就可以轻松躲开了。
我还有一个大大的“牛鼻子”,它是一个牵引环或叫起吊钩,需要下海工作时,科学家们就会牵着我的鼻子,把我放到海里。等我完成任务了,准备回到母船时,他们又像牵牛一样,牵着我的鼻子,把我拉上船。
你们仔细看看我背上的这些装备,那可是我用来“保命”的武器!它们是通信用的水声通信机、定位用的长基线信标,还有发出信号的频闪灯。一旦我走失了,就要通过它们和母船取得联系。即使我失去了“自理能力”,科学家们也可以通过植入我大脑里的导航和控制程序装置定位我,找到我。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太让我感动了!
有人问,你块头儿那么大,食量肯定不小,在深海饿了怎么办?我说没关系呀,我自带了“干粮”——3桶圆柱形、拥有足够能量的电池,能支撑我在水下工作30多个小时呢。对了,我还有一条长长的金色尾巴,它能够测量地磁,是不是很神奇?
从我出生以来,一共下潜深海8次,在水下累计工作了170小时,总航程达到456千米,最大下潜深度是3320米,取得了西南印度洋“苏堤”“白堤”“龙旃”和“骏惠”4个热液区的数据和样本,还有160平方千米的近海底精细三维地形、区域水体异常及近底地磁等分布特征数据。将来,我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龙家族”取得更多荣誉。
深海小魔方——“海龙2号”
大家好,我是“海龙2号”,比“潜龙”两兄弟虚长几岁,在2009年就投身我国的深海科考工作中了。我长得比较普通,更像一个方方的盒子,身高约3.8米,长宽均为1.8米左右,但我比“潜龙”兄弟多了一些装备,比如我有小机械手,最大能提取250千克的物品,可以采集深海样品。在“龙家族”里,我和它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有一条长长的缆绳,像“脐带”似的和母船相连。科学家可以通过缆绳直接控制我的行动,也可以传输深海影像,所以人们都管我叫“遥控水下机器人”,但我给自己起了个小名,叫“深海小魔方”,请大家记住我哟!
可以下潜到3 500米深海的我在水下行动可灵活了,这得益于我身上装备的7个推进器,其中4个可以水平推进,帮助我快速前进、后退、侧移,还有3个垂向推进器,使我能轻松地上升、下降。你们看不见我的眼睛吧?别以为我没有哟,我一共携带了5台摄像机和1台照相机,我就是通过它们把海底影像传输给科学家的。海底很黑,所以我还随身配备了6个泛光照明灯和2个高亮度的HID灯,使我在海底拍摄的影像更加清晰了。
我的主要任务是参与我国大洋海底调查活动,比如海底热液矿物取样、大洋深海生物基因和极端微生物的研究,还有探索人类起源秘密什么的。2009年10月,我搭乘“大洋一號”科考船在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洋中脊上,观察到了罕见的高26米、直径约4.5米的“黑烟囱”。“黑烟囱”形似巨大的珊瑚礁,不间断地冒出滚滚浓烟。我兴奋极了,用机械手小心翼翼地抓取了大概7千克的“黑烟囱”硫化物样品,带回母船,感觉自己可光荣了!除此之外,我还能给海洋石油工程提供服务,比如检查检查水下管道,检测检测深海电缆,我都能胜任。
我国的深海“龙家族”可谓各有特色,有可以载人的,有自主工作的,有自带脐带的。它们都是我国深海科考工作的先驱,虽是钢筋铁骨,却凝结了我国几代科学家的智慧,带着我们的海洋梦,游进大洋深处,探索那未知的神秘世界。让我们共同关注它们的下一次征程,让我们期待它们再一次创造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