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良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实施心得分析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21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良性肿瘤病人的有效护理模式,总结护理心得。方法:共选取64例肝脏良性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对两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对两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均>0.05,无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肝脏良性肿瘤病人的身心状态。
  关键词:肝脏良性肿瘤;优质护理;情绪;生活质量
  肝脏良性肿瘤在我国临床并不少见,且种类较多,较常见的类型包括肝血管瘤、结节性病变等。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虽然肝脏良性肿瘤在发病后及时接受治疗多能获得良好预后,但仍会对病人身心健康产生较明显的危害,病人在疾病治疗期间对临床的护理需求较迫切[1-2]。优质护理为近年来我国临床上较受病人欢迎的一种高质量护理模式。为明确该护理模式在肝脏良性肿瘤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进行分析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64例肝脏良性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实验组(n=32)。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5~73岁,平均(48.2±4.5)岁,肿瘤类型:肝血管瘤10例;干局灶性结节性增生9例;肝腺瘤8例;单纯性肝囊肿4例。实验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6~71岁,平均(47.8±4.9)岁,肿瘤类型:肝血管瘤12例;干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例;肝腺瘤9例;单纯性肝囊肿3例。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在病人知情和自愿参与的前提下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
  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为:(1)病人进入病房后,热情的病人介绍病房环境,消除病人的紧张感。(2)观察病人情绪变化,及时与出现负性情绪的病人交流,了解病人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并予以病人个体化心理疏导。如部分病人担忧疾病预后,护理人员可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主治医师的个人能力及介绍以往获得良好疗效的病人等,尽量减轻病人的疑虑[3]。(3)评估病人机体营养状况,结合评估结果和病人的病情为病人制定饮食方案,确保病人每日能够摄入体内充足的营养[4]。(4)夜间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处理异常状况,预防疾病相关并发症。(5)嘱咐病人家属及探视的亲朋好友多给予病人关心和鼓励,避免病人感觉到被忽视和孤独。
  1.3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护理前、后的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
  情绪状况:应用SDS和SAS评价,两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SDS的标准分界值为53分,高于该评分为有抑郁,SAS的标准分界值为50分,高于该评分为有焦虑。
  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价,该问卷由74个条目组成,划分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社会职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评价维度,满分100分,总分高于90分生活质量为优,75~90分为良,60~75分为可,低于60分为差。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n(%)描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该类型资料差异,采用(±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该类型资料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2.结果
  2.1护理前、后的情绪状况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前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见表1。
  2.2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较对照组高,见表2。
  3.讨论
  传统医学模式的改变使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本研究主要评价对肝脏良性肿瘤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优良率较对照组高。由此得出,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肝脏良性肿瘤病人的情绪状况和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优质护理结合病人的护理诊断采取护理措施,并保障各项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除生理因素外,还高度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负面作用[5]。因此,能够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高质量护理服务,获得较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肝脏良性肿瘤病人的身心状态,对病人疾病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作为肝脏良性肿瘤的常用临床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胡蓉.预见性护理在肝尾状叶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4):92-93.
  [2]陈英,邱琰,陈耿,等.选择性门静脉联合肝肿瘤供血动脉双栓塞的二步肝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2):142-144.
  [3]常晓华,郭怡萍,柴青芬.全程护理干预对肝血管瘤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3):95.
  [4]黄君丽,李先鹏,毛敏芬,等.个体化连续饮食护理在住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06):1049-1051+1055.
  [5]毛劍婷,黄旭芳,宋晶晶,等.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经肝动脉栓塞后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9):818-8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晚期癌患者60名分为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和对照组(给于空白干预),在镇痛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技术,实施心理干预,并通过疼痛、焦虑、抑郁三种调查量表对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干预前后用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和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LSB)及改进的生命质量评定量表评价生存患者的生命质量。而对照组则处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肺癌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床单双号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采用中医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定期检测病灶的吸收或转移情况,检测患者的血、尿、便,指导患者用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将诶手治疗的3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
期刊
疝气就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是组织离开正常解剖位置,疾病的形成是由于周围环境出现薄弱点或是缺损,使得器官、组织进入到另一部位。疝气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腹股沟疝、脐疝,各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儿童常因啼哭导致脐疝,老年人则是因身体机能下降,腹内压升高导致。  疝气发生之后,如不及时加以控制,疝块将会不断扩大,极有可能出现嵌顿、绞窄的情况,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方式。对于小儿,若是1岁以下,
期刊
摘要::方法:在我们医院产科病房分娩的200名妇女的方法被分成两组:人文护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被交给了常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人文护理护理小组给予人文护理,然后比较了两组分娩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人文护理组的有着较高的护理满意程度P<0.05可以认定此次为有效统计。结论:在产妇护理中使用人文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产生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人文关怀;;产房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从本院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样本,总例数为80例,研究时间始于2018年5月,止于2019年5月,依据护理方案的异同进行分组,实验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好,两组对比差异统计值合理(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近五个月以来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无缝隙护理工作。结果表面,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评分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 < 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
期刊
摘要:大部分内科病人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住院,有的病人心脏易发生异常,加强常规的心电图检查非常必要,可尽早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及时施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例如:血压的监测、补液处理等,对于病人难以感知的心脏器质性的病变意义重大。本文对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中心电图监护的应用及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内科护理;心电图;监护;影响  心电图(ECG或EKG)是借助心电图机,从体表对患者心脏每一心动周期的电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加之现代人久坐率逐年升高,这类不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导致肛腸疾病发病人数逐年增长。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极易发生剧烈疼痛,引发患者负面情绪,致使患者护理配合度不高,对于预后质量负面影响较大[1]。    关键词:: 护理干预;;肛肠手术患者;; 情绪   本文主要研究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接受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特择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术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护理对呼吸衰竭的改善效果。方法 经过对某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重症监护护理,对比两组血气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气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采取重症监护护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