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体育舞蹈训练的主要内容并对训练方法进行不断优化,是提升高校体育舞蹈训练成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高校体育舞蹈训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期望为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内容方法
体育舞蹈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发展迅速,但于国际整体水平相比,我国体育舞蹈教育仍然相对滞后。要想达到国际水平,我们除了要强化对国外优秀选手的技术研究外,还应结合我国学习者的特点和基础构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训练体系,包括建立科学的训练内容和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几个要点内容进行分析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
一、体能与姿态
任何种类的舞蹈都对舞者有着基本形态的要求,要达到这种要求就需要进行长期的基本形态训练。而同时身体机能是保障舞者顺利完成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演的重要基礎条件。因而基本形态训练与体能训练成为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基础性训练内容。要使舞者具有良好的身体机能和形成标准的身体姿态,就需要对其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训练,因而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中,对体能与姿态的训练要持续、长期地开展,即使在训练内容不断升级,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体能与姿态训练也应作为一项常规训练内容渗透到舞者的日常训练活动中,从而使其在长期系统的训练下,健康水平与机体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为大负荷、高难度的训练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能与姿态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平衡、外开、柔韧、力量和重心。其中重心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在体育舞蹈中,无论何种舞蹈动作和身体姿态,也不论单腿支撑重心,还是双腿支撑重心,躯体均须平衡地置于髋部,由支撑腿或双腿擎起身体的重量。为了提升训练成效,也可在体育舞蹈训练时渗透芭蕾舞训练,尤其是强化“扶把动作”的练习,这是因为这一动作能够有效提升舞者的平衡能力。
二、协调能力
良好的协调能力是将完美的姿态协调组合起来的重要基础,因而舞蹈者的协调能力对其表演水准和动作完成质量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中应将对学生协调能力的训练作为重点之一,使其对动作与动作、舞步与舞步,乃至舞者与舞者之间进行紧密连贯的配合,进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身体协调能力与人体不同部位的配合程度有着重要的联系,强化交替采用左右动作变换、身体方向的变换、动作配合的变换、动作速率的变换、动作力量大小的变换等基础性选连对于提升学习者身体协调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此外,随着体育舞蹈训练内容的不断拓展,逐渐提升以上几项训练的难度,对于促进舞者身体协调能力的不断发展也尤为重要。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常常采用的训练手段有反向完成动作练习、改变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练习、采用不习惯组合动作练习、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等等。
三、韵律与艺术感
韵律是体育舞蹈的灵魂,对于展现体育舞蹈特征、风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展现舞蹈作品“形”与“神”的审美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了提升舞者对体育舞蹈艺术风格的认识,在体育舞蹈训练中渗透体育舞蹈艺术内涵的教育也尤为重要。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中,做好韵律训练与艺术教育,是提升学习者体育舞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韵律与艺术感训练通常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一是模仿练习。即根据体育舞蹈作品的风格与特征,在老师的示范、讲解和指导下进行模仿练习,要注意在此过程中应将舞蹈的动作特点与内在审美内涵讲透,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进而在模仿联系中深刻体会每个动作的特征与内涵;二是,多观看优秀作品或体育舞蹈赛事录像,多观察多揣摩优秀选手的表达方式和优点。同时在表演机会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录像使自己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从而逐渐形成对韵律的感知能力和对舞蹈艺术特征的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渐学会用自己的肢体去传达对舞蹈内涵与艺术特征的理解。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训练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只有将体能与姿态训练、协调能力训练、韵律与艺术感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舞蹈选手。但实际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不同的学习者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基础,训练时应因材施教;体育舞蹈训练中应将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审美能力训练有效渗透到各项体能、动作、技术训练过程中,以全面提升学习者体育舞蹈综合素质;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师生间的沟通,以及时了解训练成效与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不断优化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 董又祯,常有江.高校体育舞蹈价值探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26(1):95-96.
[2] 黄邓军.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0):104-105.
[3] 许莉.影响安徽省体育舞蹈发展因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5):8-11.
[4] 陈自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舞蹈课程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44-246.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内容方法
体育舞蹈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发展迅速,但于国际整体水平相比,我国体育舞蹈教育仍然相对滞后。要想达到国际水平,我们除了要强化对国外优秀选手的技术研究外,还应结合我国学习者的特点和基础构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训练体系,包括建立科学的训练内容和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几个要点内容进行分析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
一、体能与姿态
任何种类的舞蹈都对舞者有着基本形态的要求,要达到这种要求就需要进行长期的基本形态训练。而同时身体机能是保障舞者顺利完成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演的重要基礎条件。因而基本形态训练与体能训练成为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基础性训练内容。要使舞者具有良好的身体机能和形成标准的身体姿态,就需要对其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训练,因而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中,对体能与姿态的训练要持续、长期地开展,即使在训练内容不断升级,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体能与姿态训练也应作为一项常规训练内容渗透到舞者的日常训练活动中,从而使其在长期系统的训练下,健康水平与机体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为大负荷、高难度的训练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能与姿态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平衡、外开、柔韧、力量和重心。其中重心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在体育舞蹈中,无论何种舞蹈动作和身体姿态,也不论单腿支撑重心,还是双腿支撑重心,躯体均须平衡地置于髋部,由支撑腿或双腿擎起身体的重量。为了提升训练成效,也可在体育舞蹈训练时渗透芭蕾舞训练,尤其是强化“扶把动作”的练习,这是因为这一动作能够有效提升舞者的平衡能力。
二、协调能力
良好的协调能力是将完美的姿态协调组合起来的重要基础,因而舞蹈者的协调能力对其表演水准和动作完成质量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中应将对学生协调能力的训练作为重点之一,使其对动作与动作、舞步与舞步,乃至舞者与舞者之间进行紧密连贯的配合,进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身体协调能力与人体不同部位的配合程度有着重要的联系,强化交替采用左右动作变换、身体方向的变换、动作配合的变换、动作速率的变换、动作力量大小的变换等基础性选连对于提升学习者身体协调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此外,随着体育舞蹈训练内容的不断拓展,逐渐提升以上几项训练的难度,对于促进舞者身体协调能力的不断发展也尤为重要。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常常采用的训练手段有反向完成动作练习、改变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练习、采用不习惯组合动作练习、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等等。
三、韵律与艺术感
韵律是体育舞蹈的灵魂,对于展现体育舞蹈特征、风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展现舞蹈作品“形”与“神”的审美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了提升舞者对体育舞蹈艺术风格的认识,在体育舞蹈训练中渗透体育舞蹈艺术内涵的教育也尤为重要。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中,做好韵律训练与艺术教育,是提升学习者体育舞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韵律与艺术感训练通常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一是模仿练习。即根据体育舞蹈作品的风格与特征,在老师的示范、讲解和指导下进行模仿练习,要注意在此过程中应将舞蹈的动作特点与内在审美内涵讲透,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进而在模仿联系中深刻体会每个动作的特征与内涵;二是,多观看优秀作品或体育舞蹈赛事录像,多观察多揣摩优秀选手的表达方式和优点。同时在表演机会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录像使自己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从而逐渐形成对韵律的感知能力和对舞蹈艺术特征的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渐学会用自己的肢体去传达对舞蹈内涵与艺术特征的理解。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训练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只有将体能与姿态训练、协调能力训练、韵律与艺术感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舞蹈选手。但实际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不同的学习者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基础,训练时应因材施教;体育舞蹈训练中应将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审美能力训练有效渗透到各项体能、动作、技术训练过程中,以全面提升学习者体育舞蹈综合素质;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师生间的沟通,以及时了解训练成效与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不断优化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 董又祯,常有江.高校体育舞蹈价值探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26(1):95-96.
[2] 黄邓军.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0):104-105.
[3] 许莉.影响安徽省体育舞蹈发展因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5):8-11.
[4] 陈自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舞蹈课程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