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逐步加强了针对微课导学的关注与重视。虽然近些年微课导学融入了高校课堂教学,但是其导学优势并未完全发挥。结合微课特点与导学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高等教育中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以便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革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微课导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63-01
一、微课特点与导学式教学模式
(一)微课特点
微课是运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碎片化的学习内容以及相应的拓展教学素材融会贯通之后形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在高等教育中利用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料,其主要的教学特点在三个方面:(1)教学时间短,通常情况下微课不超过10分钟。(2)教学内容少,主要讲解本节课程的重点与难点。(3)资源容量小,以rm、wmv、flv等格式的多媒体网络在线播放为主,也可以通过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演示。微课并未占用大量教学时间,本身的教学结构具备情景化特征,因此更加适合高等教育的导学教学内容。
(二)导学式教学模式需求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以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式自主学习模式。但是多年来高等教育同样受导学模式如何开展的困扰。一方面,学习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以最为便捷的方式将吸引度较高的学习资源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否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将课程重点与难点呈现给学生,指引学习方向。从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拓展性需求分析,采取微课教学模式更加契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以微课的情景化再现方式,将重要的教学内容快速地呈现给学生,而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在微课中体验和感受教学情景的学习内容,继而呈现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优势。那么也更加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以“主导”代替“主体”的课堂教学现状。
二、高等教育中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针对具体课程设计微课导入教学资料
微课导学的教学模式中,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较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参与感,取决于微课视频在设计上的情景再现能力。高校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时,既要以专业课程为主线,将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效融入,也需要适当拓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相关课外内容。那么就需要以微课教学内容为核心,适当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突出本节课程的主题,同时指明教学方向,并补充完整的教学信息。在短短10分钟内的微课视频中,既要保证教学素材具备较强的实践内容,也需要适当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才能发挥出微课导学的引导功能。在构建鲜明的学习主题之后,便可以向学生抛出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思考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最终发挥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二)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创设微课导学环节
通常情况下,微课导学模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反馈信息。但是与以往教学环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应教学评价的设置也需要酌情处理。以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信息反馈体现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但是在微课导学中,这些评价指标的适用度并不充分。当微课设置存在偏差或者情景再现力不足时,其教学评价显然受到技术因素干扰。那么,此時评价教学效果也需要融入相应的技术因素,最为直接的方法是以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参考变量。假设第一节课时,学生的反馈信息良好,证明初期设置的微课导学内容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反之,假设学生并未体现出学习主动性的加强,也存在微课设置不合理,或者微课视频设计存在模糊界定的客观因素。因此,高校教师不能一味强调微课导学的重要性,而应当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当调整微课导学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微课导学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微课导学在设置上有第一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主要功能,那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也是最为关键的技术要素。当学生的学习进度超过了微课的导学内容时,这样的学习资源对学生并不会起到较强的辅助学习作用,而学生的主动性也会有所下滑,这证明微课导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反之,当学生的学习进度远远落后于微课导学内容,微课视频中的所有信息让学生产生了更多误区,证明微课导学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理解范畴,因此并不利于导学内容的优化配置。为此,综合以上辩证分析结论,在高等教育中融入微课导学内容时,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才能将适合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的信息通过微课传递给学生,发挥微课导学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曾静,吴萍,陈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专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4):55-60.
[2]段春艳.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18):144.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微课导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63-01
一、微课特点与导学式教学模式
(一)微课特点
微课是运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碎片化的学习内容以及相应的拓展教学素材融会贯通之后形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在高等教育中利用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料,其主要的教学特点在三个方面:(1)教学时间短,通常情况下微课不超过10分钟。(2)教学内容少,主要讲解本节课程的重点与难点。(3)资源容量小,以rm、wmv、flv等格式的多媒体网络在线播放为主,也可以通过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演示。微课并未占用大量教学时间,本身的教学结构具备情景化特征,因此更加适合高等教育的导学教学内容。
(二)导学式教学模式需求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以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式自主学习模式。但是多年来高等教育同样受导学模式如何开展的困扰。一方面,学习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以最为便捷的方式将吸引度较高的学习资源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否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将课程重点与难点呈现给学生,指引学习方向。从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拓展性需求分析,采取微课教学模式更加契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以微课的情景化再现方式,将重要的教学内容快速地呈现给学生,而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在微课中体验和感受教学情景的学习内容,继而呈现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优势。那么也更加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以“主导”代替“主体”的课堂教学现状。
二、高等教育中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针对具体课程设计微课导入教学资料
微课导学的教学模式中,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较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参与感,取决于微课视频在设计上的情景再现能力。高校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时,既要以专业课程为主线,将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效融入,也需要适当拓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相关课外内容。那么就需要以微课教学内容为核心,适当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突出本节课程的主题,同时指明教学方向,并补充完整的教学信息。在短短10分钟内的微课视频中,既要保证教学素材具备较强的实践内容,也需要适当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才能发挥出微课导学的引导功能。在构建鲜明的学习主题之后,便可以向学生抛出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思考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最终发挥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二)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创设微课导学环节
通常情况下,微课导学模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反馈信息。但是与以往教学环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应教学评价的设置也需要酌情处理。以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信息反馈体现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但是在微课导学中,这些评价指标的适用度并不充分。当微课设置存在偏差或者情景再现力不足时,其教学评价显然受到技术因素干扰。那么,此時评价教学效果也需要融入相应的技术因素,最为直接的方法是以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参考变量。假设第一节课时,学生的反馈信息良好,证明初期设置的微课导学内容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反之,假设学生并未体现出学习主动性的加强,也存在微课设置不合理,或者微课视频设计存在模糊界定的客观因素。因此,高校教师不能一味强调微课导学的重要性,而应当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当调整微课导学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微课导学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微课导学在设置上有第一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主要功能,那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也是最为关键的技术要素。当学生的学习进度超过了微课的导学内容时,这样的学习资源对学生并不会起到较强的辅助学习作用,而学生的主动性也会有所下滑,这证明微课导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反之,当学生的学习进度远远落后于微课导学内容,微课视频中的所有信息让学生产生了更多误区,证明微课导学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理解范畴,因此并不利于导学内容的优化配置。为此,综合以上辩证分析结论,在高等教育中融入微课导学内容时,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才能将适合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的信息通过微课传递给学生,发挥微课导学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曾静,吴萍,陈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专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4):55-60.
[2]段春艳.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1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