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不断研究与发展过程当中,非金属材料主要性能指标与检测工作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会有多种缺陷与不足存在。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对上述问题的重视程度,立足于实际借助必要的措施与手段实现对非金属材料性能检测工作科学性与合理性的保障。本文主要针对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检测方法进行進一步探究,这对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非金属材料;主要性能;指标;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B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290-01
1 机械性能
1.1 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是评估材料受到拉伸力的情况下,材料会伸长、变形、产生应力、甚至发生断裂的特性。试验时通过夹住标准样条的两头的夹具分离产生对样品的拉伸力夹具分离速率及样品拉伸速率为可控。记录样品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受力以及事先在样品上做好的两个标记线间的距离。直到样品发生断裂,可以测定样品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拉伸断裂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等性能。
1.2 弯曲试验
在进行弯曲试验过程当中,我们主要是利用三点式的弯曲模型进行,GB/T9341以及GB/T8812是在进行塑料以及泡沫材料试验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在试验过程当中,注意将两个支撑固定在样品下面的规定长度两端,利用速率可控的压头对所施加的压力进行移动,移动位置在两个支撑点的中心点样品上方,这是样品产生弯曲变形的有效途径。注意对弯曲过程的受力以及变形位移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在此过程中实现对样品弯曲强度以及弯曲模量的进一步确定。
2 电性能
2.1 电气强度
电气强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单位厚度的电压,一般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绝缘材料所被击穿的厚度。在进行电气强度测试过程当中所遵循的标准为GB/T1408.1,在试验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将电压施加在绝缘材料两边,该种电压始终保持着连续变化的状态。当电压超过最大限定值时就会出现击穿试验样品的现象,这就是指样品的击穿电压。样品击穿电压与样品厚度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不断加大的厚度是导致击穿电压逐步增加的主要原因。在试验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针对样品的厚度值进行详细规定。在计算击穿电压与厚度比值的过程当中,即可实现对电气强度的准确获取。
2.2 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
体积电阻以及表面电阻都在电绝缘性能的涵盖范围之内。体积电阻是一种稳态的电流之商,在试验相对量表面上针对两电极间所加的直流电压与流过电极间电流进行比较,即可获得体积电阻。表面电阻则是在两电极间所加电压与经过一定时间后的电流进行计算后所获取,在实验过程当中所遵循的标准为GB/T1410。在不断测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获取体积电阻与表面电阻,二者可同时进行,但是测试表面电阻时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体积电阻,所以我们只能实现对表面电阻近似值的测量。
3 耐热性能
3.1 热变形温度
材料的耐热机械性能评估是热变形温度使用的主要范围。GB/T1634是在进行热变形温度评估时所使用的主要标准,在实验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样条为长方体,从样品长度着手利用支撑头对其进行规定的支撑。规定负荷施压需要在支撑的中心部位进行。样品会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升温,尤其是受到加热的影响,会出现变软以及缓慢变形的状态。在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当中,样品软化程度会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这也是变形挠度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当到达相应的温度时,即可实现对试验条件下热变形温度的获取。
3.2 维卡软化温度
维卡软化温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耐热性能,也针对表征材料进行。在试验过程当中必须遵循相关标准与要求。在样品表面上通压针针对其进行施加,压针横截面积需要严格控制在1mm2。在施加负荷后样品会逐步升温。维卡软化温度需要压针刺入样品来获得,刺入深度为1mm2。
4 阻燃性能
4.1 灼热丝试验(包括灼热丝,可燃性指数和灼热丝起燃温度)
针对着火危险性进行测定是灼热丝试验的主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模拟技术评定灼热软件或者过载电源之类的热源进行使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所造成的热应力影响就是着火危险性。试验的灼热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电阻丝环,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在用电过程当中会不断加热,达到规定温度后观察灼热丝顶端接触到样品的燃烧情况,大概时间为30s。灼热丝离开后样品不在燃烧,则可以说明该向灼热丝实验通过温度。在获取灼热丝试验最高温度时,我们可从灼热丝可燃性指数着手。
4.2 标称50W(20mm)火焰燃烧
水平燃烧与垂直燃烧室火焰燃烧的两种主要形式。矩形条状试验样品是水平燃烧试验所使用的主要内容,通过一端可实现对样品水平状态的保障,自由端则与规定的火焰进行接触。在评定水平放置条状样品燃烧特性时,我们需要利用测量线性燃烧率的方法。HB40、HB以及HB75是在水平燃烧时划分等级的主要依据,具体标准则参照GB/T5169.16。
垂直燃烧试验也需要对矩形条状试验样品进行使用,一端保持垂直状态,另一端则与试验火焰进行接触。在平定垂直放置样品燃烧特性时,我们需要充分结合测量余焰和余灼时间,以及火焰微粒的燃烧程度等。垂直燃烧与水平燃烧在试验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样品尺寸一致,但是不能同时进行,需要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试验。
5 耐老化性能
那老化实验包括很多种,通常通过老化前后样品某一性能的变化和比较来说明样品该性能的耐老化性,老化试验通常包括:热老化试验,依据标准GB/T7141进行。通过长期的热处理后,样品某一性能的变化和比较,来考核材料的热老化性能;湿温度试验,依据GB/T2423系列标准进行主要考核材料的耐高温、低温、恒定湿热、交变湿热、雾化等环境老化性。
6 结 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GB、UL以及ISO等标准体系都针对非金属材料不同方面的性能给予教为齐全的检测以及评价方法。但是在检测过程当中必须提高对非金属材料检测项目选择以及使用要求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对其进行科学选择。一般情况下,下游整机产品标准是相关要求所作出明确说明的主要范围。在测量过程当中必须实现对相关标准与要求的严格遵守,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会受到破坏。
参考文献
[1]薛 金.浅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同轴度检测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73~74.
[2]杜万军.浅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同轴度检测方法[J].商品与质量,2017(3).
收稿日期:2018-12-4
关键词:非金属材料;主要性能;指标;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B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290-01
1 机械性能
1.1 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是评估材料受到拉伸力的情况下,材料会伸长、变形、产生应力、甚至发生断裂的特性。试验时通过夹住标准样条的两头的夹具分离产生对样品的拉伸力夹具分离速率及样品拉伸速率为可控。记录样品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受力以及事先在样品上做好的两个标记线间的距离。直到样品发生断裂,可以测定样品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拉伸断裂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等性能。
1.2 弯曲试验
在进行弯曲试验过程当中,我们主要是利用三点式的弯曲模型进行,GB/T9341以及GB/T8812是在进行塑料以及泡沫材料试验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在试验过程当中,注意将两个支撑固定在样品下面的规定长度两端,利用速率可控的压头对所施加的压力进行移动,移动位置在两个支撑点的中心点样品上方,这是样品产生弯曲变形的有效途径。注意对弯曲过程的受力以及变形位移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在此过程中实现对样品弯曲强度以及弯曲模量的进一步确定。
2 电性能
2.1 电气强度
电气强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单位厚度的电压,一般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绝缘材料所被击穿的厚度。在进行电气强度测试过程当中所遵循的标准为GB/T1408.1,在试验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将电压施加在绝缘材料两边,该种电压始终保持着连续变化的状态。当电压超过最大限定值时就会出现击穿试验样品的现象,这就是指样品的击穿电压。样品击穿电压与样品厚度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不断加大的厚度是导致击穿电压逐步增加的主要原因。在试验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针对样品的厚度值进行详细规定。在计算击穿电压与厚度比值的过程当中,即可实现对电气强度的准确获取。
2.2 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
体积电阻以及表面电阻都在电绝缘性能的涵盖范围之内。体积电阻是一种稳态的电流之商,在试验相对量表面上针对两电极间所加的直流电压与流过电极间电流进行比较,即可获得体积电阻。表面电阻则是在两电极间所加电压与经过一定时间后的电流进行计算后所获取,在实验过程当中所遵循的标准为GB/T1410。在不断测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获取体积电阻与表面电阻,二者可同时进行,但是测试表面电阻时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体积电阻,所以我们只能实现对表面电阻近似值的测量。
3 耐热性能
3.1 热变形温度
材料的耐热机械性能评估是热变形温度使用的主要范围。GB/T1634是在进行热变形温度评估时所使用的主要标准,在实验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样条为长方体,从样品长度着手利用支撑头对其进行规定的支撑。规定负荷施压需要在支撑的中心部位进行。样品会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升温,尤其是受到加热的影响,会出现变软以及缓慢变形的状态。在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当中,样品软化程度会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这也是变形挠度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当到达相应的温度时,即可实现对试验条件下热变形温度的获取。
3.2 维卡软化温度
维卡软化温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耐热性能,也针对表征材料进行。在试验过程当中必须遵循相关标准与要求。在样品表面上通压针针对其进行施加,压针横截面积需要严格控制在1mm2。在施加负荷后样品会逐步升温。维卡软化温度需要压针刺入样品来获得,刺入深度为1mm2。
4 阻燃性能
4.1 灼热丝试验(包括灼热丝,可燃性指数和灼热丝起燃温度)
针对着火危险性进行测定是灼热丝试验的主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模拟技术评定灼热软件或者过载电源之类的热源进行使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所造成的热应力影响就是着火危险性。试验的灼热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电阻丝环,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在用电过程当中会不断加热,达到规定温度后观察灼热丝顶端接触到样品的燃烧情况,大概时间为30s。灼热丝离开后样品不在燃烧,则可以说明该向灼热丝实验通过温度。在获取灼热丝试验最高温度时,我们可从灼热丝可燃性指数着手。
4.2 标称50W(20mm)火焰燃烧
水平燃烧与垂直燃烧室火焰燃烧的两种主要形式。矩形条状试验样品是水平燃烧试验所使用的主要内容,通过一端可实现对样品水平状态的保障,自由端则与规定的火焰进行接触。在评定水平放置条状样品燃烧特性时,我们需要利用测量线性燃烧率的方法。HB40、HB以及HB75是在水平燃烧时划分等级的主要依据,具体标准则参照GB/T5169.16。
垂直燃烧试验也需要对矩形条状试验样品进行使用,一端保持垂直状态,另一端则与试验火焰进行接触。在平定垂直放置样品燃烧特性时,我们需要充分结合测量余焰和余灼时间,以及火焰微粒的燃烧程度等。垂直燃烧与水平燃烧在试验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样品尺寸一致,但是不能同时进行,需要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试验。
5 耐老化性能
那老化实验包括很多种,通常通过老化前后样品某一性能的变化和比较来说明样品该性能的耐老化性,老化试验通常包括:热老化试验,依据标准GB/T7141进行。通过长期的热处理后,样品某一性能的变化和比较,来考核材料的热老化性能;湿温度试验,依据GB/T2423系列标准进行主要考核材料的耐高温、低温、恒定湿热、交变湿热、雾化等环境老化性。
6 结 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GB、UL以及ISO等标准体系都针对非金属材料不同方面的性能给予教为齐全的检测以及评价方法。但是在检测过程当中必须提高对非金属材料检测项目选择以及使用要求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对其进行科学选择。一般情况下,下游整机产品标准是相关要求所作出明确说明的主要范围。在测量过程当中必须实现对相关标准与要求的严格遵守,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会受到破坏。
参考文献
[1]薛 金.浅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同轴度检测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73~74.
[2]杜万军.浅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同轴度检测方法[J].商品与质量,2017(3).
收稿日期:20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