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括能源价格冲击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模型),模拟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并通过校准、脉冲相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来评价模型的解释力。结果显示,能源价格冲击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并在短期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长期会削弱。
关键词:RBC 能源价格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一、引言
真实的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简称RBC)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出发,通过引入诸如技术、政府支出、税收等一系列要素来分析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和资本、劳动一样,能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国内一些学者基于数据的计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能源进口总量持续提高,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能源的消费与国民生产同步变化。能源几乎关乎所有产品的生产。通过产业链的传导,能源价格的波动渗透到经济中的各个部门,从而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根据Firm(2000)的研究,能源价格冲击会导致厂商减少在能源上的投入,增加其他要素的投入,并导致产出下降,其他要素的边际产品也会出现下降,并可能导致通货膨胀。Brown and Yucel(2002)认为,能源价格的变化会导致收入在能源出口国和能源进口国之间重新分配,导致总投资和总储蓄的变化,进一步对经济整体产生影响。Davis and Haltiwanger(2001)年从总量和配置传导机制论证了能源价格冲击对劳动力市场上工作创造和工作破坏的影响。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减少工作的创造,反之则会增加工作的创造,而且能源价格冲击对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影响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能源价格冲击主要通过配置传导机制对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变化。能源价格冲击还可能通过利率和调整成本渠道传导。Brown、Brown and Yucel(2002)通过实证研究认为,石油价格会显著影响一国的利率水平,而利率水平的变化又会显著影响产出。
二、模型的构建与校正
(一)模型
RBC模型一般是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外生的随机冲击建立起来的,主要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和校准法。RBC模型探讨的是在古典假设的前提条件及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代表性家庭为使自身的效用达到最大化而对外部实际波动所作的理性反应,以及由此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变化。RBC模型涉及到效用函数、生产函数、资源约束以及偏好等。
在本文建立的RBC模型中,引入能源价格这一外生冲击。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代表性家庭与厂商是同质的,因此只需考虑家庭应该怎样做出决策,从而确定最优的消费和投资,以实现其各期贴现效用的最大化。假设代表性家庭具有无限寿命,其效用来自三个方面:消费、闲暇和能源。这三个方面数量的增加都会使家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假设效用函数采取以下形式:
其中,R1为资本回报率。由(6)式可以看出,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替代不仅取决于未来边际效用和资本回报率的预期,还取决于未来边际效用和资本回报率的相互作用。
(二)模型的校准
上述模型中要校准的参数有: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η,根据2005年陈学彬等的估算,η取0.77;主观贴现率β,根据1978-2006年中国的物价水平,以1978年不变的居民消费指数,取贴现率β为0.935;资本弹性α、劳动弹性β、能源弹性γ,根据1990-2008年劳动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的平均值、资本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的平均值以及α+β+γ=1,可得到资本弹性α为0.398,劳动弹性β为0.497,能源弹性γ为0.105;年折旧率δ,假设中国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为10年,则年折旧率δ为0.1;根据1995-2008年能源价格的增长速度的平均值,可以估算出μ的值为0.01。
三、脉冲响应函数模拟结果
为了分析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真实的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变量以对模型进行模拟: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价格(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煤油电价格指数来表示)以及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以及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中的中国季度数据,数据的样本区间是2001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四季度。
模拟结果显示,能源价格冲击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短期比较明显,而目还呈现出加剧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这种负面影响逐渐消散,并向零靠近。这种分析结果验证了:在短期,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减少生产投入,从而约束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在长期,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一系列关于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逐渐出台,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而且增加了中国国内能源的供应量,从而抵消了能源价格上涨的负面效应。另外,能源价格冲击对通货膨张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在短期内会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快速提高,并在第12期时上涨速度开始减缓,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值。
四、结论
RBC模型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能源价格变化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产生影响。能源价格在短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在长期这种负面效应会减弱。能源价格还会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
面对中国未来对能源需求仍然会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开放的中国经济受能源价格的影响会越来越尢如何以可以接受的或是合适的价格来获得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快速发展的能源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应该建立完善的能源产品储备机制,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继续坚持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另外,财政和货币政策也要密切关注能源价格冲击,在权衡能源价格冲击带来的宏观经济变化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将能源价格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
关键词:RBC 能源价格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一、引言
真实的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简称RBC)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出发,通过引入诸如技术、政府支出、税收等一系列要素来分析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和资本、劳动一样,能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国内一些学者基于数据的计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能源进口总量持续提高,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能源的消费与国民生产同步变化。能源几乎关乎所有产品的生产。通过产业链的传导,能源价格的波动渗透到经济中的各个部门,从而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根据Firm(2000)的研究,能源价格冲击会导致厂商减少在能源上的投入,增加其他要素的投入,并导致产出下降,其他要素的边际产品也会出现下降,并可能导致通货膨胀。Brown and Yucel(2002)认为,能源价格的变化会导致收入在能源出口国和能源进口国之间重新分配,导致总投资和总储蓄的变化,进一步对经济整体产生影响。Davis and Haltiwanger(2001)年从总量和配置传导机制论证了能源价格冲击对劳动力市场上工作创造和工作破坏的影响。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减少工作的创造,反之则会增加工作的创造,而且能源价格冲击对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影响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能源价格冲击主要通过配置传导机制对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变化。能源价格冲击还可能通过利率和调整成本渠道传导。Brown、Brown and Yucel(2002)通过实证研究认为,石油价格会显著影响一国的利率水平,而利率水平的变化又会显著影响产出。
二、模型的构建与校正
(一)模型
RBC模型一般是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外生的随机冲击建立起来的,主要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和校准法。RBC模型探讨的是在古典假设的前提条件及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代表性家庭为使自身的效用达到最大化而对外部实际波动所作的理性反应,以及由此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变化。RBC模型涉及到效用函数、生产函数、资源约束以及偏好等。
在本文建立的RBC模型中,引入能源价格这一外生冲击。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代表性家庭与厂商是同质的,因此只需考虑家庭应该怎样做出决策,从而确定最优的消费和投资,以实现其各期贴现效用的最大化。假设代表性家庭具有无限寿命,其效用来自三个方面:消费、闲暇和能源。这三个方面数量的增加都会使家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假设效用函数采取以下形式:
其中,R1为资本回报率。由(6)式可以看出,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替代不仅取决于未来边际效用和资本回报率的预期,还取决于未来边际效用和资本回报率的相互作用。
(二)模型的校准
上述模型中要校准的参数有: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η,根据2005年陈学彬等的估算,η取0.77;主观贴现率β,根据1978-2006年中国的物价水平,以1978年不变的居民消费指数,取贴现率β为0.935;资本弹性α、劳动弹性β、能源弹性γ,根据1990-2008年劳动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的平均值、资本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的平均值以及α+β+γ=1,可得到资本弹性α为0.398,劳动弹性β为0.497,能源弹性γ为0.105;年折旧率δ,假设中国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为10年,则年折旧率δ为0.1;根据1995-2008年能源价格的增长速度的平均值,可以估算出μ的值为0.01。
三、脉冲响应函数模拟结果
为了分析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真实的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变量以对模型进行模拟: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价格(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煤油电价格指数来表示)以及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以及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中的中国季度数据,数据的样本区间是2001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四季度。
模拟结果显示,能源价格冲击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短期比较明显,而目还呈现出加剧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这种负面影响逐渐消散,并向零靠近。这种分析结果验证了:在短期,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减少生产投入,从而约束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在长期,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一系列关于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逐渐出台,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而且增加了中国国内能源的供应量,从而抵消了能源价格上涨的负面效应。另外,能源价格冲击对通货膨张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在短期内会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快速提高,并在第12期时上涨速度开始减缓,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值。
四、结论
RBC模型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能源价格变化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产生影响。能源价格在短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在长期这种负面效应会减弱。能源价格还会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
面对中国未来对能源需求仍然会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开放的中国经济受能源价格的影响会越来越尢如何以可以接受的或是合适的价格来获得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快速发展的能源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应该建立完善的能源产品储备机制,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继续坚持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另外,财政和货币政策也要密切关注能源价格冲击,在权衡能源价格冲击带来的宏观经济变化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将能源价格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