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实效果,推动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强化内控管理效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复杂,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设置、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实现预算管理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预算管理;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应用策略
一、引言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算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管理作用逐渐凸显,其涉及范围不仅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更包括企业投资、融资、筹资等资本活动。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首先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让企业管理者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明确关系战略发展效果的各项业务实际开展情况,以提高企业调整战略应对市场竞争变化的能力;其次,有利于优化监控与考核结构,根据预算指标,对各部门、各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并根据对比制定激励措施;再次,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市场供求制定预算规划,并在内部各环节实现优化配置,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提高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后,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及时发现企业在运转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以防范,有效地规避与化解各类经营风险。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在企业经营发展中,预算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对预算机制的建立依旧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实践探索。
二、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预算监控
预算监控是监督控制预算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在企业内部管理中,预算监控环节的缺失,使得预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差错。例如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财务管理部门更多强调的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而忽视了对长远管理过程的控制,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随意性;一些企业将预算的监控重点放在预算编制上,甚至出于应对检查的目的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内容,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脱离的情况,使得预算在内部控制中的执行力度明显不足,影响了预算作用的发挥。
(二)预算管理信息反馈效果不佳
进入到信息时代,构建信息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利用管理系统实现对管理流程的监控,是获取预算反馈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信息反馈效果不佳的问题使得预算的执行数据难以被监管者全面掌握;在监督过程中对预算信息的控制更多的是事后控制,缺乏事前预见与事中监控,无法形成动态化的信息反馈过程;专业数据分析人才的缺乏,使得预算反馈结果得不到有效的分析与利用,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的制度规范,在企业经营中无法根据反馈对长短期发展战略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控制流程
在企业管理中,对预算管理的控制需要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出发,但是在目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对控制流程的构建缺乏明确的规范,影响了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例如企业在追求经济例如最大化的目标下,将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作为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而相较于收入来说,成本费用容易受到内部控制流程的影响,一旦某一环节、某一部门出现成本费用控制失效的问题,就會影响整个控制流程的实现。一些企业为规范成本费用的控制效果盲目效仿其他企业经验,缺乏对自身预算管理的针对性总结,造成了控制流程与执行过程之间的矛盾。
(四)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预算考评能够对内部控制形成一种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通常来讲,企业的预算考核主要包括集中考核企业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控制的内容。但是目前在企业管理中,由于专业人才缺失、考核标准片面、严格规范的考核程序与方法落实不力等问题,预算考核机制往往达不到实际功效,从而造成了预算管理信息反馈的失效,为企业管理工作造成阻碍,因此,完善考核体系则成为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效果的关键。
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明确预算目标,体现预算管理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实现战略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因此,要想强化企业预算管理水平首先明确自身发展目标。通常来讲,预算的目标、内容及模式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以及不同部门在获取发展空间的要求,例如企业基于整体成本的考量会倾向于采用紧缩型的预算,通过预算倾斜体现对不同发展环节的重视,但是限制财务支出会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各执行部门为挖掘员工的工作能力,倾向于采用相对宽松的预算,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负担,从这两方面的目标要求来看,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需要平衡各环节的关系,兼顾各方利益。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面临着内外两个环境,因此在预算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明确内部发展目标,从兼顾成本控制与调动资源活力的角度出发,设计符合战略发展要求的预算目标;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综合考量外部市场竞争,确保预算管理能够及时应对竞争压力,并抓住竞争中的发展机遇[1]。
(二)推动预算管理信息化,提高信息反馈效率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企业的预算管理信息化也成为其推动预算管理结构转变的主要趋势。根据目前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信息沟通失灵,各部门预算执行数据得不到及时反馈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在机械设备上进行投入,还应该在管理理念上进行革新,从而推动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企业首先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规范,为信息化提供制度保障,根据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估等工作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制度进行细化,以确保管理信息能够在系统中得到全面反馈;其次,渗透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理念,如在财务人员的职业培训中,渗透信息化预算管理内容,提高其参与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主动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再次,增加对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投入,数据信息的生成需要依托一定的配套设备,因此,在实践中企业应该适当增加投入,为各部门之间预算管理信息的沟通奠定物质基础;最后,推动预算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业务管理系统、存货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资金监管系统、办公协同系统等纳入到统一的管理平台,以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效果。 (三)完善预算管理过程,提高预算执行能力
任何完善的预算方案都需要在执行中实现价值。在企业预算管理中,预算执行是一个过程,而在实践中对过程的控制则是细化执行责任,提高执行效果的关键。为完善预算管理过程,企业首先要坚持“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目标,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预算规划的根本动力,由于市场资源、内部资源的稀缺,企业必须要确定工作的轻重缓急,对经济发展中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利用利润目标实现对预算执行的约束;其次,突破传统预算管理中单一规划的弊端,将“事前有计划、事中可控制、事后能考评”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强调预算管理的预见性,并利用控制手段和考核手段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最后,调整预算核算的责任主体,打破传统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全权负责的情况,将权力下放,引导、激励各部门对自身的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核算,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内控效果,更能够凸显預算在经济活动控制中的作用,体现执行效果。
(四)优化预算考核目标,完善预算考核体系
预算考核是检验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管理问题的关键环节。企业完善预算管理考核的过程中,首先要形成一个具备权威性的专业考核组,根据预算目标,从严从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将责任落实到人、量化到人;其次,调整预算管理的相关指标,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制定内容细化、操作简单的考核指标,确保考核工作的有效落实;再次,对预算考核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存在的预算问题,以及预算数额与实际数额之间的差距进行原因分析,调整奖惩办法,并给出相应的预算管理整改意见,体现预算考核的反馈作用;最后,建立动态化的考核体系,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预算考核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而不断完善考核体系,提高考核的实效性[2]。
四、结束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协调预算与企业短期发展利益与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规范预算管理操作程序,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应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不仅包括预算监控体制的缺失,也包括预算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善。基于此,企业应该从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出发,进一步协调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预算管理规范,提高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控制并实现企业经营风险的最小化,实现企业预期的经营管理目标。
(作者单位:大连泰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慧.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7,(22):87.
[2]刘玉梅.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10-11.
关键词:预算管理;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应用策略
一、引言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算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管理作用逐渐凸显,其涉及范围不仅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更包括企业投资、融资、筹资等资本活动。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首先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让企业管理者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明确关系战略发展效果的各项业务实际开展情况,以提高企业调整战略应对市场竞争变化的能力;其次,有利于优化监控与考核结构,根据预算指标,对各部门、各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并根据对比制定激励措施;再次,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市场供求制定预算规划,并在内部各环节实现优化配置,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提高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后,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及时发现企业在运转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以防范,有效地规避与化解各类经营风险。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在企业经营发展中,预算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对预算机制的建立依旧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实践探索。
二、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预算监控
预算监控是监督控制预算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在企业内部管理中,预算监控环节的缺失,使得预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差错。例如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财务管理部门更多强调的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而忽视了对长远管理过程的控制,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随意性;一些企业将预算的监控重点放在预算编制上,甚至出于应对检查的目的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内容,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脱离的情况,使得预算在内部控制中的执行力度明显不足,影响了预算作用的发挥。
(二)预算管理信息反馈效果不佳
进入到信息时代,构建信息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利用管理系统实现对管理流程的监控,是获取预算反馈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信息反馈效果不佳的问题使得预算的执行数据难以被监管者全面掌握;在监督过程中对预算信息的控制更多的是事后控制,缺乏事前预见与事中监控,无法形成动态化的信息反馈过程;专业数据分析人才的缺乏,使得预算反馈结果得不到有效的分析与利用,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的制度规范,在企业经营中无法根据反馈对长短期发展战略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控制流程
在企业管理中,对预算管理的控制需要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出发,但是在目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对控制流程的构建缺乏明确的规范,影响了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例如企业在追求经济例如最大化的目标下,将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作为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而相较于收入来说,成本费用容易受到内部控制流程的影响,一旦某一环节、某一部门出现成本费用控制失效的问题,就會影响整个控制流程的实现。一些企业为规范成本费用的控制效果盲目效仿其他企业经验,缺乏对自身预算管理的针对性总结,造成了控制流程与执行过程之间的矛盾。
(四)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预算考评能够对内部控制形成一种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通常来讲,企业的预算考核主要包括集中考核企业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控制的内容。但是目前在企业管理中,由于专业人才缺失、考核标准片面、严格规范的考核程序与方法落实不力等问题,预算考核机制往往达不到实际功效,从而造成了预算管理信息反馈的失效,为企业管理工作造成阻碍,因此,完善考核体系则成为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效果的关键。
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明确预算目标,体现预算管理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实现战略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因此,要想强化企业预算管理水平首先明确自身发展目标。通常来讲,预算的目标、内容及模式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以及不同部门在获取发展空间的要求,例如企业基于整体成本的考量会倾向于采用紧缩型的预算,通过预算倾斜体现对不同发展环节的重视,但是限制财务支出会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各执行部门为挖掘员工的工作能力,倾向于采用相对宽松的预算,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负担,从这两方面的目标要求来看,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需要平衡各环节的关系,兼顾各方利益。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面临着内外两个环境,因此在预算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明确内部发展目标,从兼顾成本控制与调动资源活力的角度出发,设计符合战略发展要求的预算目标;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综合考量外部市场竞争,确保预算管理能够及时应对竞争压力,并抓住竞争中的发展机遇[1]。
(二)推动预算管理信息化,提高信息反馈效率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企业的预算管理信息化也成为其推动预算管理结构转变的主要趋势。根据目前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信息沟通失灵,各部门预算执行数据得不到及时反馈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在机械设备上进行投入,还应该在管理理念上进行革新,从而推动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企业首先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规范,为信息化提供制度保障,根据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估等工作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制度进行细化,以确保管理信息能够在系统中得到全面反馈;其次,渗透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理念,如在财务人员的职业培训中,渗透信息化预算管理内容,提高其参与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主动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再次,增加对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投入,数据信息的生成需要依托一定的配套设备,因此,在实践中企业应该适当增加投入,为各部门之间预算管理信息的沟通奠定物质基础;最后,推动预算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业务管理系统、存货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资金监管系统、办公协同系统等纳入到统一的管理平台,以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效果。 (三)完善预算管理过程,提高预算执行能力
任何完善的预算方案都需要在执行中实现价值。在企业预算管理中,预算执行是一个过程,而在实践中对过程的控制则是细化执行责任,提高执行效果的关键。为完善预算管理过程,企业首先要坚持“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目标,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预算规划的根本动力,由于市场资源、内部资源的稀缺,企业必须要确定工作的轻重缓急,对经济发展中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利用利润目标实现对预算执行的约束;其次,突破传统预算管理中单一规划的弊端,将“事前有计划、事中可控制、事后能考评”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强调预算管理的预见性,并利用控制手段和考核手段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最后,调整预算核算的责任主体,打破传统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全权负责的情况,将权力下放,引导、激励各部门对自身的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核算,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内控效果,更能够凸显預算在经济活动控制中的作用,体现执行效果。
(四)优化预算考核目标,完善预算考核体系
预算考核是检验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管理问题的关键环节。企业完善预算管理考核的过程中,首先要形成一个具备权威性的专业考核组,根据预算目标,从严从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将责任落实到人、量化到人;其次,调整预算管理的相关指标,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制定内容细化、操作简单的考核指标,确保考核工作的有效落实;再次,对预算考核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存在的预算问题,以及预算数额与实际数额之间的差距进行原因分析,调整奖惩办法,并给出相应的预算管理整改意见,体现预算考核的反馈作用;最后,建立动态化的考核体系,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预算考核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而不断完善考核体系,提高考核的实效性[2]。
四、结束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协调预算与企业短期发展利益与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规范预算管理操作程序,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应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不仅包括预算监控体制的缺失,也包括预算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善。基于此,企业应该从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出发,进一步协调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预算管理规范,提高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控制并实现企业经营风险的最小化,实现企业预期的经营管理目标。
(作者单位:大连泰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慧.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7,(22):87.
[2]刘玉梅.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