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文化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有何意义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66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云南佤族属于原始民族,其宗教文化具有对神灵信仰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以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的特质和意义进行研究,分别从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中的木鼓和铜鼓、民俗和占卜法术、神灵和信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从中发现云南佤族古朴的特质,对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云南佤族是中国云南省西南部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佤族人主要聚集在澜沧江和怒江一代,云南佤族的中心在阿瓦山,佤族人自称自己是住在山上的人群,热爱自然,信仰神灵,这对其民族宗教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在时间的流逝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少数民族发展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一、云南佤族原始宗教文化的特质与意义
  在云南佤族中,宗教信仰主要有原始宗教、基督教和佛教三种,其中基督教和佛教传入云南佤族的时间不长,多数佤族的宗教信仰者信奉的依旧是原始宗教。云南佤族的人相信人的灵魂是不灭的,世间万物皆有灵,无论是山川还是河流,就连自然现象中的风雨和雷电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准确地说它们是自然赐予佤族的神灵,人都有生老病死,这些与灵魂脱不开关系。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中,人们最崇拜的就是木依吉神,并将其当做万物的主宰,认為木依吉神创造了世间万物,是最高神灵。因此,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中会有很多宗教活动,拉木鼓或者相关祭祀活动每年都会隆重举行。在云南佤族中,每一个村寨附近都会有一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龙梅吉,也是鬼林地,佤族人相信他们信奉的木依吉神灵就居住在这里。如果有人进入这片林子并损坏了林中的一草一木,他们将会受到木依吉神灵的惩罚。这是因为这是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特质,在有佤族人聚集的地区都会有茂密的树林,并且保护得很好,成为了风景林,从而无形中保护了自然环境。
  除了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中的木依吉神灵,佤族人们为了得到鬼神的保佑,还会进行频繁的宗教活动,为了求得风调雨顺,会举行隆重的拉木鼓、砍牛尾巴或者猎人头祭谷的活动,但是猎人头祭谷这项活动过于血腥残忍,作为封建社会的文化参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这项活动已经被废除了。由此可见,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且朝着越来越完善的方向发展,这对区域文化的传承和沿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对云南省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云南佤族原始宗教文化对其艺术风格形成产生的影响
  (一)云南佤族传统宗教的木鼓和铜鼓
  木鼓是云南佤族在进行传统宗教文化活动中的重要载体,佤族人认为木鼓是通神之气,木鼓也是通天之鼓,木鼓更是木依吉神灵的化身。祭祀的时候,人们要击鼓,这样就可以与祖先和木依吉神灵取得联系,从而达到辟邪的作用。除此之外,木鼓还具有召集佤族部落人们的作用,如果村寨中发生了大事,敲击木鼓,人们就纷纷赶来参与并帮忙,在过去,如果有战争也会采用敲击木鼓的方式召集族人。拉木鼓是一项宗教活动,指的是将深林中被砍伐的树木拉到村寨当中,并且将这些刚刚砍伐的树木做成新的木鼓,做新的木鼓时还需要将水牛作为祭品参与祭祀。2008年4月份,云南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与会者参观了云南的广允缅寺,并在寺庙中看到了长2.64米的木鼓,它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在人们的心中薪火相传。
  除此之外,铜鼓也在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文化中对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铜鼓和云南佤族的祭祀活动紧密相连,佤族的人们如果有婚姻嫁娶或者节日宴会的时候,就连丧葬活动中也会使用铜鼓,这是云南佤族的文化传统之一。随着时间的变化已经很难找到更加具体的资料,但是这种习俗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并且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中有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木鼓和铜鼓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取了当前的现代文化,经过融合以后已经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很多前来旅游的人们会特地赶来观看一场祭祀活动[2]。
  (二)云南佤族传统宗教的民俗和占卜法术
  少数民族人民经常将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活动的形式将宗教思想表达出来,云南佤族的人们也不例外。很多与原始宗教有关的活动会和节日联系,不管男女老少,在节日的当天都会穿上隆重的民族服饰进行宗教仪式,其中有迎新水和接新火,此外还有很多宗教类活动。从这些民俗活动中不难看出,佤族的人们是为了祈求神明赐予接下来一年的风调雨顺,人们接下新的一年中第一桶水,拿着这水回到家中煮饭,久而久之,这已经具有典型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
  云南佤族的舞蹈多是从这些民俗活动中演变形成的,从舞蹈中不难看出人们的肢体动作中表达的含义,有祭拜神灵时的崇敬,也有祭祀时的庄重之感,有的舞蹈中还存在接水的动作,愉悦的节奏下可以体现出人们内心的情感表达。此外,木鼓在舞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时而欢快、时而沉重的鼓点下,佤族的舞蹈演员进行有节奏的舞蹈,观众跟随着节奏可以轻松地理解舞蹈中所表达的含义。为了将这种艺术风格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云南佤族的文化,佤族人还组成了舞蹈团队前往各个地方进行文艺演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云南佤族中还有着传统的占卜法术,这是在古时候解决族人各种生活难题的方法,在佤族人神灵观念的前提下,无论是战争、狩猎,还是婚姻嫁娶都需要用到占卜法术,通过占卜得到对吉凶进行预测,从而获得内心的安慰。在云南佤族的占卜法术中,鸡卜是使用最普遍的形式,但是为了减轻步骤,人们经常看卦,如果卦中显示不详,再用杀鸡的方式进行占卜。虽然这是一种典型的封建迷信思想,在当今社会主义下不应该大肆宣扬,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云南佤族的人们逐渐更改了占卜的方式,并通过占卜寻求内心的安慰,鼓励自身在新的一年里可以获得好运,从心理上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3]。   (三)云南佤族传统宗教的神灵与信仰
  木依吉是云南佤族中主要信仰的神灵,木依吉创造了世间万物,很多佤族人都会为木依吉创建一个小草棚。在云南佤族中还存在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就连祖先也成为他们的崇拜对象,这都是原始宗教中的表现形式。在很多佤族歌曲中,都会有佤族的传统语言,语言中经常出现木依吉神灵和相关信仰的词汇,可见,这些神灵和信仰对佤族的歌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而反映出云南佤族原始宗教中自然而古朴的特质,为佤族的歌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吸引更多人有欣赏的兴趣。
  虽然云南佤族原始宗教的神灵和信仰中与之相关的书籍很少,基本都是依据人们的口头传承,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们经常听到“司岗里”神话故事,这个故事中就有浓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其中饱含人们的思想情感,虽然“司岗里”神话故事中有很多情节是虚构的,但其中也隐晦地反映了早期佤族宗教活动的真实历史,与云南佤族的文献比较,可以看出云南佤族原始宗教文化更加原始而古朴,虽然云南佤族的人口有限,但是对于云南佤族的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越来越多,人们被云南佤族的艺术风格深深吸引,在感受神秘色彩的同时,也在不断传承其宗教文化。
  “宗教仪式是凡人联系超自然力量的途径,它是活动中的宗教”。云南佤族的原始宗教仪式也不例外,尽管经过时代的发展,它也依旧是人们心目中与神灵联系沟通的途径和手段。通过各种宗教活动从在人与神灵的定位上,可以看出,云南佤族人心中神灵是强大的,自己作为人类是弱小的,自己只能服从于神灵的庇佑,因此在一些佤族宗教仪式活动中,猎头血祭作为古老的人首祭仪文化的延续, 采用的是最古老的原始宗教祭仪的典型方式之,也就是使用人或者人首进行祭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将其进行改变,佤族的人开始采用动物进行代替。
  三、总结
  总而言之,传统的云南佤族原始宗教文化知识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无论是占卜还是祭祀活动,都对战争和人们的婚姻嫁娶有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化,这种古朴的原始宗教文化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并且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面对当前的生态环境,云南佤族形成的藝术风格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王登辉.云南典型民族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7.
  [2]董宸.云南南传佛教传播区域仪式音乐诵经风格的考察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
  [3]张泽洪.佤族宗教的特质及其文化意义[J].宗教学研究,2008(04):108-115,226.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色的地域文化旅游备受关注。为迎合这一发展趋势,各地都尝试通过打造特色旅游驿站的方式,为本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偏关县地处晋西北,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以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偏关传统民居旅游驿站设计的实际意义出发,探索传统民居旅游驿站的设计思路,把握设计的重点,解决关键矛盾,做好细节的设计与优化,才能最终彰显地域特色,打造特色驿站。  【关键词】地域符号;特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化研究的用途》一书中六位当代著名批评家、理论家、文学家的核心思想。作为一本关于“文化研究”的基本入门书籍,它将理论的导读与现象的分析相结合,使读者可以体会到,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其成果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我们的世界。  【关键词】伯明翰学派;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研究的用途》简介  英国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
【摘要】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网络大数据对电影的影响也不断加大。豆瓣平台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更趋近于现代生活的节奏,逐渐成为影评文化的主流。通过对2010-2015年豆瓣高分电影的大数据分析可知:单部影片类型多样化将成为电影类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小成本电影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宣傳营销将成为电影取得佳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豆瓣;大数据分析;电影市场;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
【摘要】服饰是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是民族审美情趣的外在表现,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标志,也是民族之间相互识别的重要标识。本文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卡多、碧约、豪尼、西摩洛、白宏、腊米、切弟、阿木、卡别9个自称和他称的哈尼族支系的服饰田野考察材料为基础,浅析哈尼族服饰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民俗价值。  【关键词】墨江;哈尼族;服饰;价值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墨江
【摘要】形态特征是服饰类藏品数据采集的指标项之一,包括色彩、质地、主要纹饰、 制作工艺等。对于专业的服饰类博物馆,形态特征在服饰类文物的信息采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集中了服饰类文物研究的主要信息点。本文以民族服饰博物馆清代蓝色斜纹绸凤穿牡丹大襟女袄为例,对其进行指标化的数值、图表信息采集,即由感性认知转化为量化指标,形成相对规范化的录入规则。突破原有单纯感官性文字描述,以完善、规范化的藏品形态特
【摘要】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这百年历史中,地处内陆的湖南逐渐涌现了一大批人才,如倡导洋务的经世人才、立志变法的维新人物、热血辛亥的革命志士,不仅对全国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发扬延伸了湖湘文化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湖湘文化;经世;维新;革命;船山学说  【中图分类号】K335.4 【文献标识码】A  近代关于湖湘文化的内涵大
【摘要】为了改变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本文从教授儿童喜闻乐见的英语歌曲歌谣入手,通过比较与分析,发现了能够很好地融入本土文化的相关歌曲歌谣,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歌曲歌谣;融入;本土歌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活动,需要双方把彼此的文化呈现给对方。中国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
【摘要】侗族婚嫁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程序和内容,婚礼程序一般分为:下聘和接新娘、回门三步。下聘分第一次下聘和第二次下聘,内容不同,要求也不一样。接新娘、回门也有严格的步骤和规则。比如接新娘的人数、着装、礼物、菜肴、歌曲内容等。  【关键词】聘礼;接新娘;回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侗族婚俗是侗族的一个很重要的风俗,传承了侗族古老的婚俗文化,也反映出侗族是一个团结友、可亲
【摘要】3D全息投影技术是新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兴产物之一,具有富有立体感、视角广等优点,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使信息的获取与传递更加简捷高效。本文以周邓纪念馆为例,立足于其现实意义和展馆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几个角度对3D全息投影技术在名人纪念馆中的设计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周邓纪念馆的教育作用,希望对促进我国全民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摘要】肢体诗剧《莲心不染》是屈轶导演受邀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戏剧研究所,为表演学院表演系16、17级研究生量身定做的剧目。在基本的台词和故事线索中,以大量结合现代舞、戏曲身法步的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外化人物内心。该剧是一则关于生命的东方寓言,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象。剧中角色名称是天地众生的代名词,表现了当代社会人性被物化、灵魂被物欲奴役后,人类自我走向毁灭的同时,其对宇宙生态的毁灭性破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