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高中学段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初中、高中知识及学生能力存在断层。解决初中-高中衔接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这两大原则。初中-高中学段衔接中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学段衔接;循序渐进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教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1)05-0076-03
1初中-高中教育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源
初中、高中知识及学生能力存在断层,突显初中-高中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现阶段高中和初中两个学习阶段呈现相对封闭的特点,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尽相同,因而整个中学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系统性、一致性和连贯性都没有很好落实,从而导致初中、高中所学知识与学生能力存在断层。
2解决初中-高中衔接的两大原则
要处理好初中-高中教学衔接,责任在高中教师。在初中-高中教学衔接时,要以两条教育学原则为依据。
1)循序渐进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对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知识,要坚决摒弃那种将初中生从未接触的语言知识一股脑地倾泻给学生的急躁做法。知识的建构过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对文言语法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其对大量的文言词句的积累之上。而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六册课本中接触的文言文远远达不到积累的要求,因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是“读”,首要目标是“积累”,在“读”中达到对文言词句的积累,在积累中逐渐领悟。这时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拔,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读?要充分利用教材,突出单元学习的特点,将课本先秦历史散文(五单元)篇目与读本上的配套文章按课文所选自的作品为顺序重新编排,组织学生在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大量接触古文。
附先秦历史散文(五单元)教学篇目指津:
①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界说(读本201页);②教师导读:怎样学习文言文(课本109页);③学生自读、探究:《三字经》有关文化传承、历史沿革部分;④重点讲读:《烛之武退秦师》。配读:《勾践灭吴》(课本)《郑伯克段于鄢》(读本183页)《重耳之亡》(读本186页);⑤重点讲谈:《触龙说赵太后》。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本背诵)《召公谏厉王弭谤》(读本190页)《齐桓公求管仲》(读本192页);⑥重点引导诵读:《荆轲刺秦王》。配读:《晏子故事两则》(读本199页)。
2)可接受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传授语法知识的时候,要有“序”的排列,又要有“量”的控制。教材编排的每一个文言文单元有其所承担的特定的学习任务,教师要按教材编排体例循序渐进地把文言现象教给学生。因而在学习第五单元时,笔者着重介绍了名词活用现象中的名词动用和名词作状语,文言虚词着重介绍了“之”的用法。这样就照顾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对语法知识的传授,应以旧带新,对每一种语法现象都从初中学习过的词与句入手过渡到高中新学习的文言词句。温故而知新,学生接受起来既轻松,又时时有一种被老师引入新境界、发现新知识的愉悦之情。
3初中-高中衔接的具体工作
3.1要以学生为中心
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语文素养: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笔清晰的钢笔字,能作一篇通顺的好文章。培养素养的途径是:读足够的书,认足够的字,写足够的文。
3.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习惯的养成。第一、勤于积累的习惯。没有平时的积累,想要学好语文是很难的;第二、勤于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每月要读杂志(《读者》、《青年文摘》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每周看报纸(短时间内浏览一周重大事件),每天看电视(着重看新闻),读一点文史哲(从方法上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第三、正确的书写习惯。
2)方法的指导。第一,识字指导。在初中阶段,学生识字的活动一般是点式的,老师教一个,学生会一个。而高中阶段则应该是线性的、滚雪球式的。老师教一个,学生会一条线,进而是一个面、一个球形。比如可以依照汉字本身的体系规律来提高识记效率。
形声字的原则。同一声旁与不同形旁结合可以组成大量不同的汉字。如“戋”做声旁组合的汉字有“浅”“笺”“贱”“饯”等。形旁改变导致字义有所区别,如“暇、瑕、遐”等。通过探究它们的字形和字义的本源,来准确区别和识记。先追本溯源,再以点带面。
第二,读本的使用。读本的阅读应该是有计划的,由课本发散出去。教师应把读本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结构相似的,或内容相关而主题与手法相异的阅读资料通过有效的组织,使之呈现出一定的系统从而提供给学生,扩展学生阅读面,拓宽学生建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渠道。具体说来,就是在每一单元的语文教学中,都设计阅读流程,以指导学生将读本与课本有机地配合起来使用。
如《高中一册第二单元教学流程指津》:
一、单元开篇导读:教材54页《散文的艺术魅力》
二、研读单元要求,把握教学要点:
1.概念认知:①中国现当代/外国;②抒情/叙事/议论
2.学习鉴赏重点:①品味语言;②赏析手法
三、教材(课本、读本)分组一览:
1、重点讲读:《荷塘月色》。比较阅读:《清塘荷韵》(读本P51)。配读:《一片树叶》《玫瑰树根》
2、重点讲读:《我的空中楼阁》。比较阅读:《雅舍》(读本P73)。配读:《沙田山居》、《书房的窗子》、《红房子》(读本P76)
3、自读《我与地坛》。配读:《在海边》、《垂钓》(读本P55)
4、自读:《花未眠》。配读《牡丹的拒绝》、《域外风情散文两篇》(读本P70)
四、结合阅读成果,重点研读《散文的艺术魅力》一文,落实下列目标:
①艺术手法赏析。A借景抒情《荷塘月色》、 B托物言志《我的空中楼阁》
②语言品味侧重。例:《荷塘月色》a.修辞(比喻、拟人、通感)的运用及效果;b.叠音词的表达效果体会
3)课外书的阅读指导。利用高一到高二的四个假期布置研究性学习,完成中外名著的阅读与粗浅研究。
如高一暑假研究性学习作业之一:
1.阅读《红楼梦》,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研究论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红楼梦》故事情节赏析;②《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③作者曹雪芹生平研究;④《红楼梦》语言赏析;⑤《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比较;⑥《红楼梦》版本研究。注:可选其中一项,也可以自选题目。
4)语文积累工作的指导。创办语文学习杂志,这是从积累的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
“语文学习杂志”的内容主要有三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设若干小栏目。这本杂志的三部分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是在巩固课内知识基础上的向外延伸、拓展。栏目的设置是为了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也告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吸收的营养。这些小栏目学生们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具体的情况等进行创新,但最终要力争在每个栏目上都有所收获。
第一、课本、读本反思类。参考栏目有:咬文嚼字、注释撷英、作家简介、常识一览、主题探奥、习题精思、人物画廊。
第二、课外延伸积累类。参考栏目有:诗山采珍、词林拾粹、曲苑杂谈、联林探宝、文苑掇英、哲人睿语、风俗趣话、史海钩沉。
第三、个人创作杂记类。参考栏目有:朝花夕拾、一事一议、校园点击、一周趣事、我写我心。
笔者还对杂志的用本、名字、封面、体例、版面、书写、时间与数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还给学生提供了获取资料的途径。
5)能力培养与提升。信息迁移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第一步骤。信息迁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练字与抄写,而是把对祖国文字的学习与信息迁移结合在一起的,有理论指导,有具体的实施要求与步骤的强化训练。
信息迁移的要求:对,好,快。“对”,是指对被迁移对象进行包括汉字、标点、书写格式在内的全息迁移,在培养准确识记、正确书写汉字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规范书写标点的意识。“好”,是指书写清楚、工整、美观。在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书写优美汉字的情况下要求他们首先一笔一画地书写,不得潦草应付;再要求他们按照稿纸的方格的大小来规范所书汉字的大小与格中所占位置;再高的要求就是提高优秀书写范例,让学生学习汉字的间架结构安排,使字体美观起来。“快”,是对单位时间内书写字数的要求。按照“对”与“好”的要求来书写,学生最初一分钟能写五六个字,很快就能发展到一分钟写十几个汉字,最终能达到在40分钟写800个汉字(高考书写要求)。
按所迁移信息的单位笔者分出了字迁移、词迁移、句迁移三级。起始阶段,要求学生以字为单位进行迁移;第二阶段是以词为单位迁移;在学生记忆能力和准确辨识书写汉字的能力明显的提高的情况下逐步进入以句为单位迁移信息的第三阶段。
信息迁移训练的具体方法是先摹帖,再临帖,最后背帖。高一年级统一印发给学生由教师书写的信息迁移示例一、示例二、示例三。
示例一用稿纸书写,要求学生用300字(一页)的稿纸规范书写,其目的主要是规范字的大小与书写位置,初步适应用稿纸书写汉字。训练时间为20天。
示例二在白纸上书写,学生则用横格纸书写,在无方格约束的情况下掌控字的大小,控制字的间距,主要是针对高考试卷简答题而设置。时间大约也是20天。
示例三要求年级统一使用高考作文专用纸,强调单位时间内的书写质量:不得出现笔误,不得潦草,在40分钟内完成800字。经过至少5次以上的对示例三的训练,学生的信息迁移的准确度、美观度和速度都得到大大的改善。而开学两个月的一系列信息迁移强化,学生们的迁移能力、汉字书写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学段衔接;循序渐进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教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1)05-0076-03
1初中-高中教育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源
初中、高中知识及学生能力存在断层,突显初中-高中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现阶段高中和初中两个学习阶段呈现相对封闭的特点,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尽相同,因而整个中学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系统性、一致性和连贯性都没有很好落实,从而导致初中、高中所学知识与学生能力存在断层。
2解决初中-高中衔接的两大原则
要处理好初中-高中教学衔接,责任在高中教师。在初中-高中教学衔接时,要以两条教育学原则为依据。
1)循序渐进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对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知识,要坚决摒弃那种将初中生从未接触的语言知识一股脑地倾泻给学生的急躁做法。知识的建构过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对文言语法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其对大量的文言词句的积累之上。而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六册课本中接触的文言文远远达不到积累的要求,因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是“读”,首要目标是“积累”,在“读”中达到对文言词句的积累,在积累中逐渐领悟。这时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拔,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读?要充分利用教材,突出单元学习的特点,将课本先秦历史散文(五单元)篇目与读本上的配套文章按课文所选自的作品为顺序重新编排,组织学生在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大量接触古文。
附先秦历史散文(五单元)教学篇目指津:
①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界说(读本201页);②教师导读:怎样学习文言文(课本109页);③学生自读、探究:《三字经》有关文化传承、历史沿革部分;④重点讲读:《烛之武退秦师》。配读:《勾践灭吴》(课本)《郑伯克段于鄢》(读本183页)《重耳之亡》(读本186页);⑤重点讲谈:《触龙说赵太后》。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本背诵)《召公谏厉王弭谤》(读本190页)《齐桓公求管仲》(读本192页);⑥重点引导诵读:《荆轲刺秦王》。配读:《晏子故事两则》(读本199页)。
2)可接受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传授语法知识的时候,要有“序”的排列,又要有“量”的控制。教材编排的每一个文言文单元有其所承担的特定的学习任务,教师要按教材编排体例循序渐进地把文言现象教给学生。因而在学习第五单元时,笔者着重介绍了名词活用现象中的名词动用和名词作状语,文言虚词着重介绍了“之”的用法。这样就照顾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对语法知识的传授,应以旧带新,对每一种语法现象都从初中学习过的词与句入手过渡到高中新学习的文言词句。温故而知新,学生接受起来既轻松,又时时有一种被老师引入新境界、发现新知识的愉悦之情。
3初中-高中衔接的具体工作
3.1要以学生为中心
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语文素养: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笔清晰的钢笔字,能作一篇通顺的好文章。培养素养的途径是:读足够的书,认足够的字,写足够的文。
3.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习惯的养成。第一、勤于积累的习惯。没有平时的积累,想要学好语文是很难的;第二、勤于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每月要读杂志(《读者》、《青年文摘》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每周看报纸(短时间内浏览一周重大事件),每天看电视(着重看新闻),读一点文史哲(从方法上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第三、正确的书写习惯。
2)方法的指导。第一,识字指导。在初中阶段,学生识字的活动一般是点式的,老师教一个,学生会一个。而高中阶段则应该是线性的、滚雪球式的。老师教一个,学生会一条线,进而是一个面、一个球形。比如可以依照汉字本身的体系规律来提高识记效率。
形声字的原则。同一声旁与不同形旁结合可以组成大量不同的汉字。如“戋”做声旁组合的汉字有“浅”“笺”“贱”“饯”等。形旁改变导致字义有所区别,如“暇、瑕、遐”等。通过探究它们的字形和字义的本源,来准确区别和识记。先追本溯源,再以点带面。
第二,读本的使用。读本的阅读应该是有计划的,由课本发散出去。教师应把读本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结构相似的,或内容相关而主题与手法相异的阅读资料通过有效的组织,使之呈现出一定的系统从而提供给学生,扩展学生阅读面,拓宽学生建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渠道。具体说来,就是在每一单元的语文教学中,都设计阅读流程,以指导学生将读本与课本有机地配合起来使用。
如《高中一册第二单元教学流程指津》:
一、单元开篇导读:教材54页《散文的艺术魅力》
二、研读单元要求,把握教学要点:
1.概念认知:①中国现当代/外国;②抒情/叙事/议论
2.学习鉴赏重点:①品味语言;②赏析手法
三、教材(课本、读本)分组一览:
1、重点讲读:《荷塘月色》。比较阅读:《清塘荷韵》(读本P51)。配读:《一片树叶》《玫瑰树根》
2、重点讲读:《我的空中楼阁》。比较阅读:《雅舍》(读本P73)。配读:《沙田山居》、《书房的窗子》、《红房子》(读本P76)
3、自读《我与地坛》。配读:《在海边》、《垂钓》(读本P55)
4、自读:《花未眠》。配读《牡丹的拒绝》、《域外风情散文两篇》(读本P70)
四、结合阅读成果,重点研读《散文的艺术魅力》一文,落实下列目标:
①艺术手法赏析。A借景抒情《荷塘月色》、 B托物言志《我的空中楼阁》
②语言品味侧重。例:《荷塘月色》a.修辞(比喻、拟人、通感)的运用及效果;b.叠音词的表达效果体会
3)课外书的阅读指导。利用高一到高二的四个假期布置研究性学习,完成中外名著的阅读与粗浅研究。
如高一暑假研究性学习作业之一:
1.阅读《红楼梦》,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研究论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红楼梦》故事情节赏析;②《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③作者曹雪芹生平研究;④《红楼梦》语言赏析;⑤《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比较;⑥《红楼梦》版本研究。注:可选其中一项,也可以自选题目。
4)语文积累工作的指导。创办语文学习杂志,这是从积累的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
“语文学习杂志”的内容主要有三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设若干小栏目。这本杂志的三部分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是在巩固课内知识基础上的向外延伸、拓展。栏目的设置是为了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也告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吸收的营养。这些小栏目学生们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具体的情况等进行创新,但最终要力争在每个栏目上都有所收获。
第一、课本、读本反思类。参考栏目有:咬文嚼字、注释撷英、作家简介、常识一览、主题探奥、习题精思、人物画廊。
第二、课外延伸积累类。参考栏目有:诗山采珍、词林拾粹、曲苑杂谈、联林探宝、文苑掇英、哲人睿语、风俗趣话、史海钩沉。
第三、个人创作杂记类。参考栏目有:朝花夕拾、一事一议、校园点击、一周趣事、我写我心。
笔者还对杂志的用本、名字、封面、体例、版面、书写、时间与数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还给学生提供了获取资料的途径。
5)能力培养与提升。信息迁移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第一步骤。信息迁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练字与抄写,而是把对祖国文字的学习与信息迁移结合在一起的,有理论指导,有具体的实施要求与步骤的强化训练。
信息迁移的要求:对,好,快。“对”,是指对被迁移对象进行包括汉字、标点、书写格式在内的全息迁移,在培养准确识记、正确书写汉字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规范书写标点的意识。“好”,是指书写清楚、工整、美观。在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书写优美汉字的情况下要求他们首先一笔一画地书写,不得潦草应付;再要求他们按照稿纸的方格的大小来规范所书汉字的大小与格中所占位置;再高的要求就是提高优秀书写范例,让学生学习汉字的间架结构安排,使字体美观起来。“快”,是对单位时间内书写字数的要求。按照“对”与“好”的要求来书写,学生最初一分钟能写五六个字,很快就能发展到一分钟写十几个汉字,最终能达到在40分钟写800个汉字(高考书写要求)。
按所迁移信息的单位笔者分出了字迁移、词迁移、句迁移三级。起始阶段,要求学生以字为单位进行迁移;第二阶段是以词为单位迁移;在学生记忆能力和准确辨识书写汉字的能力明显的提高的情况下逐步进入以句为单位迁移信息的第三阶段。
信息迁移训练的具体方法是先摹帖,再临帖,最后背帖。高一年级统一印发给学生由教师书写的信息迁移示例一、示例二、示例三。
示例一用稿纸书写,要求学生用300字(一页)的稿纸规范书写,其目的主要是规范字的大小与书写位置,初步适应用稿纸书写汉字。训练时间为20天。
示例二在白纸上书写,学生则用横格纸书写,在无方格约束的情况下掌控字的大小,控制字的间距,主要是针对高考试卷简答题而设置。时间大约也是20天。
示例三要求年级统一使用高考作文专用纸,强调单位时间内的书写质量:不得出现笔误,不得潦草,在40分钟内完成800字。经过至少5次以上的对示例三的训练,学生的信息迁移的准确度、美观度和速度都得到大大的改善。而开学两个月的一系列信息迁移强化,学生们的迁移能力、汉字书写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