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四个误区

来源 :中老年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大多数老年人多种慢性疾病共存,与疾病打了一辈子“交道”。但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以及健康养生方面,许多老年人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有调查证实,我国老年人对群体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等积极性较低,这与新标准中倡导的“积极老龄化”有很大差距。
  误区1
  过分关注自己的“病态”
  随着岁月的流逝,步入老年阶段的老年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健康,一旦出现不正常的指标,如血压高了,血糖高了,血脂高了……身体出现异常状况,一些老年人就开始整天忧虑自己的疾病,或求助于医院和药店,每日药品和保健品不离口。
  事实上,人老了,身体功能衰退, 自然容易生病。如果有了病,时常担心不能治愈,心里产生恐惧感,容易导致老年人终日紧张焦虑、多愁善感、忧心忡忡,严重者甚至万念俱灰。这不仅会大量消耗老年人的精力,也会影响到老年人和子女的家庭关系,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终日药品和保健品不离口,过多服用不该用的药品和保健品,其可能的毒副作用,同样也会伤害身体健康。
  有人说,别的条件我都符合,只有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没有“达标”,是否就不能算“健康老人”?其实,不能简单地说是或不是“健康老人”,应积极找医生诊治,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需要药物治疗,使“三高”降低,逐步达标。这样的老年人也符合“健康老人”的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人老了,身体的重要脏器会有增龄性改变,但这些改变更多的是功能性改变而非器质性改变。所以,患病的老年人大可不必悲观!如果出现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不去医院就诊,不改善生活方式,而是盲目地使用所谓“天然、无毒”的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健品,结果导致血压、血糖、血脂持续不达标,就不仅不能算作“健康老人”,身体状况还会继续恶化,出现更糟糕的后果。研究表明,患有“三高”的老年人,如果不积极治疗和严格控制,会大大增加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退休后从来不做健康体检
  误区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健康体检也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关注。然而,有调查表明,退休后从来不做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并不少见。有的老年人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拼命工作,有的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参加书画社等,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健康体检。还有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能吃、能睡,身体很健康,不用花那个冤枉钱!
  其实,这是对自己健康不负责任的做法。退休以后,人进入老年时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疾病的危险因子潜伏着,再加上有些老年人在年轻时有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嗜酒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日渐增多。还有的老年人表面上健康, 自我感觉良好,但体内潜伏的早期癌症却在发展变化中,待出现症状再进行治疗,常常延误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体检,可以帮助老年人找出身体的“隐患”,犹如汽车必须定期“检修保养”一样。体检能主动发现尚未感觉到的疾病和体内存在的“危险因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等预防保健作用。定期体检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建立属于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参考值,从每年参考值的变化情况,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的变化,作为自己健康的评判指标。
  可见,退休以后,坚持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对老年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需要强调的是,老年人除了做常规的体检以外,要特别注意癌症的发生,需要做一些特殊的防癌检查。例如,有抽烟史的老年男性,定期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癌。
  误区3
  从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退休后,你最想做什么?帮助儿女照顾孩子,锻炼身体、参加公益活动、待在家里看电视……每位老年人的回答不一样。调查表明,我国老年人退休后,最主要的日常活动是家务劳动或照看孩子(28.2%),其次是锻炼身体或散步(21.3%),再次是看电视或听广播(20.2%),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读书学习或聊天(18.1%),闲坐(10.1%)等。与此相反,国外老年人退休后,更愿意参加各种慈善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争当志愿者,生活丰富多彩。
  为什么我国老年人愿意“宅”在家里,而不想参加社会活动?分析原因,既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且以被动为主要。①老年人自理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降低。75岁是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分界线,在此之后自评身体功能缺损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迅速增加。②老年人躯体疾病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多。没有功能受损的老年人,在70-74岁阶段有40%,到了90岁以上则只有2%。③异地生活的陌生感,使老年人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局限在自己所住小区甚至住房内。④丧偶者会经历一个适应过程,很多丧偶老年人会短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回避社交,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
  为了让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本次新标准特别强调:“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积极融入家庭和社会。”老年人要经常参与社会活动,经常与亲人,朋友交流,使精神和体力衰弱减慢,保持身体健康。娱乐休闲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能帮助老年人克服抑郁,改善健康状况,延年益寿。有研究表明,有可信任朋友的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要低于无可信任朋友的老年人。由此看来,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恰当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积极作用。
  误区4
  顾虑重重盲目“节食”减重
  大量研究证实,肥胖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等非传染性慢性病与营养过剩有关。为此,中外“膳食指南”均倡导饮食清淡,低脂肪、低盐、低糖、少红肉等,这些告诫无疑对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至关重要。但是,有些老年人矫枉过正,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顾虑重重,盲目节食减重,这就大可不必了。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倡导 “在健康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的瘦”,以预防癌症。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正确的,但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未必适用。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活动以及内分泌等的变化,很多老年人难以保持年轻时的体态。近年一些研究显示,老年人稍胖,死亡率反而低。例如,澳大利亚一项70-75岁老年人研究表明,“体质指数”显示超重的人比“体质指数”正常的人死亡率低13%;美国对600万人40年追踪研究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15%者,寿命最长,死亡率最低。
  老年人体重稍高一点,即在健康体重范围内偏高一侧(体质指数21.0-23.9)的老年人骨密度较高,死亡率较低,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较低。也就是说,老年人无需“在健康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的瘦”,稍胖一些更有益于健康。相反,一味节食“减重”,吃得过少,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缺铁性贫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对冷、热等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免疫力下降等。进食量过少,肠蠕动也减弱,会导致便秘。所以,老年人减体重应适可而止,70岁以后更应告别“节食”减重。
  总之,美味佳肴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老年人不必顾虑重重,喜欢吃,想吃就吃一点,关键是要掌握一个“量”或”度”,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外“膳食指南”,促进身体健康。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4亿多。这样一个巨大的群体,如果总体健康状况欠佳,不仅影响老年人自身的幸福和寿命,且将给全社会以及各个家庭带来重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那么,老年人如何使自己更加健康、更加舒适自在地度过晚年生活?这组由专家们根据新标准制定的“五个标准、四个误区、三大原则、两种养老、一首短歌(简称54321)攻略”,能让老年人积极行动起来,提
期刊
旧观念认为“只有那些死读书、成绩好的孩子才会得近视眼”,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眼科矫正中心研究人员发现:在室内待太久的孩子,视力更容易受到损害。  研究团队花了3年时间跟踪调查了当地中小学的4000名学生,发现那些不喜欢从事户外活动的孩子面临着更大的近视眼威胁。  近视眼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包括基因、生活方式、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教育强度等)造成的,研究团队尝试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比如,户外活动时儿童参
期刊
目前认为,只要老年人病情控制稳定,生理和社会功能良好,有独立生活能力,坚持良好生活方式,即使有病,也属于“健康老人”的范围。老年人可以自测,或在家人协助下测量下述五个相关功能量表,然后,看看自己与《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的差距有多大。  标准一  病情稳定  新的“健康老人”标准规定,健康老年人的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器官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恶性肿瘤及其他影响基本生活功能的疾病。同时,老
期刊
不少人吃早餐时会喝上一杯热豆浆,但豆浆并非适合所有人饮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人早餐不适宜喝豆浆。  1.肠胃不好的人少喝豆浆  因为豆浆性质偏寒,消化不良、嗳气和肾功能不好的人尽量少喝豆浆。  豆浆在酶的作用下能产气,所以腹胀、腹泻的人最好别喝豆浆。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  2.痛风患者不能喝豆浆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
期刊
我今年66岁,最近经常在上下台阶时向前摔倒,还总是崴脚。走路有时会莫名其妙地越走越快,就像有风推着似的,刹不住,请问这是啥原因?   山西 周先生  周先生,您好:   上了年纪的老人,走路时越走越快,像有点刹不住,没有肢体无力等表现,应首先考虑帕金森病的可能。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行走的特点是身体前倾,小碎步,并且步速越来越快,步幅越来越小,呈现要奔跑的状态,严重时不
期刊
每个老年人都希望成为“健康老人”,健康地活着,不成为社会和儿女的负担。可是,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健康老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也就是说,每个人身体健康可控制的60%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克服和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积极锻炼身体,是防治疾病、健康长寿的最佳“法宝”。  原则1  饮食“四足”“四低”  进
期刊
听闻五福是指:长寿(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听后很感慨,如果能有这些真的是人生的大福气呀!以下用了五种豆制品,和各种材料一起煲,满满的一锅以及明亮的颜色,给人一种福气满满的感觉,因此称“五福临门煲
期刊
养老1  去“长寿村”养老  健康“养老”好去处  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普查人口时都发现,长寿老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多半为海拔1500米至2000米的山区,环境清静,气候宜人。这些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工业少和游客少,整体环境极少遭受破坏和污染,确实是人们健体、疗养、养生长寿的极佳去处。  遗憾的是,这几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长寿村”,致使当地的自然环境受到明显的影响,生活污水被排放进清澈的
期刊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早在千年前,祖先就已发现有些食物具备药物作用,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如今,这些观点得到了现代科学的佐证。近期,美国“罗德尔新闻网”综合多项新研究指出,厨房里有几个“食物医生”,它们都是防病治病的高手。  大蒜和洋葱:杀菌卫士  大蒜和洋葱几乎是厨房里最物美价廉的“药物”之一,它俩同为葱属植物,都含有杀菌和抗病毒化合物,利于人体提高免疫力,全力对抗“入侵者”。美国研究还发现,饮食中
期刊
心胸有量  调和七情防百病,笑口常开春常在,  防衰抗老性格好,排忧解愁心自宽。  饮食有节  谷肉果蔬金字塔,营养均衡讲究多,  饮食有节少而精,滋补药膳补补虚。  动静有度  常动筋骨强身体,养生快走畅气血,  打套太极养身心,一念一拍活百岁。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防衰老,有劳有逸好快乐,  午时小憩子时眠,戒烟限酒保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