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的两大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更应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教学观,致力于将人文思想渗透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人文性
当前,职业院校多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放在首位,这是职业院校适应市场的必然选择,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甚至舍弃,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职业院校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还是不够的,学生仅懂得专业知识只能成为“工匠”,如果要追求长远发展成为“技师”,必然要有人文素养做依托。
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中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语文教学应该将人文教育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观念上重视
职业技术领域的人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更应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道德修养、人文素质都是学生职业竞争中的重要砝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美好丰富的人文情感,关注其精神成长。语文教学只有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二、文本上挖掘
语文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它本身蕴含的人文精神更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深度挖掘语文文本的人文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感受、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语文文本蕴含丰富的人文内容,是有血有肉的,充满诗意的。教师应该用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这种人文意境中感受生活,思考人生,愉悦成长。
挖掘语文文本,还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很多学生读书只读表面,而不体味情感,这是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语文文本蕴含的情感只有学生切身体会,才能促进自我成长,教出来的情感不是真实的情感,学生必须亲自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充分阅读。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还需教师点睛式的引导。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生发感受的核心语言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兴趣上激发
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相对落后,一些人文课程被边缘化、形式化,学生自然也会在这种氛围中忽视自身的人文积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教师简单地教,学生冷淡地学。语文教学需要积极重塑人文教育模式,激发学生自觉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
首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课堂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职校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对以灌输为主的讲授法教学不感兴趣,采用多元化课堂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学习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并对自己进行深入剖析,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想方设法多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注重人文性,必然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必须要为学生的个性心理预留存在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感受文本的人文情感中得到愉悦。
再次,善用情感沟通激发学习兴趣。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学习基础差,但情感世界是相通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世界的相通性,情感共鸣性,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其人文情怀的孕育发展。
四、氛围中感染
人文知识不断积累才能逐渐内化为人的精神品质,人文素养的培育,应注重学习氛围的感染作用。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契机,努力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课堂环境,注重学生的感性认知与心灵境界的提升。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人文教育,必定要打破“教师中心”“权威意识”,让课堂充满平等、宽容、科学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心志得到舒展,人文精神得到滋养,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加关注。
课堂教学还应努力营造自主体验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语文教学还应顺应时代发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学生体验的机会。如相关软件平台的运用,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学生主动意识增强,自主意识增强。
人文素养已成为当今人才标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院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更需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人才的质量。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要时刻做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美好的情感陶冶,心灵启迪。
总之,要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必须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创新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文章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让学生得益于语文,也才能真正体现职业语文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忠慧.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2]何惠.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J].语文建设,2015(6).
[3]周锋.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J].教育与职业,2013(3).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人文性
当前,职业院校多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放在首位,这是职业院校适应市场的必然选择,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甚至舍弃,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职业院校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还是不够的,学生仅懂得专业知识只能成为“工匠”,如果要追求长远发展成为“技师”,必然要有人文素养做依托。
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中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语文教学应该将人文教育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观念上重视
职业技术领域的人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更应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道德修养、人文素质都是学生职业竞争中的重要砝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美好丰富的人文情感,关注其精神成长。语文教学只有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二、文本上挖掘
语文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它本身蕴含的人文精神更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深度挖掘语文文本的人文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感受、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语文文本蕴含丰富的人文内容,是有血有肉的,充满诗意的。教师应该用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这种人文意境中感受生活,思考人生,愉悦成长。
挖掘语文文本,还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很多学生读书只读表面,而不体味情感,这是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语文文本蕴含的情感只有学生切身体会,才能促进自我成长,教出来的情感不是真实的情感,学生必须亲自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充分阅读。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还需教师点睛式的引导。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生发感受的核心语言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兴趣上激发
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相对落后,一些人文课程被边缘化、形式化,学生自然也会在这种氛围中忽视自身的人文积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教师简单地教,学生冷淡地学。语文教学需要积极重塑人文教育模式,激发学生自觉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
首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课堂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职校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对以灌输为主的讲授法教学不感兴趣,采用多元化课堂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学习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并对自己进行深入剖析,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想方设法多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注重人文性,必然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必须要为学生的个性心理预留存在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感受文本的人文情感中得到愉悦。
再次,善用情感沟通激发学习兴趣。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学习基础差,但情感世界是相通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世界的相通性,情感共鸣性,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其人文情怀的孕育发展。
四、氛围中感染
人文知识不断积累才能逐渐内化为人的精神品质,人文素养的培育,应注重学习氛围的感染作用。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契机,努力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课堂环境,注重学生的感性认知与心灵境界的提升。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人文教育,必定要打破“教师中心”“权威意识”,让课堂充满平等、宽容、科学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心志得到舒展,人文精神得到滋养,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加关注。
课堂教学还应努力营造自主体验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语文教学还应顺应时代发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学生体验的机会。如相关软件平台的运用,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学生主动意识增强,自主意识增强。
人文素养已成为当今人才标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院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更需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人才的质量。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要时刻做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美好的情感陶冶,心灵启迪。
总之,要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必须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创新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文章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让学生得益于语文,也才能真正体现职业语文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忠慧.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2]何惠.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J].语文建设,2015(6).
[3]周锋.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J].教育与职业,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