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技术是根据生物学原理,改造有机体或部分器官、细胞,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作为以生物转化利用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生物技术涉及领域广,效果显著,但实际的应用范围和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如何实现生物技术的广泛和高效推广应用,促进作物增产增收,是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业种植;推广与应用;分析
0 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农地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农业技术与社会发展速度不匹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增加土地肥力,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作物生长,还能改善粮食品质和安全,促进生态建设。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1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推广生物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新型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对我国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生物技术的不断应用又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国土广阔。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种植面积。近几年来,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作物产量增加。为提高我国农作物的出口质量提供了依据。但是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农作物生物技术应用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在我国,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生物技术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尽管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经有所突破。
2 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介绍
2.1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基因技术在遗传工程上能够改变作物的遗传特性。其总体原理是通过染色体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细胞重组实现的。这一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当然更多的是为了促进作物的遗传改良,从而获得更好的品种。转基因能有效地提高作物的抗旱、抗涝、抗虫能力,并能有效地改善整体品质和提高产量。传统农耕方式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总产量的下降。抗虫棉19号选育中采用转基因技术。遗传工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产量和经济发展。
2.2 杂交育种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生物技术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生长质量。上面提到的转基因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杂交稻应用历史悠久,著名的杂交稻已经深入人心,杂交稻在农民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杂种技术的应用较为简单,可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区。在农民心中,整个杂交育种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更愿意接受雜交种。与此同时,长期的种植经验也使农民对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杂交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2.3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组培法是在无菌的基础上,借助细胞的全能性,采用专门的方法培养作物的结构组织,以保证作物整体组织的完整。这就是所谓的组织培养技术。组培技术包括组织培养、器官培养和植物培养三种方法。控制空气湿度、光照和温度是组织培养技术的关键。另外,相关压力及 pH值的控制也非常严格,需要特别注意。由于酶含量的变化,需要进行科学的处理,无菌培养技术可导致组织表面褐变。全组织培养技术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无菌培养。
3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策略
在农业生产上,生物技术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它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开发具有优良特性的作物新品种,提高作物抗病性。
3.1 加大对生物技术的宣传力度
当前,人们对生物技术的了解还很不够,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生物技术的优势也不明显。很多基层农民不愿使用生物技术。鉴于此,有必要加深基层农民对生物技术的认识,使其价值在实际种植中得到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扮演积极的角色。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大力宣传生物技术的优点,引导基层农民到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作物种植示范区种植,让他们亲身体验生物技术的价值,增强认同感,强化宣传和推广作用。
3.2 使基层农户掌握基本的生物技术
了解了生物技术的优越性之后,农民就应该掌握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该系统包括很多方面,操作环境和操作过程更加复杂和专业化。训练中,应根据农民种植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生物技术基础培训,使他们逐步接受生物技术,从而实现生物技术的有效应用和推广。
3.3 政府部分需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生物技术推广体系
要提高生物技术的推广效果,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规定生物技术与农业生产的适用性是核心,并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保证其有序使用和发展。
4 结语
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加、耕地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我国粮食需求问题日益突出。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益是十分必要的。在农业中大力推广生物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防治作物病虫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整个中国农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德芹.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种子科技,2020,38(20):26-27.
[2] 徐金能.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9):176-177.
[3] 刘小兰.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5):48-49.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业种植;推广与应用;分析
0 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农地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农业技术与社会发展速度不匹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增加土地肥力,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作物生长,还能改善粮食品质和安全,促进生态建设。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1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推广生物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新型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对我国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生物技术的不断应用又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国土广阔。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种植面积。近几年来,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作物产量增加。为提高我国农作物的出口质量提供了依据。但是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农作物生物技术应用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在我国,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生物技术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尽管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经有所突破。
2 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介绍
2.1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基因技术在遗传工程上能够改变作物的遗传特性。其总体原理是通过染色体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细胞重组实现的。这一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当然更多的是为了促进作物的遗传改良,从而获得更好的品种。转基因能有效地提高作物的抗旱、抗涝、抗虫能力,并能有效地改善整体品质和提高产量。传统农耕方式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总产量的下降。抗虫棉19号选育中采用转基因技术。遗传工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产量和经济发展。
2.2 杂交育种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生物技术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生长质量。上面提到的转基因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杂交稻应用历史悠久,著名的杂交稻已经深入人心,杂交稻在农民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杂种技术的应用较为简单,可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区。在农民心中,整个杂交育种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更愿意接受雜交种。与此同时,长期的种植经验也使农民对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杂交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2.3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组培法是在无菌的基础上,借助细胞的全能性,采用专门的方法培养作物的结构组织,以保证作物整体组织的完整。这就是所谓的组织培养技术。组培技术包括组织培养、器官培养和植物培养三种方法。控制空气湿度、光照和温度是组织培养技术的关键。另外,相关压力及 pH值的控制也非常严格,需要特别注意。由于酶含量的变化,需要进行科学的处理,无菌培养技术可导致组织表面褐变。全组织培养技术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无菌培养。
3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策略
在农业生产上,生物技术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它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开发具有优良特性的作物新品种,提高作物抗病性。
3.1 加大对生物技术的宣传力度
当前,人们对生物技术的了解还很不够,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生物技术的优势也不明显。很多基层农民不愿使用生物技术。鉴于此,有必要加深基层农民对生物技术的认识,使其价值在实际种植中得到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扮演积极的角色。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大力宣传生物技术的优点,引导基层农民到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作物种植示范区种植,让他们亲身体验生物技术的价值,增强认同感,强化宣传和推广作用。
3.2 使基层农户掌握基本的生物技术
了解了生物技术的优越性之后,农民就应该掌握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该系统包括很多方面,操作环境和操作过程更加复杂和专业化。训练中,应根据农民种植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生物技术基础培训,使他们逐步接受生物技术,从而实现生物技术的有效应用和推广。
3.3 政府部分需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生物技术推广体系
要提高生物技术的推广效果,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规定生物技术与农业生产的适用性是核心,并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保证其有序使用和发展。
4 结语
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加、耕地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我国粮食需求问题日益突出。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益是十分必要的。在农业中大力推广生物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防治作物病虫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整个中国农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德芹.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种子科技,2020,38(20):26-27.
[2] 徐金能.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9):176-177.
[3] 刘小兰.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