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思考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型作文”自2015年出现之后,在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中可谓全面开花。作为一种命题提法,主要源自于英美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国内部分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學。在此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张开明确提出“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作为命题的创新尝试,其主要特点是增强了立意的限控性与思考与感悟的针对性。立意表达集中在相对性区域内,不能信马由缰。思考与感悟必须切近材料或材料所指向的领域。从文体限制的角度看,因为高中作文教学强调思辨性,所以一般高考作文都适合写议论文,而对记叙文的写作限制较大。如浙江卷就明确限定写议论文,而多数高考作文命题要求出现“谈谈”“阐述看法和理由”等提示,因此,记叙文的写作空间越来越小。据此,高中作文教学应该训练学生将议论文作为高考作文的必备文体,而记叙文则是选备文体。
  【李正浪/供稿】
其他文献
临近毕业,看着同窗都在为找工作或出国留学而忙碌,24岁的北大研究生邵子剑却作了一个让大家颇感“荒诞”的决定:休学一年,去西藏支教。这已是邵子剑第二次休学去边疆支教,上一次是新疆。这样的毕业季选择,让他的人生显得与众不同。  “人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我能做的,就是增加生命的厚度。”他说,“新疆的一年已让我坚信,行走在祖国边疆的路上,才是我生命中最受用的大学。”邵子剑说,他只是一名极其普通的支教者,没
期刊
飞机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机场则可谓现代文明的窗口。但一段时间以来,“空怒”“机闹”却不断上演。不久前,因为航班晚点,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对地勤人员扔盒饭、扇耳光;一对母女在太原飞海口的航班上与机组人员发生冲突,并在飞机落地后大闹美兰机场。旅客享受着交通的便捷,文明素质却屡屡“晚点”,让人遗憾,也让人沉思。  维权的“偏航”,显示出权利意识有余、文明观念不足的“落差”。“冲冠一怒”的背后,是对禁止项了解不
期刊
若有人问我最熟悉哪儿?我不至于犹豫。但若要问我家乡在哪儿?我却没了底。  一天,我被老师叫进了办公室——那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不久的事。老师问:“你知道你的家乡是四川哪里吗?”  我出生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却在一岁零三个月时被带到了甬城。我的家乡是四川吗?我记得回去过那儿,那是2011年的寒假。因为是春节,父母总在外走亲访友,一解多年未见的思念。而我却人生地不熟的,不愿出门,总觉得不自在。  那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清 明  □万 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其与此诗在情感上的不同。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  王少府贬长沙  □高 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
期刊
“魏则西事件”近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身患罕见病滑膜肉瘤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学生魏则西,在辗转多家医院求治不见好转之后,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武警二院继续治疗,但在花光东凑西借的20多万元后,仍不幸离世。这名年轻人生前曾将他所受到的欺骗性搜索及治疗经历发在网上,引发了网民的强烈关注。魏则西,一位阳光少年,因为“恶”去世了!那么,“魏则西”之死,我们究竟该反思什么?  ■  1.金钱绑架。如果一个
期刊
1998年,曾任华尔街一家投行副总裁的杜聪辞职后在家乡香港成立了智行基金会,资助了河南、安徽、云南等10个省的2万多个“艾滋遗孤”读书。为此,他获得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拉蒙·麦格赛赛奖。他常在微博上“晒幸福”:他曾担心活不下来的孩子学了中医,还监督他控制血糖;以前吃不饱饭的孩子学会了烤面包,还在世界级的烤面包比赛中获了奖;上不起学的孩子毕业后回到家乡贷款创业,幫扶受艾滋病影响的老乡……他希望自
期刊
背上行囊,踏上征程,我们的生命之路布满鲜花,我们的步履永不停歇。  ——題记  完成一段学业,是自我的一次修行;完成一次旅行,是视野的一次拓展;完成一项事业,是生命的一次升华。然而,我们的生命之路怎会止于这些“句号”!人生路漫漫,修行不止,视野无疆。我们不该为步履画上“句号”,因为等着我们的还有许多未知的“问号”。  古人崇尚“学无止境”。学习,始于生命,却不应终于生命。从牙牙学语到饱读诗书,从诗
期刊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文章应当针对某些社会现实而写,诗歌应当针对某些具体事件而作。笔者之所以引用这两句话,是因为我觉得,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Ⅰ卷、Ⅱ卷作文命题出现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形式,一改过去考场作文空洞无物、苍白无力的陈旧老套,提倡或者鼓励考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人物、热点事件和热点问题,就事论事
期刊
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  弥漫的水汽,浸润了远来的家书。  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  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  故鄉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  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  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  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  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中西窗的烛光,  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  [注]201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设置了一道9分的大题,要求是“下面是今人根据
期刊
很多国家都意识到要在母语教学中追求语文的多维度目标,制定了系统的语文标准和测评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随着研究的深入,教育界日益意识到提倡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基础,其中承载了思维、审美和文化等多维度的功能。这在今年的语文试题中也略见一斑。  前些年很多学校由于偏重应试教育,写作教学几乎“全线崩溃”,教的大都是“宿构”和“套作”的技巧。去年高考出现“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结果大家几乎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