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到Vince非常偶然,原本想找一个无人机爱情的故事,没想到Vince问因为玩无人机失恋算吗?仔细一问才知道,因为一本杂志,他爱上了航模,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捣鼓航模上,无奈和当时的女朋友分手。2015年开始接触航拍,目前成了一名职业的飞手。
少年时的飞行梦想
Vince很小就喜欢上飞行,大概10岁那年,爸爸送给了他一本模型杂志。杂志中有一篇文章是写航模的,配图是一张直升机模型的图片,十几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很清楚,红色机壳,正在做俯冲动作,机头向下,好像要从书里飞出来,飞到自己手里。
那段时间,他把那本书放在枕头底下,睡觉前就看着那张图,幻想有一天能拥有一架,自由自在地飞。但是心里清楚,买是不可能的,那个时候航模飞机可不便宜。买不到,又特想玩,他决定动手做。准备了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暑假,冒着写不完暑假作业挨揍的风险,他开始了自己的飞行梦。
刚开始找的是小风筝,心里想,既然风筝能飞,那就照着它做,一定也能飞。于是家里就出现了很多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风筝。扫笞棍当支架、塑料纸蒙皮,吸管做骨、作业本蒙皮,各式各样,共同点就是压根飞不起来。后来材料还包括从玩具枪上拆下皮筋做动力,没有螺旋桨,剪饮料瓶、铁皮等等,用他妈妈的话说:“能用的不能用的都被他用了。”虽然一个也没做成,但这是飞行梦的开始。
为玩航模三天没饭吃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初中、高中期间玩飞机简直“罪大恶极”,他没选择“顶风作案”。
到了大学,课余时间一大把,大一开学半学期,便不好好上课了,整天想着哪个宣传海报该换了,跑过去要KT板,破破烂烂的KT板对别人来说只能扔掉,但对他来说都是做航模的宝贝。虽然KT板免费,但其他材料还是耗资不少,加之技术不成熟,炸机频繁,经常入不敷出。虽然在学校也会做一些兼职挣点外快,但还是不怎么够,最惨的是三天没钱吃饭,只能找舍友们蹭饭吃。
舍友看他天天在那折腾,就停下游戏问他:“你做了这么久的破玩意,能上天?”说实话他心里也没底,硬着头皮在宿舍给飞机上电,油门杆推上去的时候,电机滋啦一声响了起来,那声音美得像交响乐一样,优雅、动听、直往心底里钻。
后来这位舍友直接在淘宝上买了成品空机回来,Su-27,黑色冷板,还特意买了起落架,也算把舍友带入坑了。不过,梦想坚持下来总没有错,操场突然窜出一个泡沫板“呜呜”地往天上钻的时候,大家投来羡慕的目光时,心里还是很满足的。每天中午大家吃完饭回宿舍的时候,就会在操场上看到俩人晒得黑到反光还盯着天上乐呵呵傻笑。
就这样飞着飞着,引起了学校老师的关注,专门来看他们的飞行表演。他说那时的表演其实还是乱飞,毫无技术可言。幸运的是老师们给了他在校运会开幕式表演5分钟的机会,从此算是小有名气。随着影响越来越大,在学校的创新实验室有了一席之地,他说:“对我来说简直是中彩票,大实验桌上成排的设备,电烙铁根本不愁断电,热缩管也成盘买,简直美得不要不要的。”公开赛的时候代表学校出去参赛,那是第一次走出学校,第一次跟那么多模友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虽然没拿到名次,但是却为以后的路奠定了基础。
他的父母跟大多数家长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学业为重,所以刚开始并不是很支持,每次打电话都要他用心学习,别总是把心思放在玩上。后来暑假去给一个朋友的航模培训班代课,爸妈可能觉得相对于玩网游什么的,航模算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爱好,也不再反对了。
从未想过飞行之外的职业
大学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毕业以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航飞行俱乐部的飞行机师。他以无人机操作机师的职位进的公司,但开始要做的是直升机的养护和学习直升机的驾驶。
在这家公司,Vince第一次看到载人直升机,在飞机面前站了快一个小时。老板说,你看飞机的时候眼睛里有一团火。从最开始的小风筝,到KT板、实验室,再到真正的飞机,像是自己背上的翅膀在一点一点展开。在这里,也第一次有机会体验到了从天空往下看,视野从地面延伸到了天空,那种俯瞰的上帝视角,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
但在飞行俱乐部干了3个月,他就辞职了。他说在自己的理解中,载人机还是不够自由,每次飞行各种报空手续,载人机的飞行员只是一个司机,与他想象的自由飞行相差甚远。在想清楚自己喜欢飞机,喜欢飞行,喜欢自由自在地俯瞰世界之后,毅然决然进入了无人机航拍圈子。
因为之前将近3年的航模飞行技术积累,操作起航拍无人机更加得心应手。从公司辞职后的小半年,一边做青少年航模培训,一边练习航拍。
以前参加比赛时结识的好友从市航模协会给他抛来了橄榄枝,这是一个古装大片的航拍任务。收到消息的时候,他说自己受宠若惊,感叹实在太幸运。一个月的准备、训练和等待之后,开始了专业航拍之路。
第一个拍摄地是在新疆,高海拔、低温、大风,最高起飞海拔2800米,最低起飛温度-15℃,最大起飞风力能达到6级。DJI S900刚起飞遭遇横切风直接在地上翻滚了十几米,DJI“悟”直飞成侧飞,吹离预定航线简直家常便饭,但是正所谓逆风中更适合飞翔,这段时间的飞行经历虽然很困难,但飞行技术突飞猛进。那期间为了练习对冲镜头,组里同事全速对着飞机跑过来,对冲而过的时候,飞机与头顶的距离目测只有15公分左右,算得上用生命在飞。
十几年来,从自制的小风筝成长为职业飞手,因为热爱克服恐惧,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从地面到空中,换个角度看世界,也发现了不一样的人生。
少年时的飞行梦想
Vince很小就喜欢上飞行,大概10岁那年,爸爸送给了他一本模型杂志。杂志中有一篇文章是写航模的,配图是一张直升机模型的图片,十几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很清楚,红色机壳,正在做俯冲动作,机头向下,好像要从书里飞出来,飞到自己手里。
那段时间,他把那本书放在枕头底下,睡觉前就看着那张图,幻想有一天能拥有一架,自由自在地飞。但是心里清楚,买是不可能的,那个时候航模飞机可不便宜。买不到,又特想玩,他决定动手做。准备了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暑假,冒着写不完暑假作业挨揍的风险,他开始了自己的飞行梦。
刚开始找的是小风筝,心里想,既然风筝能飞,那就照着它做,一定也能飞。于是家里就出现了很多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风筝。扫笞棍当支架、塑料纸蒙皮,吸管做骨、作业本蒙皮,各式各样,共同点就是压根飞不起来。后来材料还包括从玩具枪上拆下皮筋做动力,没有螺旋桨,剪饮料瓶、铁皮等等,用他妈妈的话说:“能用的不能用的都被他用了。”虽然一个也没做成,但这是飞行梦的开始。
为玩航模三天没饭吃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初中、高中期间玩飞机简直“罪大恶极”,他没选择“顶风作案”。
到了大学,课余时间一大把,大一开学半学期,便不好好上课了,整天想着哪个宣传海报该换了,跑过去要KT板,破破烂烂的KT板对别人来说只能扔掉,但对他来说都是做航模的宝贝。虽然KT板免费,但其他材料还是耗资不少,加之技术不成熟,炸机频繁,经常入不敷出。虽然在学校也会做一些兼职挣点外快,但还是不怎么够,最惨的是三天没钱吃饭,只能找舍友们蹭饭吃。
舍友看他天天在那折腾,就停下游戏问他:“你做了这么久的破玩意,能上天?”说实话他心里也没底,硬着头皮在宿舍给飞机上电,油门杆推上去的时候,电机滋啦一声响了起来,那声音美得像交响乐一样,优雅、动听、直往心底里钻。
后来这位舍友直接在淘宝上买了成品空机回来,Su-27,黑色冷板,还特意买了起落架,也算把舍友带入坑了。不过,梦想坚持下来总没有错,操场突然窜出一个泡沫板“呜呜”地往天上钻的时候,大家投来羡慕的目光时,心里还是很满足的。每天中午大家吃完饭回宿舍的时候,就会在操场上看到俩人晒得黑到反光还盯着天上乐呵呵傻笑。
就这样飞着飞着,引起了学校老师的关注,专门来看他们的飞行表演。他说那时的表演其实还是乱飞,毫无技术可言。幸运的是老师们给了他在校运会开幕式表演5分钟的机会,从此算是小有名气。随着影响越来越大,在学校的创新实验室有了一席之地,他说:“对我来说简直是中彩票,大实验桌上成排的设备,电烙铁根本不愁断电,热缩管也成盘买,简直美得不要不要的。”公开赛的时候代表学校出去参赛,那是第一次走出学校,第一次跟那么多模友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虽然没拿到名次,但是却为以后的路奠定了基础。
他的父母跟大多数家长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学业为重,所以刚开始并不是很支持,每次打电话都要他用心学习,别总是把心思放在玩上。后来暑假去给一个朋友的航模培训班代课,爸妈可能觉得相对于玩网游什么的,航模算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爱好,也不再反对了。
从未想过飞行之外的职业
大学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毕业以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航飞行俱乐部的飞行机师。他以无人机操作机师的职位进的公司,但开始要做的是直升机的养护和学习直升机的驾驶。
在这家公司,Vince第一次看到载人直升机,在飞机面前站了快一个小时。老板说,你看飞机的时候眼睛里有一团火。从最开始的小风筝,到KT板、实验室,再到真正的飞机,像是自己背上的翅膀在一点一点展开。在这里,也第一次有机会体验到了从天空往下看,视野从地面延伸到了天空,那种俯瞰的上帝视角,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
但在飞行俱乐部干了3个月,他就辞职了。他说在自己的理解中,载人机还是不够自由,每次飞行各种报空手续,载人机的飞行员只是一个司机,与他想象的自由飞行相差甚远。在想清楚自己喜欢飞机,喜欢飞行,喜欢自由自在地俯瞰世界之后,毅然决然进入了无人机航拍圈子。
因为之前将近3年的航模飞行技术积累,操作起航拍无人机更加得心应手。从公司辞职后的小半年,一边做青少年航模培训,一边练习航拍。
以前参加比赛时结识的好友从市航模协会给他抛来了橄榄枝,这是一个古装大片的航拍任务。收到消息的时候,他说自己受宠若惊,感叹实在太幸运。一个月的准备、训练和等待之后,开始了专业航拍之路。
第一个拍摄地是在新疆,高海拔、低温、大风,最高起飞海拔2800米,最低起飛温度-15℃,最大起飞风力能达到6级。DJI S900刚起飞遭遇横切风直接在地上翻滚了十几米,DJI“悟”直飞成侧飞,吹离预定航线简直家常便饭,但是正所谓逆风中更适合飞翔,这段时间的飞行经历虽然很困难,但飞行技术突飞猛进。那期间为了练习对冲镜头,组里同事全速对着飞机跑过来,对冲而过的时候,飞机与头顶的距离目测只有15公分左右,算得上用生命在飞。
十几年来,从自制的小风筝成长为职业飞手,因为热爱克服恐惧,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从地面到空中,换个角度看世界,也发现了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