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小包的服饰用品商,
他们摊儿上摆的是铃铛,
还有鱼饵和玩具,
内脏掏空的小塑像;
石膏像、小铅人,
还有小风车、小提琴、
小哨子、小纸马、
小傻瓜、水貂和鹌鹑,
上百种小玩具,
可乐坏了小疯人。
商贩一心想赚钱,
兜售小糖人、
小车和小马,
它们不能干重活,
孩子不觉很奇怪,
当做食品吃肚里。
还有铁做的饼模子,
又有炉灶,
令人赞叹不已。
蜡做的百余种小塑像,
铜丝牵手脚能跳。
这些只是些小商店,
不卖老古董,
只有小玩意儿,
一件仅卖两三苏。
这是法国幽默诗人弗朗索瓦·科勒泰描述1666年巴黎博览会上小商贩向儿童兜售玩具的情形,那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吸引了大街小巷的孩子们,并一度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诗人亲切地称这些儿童为“小疯人”,喜爱之情溢于言表。1905年,国际知名的玩具专家亨利·勒内·德阿勒马涅创刊了法国第一份玩具收藏家杂志,后来更名为《艺术与儿童》,他在创刊号中这样介绍:“玩具并不是像外行人所想象的那样。如果说它们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它们也使成年人思考一些严肃的道德、社会、经济、教育、哲学和历史问题。它们使成千上万的工人获得了生计,促进了民族的繁荣……它们通过与新一代人的密切接触,影响着公众的趣味和思想……它们是孩子们的第一批教具,为孩子们的教育做出了贡献。它们通过一些小玩意儿,以及大人们的回忆和值得称道的事件载入史册。”
从街头巷尾的“小玩意儿”,到“值得称道”和“载入史册”,直至成为贸易额年平均500多亿美元的世界性大产业,玩具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今天的地位的?德阿勒马涅对玩具的评价究竟是名至实归,还是夸大其词?从历史来看,人们对玩具的认识及玩具与儿童之间的关系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且听米歇尔·芒松教授娓娓道来。
一、玩具毫无用处,只是使孩子安静
在古希腊,人们已经意识到孩子对玩具有特殊的好感,并承认玩具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玩具被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以鼓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维吉尔在一本书里专门谈到抽陀螺的必要技巧,还观察了孩子对陀螺旋转的反应:“您看到了吗?孩子们在大院里围成一个圆圈儿,把陀螺抽得突突转,表情是那么专注。鞭子抽打着陀螺,陀螺在地上画着曲线,飞快地旋转着;孩子们一动不动地探着脑袋,观看着越抽越旋转的陀螺,都看呆了。”
尽管如此,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玩具对于孩子会产生什么特殊的教育意义,也没有提出对玩具进行总体思考的建议。“玩具毫无用处,只是使孩子安静,为了让他们高兴舒心。”在某些情况下,玩具甚至可能是有害的。比如坡尔斯曾讲到一个孩子,为了逃学而诡计多端,因为他想“成为玩黄杨木陀螺的最拿手的人”,另外他还观察到“几个孩子将许多核桃用衣服兜着捧在手里,而其中一个小孩儿一个也没有,气恼地揪着一个赢者的头发”。在玩具面前,孩子的诸多恶习(如弄虚作假、说谎、打架、施暴、发怒和傲慢)暴露无遗。所以,在当时的教育家看来,玩具会妨害教育目标的实现。即便到了文艺复兴初期,人们也很少对玩具感兴趣,更不承认玩具具有教育功能。“拉伯雷不认为玩具能起教育的作用,玩具是无用的,不值钱的,甚至有害的东西,不值得人们浪费时间。”
二、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利用玩具
按照米歇尔·芒松教授的观点,是启蒙时代的艺术家们最先表现出了儿童与玩具之间的神秘关系,引起了成年人对孩子娱乐世界的深入关注。荷兰人雅克布·卡茨为阿布拉汉·包斯的一幅版画配了一首诗,希望成年人以严肃的态度观察玩玩具的孩子:
有人看着小孩儿玩,
以消磨时间。
他不是傻子,
因为游戏中孕育着
一种非常严肃的思想,
经常使人们联系到
我们可能发生的事情。
小孩儿玩得滑稽可笑,
我们经常因悲剧而苦恼。
德国大师贝特拉姆绘制过一幅有名的画屏《织毛衣的圣女》,画屏置于祭坛之后,画的是童年耶稣躺在草地上,面前展开一本书,旁边放着—只圆锥陀螺,还有一根鞭子。其中的寓意在于:相对于体罚或是惩戒,如果我们懂得以乐趣赢得孩子,孩子就更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一个优秀的教师切忌无故让孩子产生厌倦的感觉,他应该具有创造精神,探索使孩子产生兴趣的学习方法,把教育变成吸引人的事情,即使用些教学计谋也无妨,“因为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有必要用诱人的诱饵为他们设下圈套”。比如有人设计了各类扑克牌,在上面写一些拉丁文语法的简单规则,让孩子在玩的时候必须讲拉丁语。类似的还有语法娃娃、语法花束、语法手套、语法手镯、语法扇子、语法卡片、语法飘带、语法古币、筹码袋,等等。
与此同时,另一些人极力反对这种“玩具教学法”。他们不赞成用迂回的方法来指导儿童,认为这样会搞乱孩子的思想:“在扑克牌上所做的介绍,实在是太概括了,不足以给予孩子们真正的知识;这些扑克牌只是一种消遣,人们不能期望它们成为真正的学问。此后当人们要对他们进行严肃的教育时,他们仍然以为是在玩耍,他们只会玩耍,而不会面对科学。这是一种不恭地对待科学圣洁的态度。”
英国教育学家维热齐姆·克诺克斯,同样怀疑建立在玩具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他称:“为了方便学习阅读,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人们把字母做成扑克牌形,学习阅读就成了一种游戏。这样一种想法是天才的、值得称道的;但是,我从来都没有发现这种方法会产生巨大的成果。”在他看来,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孩子们专心致志和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人们很难通过玩具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引起他们的怀疑:“人们设想了许多巧妙的办法,以便使玩具对孩子富有教益;可是,我从来都没有看到哪一种方法是成功的。只有这些玩具具有吸引他们的新东西时,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其中人为的成分是不难发现的,他们会发现这些玩具是一种教育手段,他们把它看成是一项任务,看过之后就丢在脑后了。”
除了立场坚定的正方和反方,当时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第三方力量”:他们注意到了玩具是孩子娱乐的工具,并认为这种娱乐是可以替代的。如果无法使孩子对玩具产生厌倦情绪,人们可以设法使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其他有益的事情上。也就是说,为了把握住儿童心灵的发条,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利用玩具,即使他从根本上对其采取藐视的态度。只有在教育比玩具还吸引人的时候,才能吸引孩子。这种功利主义的主张和态度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支配着人们对于玩具的利用。
总的来说,不论采用何种态度,这一时期人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从教育的视角研究玩具,都要求教师去 了解学生,注重体味孩子们的感受。伴随着对玩具的教育效益的种种争论,人们细致深入地观察儿童面对玩具的行为,进而关注儿童心理。必须承认,尊重自然,更好地了解儿童,这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这是玩具理论历史上一次真正的革命,为玩具在教学上地位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三、玩具是教学的工具
经由艺术家们的“引荐”,玩具开始在教育家的视野中频频出现。洛克在论文《关于对教育的一些思考》中指出,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只能拥有一件玩具,这是从家庭经济、道德和教育三个方面考虑的。他不赞成给儿童许多豪华的玩具,而是主张孩子就地取材进行玩耍。康德也曾对游戏和玩具有过论述,他当家庭教师的经验,使他学会衡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演绎,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智慧,凡事不能轻易下结论。比如他分析说,就纸牌本身而言,既有可能有助于数学的学习,也有可能助长赌博和侥幸的心理,玩具是否富有教益取决于教师的施教。康德还将玩具置于历史和人类学范畴,“一般说来,儿童玩具是世界性的”,从中他推断出一种本源性的品质,“原则上,在这些孩子们的玩具中,肯定有一种自然的倾向”。
在1892年出版的《课程与游戏并行不悖》中,奥贝兰牧师将那些玩具称为“教学材料”。法国的让利斯伯爵夫人,曾经求助于图画教师为她制作一个宫灯和一些透明的图案,“这是学校用的投影器的先驱”。在随后的一两百年中,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玩具,探究玩具的心理价值和教学价值,已逐渐成为风气。“须知玩具是教育的一种教具,是儿童天性所爱好的教具。故第一须结合于教育目的,若脱离教育范围,而想制造理想的玩具,是断不可能的。”那时候的玩具设计师需要精通工业设计法以及儿童心理学、教学法等多种知识,“往往为设计一种优良玩具,获得五六年衣食之酬报者。”在对玩具的分类上,人们打破了以往根据玩具本身特性(如装饰的、玩弄的、音响的,模仿的等等)进行分类的传统,开始按照玩具在教育上的价值(如知、情、意)重新进行分类:
A 练习感觉的玩具(触觉、筋觉、视觉、听觉);
B 养成智力的玩具(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推理力);
C 涵养情意的玩具(同情心、美感、宗教之心、注意力、克己力、进取力)。
总之,这时候的玩具已经被视为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必然途径,它们既为儿童创造了一种游戏的方式,也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学习方式,因而被认为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工具。玩具顺利完成三级跳的地位跃迁,与当初的“小玩意儿”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四、儿童为什么需要玩具?
对于儿童来说,外部世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生疏的。他们会全神贯注地注视皮球和陀螺有规律的转动,很长时间也不感到厌倦;他们还会十分欣赏装在玻璃瓶内的肥皂水呈现的彩虹般的五颜六色。在这些“奇迹”面前,他们渴望了解其中的奥秘,但是他们还不具备形成更高级的表象和概括的能力,而玩具则恰好帮助他们开展这一过程。儿童借助于玩具等现实替代物,对外部世界进行同化,以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思维结构。玩具是儿童最生动的教科书。对于儿童来说,玩就是工作。正是通过玩弄玩具——即使把玩具弄坏了——孩子们在思想上获得了一些基本概念:即空间、体积和时间的概念。所以,孩子可以面对几节木块将其想象成火车,乐此不疲,但面对着精致的火车模型,却很快意兴阑珊。为什么?因为没有想象和创造的余地。
除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往往还有一种天然的欲望,就是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的东西的主人,享有随心所欲的控制和支配权。所以,一些形态单调、始终一成不变的玩具,诸如在轨道上以一定速度行驶的玩具电车,虽然精致无比,孩子们很快就会玩腻的。而那种通过孩子们的手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形状的橡皮泥,却能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心。
总之,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玩具是儿童最自然、最正当的需要,玩玩具对儿童来讲就是也应该是一种学习或者说受教育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玩具本身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面对着五光十色的儿童玩具,人们的论争其实从没有停止过。归根结底,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巧妙施教”的问题,这个问题耐人寻味,在17、18世纪就曾使得教育者们四分五裂。而今,21世纪的教育者们依旧面临类似的困惑。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个遗憾,即翻译不尽如人意,有些句子比较拗口,需要反复推敲。不过本书所涉及和引用的文献材料非常丰富,因此可视作一本不错的资料汇编工具书。
责任编辑 朱 蒙
他们摊儿上摆的是铃铛,
还有鱼饵和玩具,
内脏掏空的小塑像;
石膏像、小铅人,
还有小风车、小提琴、
小哨子、小纸马、
小傻瓜、水貂和鹌鹑,
上百种小玩具,
可乐坏了小疯人。
商贩一心想赚钱,
兜售小糖人、
小车和小马,
它们不能干重活,
孩子不觉很奇怪,
当做食品吃肚里。
还有铁做的饼模子,
又有炉灶,
令人赞叹不已。
蜡做的百余种小塑像,
铜丝牵手脚能跳。
这些只是些小商店,
不卖老古董,
只有小玩意儿,
一件仅卖两三苏。
这是法国幽默诗人弗朗索瓦·科勒泰描述1666年巴黎博览会上小商贩向儿童兜售玩具的情形,那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吸引了大街小巷的孩子们,并一度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诗人亲切地称这些儿童为“小疯人”,喜爱之情溢于言表。1905年,国际知名的玩具专家亨利·勒内·德阿勒马涅创刊了法国第一份玩具收藏家杂志,后来更名为《艺术与儿童》,他在创刊号中这样介绍:“玩具并不是像外行人所想象的那样。如果说它们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它们也使成年人思考一些严肃的道德、社会、经济、教育、哲学和历史问题。它们使成千上万的工人获得了生计,促进了民族的繁荣……它们通过与新一代人的密切接触,影响着公众的趣味和思想……它们是孩子们的第一批教具,为孩子们的教育做出了贡献。它们通过一些小玩意儿,以及大人们的回忆和值得称道的事件载入史册。”
从街头巷尾的“小玩意儿”,到“值得称道”和“载入史册”,直至成为贸易额年平均500多亿美元的世界性大产业,玩具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今天的地位的?德阿勒马涅对玩具的评价究竟是名至实归,还是夸大其词?从历史来看,人们对玩具的认识及玩具与儿童之间的关系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且听米歇尔·芒松教授娓娓道来。
一、玩具毫无用处,只是使孩子安静
在古希腊,人们已经意识到孩子对玩具有特殊的好感,并承认玩具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玩具被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以鼓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维吉尔在一本书里专门谈到抽陀螺的必要技巧,还观察了孩子对陀螺旋转的反应:“您看到了吗?孩子们在大院里围成一个圆圈儿,把陀螺抽得突突转,表情是那么专注。鞭子抽打着陀螺,陀螺在地上画着曲线,飞快地旋转着;孩子们一动不动地探着脑袋,观看着越抽越旋转的陀螺,都看呆了。”
尽管如此,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玩具对于孩子会产生什么特殊的教育意义,也没有提出对玩具进行总体思考的建议。“玩具毫无用处,只是使孩子安静,为了让他们高兴舒心。”在某些情况下,玩具甚至可能是有害的。比如坡尔斯曾讲到一个孩子,为了逃学而诡计多端,因为他想“成为玩黄杨木陀螺的最拿手的人”,另外他还观察到“几个孩子将许多核桃用衣服兜着捧在手里,而其中一个小孩儿一个也没有,气恼地揪着一个赢者的头发”。在玩具面前,孩子的诸多恶习(如弄虚作假、说谎、打架、施暴、发怒和傲慢)暴露无遗。所以,在当时的教育家看来,玩具会妨害教育目标的实现。即便到了文艺复兴初期,人们也很少对玩具感兴趣,更不承认玩具具有教育功能。“拉伯雷不认为玩具能起教育的作用,玩具是无用的,不值钱的,甚至有害的东西,不值得人们浪费时间。”
二、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利用玩具
按照米歇尔·芒松教授的观点,是启蒙时代的艺术家们最先表现出了儿童与玩具之间的神秘关系,引起了成年人对孩子娱乐世界的深入关注。荷兰人雅克布·卡茨为阿布拉汉·包斯的一幅版画配了一首诗,希望成年人以严肃的态度观察玩玩具的孩子:
有人看着小孩儿玩,
以消磨时间。
他不是傻子,
因为游戏中孕育着
一种非常严肃的思想,
经常使人们联系到
我们可能发生的事情。
小孩儿玩得滑稽可笑,
我们经常因悲剧而苦恼。
德国大师贝特拉姆绘制过一幅有名的画屏《织毛衣的圣女》,画屏置于祭坛之后,画的是童年耶稣躺在草地上,面前展开一本书,旁边放着—只圆锥陀螺,还有一根鞭子。其中的寓意在于:相对于体罚或是惩戒,如果我们懂得以乐趣赢得孩子,孩子就更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一个优秀的教师切忌无故让孩子产生厌倦的感觉,他应该具有创造精神,探索使孩子产生兴趣的学习方法,把教育变成吸引人的事情,即使用些教学计谋也无妨,“因为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有必要用诱人的诱饵为他们设下圈套”。比如有人设计了各类扑克牌,在上面写一些拉丁文语法的简单规则,让孩子在玩的时候必须讲拉丁语。类似的还有语法娃娃、语法花束、语法手套、语法手镯、语法扇子、语法卡片、语法飘带、语法古币、筹码袋,等等。
与此同时,另一些人极力反对这种“玩具教学法”。他们不赞成用迂回的方法来指导儿童,认为这样会搞乱孩子的思想:“在扑克牌上所做的介绍,实在是太概括了,不足以给予孩子们真正的知识;这些扑克牌只是一种消遣,人们不能期望它们成为真正的学问。此后当人们要对他们进行严肃的教育时,他们仍然以为是在玩耍,他们只会玩耍,而不会面对科学。这是一种不恭地对待科学圣洁的态度。”
英国教育学家维热齐姆·克诺克斯,同样怀疑建立在玩具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他称:“为了方便学习阅读,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人们把字母做成扑克牌形,学习阅读就成了一种游戏。这样一种想法是天才的、值得称道的;但是,我从来都没有发现这种方法会产生巨大的成果。”在他看来,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孩子们专心致志和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人们很难通过玩具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引起他们的怀疑:“人们设想了许多巧妙的办法,以便使玩具对孩子富有教益;可是,我从来都没有看到哪一种方法是成功的。只有这些玩具具有吸引他们的新东西时,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其中人为的成分是不难发现的,他们会发现这些玩具是一种教育手段,他们把它看成是一项任务,看过之后就丢在脑后了。”
除了立场坚定的正方和反方,当时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第三方力量”:他们注意到了玩具是孩子娱乐的工具,并认为这种娱乐是可以替代的。如果无法使孩子对玩具产生厌倦情绪,人们可以设法使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其他有益的事情上。也就是说,为了把握住儿童心灵的发条,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利用玩具,即使他从根本上对其采取藐视的态度。只有在教育比玩具还吸引人的时候,才能吸引孩子。这种功利主义的主张和态度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支配着人们对于玩具的利用。
总的来说,不论采用何种态度,这一时期人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从教育的视角研究玩具,都要求教师去 了解学生,注重体味孩子们的感受。伴随着对玩具的教育效益的种种争论,人们细致深入地观察儿童面对玩具的行为,进而关注儿童心理。必须承认,尊重自然,更好地了解儿童,这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这是玩具理论历史上一次真正的革命,为玩具在教学上地位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三、玩具是教学的工具
经由艺术家们的“引荐”,玩具开始在教育家的视野中频频出现。洛克在论文《关于对教育的一些思考》中指出,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只能拥有一件玩具,这是从家庭经济、道德和教育三个方面考虑的。他不赞成给儿童许多豪华的玩具,而是主张孩子就地取材进行玩耍。康德也曾对游戏和玩具有过论述,他当家庭教师的经验,使他学会衡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演绎,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智慧,凡事不能轻易下结论。比如他分析说,就纸牌本身而言,既有可能有助于数学的学习,也有可能助长赌博和侥幸的心理,玩具是否富有教益取决于教师的施教。康德还将玩具置于历史和人类学范畴,“一般说来,儿童玩具是世界性的”,从中他推断出一种本源性的品质,“原则上,在这些孩子们的玩具中,肯定有一种自然的倾向”。
在1892年出版的《课程与游戏并行不悖》中,奥贝兰牧师将那些玩具称为“教学材料”。法国的让利斯伯爵夫人,曾经求助于图画教师为她制作一个宫灯和一些透明的图案,“这是学校用的投影器的先驱”。在随后的一两百年中,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玩具,探究玩具的心理价值和教学价值,已逐渐成为风气。“须知玩具是教育的一种教具,是儿童天性所爱好的教具。故第一须结合于教育目的,若脱离教育范围,而想制造理想的玩具,是断不可能的。”那时候的玩具设计师需要精通工业设计法以及儿童心理学、教学法等多种知识,“往往为设计一种优良玩具,获得五六年衣食之酬报者。”在对玩具的分类上,人们打破了以往根据玩具本身特性(如装饰的、玩弄的、音响的,模仿的等等)进行分类的传统,开始按照玩具在教育上的价值(如知、情、意)重新进行分类:
A 练习感觉的玩具(触觉、筋觉、视觉、听觉);
B 养成智力的玩具(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推理力);
C 涵养情意的玩具(同情心、美感、宗教之心、注意力、克己力、进取力)。
总之,这时候的玩具已经被视为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必然途径,它们既为儿童创造了一种游戏的方式,也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学习方式,因而被认为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工具。玩具顺利完成三级跳的地位跃迁,与当初的“小玩意儿”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四、儿童为什么需要玩具?
对于儿童来说,外部世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生疏的。他们会全神贯注地注视皮球和陀螺有规律的转动,很长时间也不感到厌倦;他们还会十分欣赏装在玻璃瓶内的肥皂水呈现的彩虹般的五颜六色。在这些“奇迹”面前,他们渴望了解其中的奥秘,但是他们还不具备形成更高级的表象和概括的能力,而玩具则恰好帮助他们开展这一过程。儿童借助于玩具等现实替代物,对外部世界进行同化,以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思维结构。玩具是儿童最生动的教科书。对于儿童来说,玩就是工作。正是通过玩弄玩具——即使把玩具弄坏了——孩子们在思想上获得了一些基本概念:即空间、体积和时间的概念。所以,孩子可以面对几节木块将其想象成火车,乐此不疲,但面对着精致的火车模型,却很快意兴阑珊。为什么?因为没有想象和创造的余地。
除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往往还有一种天然的欲望,就是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的东西的主人,享有随心所欲的控制和支配权。所以,一些形态单调、始终一成不变的玩具,诸如在轨道上以一定速度行驶的玩具电车,虽然精致无比,孩子们很快就会玩腻的。而那种通过孩子们的手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形状的橡皮泥,却能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心。
总之,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玩具是儿童最自然、最正当的需要,玩玩具对儿童来讲就是也应该是一种学习或者说受教育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玩具本身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面对着五光十色的儿童玩具,人们的论争其实从没有停止过。归根结底,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巧妙施教”的问题,这个问题耐人寻味,在17、18世纪就曾使得教育者们四分五裂。而今,21世纪的教育者们依旧面临类似的困惑。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个遗憾,即翻译不尽如人意,有些句子比较拗口,需要反复推敲。不过本书所涉及和引用的文献材料非常丰富,因此可视作一本不错的资料汇编工具书。
责任编辑 朱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