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任重而道远。十三五规划指出各高校要加快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起来,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向应用型转变。本文以贵州理工学院“3D打印+互联网”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为依托,阐述对该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尝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3D打印;数字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作为新兴、前沿技术已走进实践教学中,3D打印“设计即生产”的独特特点,使得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参与度极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课程内容的设计不紧跟行业发展,不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进去,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大打折扣,只有将3D打印实践课程与典型工作岗位相衔接,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衔接的纽带。
一、“3D打印+互联网”数字化交流平台的搭建
借助贵州理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网络平台搭建本数字化交流平台,本平台包括三部分内容:3D打印理论知识、3D打印技能训练、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通过该平台,将3D打印的理論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本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效结合起来,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直接连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企业提供契合其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二、“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一)“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3D打印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会一种以上三维造型软件的操作、学会相关分层处理软件的操作、学会相关3D打印机的操作,能够组建团队完成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借助“3D打印+互联网”数字化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独立获得知识能力和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该课程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含若干任务。内容设置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综合,由浅入深,由一元到多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多元化的“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具体课程构建框架如下图所示。
三、结语
3D打印作为新兴技术凭借其“设计即生产”的特点,大范围走进高校课堂。教师团队应紧密关注行业的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人士及专家讲座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补充和更新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新技术发展,并掌握相关技能,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将3D打印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结合后,紧跟行业发展动态,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交叉、多元化课程体系,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和人才培养大有裨益。一方面3D打印技术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后,能够使得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3D打印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又能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谧,周健,潘训海.基于互联网+3D打印技术实践课程改革而研究.实验室科学,2018(08).
[2]刘梦洁.基于3D打印及“互联网+”的数字化平台交流平台.河南科技,2017(12).
[3]付大鹏,周威.工程训练互联网+3D打印和智能制造教学探索.技术在线,2017(06).
基金项目:2017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面向互联网+的《3D打印》创新课程探索与开发”(编号:2017C015);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3001060)
作者简介:赵小英(1986-),女,汉族,山西忻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材料加工。
关键词:互联网+;3D打印;数字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作为新兴、前沿技术已走进实践教学中,3D打印“设计即生产”的独特特点,使得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参与度极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课程内容的设计不紧跟行业发展,不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进去,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大打折扣,只有将3D打印实践课程与典型工作岗位相衔接,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衔接的纽带。
一、“3D打印+互联网”数字化交流平台的搭建
借助贵州理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网络平台搭建本数字化交流平台,本平台包括三部分内容:3D打印理论知识、3D打印技能训练、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通过该平台,将3D打印的理論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本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效结合起来,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直接连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企业提供契合其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二、“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一)“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3D打印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会一种以上三维造型软件的操作、学会相关分层处理软件的操作、学会相关3D打印机的操作,能够组建团队完成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借助“3D打印+互联网”数字化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独立获得知识能力和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该课程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含若干任务。内容设置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综合,由浅入深,由一元到多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多元化的“3D打印+互联网”实践教学课程,具体课程构建框架如下图所示。
三、结语
3D打印作为新兴技术凭借其“设计即生产”的特点,大范围走进高校课堂。教师团队应紧密关注行业的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人士及专家讲座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补充和更新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新技术发展,并掌握相关技能,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将3D打印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结合后,紧跟行业发展动态,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交叉、多元化课程体系,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和人才培养大有裨益。一方面3D打印技术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后,能够使得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3D打印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又能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谧,周健,潘训海.基于互联网+3D打印技术实践课程改革而研究.实验室科学,2018(08).
[2]刘梦洁.基于3D打印及“互联网+”的数字化平台交流平台.河南科技,2017(12).
[3]付大鹏,周威.工程训练互联网+3D打印和智能制造教学探索.技术在线,2017(06).
基金项目:2017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面向互联网+的《3D打印》创新课程探索与开发”(编号:2017C015);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3001060)
作者简介:赵小英(1986-),女,汉族,山西忻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材料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