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學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创造意境美,而苦境作为意境的一种,之所以能被人们接受并欣赏,在于它符合传统的“以悲为美”的审美心理。而《琵琶记》以苦涩、凄凉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表达,为我们塑造了徘徊于无限悠远的苦境中的蔡伯喈。
关键词:《琵琶记》;苦涩;凄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1
苦境可以感染和调动观众的情绪,王国维推举《琵琶记》为南戏代表作,认为其妙处就在于:“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申言之,亦不过一言,曰有意境而已。”祁彪佳认为:“词能动人者,难在真切,故古本必直写苦境,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琵琶记》就借用震撼人心灵的苦境,将蔡伯喈的苦涩与凄凉毫无保留的呈现。
高明笔下的蔡伯喈既不是“背亲弃妇”的陈士美,也不是“坚决辞婚”的王十朋。他的个人意愿在命运的“合理性”中被无情的扼杀,他在家庭中、在婚姻、仕途上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他想摆脱却无法摆脱这一切,只有在情与理的矛盾中挣扎中度过一生。蔡伯喈以其形象的动摇性与软弱性备受批判,其实在在他隐秘的内心世界有着不足于外人道的苦涩之情,无以言表。
他是“一个处于忠孝的夹缝中,无法找到自己价值位置的矛盾形象;一个被外在规范强行压制,但内心并未死去,情感相当热烈的自我寻找者;一个在‘寻我’和‘真我’的撕裂中,企图抗拒沉沦,复归自身的存在探寻者”。封建知识分子的身份让他不可能像祥林嫂一样向人诉说自己的不幸,他的遭遇也不会博得别人的同情,只能在无边的苦涩中独自舔舐。
蔡伯喈的父母年已八旬,且家中并无其他兄弟姐妹,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面对风烛残年的父母,不要说是蔡伯喈这样饱读诗书的士子,就是普通人,也会对远离家乡求取功名感到不安的。从离家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接下来的人生只能与苦涩相伴,挥之不去!在《春宴杏园》中他唱道:“传杯自觉心先痛,纵有香醪欲饮难下我喉咙。他寂寞高堂菽水谁供奉?俺这里传杯喧哄。休得要,对此欢娱意冲冲。”在这金榜题名,琼林宴会的喜庆时刻,多少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时刻,他心中是远在家乡年迈的双亲,不知境况如何,并且有着深深的忧虑,却又无与诉说。眼前的景象越是喧闹,内心的苦涩越是无法排遣。
官封议郎,这是一大喜事。封建时期的读书人,为的是金榜题名,进而得封官位。蔡伯喈官封议郎,是朝中的京官,高贵而显要,应该是高兴之极。可是蔡伯喈身为京官,他没有一点欢娱,只有拘束和愁闷。在《乞丐寻夫》这出中“我穿着紫罗斓到拘束得我不自在,我穿的是皂朝靴怎敢胡去揣?你道我有吃的呵,我口里吃几口慌张张要办事的忙茶饭,手里拿着个战钦钦怕犯法的愁酒杯。”
在《代尝汤药》中“〔锦缠雁〕闷杀人花烛洞房,愁杀我挂名在金榜。魆地里自思量,正是家不敢高声哭,只恐人闻也断肠。”洞房花烛,在人间是喜事,在他却是悲伤的事。
走进牛府后的蔡伯喈面对着满眼青绿,阵阵荷香,他却没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对明月,他生出的是“孤影,南枝乍冷,修竹吾庐三径?”“愁听,吹笛关山,敲砧门巷,耳中都是断肠声。人去远,几见月明亏盈。惟应,边塞征人,深闺思妇,怪它偏向别时明。”被拘禁相府,面对着牛小姐无法直抒胸臆,只能旁敲侧击的发泄内心的孤苦无告。“强婚”只是让蔡伯喈背负了良心的自责和道义的重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无法解脱。独自沉思默想的时候,他在苦涩的深渊中不能自拔,只能不断地自我责备,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痛苦的活着。
在《琵琶记》中,所有的人间的喜事,都变成了蔡伯喈的悲事。夫妻重逢成了他的书馆悲逢,衣锦还乡成了他的回家守孝。苦涩而又无人诉说的心情之外,又有着无尽的凄凉。此剧反反复复地写蔡伯喈对双亲和年轻妻子的牵挂,抒发对田园故里,桑间陌上的向往追求。他只要一家团聚,并不想脱白挂绿,“平安团圆,儿孙满堂的农家生活”,才是他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蔡伯喈未离家时,父母健在,并且与父母有着惬意的生活:“酌春酒,看取花下高歌,共祝眉寿。”多么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但这一切在蔡伯喈归家之后都不复存在,迎接他的是新添的两座坟墓,何等感慨!何等凄凉!
《李旺回话》中:“〔梅花引〕伤心满目故人疏,看郊墟尽荒芜。惟有青山,添得个坟墓。恸哭无由长夜晓,问泉下有人还听得无?”〔玉楼春〕他乡万点思亲泪,不能滴向家山里。如今有泪滴家山,山里双亲见无计。《一门旌表》中:“〔前腔〕何如免丧亲,又何须名显贵?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所有显贵的背后是“生不能养,死不能葬”的沉重代价,蔡伯喈的内心是凄凉的,有着深深的负罪感。封建伦理道德评判下所谓的“忠”,不过是遵圣旨留朝,听命令成婚,而代价却是父母的双双饿死,妻子的备尝艰辛。所谓的“孝”不过是听父命应试,求得光宗耀祖,父母死后回乡守墓三年,博得皇帝旌表,而这一切对于死者已没有任何意义。
赵五娘的悲苦辛酸让人扼腕叹息,激起了历代欣赏者的强烈共鸣,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而蔡伯喈同样带着磨不掉的创伤,都有着说不出的痛楚。他最看中的家庭只因为他并不在乎的锦绣前程而毁灭。更可悲的是,他无力抗争,只能在深深自责中发出深沉幽怨的声声叹息。凄凉清冷的境调,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听其音,怅然若失,悲从中来,等到剧终人散,留下的乃是无以言喻的旷古的凄凉。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3]冯文楼.《琵琶记》:悲剧的制造与消解[J].陕西师大学报,1994,(3).
关键词:《琵琶记》;苦涩;凄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1
苦境可以感染和调动观众的情绪,王国维推举《琵琶记》为南戏代表作,认为其妙处就在于:“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申言之,亦不过一言,曰有意境而已。”祁彪佳认为:“词能动人者,难在真切,故古本必直写苦境,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琵琶记》就借用震撼人心灵的苦境,将蔡伯喈的苦涩与凄凉毫无保留的呈现。
高明笔下的蔡伯喈既不是“背亲弃妇”的陈士美,也不是“坚决辞婚”的王十朋。他的个人意愿在命运的“合理性”中被无情的扼杀,他在家庭中、在婚姻、仕途上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他想摆脱却无法摆脱这一切,只有在情与理的矛盾中挣扎中度过一生。蔡伯喈以其形象的动摇性与软弱性备受批判,其实在在他隐秘的内心世界有着不足于外人道的苦涩之情,无以言表。
他是“一个处于忠孝的夹缝中,无法找到自己价值位置的矛盾形象;一个被外在规范强行压制,但内心并未死去,情感相当热烈的自我寻找者;一个在‘寻我’和‘真我’的撕裂中,企图抗拒沉沦,复归自身的存在探寻者”。封建知识分子的身份让他不可能像祥林嫂一样向人诉说自己的不幸,他的遭遇也不会博得别人的同情,只能在无边的苦涩中独自舔舐。
蔡伯喈的父母年已八旬,且家中并无其他兄弟姐妹,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面对风烛残年的父母,不要说是蔡伯喈这样饱读诗书的士子,就是普通人,也会对远离家乡求取功名感到不安的。从离家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接下来的人生只能与苦涩相伴,挥之不去!在《春宴杏园》中他唱道:“传杯自觉心先痛,纵有香醪欲饮难下我喉咙。他寂寞高堂菽水谁供奉?俺这里传杯喧哄。休得要,对此欢娱意冲冲。”在这金榜题名,琼林宴会的喜庆时刻,多少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时刻,他心中是远在家乡年迈的双亲,不知境况如何,并且有着深深的忧虑,却又无与诉说。眼前的景象越是喧闹,内心的苦涩越是无法排遣。
官封议郎,这是一大喜事。封建时期的读书人,为的是金榜题名,进而得封官位。蔡伯喈官封议郎,是朝中的京官,高贵而显要,应该是高兴之极。可是蔡伯喈身为京官,他没有一点欢娱,只有拘束和愁闷。在《乞丐寻夫》这出中“我穿着紫罗斓到拘束得我不自在,我穿的是皂朝靴怎敢胡去揣?你道我有吃的呵,我口里吃几口慌张张要办事的忙茶饭,手里拿着个战钦钦怕犯法的愁酒杯。”
在《代尝汤药》中“〔锦缠雁〕闷杀人花烛洞房,愁杀我挂名在金榜。魆地里自思量,正是家不敢高声哭,只恐人闻也断肠。”洞房花烛,在人间是喜事,在他却是悲伤的事。
走进牛府后的蔡伯喈面对着满眼青绿,阵阵荷香,他却没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对明月,他生出的是“孤影,南枝乍冷,修竹吾庐三径?”“愁听,吹笛关山,敲砧门巷,耳中都是断肠声。人去远,几见月明亏盈。惟应,边塞征人,深闺思妇,怪它偏向别时明。”被拘禁相府,面对着牛小姐无法直抒胸臆,只能旁敲侧击的发泄内心的孤苦无告。“强婚”只是让蔡伯喈背负了良心的自责和道义的重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无法解脱。独自沉思默想的时候,他在苦涩的深渊中不能自拔,只能不断地自我责备,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痛苦的活着。
在《琵琶记》中,所有的人间的喜事,都变成了蔡伯喈的悲事。夫妻重逢成了他的书馆悲逢,衣锦还乡成了他的回家守孝。苦涩而又无人诉说的心情之外,又有着无尽的凄凉。此剧反反复复地写蔡伯喈对双亲和年轻妻子的牵挂,抒发对田园故里,桑间陌上的向往追求。他只要一家团聚,并不想脱白挂绿,“平安团圆,儿孙满堂的农家生活”,才是他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蔡伯喈未离家时,父母健在,并且与父母有着惬意的生活:“酌春酒,看取花下高歌,共祝眉寿。”多么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但这一切在蔡伯喈归家之后都不复存在,迎接他的是新添的两座坟墓,何等感慨!何等凄凉!
《李旺回话》中:“〔梅花引〕伤心满目故人疏,看郊墟尽荒芜。惟有青山,添得个坟墓。恸哭无由长夜晓,问泉下有人还听得无?”〔玉楼春〕他乡万点思亲泪,不能滴向家山里。如今有泪滴家山,山里双亲见无计。《一门旌表》中:“〔前腔〕何如免丧亲,又何须名显贵?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所有显贵的背后是“生不能养,死不能葬”的沉重代价,蔡伯喈的内心是凄凉的,有着深深的负罪感。封建伦理道德评判下所谓的“忠”,不过是遵圣旨留朝,听命令成婚,而代价却是父母的双双饿死,妻子的备尝艰辛。所谓的“孝”不过是听父命应试,求得光宗耀祖,父母死后回乡守墓三年,博得皇帝旌表,而这一切对于死者已没有任何意义。
赵五娘的悲苦辛酸让人扼腕叹息,激起了历代欣赏者的强烈共鸣,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而蔡伯喈同样带着磨不掉的创伤,都有着说不出的痛楚。他最看中的家庭只因为他并不在乎的锦绣前程而毁灭。更可悲的是,他无力抗争,只能在深深自责中发出深沉幽怨的声声叹息。凄凉清冷的境调,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听其音,怅然若失,悲从中来,等到剧终人散,留下的乃是无以言喻的旷古的凄凉。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3]冯文楼.《琵琶记》:悲剧的制造与消解[J].陕西师大学报,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