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开创了美食类纪录片新的叙事模式,为之后各同类纪录片提供了模板,通过主题切入更实际、叙事方法更重微观、表现形式更灵活等策略对饮食文化的表达进行着祛魅创新,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微纪录片《早餐中国》也结合媒体环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革新,完成了文化的“重塑”。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纪录片叙事;文化祛魅
一、《舌尖上的中国》:传统纪录片叙事的“祛魅”者
“民以食为天”这几个字道出了我们这个古老、务实的农业大国最朴素的生存哲学。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开创了美食类纪录片新先河,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了蒸腾着烟火气的平淡人间。
(一)打破固有的主题表达
在《舌尖上的中国》出现之前,国产纪录片主题趋向同质化,特别是央视的纪录片,大多以宏大的主题著称,如《再说长江》等。这些纪录片在传达主流思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观众带来一种距离感,产生一种“只可远观”的旁观立场。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以食物为整部记录片的切入点,联结了时间与空间,通过对最朴实的传统生活的白描,对真实生活的叙事,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二)运用多变的叙事手法
《舌尖上的中国》每集都有一个主题,通过故事化、事件化的方式展现出食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中国传统伦理和飲食等方面的文化。它的叙事手法并不是传统国产纪录片的慢剪辑的方式,它采取的是快剪辑的叙事方式,一方面,增加了一定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另一方面还能够设置多重的悬念,给观众带来了不熟知的视觉效果。同时,后期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群像与个体的融合,也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凸显了故事的真实。
(二)饮食文化的祛魅表现
1.灵活表现——跳出文化表达的严肃氛围
在世俗化时代,意识形态要占据思想领域的主阵地,主动贴近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是必需的选择。当代中国世俗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精神生活由过去单一、偏向教育逐步向多元、注重娱乐转变,游戏性和消遣性的消费文化被人们广泛需要。所以,饮食文化的祛魅还包括对以往偏严肃、重教化创作样式的改变。
首先,它重视感官体验。与精英文化的启蒙性、智性、理性不同,消费文化是反启蒙、反智、反深度的,它直接诉诸人们的感官和直觉。通过镜头反映的现场观察、感受和体验,将中国令人骄傲的饮食文化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于观众面前。
并且,片段式剪辑适应娱乐文化的碎片化、浅表性、快节奏思维。《舌尖》在每一集的内容以及时间的把控上,在当时的央视众多纪录片中算是新颖的。每集都会通过众多的食材,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如第一季中的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表达同一主题的一般有近10种食物。在每集50分钟的时间内,每道菜分得的长度也就5分钟左右,而且其中2分钟拍食物,3分钟进行食物制作者的采访。可以说比起过去三两件国宝,或两三个村镇撑起一集纪录片来说,这样的节奏已经是走马观花了。但“快”并不代表不好,快节奏迎合了受众在选择信息时的“最省力”心理,在极大程度上契合了世俗时代大众的审美需求。
2.微观叙事——挖掘美食背后的人情意义
虽然“宏观叙事”并不意味着空洞和无法实现,但一般主流文化所倡导的理想对普通个体来说往往表现出较难理解的抽象和无法触摸的遥远。所以,“祛魅”的另一关键内容为重视微观叙事,使主流意识形态世俗生活中个体的感性经验。
《舌尖上的中国》集以往《味道中国》等多部美食纪录片之大成,探究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本质属性——“天人合一”等。它不同于以往纪录片的宏大主题的选择,而是立足于百姓生活,讲述生活中微不足道、习以为常,却深蕴文化的主题。比如课上播放过的《三餐》这一集,通过讲述了安徽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附近一个普通陪读家庭的故事,将这个中学的学生以及周边的生活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然表现出高考工厂紧张又残酷的氛围。去除了单纯宣传中国千年饮食历史,展现大国深厚文化底蕴的空洞表达,也去除了唯伟人、唯英雄的精英选择,将饮食文化还给了民间,人物重心不断下沉,在展现美食的同时,更加有意地去表达普通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与家庭、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比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更令人动容的,是食物背后那份深藏的人情味。
二、《早餐中国》:网生纪录片叙事的“重塑”者
(一)突破限定的美食内容
《舌尖》选取拍摄对象时,是有一定的考量标准的。作为一部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菜色的知名度定然是入围的最大考量。但《早餐中国》明显无需有此顾虑,一地一吃,谁也不能说服谁。
在每集拍摄的内容已经大同小异的前提下,节目组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展现好每家店上。如菜色的制作、老板的采访、必放的歌曲……节目已经形成了很固定的套路。同时再加上这些小店都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街边门面,每当观众打开新的一集,无须被节目的形态带去注意力,视线能完全集中在那水火共铸、雾气弥漫早餐王国。
除了美食,《早餐中国》对人情的展现的力度也进一步加重。贵州酸汤粉一集,老板娘头一句批评老伴“急躁”,下一句却是:“可他从没对客人发过一次脾气。”三分埋怨,却有七分骄傲,让人从中解读到了婚姻长久之道是理解和宽容;福建水煎包一集,看着一脸严肃的林惠松说出了这样“肉麻”的话:“我以后退休了,就去旅游,带着她(妻子)去浪漫一下。”历经了柴米油盐的浪漫远比花前月下更打动人心……如此有生活气息的片段在《早餐中国》中比比皆是,许多网友感动于片中“烟火气”的呈现。
在这种叙事选择下,饮食文化,渐渐异化为一种自然人情的表达,融入在普通民众的点滴生活中,褪去了原本泱泱大国的文化代表的飘渺外衣。
(二)提供受众的现实体验
同时,《早餐中国》还提供了《舌尖》系列几乎不存在的一个视点:观众体验。《舌尖》系列重在表现食物与其制作者之间的关系,而《早餐中国》捕捉了顾客就餐的镜头,尝试带领观众走入这家店铺。成功将文化拉下神坛,重塑成可亲可感的真实生活经历。
(三)增强碎片化的阅读呈现
如果说《舌尖》每5-7分钟一道菜的节奏正中当时观众下怀的话,7年后的今日,如此的切换速度可能已经难以留住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观看人群了。由海峡卫视和网络媒体腾讯视频合制的《早餐中国》,敢将节目时长设置在5分钟,牢牢把握住新媒体时代的快消审美心理。
同时,相较于《舌尖上的中国》,《早餐中国》在叙事语态上,越来越趋向轻松、时尚,更具个性化、娱乐性和网感特征。节目中运用了大量花字、带感音乐、鬼畜剪辑来实现营造网感,文化表达。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三、结语
文化纪录片的祛魅是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祛魅的创作转变,其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和传播提供了一种更具情理的途径。习近平同志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弘扬时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文化纪录片叙事方法更重微观、表现形式更灵活的祛魅发展正是其落实、落小、落细以及融入社会生活的表现,极大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感知和认同。
参考文献:
[1]罗甜田.“祛魅”:世俗化变革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J].毛泽东思想,2013(06).
[2]吴虚. 基于文化传播视角的《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3]刘潇.从《早餐中国》看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创新之路[J].传播力研究,2019.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纪录片叙事;文化祛魅
一、《舌尖上的中国》:传统纪录片叙事的“祛魅”者
“民以食为天”这几个字道出了我们这个古老、务实的农业大国最朴素的生存哲学。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开创了美食类纪录片新先河,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了蒸腾着烟火气的平淡人间。
(一)打破固有的主题表达
在《舌尖上的中国》出现之前,国产纪录片主题趋向同质化,特别是央视的纪录片,大多以宏大的主题著称,如《再说长江》等。这些纪录片在传达主流思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观众带来一种距离感,产生一种“只可远观”的旁观立场。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以食物为整部记录片的切入点,联结了时间与空间,通过对最朴实的传统生活的白描,对真实生活的叙事,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二)运用多变的叙事手法
《舌尖上的中国》每集都有一个主题,通过故事化、事件化的方式展现出食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中国传统伦理和飲食等方面的文化。它的叙事手法并不是传统国产纪录片的慢剪辑的方式,它采取的是快剪辑的叙事方式,一方面,增加了一定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另一方面还能够设置多重的悬念,给观众带来了不熟知的视觉效果。同时,后期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群像与个体的融合,也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凸显了故事的真实。
(二)饮食文化的祛魅表现
1.灵活表现——跳出文化表达的严肃氛围
在世俗化时代,意识形态要占据思想领域的主阵地,主动贴近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是必需的选择。当代中国世俗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精神生活由过去单一、偏向教育逐步向多元、注重娱乐转变,游戏性和消遣性的消费文化被人们广泛需要。所以,饮食文化的祛魅还包括对以往偏严肃、重教化创作样式的改变。
首先,它重视感官体验。与精英文化的启蒙性、智性、理性不同,消费文化是反启蒙、反智、反深度的,它直接诉诸人们的感官和直觉。通过镜头反映的现场观察、感受和体验,将中国令人骄傲的饮食文化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于观众面前。
并且,片段式剪辑适应娱乐文化的碎片化、浅表性、快节奏思维。《舌尖》在每一集的内容以及时间的把控上,在当时的央视众多纪录片中算是新颖的。每集都会通过众多的食材,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如第一季中的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表达同一主题的一般有近10种食物。在每集50分钟的时间内,每道菜分得的长度也就5分钟左右,而且其中2分钟拍食物,3分钟进行食物制作者的采访。可以说比起过去三两件国宝,或两三个村镇撑起一集纪录片来说,这样的节奏已经是走马观花了。但“快”并不代表不好,快节奏迎合了受众在选择信息时的“最省力”心理,在极大程度上契合了世俗时代大众的审美需求。
2.微观叙事——挖掘美食背后的人情意义
虽然“宏观叙事”并不意味着空洞和无法实现,但一般主流文化所倡导的理想对普通个体来说往往表现出较难理解的抽象和无法触摸的遥远。所以,“祛魅”的另一关键内容为重视微观叙事,使主流意识形态世俗生活中个体的感性经验。
《舌尖上的中国》集以往《味道中国》等多部美食纪录片之大成,探究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本质属性——“天人合一”等。它不同于以往纪录片的宏大主题的选择,而是立足于百姓生活,讲述生活中微不足道、习以为常,却深蕴文化的主题。比如课上播放过的《三餐》这一集,通过讲述了安徽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附近一个普通陪读家庭的故事,将这个中学的学生以及周边的生活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然表现出高考工厂紧张又残酷的氛围。去除了单纯宣传中国千年饮食历史,展现大国深厚文化底蕴的空洞表达,也去除了唯伟人、唯英雄的精英选择,将饮食文化还给了民间,人物重心不断下沉,在展现美食的同时,更加有意地去表达普通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与家庭、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比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更令人动容的,是食物背后那份深藏的人情味。
二、《早餐中国》:网生纪录片叙事的“重塑”者
(一)突破限定的美食内容
《舌尖》选取拍摄对象时,是有一定的考量标准的。作为一部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菜色的知名度定然是入围的最大考量。但《早餐中国》明显无需有此顾虑,一地一吃,谁也不能说服谁。
在每集拍摄的内容已经大同小异的前提下,节目组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展现好每家店上。如菜色的制作、老板的采访、必放的歌曲……节目已经形成了很固定的套路。同时再加上这些小店都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街边门面,每当观众打开新的一集,无须被节目的形态带去注意力,视线能完全集中在那水火共铸、雾气弥漫早餐王国。
除了美食,《早餐中国》对人情的展现的力度也进一步加重。贵州酸汤粉一集,老板娘头一句批评老伴“急躁”,下一句却是:“可他从没对客人发过一次脾气。”三分埋怨,却有七分骄傲,让人从中解读到了婚姻长久之道是理解和宽容;福建水煎包一集,看着一脸严肃的林惠松说出了这样“肉麻”的话:“我以后退休了,就去旅游,带着她(妻子)去浪漫一下。”历经了柴米油盐的浪漫远比花前月下更打动人心……如此有生活气息的片段在《早餐中国》中比比皆是,许多网友感动于片中“烟火气”的呈现。
在这种叙事选择下,饮食文化,渐渐异化为一种自然人情的表达,融入在普通民众的点滴生活中,褪去了原本泱泱大国的文化代表的飘渺外衣。
(二)提供受众的现实体验
同时,《早餐中国》还提供了《舌尖》系列几乎不存在的一个视点:观众体验。《舌尖》系列重在表现食物与其制作者之间的关系,而《早餐中国》捕捉了顾客就餐的镜头,尝试带领观众走入这家店铺。成功将文化拉下神坛,重塑成可亲可感的真实生活经历。
(三)增强碎片化的阅读呈现
如果说《舌尖》每5-7分钟一道菜的节奏正中当时观众下怀的话,7年后的今日,如此的切换速度可能已经难以留住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观看人群了。由海峡卫视和网络媒体腾讯视频合制的《早餐中国》,敢将节目时长设置在5分钟,牢牢把握住新媒体时代的快消审美心理。
同时,相较于《舌尖上的中国》,《早餐中国》在叙事语态上,越来越趋向轻松、时尚,更具个性化、娱乐性和网感特征。节目中运用了大量花字、带感音乐、鬼畜剪辑来实现营造网感,文化表达。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三、结语
文化纪录片的祛魅是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祛魅的创作转变,其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和传播提供了一种更具情理的途径。习近平同志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弘扬时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文化纪录片叙事方法更重微观、表现形式更灵活的祛魅发展正是其落实、落小、落细以及融入社会生活的表现,极大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感知和认同。
参考文献:
[1]罗甜田.“祛魅”:世俗化变革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J].毛泽东思想,2013(06).
[2]吴虚. 基于文化传播视角的《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3]刘潇.从《早餐中国》看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创新之路[J].传播力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