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改革中,我校确立了“绿色教育”,以及“为拥有‘绿色人生’而完善自我”的教育理念。所谓“绿色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教育,主张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坚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要实现“绿色教育”,必须正确处理规范与和谐、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特色建设与团队精神的关系。因为只有在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才可以谈和谐校园建设;只有坚持素质教育,才能有健康的养成教育;也只有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彰显学校特色。同时,只有把这三种关系处理好了,“绿色教育”的教育理念也才能在实践中变为现实。
一、规范管理下的和谐校园建设
所谓规范管理,其实就是制度管理、民主管理,是把校长的权威转化为教职工的集体权威。正因为时时、事事都是教职工的集体权威在主宰,学校才会和谐而又充满凝聚力。在这里,规范管理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规范育人。要从养成教育入手,形成长效机制,推广“班中班”式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即将一个班级分为四个“小班级”,“小班级”设置同大班级一样,它的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均由学生担任,班级之间互相监督,开展竞赛与合作,实施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
二是规范主体。也就是说,要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如果教育不能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学习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那么教育也就谈不上主体性了。应当说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认为,自己是给校长干的;有更多的学生认为,自己是给教师学的。这是教育的悲哀!规范教育主体,就是要让教师进一步体会到教育是自己的事情,唤回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同样,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唤回学生学习的快乐感。这就需要把校长的权威转化为教职工的集体权威;教师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强化民主管理。
三是规范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校长,首先要重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方案、各级政府的教育政策;其次要针对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将制度下发到学校师生中学习讨论,征集民主意见和建议,修正制度;制度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规范制度,就是要尊重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的力量。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组织的检查中,我校档案管理总是被给予高度评价。其实那些档案就是我们日常规范管理的见证:各种制度健全,落实制度的各种措施、步骤到位,并且有详实的记录,最终结果总结、反馈等也都应有尽有。
规范办学行为,既要规范课程、课时、学生作业量,也要规范作息时间、考试招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化解教师、学生、家长思想意识中易产生的三个误区。
一是规范管理了,可以多放假、多休息。实际上,我们一直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假期了解社会、观察社会,通过放假参加社会实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的,所以说放假与求知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二是规范管理了,就不能提成绩。强调素质教育不等于不能提成绩,我们只是不要太过度、泛滥的考试。分数还是应该提的,但绝不是倡导以一分之差而忽略学生其他优秀的素质。
三是规范学校管理了,就忽略家庭、社会的管理。在规范管理中,我校并不独揽学生的管理责任。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配合,虽然我校负责规划指导学生的节假日、双休日的学习与生活,但学校教育不能包办代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二、在养成教育中奠定素质教育的根基
长期以来,在功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教育教学,靠拼时间来拼质量,靠看、管、压来督促学习,造成了许多学生厌学,没有学习兴趣和思考习惯。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因此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就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我校严格规范了自己的办学行为。我们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把课题向深里做,向实处做。针对学生个体良好素质的形成,学校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一是开设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学校全面开设了养成教育校本课程。为开设养成教育课提供教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良好习惯伴我行”活动,为今后更加系统、规范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强化教师水平。养成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管理。我校除全体教师参与养成教育外,还安排了专职的养成教育学科教师,与班主任相结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三是完善评价机制。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进入学生的档案。学校还坚持激励性评价,设立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五星级评价,每个星级都有达标内容。学校还定期开展评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文化宣传栏广泛宣传表彰,形成了浓厚的教育氛围。
四是开展实践活动。我校把养成教育的内容渗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如利用军政训练,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等好习惯;利用开放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五是创设立体式教育网络。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条途径的协调一致。学校利用家长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组织,以及致家长信、家校联系卡、家长接待日、网络沟通、走访家长等方法,形成了立体式的养成教育网络,凝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三、在特色建设中彰显团队精神
古寨中学提出了“为拥有绿色人生而完善自我”的教育理念。“完善自我”意味着没有最好的自我,只有不断追求、不断完善的更好的自我,它表明人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这是我们的特色建设理念,也是激励师生不断进取而设置的一种理想的境界。但特色建设需要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来支撑。当特色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团队精神就会得到显现。
我校的特色理念是通过“绿色学校、绿色课堂、和谐教育”三个平台建设得到落实的。绿色学校是一个办学目标、办学档次的综合定位,主要责任在学校领导;绿色课堂是教师展示自我、播撒智慧的平台,教师是主导;和谐教育涉及到家校合作、师生和谐、生生互动等全方位的因素,是整体团队势力的综合体现。如果用两个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展示一下特色建设与团队精神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便会一目了然。
一是“一助一、手拉手”帮教、帮困活动。这是古寨中学在创建特色学校建设中的一项核心活动,目的在于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帮助、熏陶学生,让校园充满爱心,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爱心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活动开始后不久,全校上下形成了浓厚的追求上进、无私奉献的氛围,在全校树立起了从我做起、奉献社会的良好教育形象,体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对此,受助学子说:“将来我想做一位老师, 因为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和谐温暖。我是受到了老师的帮助,所以我想去帮助更多的人。”帮困教师也说:“当责任的信念与帮助的行动结合在一起时,我们的团队精神就在践行帮教帮困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二是学科特色建设。几年来持之以恒的学科教研活动,部分学科特色初露锋芒。如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了我区教研中心和教育专家陶西平的肯定,历史教研组集体得到了2006年度的创新奖。
今天的特色就是明天的主流,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对此,我们是不会满足现有的成绩的。为了“绿色人生”,我们必须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古寨中学)
(责任编辑: 朱蒙)
一、规范管理下的和谐校园建设
所谓规范管理,其实就是制度管理、民主管理,是把校长的权威转化为教职工的集体权威。正因为时时、事事都是教职工的集体权威在主宰,学校才会和谐而又充满凝聚力。在这里,规范管理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规范育人。要从养成教育入手,形成长效机制,推广“班中班”式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即将一个班级分为四个“小班级”,“小班级”设置同大班级一样,它的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均由学生担任,班级之间互相监督,开展竞赛与合作,实施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
二是规范主体。也就是说,要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如果教育不能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学习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那么教育也就谈不上主体性了。应当说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认为,自己是给校长干的;有更多的学生认为,自己是给教师学的。这是教育的悲哀!规范教育主体,就是要让教师进一步体会到教育是自己的事情,唤回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同样,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唤回学生学习的快乐感。这就需要把校长的权威转化为教职工的集体权威;教师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强化民主管理。
三是规范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校长,首先要重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方案、各级政府的教育政策;其次要针对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将制度下发到学校师生中学习讨论,征集民主意见和建议,修正制度;制度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规范制度,就是要尊重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的力量。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组织的检查中,我校档案管理总是被给予高度评价。其实那些档案就是我们日常规范管理的见证:各种制度健全,落实制度的各种措施、步骤到位,并且有详实的记录,最终结果总结、反馈等也都应有尽有。
规范办学行为,既要规范课程、课时、学生作业量,也要规范作息时间、考试招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化解教师、学生、家长思想意识中易产生的三个误区。
一是规范管理了,可以多放假、多休息。实际上,我们一直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假期了解社会、观察社会,通过放假参加社会实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的,所以说放假与求知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二是规范管理了,就不能提成绩。强调素质教育不等于不能提成绩,我们只是不要太过度、泛滥的考试。分数还是应该提的,但绝不是倡导以一分之差而忽略学生其他优秀的素质。
三是规范学校管理了,就忽略家庭、社会的管理。在规范管理中,我校并不独揽学生的管理责任。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配合,虽然我校负责规划指导学生的节假日、双休日的学习与生活,但学校教育不能包办代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二、在养成教育中奠定素质教育的根基
长期以来,在功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教育教学,靠拼时间来拼质量,靠看、管、压来督促学习,造成了许多学生厌学,没有学习兴趣和思考习惯。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因此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就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我校严格规范了自己的办学行为。我们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把课题向深里做,向实处做。针对学生个体良好素质的形成,学校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一是开设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学校全面开设了养成教育校本课程。为开设养成教育课提供教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良好习惯伴我行”活动,为今后更加系统、规范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强化教师水平。养成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管理。我校除全体教师参与养成教育外,还安排了专职的养成教育学科教师,与班主任相结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三是完善评价机制。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进入学生的档案。学校还坚持激励性评价,设立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五星级评价,每个星级都有达标内容。学校还定期开展评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文化宣传栏广泛宣传表彰,形成了浓厚的教育氛围。
四是开展实践活动。我校把养成教育的内容渗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如利用军政训练,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等好习惯;利用开放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五是创设立体式教育网络。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条途径的协调一致。学校利用家长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组织,以及致家长信、家校联系卡、家长接待日、网络沟通、走访家长等方法,形成了立体式的养成教育网络,凝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三、在特色建设中彰显团队精神
古寨中学提出了“为拥有绿色人生而完善自我”的教育理念。“完善自我”意味着没有最好的自我,只有不断追求、不断完善的更好的自我,它表明人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这是我们的特色建设理念,也是激励师生不断进取而设置的一种理想的境界。但特色建设需要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来支撑。当特色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团队精神就会得到显现。
我校的特色理念是通过“绿色学校、绿色课堂、和谐教育”三个平台建设得到落实的。绿色学校是一个办学目标、办学档次的综合定位,主要责任在学校领导;绿色课堂是教师展示自我、播撒智慧的平台,教师是主导;和谐教育涉及到家校合作、师生和谐、生生互动等全方位的因素,是整体团队势力的综合体现。如果用两个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展示一下特色建设与团队精神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便会一目了然。
一是“一助一、手拉手”帮教、帮困活动。这是古寨中学在创建特色学校建设中的一项核心活动,目的在于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帮助、熏陶学生,让校园充满爱心,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爱心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活动开始后不久,全校上下形成了浓厚的追求上进、无私奉献的氛围,在全校树立起了从我做起、奉献社会的良好教育形象,体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对此,受助学子说:“将来我想做一位老师, 因为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和谐温暖。我是受到了老师的帮助,所以我想去帮助更多的人。”帮困教师也说:“当责任的信念与帮助的行动结合在一起时,我们的团队精神就在践行帮教帮困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二是学科特色建设。几年来持之以恒的学科教研活动,部分学科特色初露锋芒。如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了我区教研中心和教育专家陶西平的肯定,历史教研组集体得到了2006年度的创新奖。
今天的特色就是明天的主流,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对此,我们是不会满足现有的成绩的。为了“绿色人生”,我们必须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古寨中学)
(责任编辑: 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