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文本解读其实就是阅读者与文本、作者的深入对话。但对于阅读能力有限、生活经历欠缺的学生来说,要实现文本的深入解读,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指导。
  读书贵在有疑。清代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必不能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可见疑问对于解读文本的重要性,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容的钥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也是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学习有关文本解读的理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整问,让文本解读宏观化
  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有着极强内在联系的、系统的有机整体,所以文本解读首先要做到整体把握文本,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领略文本的整体美。在文本解读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宏观把控,进行问题的设计,从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等方面,引导学生宏观把握文本,提高整体解读文本的能力。
  例如《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比较长,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对于解读文本有着很大的作用。教学开始,笔者在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一组问题:1.文本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3.这几个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4.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通过对这一组问题的讨论和把握,教会学生分析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如何把握文章的结构,快速了解主要内容。再如《石榴》一课,整体感知文章时,设计的问题是:从中找到一个最能看出作者对石榴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最可爱”这一关键词,于是追问:石榴的“最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速读全文,寻找答案。 学生回答:枝干叶,花,果。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和主要内容。
  二、精问,让文本解读渐入佳境
  “动人春色不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经典文本,总有一些写作的精彩之处,它们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感人之处。但很多时候,学生的赏析不可能一步到位,往往只能领略浅层的、片面的含义。因此,在这些地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领着学生细细赏析,慢慢品读,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精彩之处的赏析,深入理解人物的典型性格,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认识作品的主题,渐入文本解读的佳境。
  例如《幽径悲剧》赏析藤萝之“美”,教师都会设计问题:藤萝“美”在何处?学生往往会找到文中描绘藤萝外形之美的句子:“……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藤萝的外形、颜色、香味俱佳,确实美不胜收,但仅是抓住外在的东西来理解藤萝之美是不够的,是浅层的认识。考虑到这个情况,在备课时,笔者斟酌多时,精心设计问题:“藤萝之美有哪些层次?”引导学生还要关注下文中描写藤萝内在美的部分:“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让学生理解这株藤萝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内在品性善良,待人和睦,无私奉献。这样一株藤萝由外到内,就是一个“真善美”的化身。莎士比亚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而这样一株兼具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藤萝却毁在愚氓手中,更加剧了悲剧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三、 巧问,让文本解读更顺利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过:“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阅读能力等原因,在解读文本时,不可避免会遇到疑难的地方,这需要教师在疑难处巧妙地设计一些“桥梁”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渡过难关”,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难点解读的方法,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
  例如在《泊秦淮》中讲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时,考虑到学生读诗时对“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句理解有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巧妙设计了一些过渡性的问题,给学生理解提供帮助:诗的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设想当时的听众可能是哪些人?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引导,学生理解了诗句的表层含义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诗句的内容,诗歌的主题也迎刃而解了。
  四、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深
  只有挖掘得深,理解得透,才能进入文本解读的佳境。深层解读文本,不能仅局限于文本字面上的含义,还需通过文本描写的人物、事件,发现文本所蕴含的深层的思想内涵。教师可由浅入深设计问题进行引导,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对文本进行深层的分析、理解和感悟。
  例如《范进中举》是很值得深入解读的文本。对于这篇文章的解读,就应该由浅入深,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层层深入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文章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将选文分成“中举前”和“中举后”两个部分,简述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追问:中举带来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导致范进“发疯”呢?引领学生思考小说塑造中举发疯的范进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最后追问:中举发疯的根源是什么?引导学生透过范进的遭遇,对科举制度下中国古代文人的命运产生新的思考。通过步步深入讨论这些有价值的核心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追问下,能够较为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
  五、比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比较是人最珍贵的智力因素,是人们辨别、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和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通过比较,可以凸显事物的共性或个性,深化理解,获得新的思维视角,拓展、提高自己的认识。在语文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一些文章放在一起,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将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不仅能够把握特点,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并且还能触类旁通,提高学生文本比较解读能力。
  例如同为批判古代科举制度的《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在充分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设计了三个问题:1.比较范进与孔乙己这两个“生活”于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同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所不同的是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那么,他们的性格内涵究竟有何差异?2.两篇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广度有何不同?3.孔乙己坐着用手爬进“坟墓”,范进光着一只脚走进“天堂”,为什么不同时代两位作家为他们笔下的人物设计不同的归宿?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理解了虽然是同一题材,但是范进的形象是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两篇文章不同的批评角度,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结局,周围人对主人公不同的态度,显示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不同的批判力度。长期的训练后,学生在对类似题材的文本进行解读时,也会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能更透彻更全面地解读文本的内容。
  总之,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找到契合点,巧妙提问,引导学生有效解读文本,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资料: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余映潮《文本解读的智慧》,山西教育出版社。
  3.常福胜《学生文本解读低效原因及有效措施》,《教研天地》2013年第7期。
  4.崔国明《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文学教育》2014年第7期。
  5.冯为民《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2期。
其他文献
对氰含量在0.8mg/L升以上的水样,一般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氰化物.其原理是Ag~+与CN~-形成可溶性的银氰络合物[Ag(CN)_2]~-,用指示剂指示过量银离子的存在以显示滴定终点.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