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经常对“教”与“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谈谈自己多年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一些做法:
一、从教材的使用中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以一种参考提示性的形式出现,给教师与学生展示多样化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资料。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对教材内容的解构与重组,对例题、习题的改造、编写、扩充等。以下以人教版七年级(上)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为例。
问题: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机――台,今年购买计算机――台,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得方程x+2x+4x=140,
把含有x的项合并同类项,得7x=140,
教材设计虽然是这样编排,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到:
(1)阅读理解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式;(2)如何进行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教师在这两个过程中的操作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反思的。特別是学困生在以上两个学习关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否让教师满意呢?先解决问题(1),还是先解决问题(2)呢?或者两个问题能同时解决呢?在实际教学中,逐一解决的方式比较理想,教学效果明显。反思这样的问题对今后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从“主体”作用的发挥中反思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堂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中还要反思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因为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要适当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
三、从备课中反思
1.备课起点。起点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知识起点适合学生,才能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懂,也才肯去学;起点过低,学生没有兴趣学,不愿去学;起点过高,学生学不懂,就不想学了。
2.备课重点。知识重点是知识起点与知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要重点内容突出、重点知识重点讲,要围绕重点,以重点为中心,辅以适当讲练。
3.备课难点。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即为难点。难点和重点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教者要依据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注重分析、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4.讲练结合点。数学教学中离不开讲与练,其中训练往往被当成一条线。课后反思是否处理好例题、习题、作业,以及课后练习题的安排,训练层次是否尽可能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才能有机地形成讲练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5.知识系统化。将新旧知识问题的纵横联系、内容及其重要性等简单小结,总结知识形成规律,达成共识,形成知识网络,便于记忆和灵活运用知识。这是教学后反思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掌握反思的切入点
1.在问题探索中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特征是探索,通过探索,认识知识的特点、理解知识的意义,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这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探索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是比较有实效的。
2.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反思。数学学习是把客观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内化”必须有感受、体验、交流、辨析、意义建构等,因此,课堂教学须重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回顾,并对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反思,可以把弥散的经验和结构化程度较低的数学思想方法概括出来。
3.在解答问题中反思。解答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的活动形式。概念的理解、掌握、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态度的形成都离不开解答问题的实践。解答问题时,如果缺乏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过程没有提炼,那么解题的质量就不高,解题的思维松散,不严密、不理性、不科学。
4.在问题纠错中反思。数学解题中的错误是数学学科的一个突出现象,纠错这一环节显然非常有意义。针对错题,教师讲解得很详细。但是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学生遇到同类问题,错误又重犯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反思,选择典型错例,结合练习题,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改善认知结构中不完善的地方,寻找克服错误的有效途径。
5.在反馈信息中反思。课堂教学是多方互动的,信息的反馈是多渠道的,教学中善于把来源于课堂内外师生之中的信息集中,并及时进行反思,是落实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一个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教材里的启发性材料,建设民主化课堂,最终指引学生自主地学习与思考.伴随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见解。
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拥的创新思维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开放民主的教学模式也就呼之欲出了,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他应该是在满足教材基础内容的条件下,将教学内容牵引到现实生活中来,甚至可以恰当地介绍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指引学生关注时事,注重科学发展.既然要建设民主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并适当地去触发和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朋友的姿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来.这种角色的转化,将使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体会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进而摆脱了从前那种重复式教学的厌倦和烦恼,课堂也会在这种多维的对话体系下变得活跃起来.课堂也就一脱过去僵硬的大衣,显露出无限的活泼生机,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心灵窗户,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心理素质,一举两得,通过课堂教学反思,促使教师将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学活动中来,认真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理论、思想,并寻找、创造新的思维、新的策略,用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经过不断的努力,教师就能成为一名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一、从教材的使用中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以一种参考提示性的形式出现,给教师与学生展示多样化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资料。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对教材内容的解构与重组,对例题、习题的改造、编写、扩充等。以下以人教版七年级(上)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为例。
问题: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机――台,今年购买计算机――台,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得方程x+2x+4x=140,
把含有x的项合并同类项,得7x=140,
教材设计虽然是这样编排,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到:
(1)阅读理解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式;(2)如何进行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教师在这两个过程中的操作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反思的。特別是学困生在以上两个学习关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否让教师满意呢?先解决问题(1),还是先解决问题(2)呢?或者两个问题能同时解决呢?在实际教学中,逐一解决的方式比较理想,教学效果明显。反思这样的问题对今后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从“主体”作用的发挥中反思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堂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中还要反思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因为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要适当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
三、从备课中反思
1.备课起点。起点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知识起点适合学生,才能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懂,也才肯去学;起点过低,学生没有兴趣学,不愿去学;起点过高,学生学不懂,就不想学了。
2.备课重点。知识重点是知识起点与知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要重点内容突出、重点知识重点讲,要围绕重点,以重点为中心,辅以适当讲练。
3.备课难点。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即为难点。难点和重点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教者要依据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注重分析、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4.讲练结合点。数学教学中离不开讲与练,其中训练往往被当成一条线。课后反思是否处理好例题、习题、作业,以及课后练习题的安排,训练层次是否尽可能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才能有机地形成讲练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5.知识系统化。将新旧知识问题的纵横联系、内容及其重要性等简单小结,总结知识形成规律,达成共识,形成知识网络,便于记忆和灵活运用知识。这是教学后反思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掌握反思的切入点
1.在问题探索中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特征是探索,通过探索,认识知识的特点、理解知识的意义,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这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探索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是比较有实效的。
2.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反思。数学学习是把客观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内化”必须有感受、体验、交流、辨析、意义建构等,因此,课堂教学须重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回顾,并对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反思,可以把弥散的经验和结构化程度较低的数学思想方法概括出来。
3.在解答问题中反思。解答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的活动形式。概念的理解、掌握、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态度的形成都离不开解答问题的实践。解答问题时,如果缺乏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过程没有提炼,那么解题的质量就不高,解题的思维松散,不严密、不理性、不科学。
4.在问题纠错中反思。数学解题中的错误是数学学科的一个突出现象,纠错这一环节显然非常有意义。针对错题,教师讲解得很详细。但是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学生遇到同类问题,错误又重犯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反思,选择典型错例,结合练习题,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改善认知结构中不完善的地方,寻找克服错误的有效途径。
5.在反馈信息中反思。课堂教学是多方互动的,信息的反馈是多渠道的,教学中善于把来源于课堂内外师生之中的信息集中,并及时进行反思,是落实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一个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教材里的启发性材料,建设民主化课堂,最终指引学生自主地学习与思考.伴随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见解。
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拥的创新思维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开放民主的教学模式也就呼之欲出了,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他应该是在满足教材基础内容的条件下,将教学内容牵引到现实生活中来,甚至可以恰当地介绍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指引学生关注时事,注重科学发展.既然要建设民主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并适当地去触发和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朋友的姿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来.这种角色的转化,将使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体会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进而摆脱了从前那种重复式教学的厌倦和烦恼,课堂也会在这种多维的对话体系下变得活跃起来.课堂也就一脱过去僵硬的大衣,显露出无限的活泼生机,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心灵窗户,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心理素质,一举两得,通过课堂教学反思,促使教师将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学活动中来,认真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理论、思想,并寻找、创造新的思维、新的策略,用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经过不断的努力,教师就能成为一名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