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

来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ufo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城市建设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提升资源运用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相关产业中,将有助于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就要大幅度利用信息和通信手段共同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惠及民生,同时也能推动城市产业延伸。要想更好地实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国家和各城市的各级政府部门加大智慧城市建设政
其他文献
在分析中低速磁浮线路高架桥上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归纳了竖向、纵向、横向等应急疏散模式,以及既有的桥上应急设施类型。通过计算机多智能体仿真平台Pathfinder,建立了磁浮列车桥上人员疏散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桥上应急设施及其设计参数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athfinder仿真平台可以较为真实地模拟桥上人员的疏散过程和疏散时间;竖向疏散的独立楼梯疏散效率和安全性能较高;疏散平台的平台宽度和栏杆间隔对人员纵向和横向疏散时间有一定影响。
以宁波市云台山路下穿北仑铁路工程中采用的8孔框架涵结构为例,建立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宁波软土地区8孔框架涵顶进过程的力学特性.所得结论不仅指导了该工程施工及施工监测,
结合CZJS/T 0022—201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信号系统接口技术要求(范本)》(试行版)中的紧急解锁功能需求,列举了目前地铁列车存在的3种紧急解锁装置结构。针对不同结构的车门解锁装置,设计合理的地铁车门安全联锁环路。通过对3种方案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得到最优方案,从而保障了地铁列车的运行性能及乘客安全,并提高了列车运营效率。
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及其运营模式的匹配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全自动运行条件下综合监控系统与各种运营场景的关系,提出了全自动运行条件下综合监控系统的设置原则,分析了调度员的设置方案,给出了综合监控系统与包括信号系统在内的各机电系统的接口方案、基于车载监控信息的车地无线传输方案及系统的安全策略等,对云平台与全自动运行条件下综合监控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因空气弹簧压力急升引起车辆总风欠压所导致的问题,并对供风设备和空气弹簧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工程系统仿真软件AMEsim对列车制动系统的风源、空气弹簧等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建模,得出了不同载荷工况下总风压随载荷变化的仿真气压曲线。通过仿真结果,对地铁车辆空气弹簧气压急升引起的总风欠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明确区分了明挖隧道的有关费率,而铁路和市政工程并没有明确区分明挖隧道的有关费率,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求。统计已建明挖隧道的工程费率表明,明挖法隧道具有材料费占造价比例大、定额人工费和定额机械费的占造价比例明显偏小的特点。结合既有规范条文规定,建议铁路明挖隧道施工造价参照《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费用定额》类别代号为10的费率编制;市政明挖隧道施工造价建议参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费率编制。
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控制市政工程造价,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主要对市政道路工程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指标进行研究分析。
传统的抽水试验主要为单井抽水试验,获得相关水文地质参数不够精确,同时又存在较大的误差。以上海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该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5.8 m,⑦1层粉砂夹粉质粘土与⑦2层粉砂两者相互贯通,针对⑦层土进行群井抽水试验,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导水系数平均值为T=115 m2/d,水平渗透系数平均值Kh=4.61 m/d,Kv=0.155×4.61 m/d=0.71 m/d,储水系数S=1.31×10-3,为基坑工程降水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ETCS(欧洲列车控制系统)、PTC(主动列车控制)及城市轨道交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等世界主流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未来列车控制系统的基本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CBTC系统,并具体研究了该系统在列车自主操作进路、列车折返、虚拟连挂等关键场景中的应用。给出了实现以列车为中心的CBTC系统的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为了保证隧道的交通功能,实现城市水下隧道与近岸道路的连接,解决矿山法隧道水下段最小覆盖层厚度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水下隧道最小覆盖层厚度确定方法的讨论,针对江西赣州市蓉江四路章江隧道水下段最小覆盖层厚度,提出一种更为经济、合理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工程技术措施,以风险分析、数值计算、监控量测为手段,确定施工风险大小,结合交通功能、经济分析、社会效益,确定最小覆盖层的优选方案。最后,对提出的确定方法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