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加工中心空间精度预测及量化验证

来源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卧式加工中心整机加工精度,且针对卧式加工中心精度预测模型难以量化验证的问题,基于旋量理论建立了精度预测完备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精度预测模型量化验证方法.首先,以旋量理论为研究基础,并借助旋量指数积建立了某多自由度机器人末端运动学正解;其次,在分析了卧式加工中心几何误差的基础上,结合该机床运动链分析结果构建了卧式加工中心精度预测模型;进而借助“十二线法”完成了几何误差分离过程,并最终输出了机床精度预测结果云图;最后,基于ISO230-6的体对角线实验设计进行了精度预测模型量化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四条体对角线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程度较高,PPP、NPP、PNP、PPN预测与实际数据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21μm、-1.06μm、-1.68μm、-0.05μm,有效验证了该卧式加工中心精度预测模型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不同扫描条件对CT图像的影响,为模拟定位工作中扫描协议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飞利浦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扫描Catphan504模体,分析管电压、管电流、层厚、过滤器、扫描方式、扫描视野、摆放位置等扫描条件对CT图像的影响.结果:CT值参数受管电压及过滤器影响明显,140 kV管电压CT值最大偏差为69.6 HU;Sharp Edge过滤器最大偏差为215.3 HU.图像均匀性受过滤器Detail、Y-Sharp、Y-Detail影响明显.空间分辨率参数受矩阵、过滤器、摆放
针对机械产品质量特性多样化和复杂性,关键质量特性识别存在主观性强、识别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机械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权重综合识别方法.通过建立机械产品质量特性层次模型,统计分析得到质量特性分层集合,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信息熵法计算客观权重,模糊Borda法计算综合主客观权重,并对结果绘制帕累托图,根据“20/80原则”识别出关键质量特性.对数控转台的齿轮转动元动作单元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