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禅宗美学有着十分独特的性质,从对于人生存在的本体论层面来说,它是一种审美之思,因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学,从追求生命自由的角度延伸下去,从禅宗美学的视野对自由进行探讨,将自由上升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层面,从而加深了对自由的理解。
关键词:自由;禅宗美学;生命哲学
一、禅宗中自由的根源
禅宗思想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融合,并以佛教思想为主旨的中国化佛教思想。一方面,来源于印度的大乘佛教思想,大量吸取中国本土的老庄玄学因素,乘魏晋玄学之余绪而得以在中华大地立足生根;另一方面,其产生的过程中及建立之后,禅宗与其他本土思想文化不断的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催生了新的影响。从根源上可以看,禅宗的形成一部分是基于老庄玄学的因素,尤其是庄子的思想,二者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庄子认为逍遥就是自由,就是无条件的能动,在任何时候都能脱离一切条件而作“逍遥游”,而进行“游”的主体不是肉体之躯,而是“心”,即主体精神。自然万物里并没有能动,能动是主体、自我、生命所特有的要素,因此,客体自然万物中不存在自由和不自由的问题,自由是主体自我生命所特有的,并没有自由和不自由的物,只有自由和不自由的心。道者能否实现“逍遥游”,道士能否修成正果、得道升天,都取决于各自的心性修炼,不是必然的,而各自的对心性修炼也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庄子的艺术精神中,无己、丧我的真实内容便是“心斋”,心斋的意境便是坐忘的意境,达到心斋与坐忘的历程,正是追求自由的历程。庄子的无已、丧我、心斋、坐忘,都是达到自由的境界的方法途径。庄子在心斋的地方所呈现出的万物与我为“一”,即追求自由时的主客两忘的境界,庄子称此一境界为“物化”、“物忘”,这是由丧我、忘我而必然呈现出的境界,主体与客体、我与物之间的界限就不存在了,这种无我的境界,也就是最自由的境界。
禅宗作为一种宗教,它最终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寻求解脱,解脱就是完全进入自由的境界,在禅宗中也就意味着成佛,成佛是指主体如同佛般看破红尘,不被世俗纷扰,拥有智慧,是一种主体精神的解脱与自由,从而它所说的成佛是指在精神上达到佛的境界,它所说的自由也是指在精神上达到不被声色之物所扰的那种境界。那么如何成佛呢?唯一的途径就是“悟”,解脱、自由的获得也就意味着对禅的体悟,而悟道既不能通过一些既定的途径来实现,也不能通过坐禅、苦行等方式来实现,而只能通过主体自身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的亲身感受、领悟、体会去实现,关键是要保持自己那颗清洁净亮之心,只要能以一种清净悠然的状态生活着,按照本心的意愿状态行事,就最真实地体现了禅宗的真义,就自然而然得到解脱和自由。
二、禅宗中自由的体现
禅宗认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摆脱一切外在的羁绊与束缚,外离一切世俗的是非纷争,从中解脱出来,而去全力关注主体的本心。在禅宗的最著名的经典文献《坛经》中,心态的自由境界被称作“无住”,慧能认为“无住”是最高本体,神会认为无住是最好的修养方法,不管是本体还是方法,“无住”都是生生不息的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从修养方法上来说,“无住”是不执着于某物的豁达;从最高本体上来看,“无住”是不借助于他物的整体,一方面是不被什么所拘羁的豁达,一方面是不需要什么来充实的整体,这种本原不息的心,就是追求自由的真实表达。
骆玉明在《诗里特别有禅》中点明了禅学中重要的道理:“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与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中国诗史上不断被人提起的王籍所作的名句,文字之外别有意蕴,奇妙之处世人不能及,虽然后代类似的写法很多,但王籍这样的写景笔法却是首创,一般人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总是归纳为“以动写静”,认为这样比单纯地写静更為生动,但是深入的探索这首诗里所写的“静”,不是单纯的物理意义上的静,而是体现着自然所内蕴的生命力的静,是人心中摒除了虚浮的嘈杂之后才能体悟到的充实莹洁的恬静,是精神上对自由的追寻。
禅宗美学认为美在意境,将美感看成是妙悟,不同于判断和推理,是非概念、非逻辑与非理性的,妙悟切中了审美活动的独特本质,表现为顿悟和直觉,也即顿然领悟与心灵直观,而上述的禅宗史话与禅诗也恰好体现了这两点,并且营造出的意境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自由的追求与体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禅宗美学的视野对自由进行探讨,禅宗美学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美学,也不是一般的艺术哲学,而是对人的意义生存审美生存的哲学思考,或者说它是对生命存在、意义、价值的诗性之思,是对于人生存在的本体论层面的审美之思,从禅宗美学的角度对自由进行阐释,挖掘禅宗与自由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将视角延伸至禅宗的渊源与发展,拓展了对于自由研究的思维空间,将自由上升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层面,从而加深了对禅宗中的自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骆明玉.诗里特别有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3页.
作者简介:张钰如(1996.1-),女,内蒙古包头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文艺学专业。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关键词:自由;禅宗美学;生命哲学
一、禅宗中自由的根源
禅宗思想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融合,并以佛教思想为主旨的中国化佛教思想。一方面,来源于印度的大乘佛教思想,大量吸取中国本土的老庄玄学因素,乘魏晋玄学之余绪而得以在中华大地立足生根;另一方面,其产生的过程中及建立之后,禅宗与其他本土思想文化不断的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催生了新的影响。从根源上可以看,禅宗的形成一部分是基于老庄玄学的因素,尤其是庄子的思想,二者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庄子认为逍遥就是自由,就是无条件的能动,在任何时候都能脱离一切条件而作“逍遥游”,而进行“游”的主体不是肉体之躯,而是“心”,即主体精神。自然万物里并没有能动,能动是主体、自我、生命所特有的要素,因此,客体自然万物中不存在自由和不自由的问题,自由是主体自我生命所特有的,并没有自由和不自由的物,只有自由和不自由的心。道者能否实现“逍遥游”,道士能否修成正果、得道升天,都取决于各自的心性修炼,不是必然的,而各自的对心性修炼也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庄子的艺术精神中,无己、丧我的真实内容便是“心斋”,心斋的意境便是坐忘的意境,达到心斋与坐忘的历程,正是追求自由的历程。庄子的无已、丧我、心斋、坐忘,都是达到自由的境界的方法途径。庄子在心斋的地方所呈现出的万物与我为“一”,即追求自由时的主客两忘的境界,庄子称此一境界为“物化”、“物忘”,这是由丧我、忘我而必然呈现出的境界,主体与客体、我与物之间的界限就不存在了,这种无我的境界,也就是最自由的境界。
禅宗作为一种宗教,它最终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寻求解脱,解脱就是完全进入自由的境界,在禅宗中也就意味着成佛,成佛是指主体如同佛般看破红尘,不被世俗纷扰,拥有智慧,是一种主体精神的解脱与自由,从而它所说的成佛是指在精神上达到佛的境界,它所说的自由也是指在精神上达到不被声色之物所扰的那种境界。那么如何成佛呢?唯一的途径就是“悟”,解脱、自由的获得也就意味着对禅的体悟,而悟道既不能通过一些既定的途径来实现,也不能通过坐禅、苦行等方式来实现,而只能通过主体自身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的亲身感受、领悟、体会去实现,关键是要保持自己那颗清洁净亮之心,只要能以一种清净悠然的状态生活着,按照本心的意愿状态行事,就最真实地体现了禅宗的真义,就自然而然得到解脱和自由。
二、禅宗中自由的体现
禅宗认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摆脱一切外在的羁绊与束缚,外离一切世俗的是非纷争,从中解脱出来,而去全力关注主体的本心。在禅宗的最著名的经典文献《坛经》中,心态的自由境界被称作“无住”,慧能认为“无住”是最高本体,神会认为无住是最好的修养方法,不管是本体还是方法,“无住”都是生生不息的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从修养方法上来说,“无住”是不执着于某物的豁达;从最高本体上来看,“无住”是不借助于他物的整体,一方面是不被什么所拘羁的豁达,一方面是不需要什么来充实的整体,这种本原不息的心,就是追求自由的真实表达。
骆玉明在《诗里特别有禅》中点明了禅学中重要的道理:“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与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中国诗史上不断被人提起的王籍所作的名句,文字之外别有意蕴,奇妙之处世人不能及,虽然后代类似的写法很多,但王籍这样的写景笔法却是首创,一般人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总是归纳为“以动写静”,认为这样比单纯地写静更為生动,但是深入的探索这首诗里所写的“静”,不是单纯的物理意义上的静,而是体现着自然所内蕴的生命力的静,是人心中摒除了虚浮的嘈杂之后才能体悟到的充实莹洁的恬静,是精神上对自由的追寻。
禅宗美学认为美在意境,将美感看成是妙悟,不同于判断和推理,是非概念、非逻辑与非理性的,妙悟切中了审美活动的独特本质,表现为顿悟和直觉,也即顿然领悟与心灵直观,而上述的禅宗史话与禅诗也恰好体现了这两点,并且营造出的意境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自由的追求与体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禅宗美学的视野对自由进行探讨,禅宗美学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美学,也不是一般的艺术哲学,而是对人的意义生存审美生存的哲学思考,或者说它是对生命存在、意义、价值的诗性之思,是对于人生存在的本体论层面的审美之思,从禅宗美学的角度对自由进行阐释,挖掘禅宗与自由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将视角延伸至禅宗的渊源与发展,拓展了对于自由研究的思维空间,将自由上升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层面,从而加深了对禅宗中的自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骆明玉.诗里特别有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3页.
作者简介:张钰如(1996.1-),女,内蒙古包头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文艺学专业。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