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和政策制度对银行跨国并购的并购方和被并购方都具有显著影响,但仅仅考量单个环境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往往会夸大影响因素的作用力。为此,通过综合考察三类环境因素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发现母国的经济规模、银行产业发达程度、银行制度完善程度以及母国与东道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是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并购方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于银行跨国并购中被并购银行的决定性因素则有所不同,主要是东道国与母国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东道国银行产业的发展情况,而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无关。
关键词:银行跨国并购;宏观经济;产业环境;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6-0079-08
一、引 言
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更加广阔的市场环境和更加迅速的全球性资源的再分配,使得国际竞争的广度和深度空前扩展。一方面,面向全球的管理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正日益成为企业提高效率和增加利润的普遍手段,大公司正掀起合并为更大的公司和向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抑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各国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纷纷实施更加自由化的公共政策。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发生的并购总数(包括跨国并购和国内并购)以平均每年42%的速度增长;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中的70%以上是通过跨国并购完成的,跨国并购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纵观近二十年来的全球跨国并购市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一)在经历了一轮低谷之后,跨国并购重新复苏
全球并购自2000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之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跨国并购总额出现了显著下滑,2003年更是跌入谷底。在此之后,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高峰的到来,跨国并购再次进入加速期。据数据供应商Dealogic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并购交易额首次超过2000年,达到3.9万亿美元。发达国家成为这次新浪潮的主导,并购目标位于欧洲的交易额达到1.5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并购交易额总计1.44万亿美元,这两大发达地区的并购额就占到全球总额的76%。进入2007年,全球并购交易额继续创出新高,达到4.35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0%。而据毕马威公司2007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兴市场国家表现出色,新兴市场国家在发达国家的并购交易额与发达国家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并购交易额之比已经从四年前的1∶4提高到了1∶2。跨国并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齐头并进,成就了跨国并购的新高峰。
(二)银行跨国并购在全球并购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全球跨国并购的浪潮中,金融业的跨国并购尤其是银行的跨国并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图1显示了1985—2006年间宣称的5 748起跨国银行并购活动(至少并购一方是商业银行)。从并购数量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银行跨国并购数量稳步上升。虽然在2000年达到顶峰后出现了回落,但在2003年开始又重新进入上行通道。从银行跨国并购占比来看,虽然其总体的百分比并不是很高,但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在20世纪90年代初,该百分比在15%左右徘徊;但自从90年代中期开始,该百分比迅速增长,在2006年更是达到了35%以上。十年间翻了一番,足显银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地位。
(三)发达国家仍是银行跨国并购市场的主导
尽管近十年来世界各地银行跨国并购数量基本上都较上一个十年翻了一番,特别是亚非澳等地区银行跨国并购占银行并购的总量均达到或超过50%,但欧美等发达地区仍是银行跨国并购的主导。如表1所示,1985—2006年间,亚非澳等地区发生的银行跨国并购共1 270起,而同期欧美发生的银行跨国并购数达到4 478起,几乎占全球银行跨国并购总量的78%,特别是近十年,该比例已高达80%。
中国在这轮银行跨国并购浪潮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2007年以来中资银行对外扩张步伐明显加快。比如,继收购了印尼的HALIM银行后,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出资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中国民生银行3.2亿美元参股美国联合银行,并承诺将不断扩大持股比例;中国银行通过在香港的子公司整体收购了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作为参与国际金融租赁业务的平台;国家开发银行也成功入股巴克莱银行;招商银行整体收购了香港永隆银行。可以说,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金融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毋庸置疑,跨国并购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主要的境外市场进入方式。并且,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银行跨国并购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但是,跨国并购始终伴随着较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成功率总体上还比较低。究其原因,跨国并购需要综合考虑和全面权衡母国和东道国各类因素的影响,而往往一些因素的忽略或低估,导致出现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为此,本文立足以往的研究文献,并以近二十年来全球发生的银行跨国并购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力图从众多的因素中找出影响银行跨国并购实施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以为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成功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理论假设与指标选取
根据以往研究文献,我们可将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宏观环境因素分成三个方面: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和制度环境。这三个方面基本上构成了银行跨国并购实施的环境平台,并且能够很好地解释银行跨国并购发生的外部动因。
(一)宏观经济影响因素
经济环境的构成比较复杂,但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一体化程度和经济运行风险是学者关注的三个主要方面。
1.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进行:首先是经济增长潜力;其次是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潜力反映了该国经济增长的后劲和经济活力,如果增长潜力巨大,则会给投资者带来乐观的预期,带动实体经济部门的进入,并在投资回报上给予满意的答复。其次是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大,意味着银行在该国的市场规模也会较大,因此银行将考虑对该国市场给予更大的投入。通常,经济规模巨大的国家往往是银行跨国并购的目标国,外资银行可以在这里获得规模巨大的企业客户和零售客户,从而获得业务和市场的扩张;但是经济规模巨大的国家也可以是银行跨国并购的来源国,因为这些国家往往也拥有许多规模巨大、实力超群的超级银行,这些银行通常制订了国际化战略,并具有跨国经营的实力和意愿。
本文用两个指标描述经济的发展水平,一是GDP的年均增长率,用来衡量经济增长潜力;二是人均GDP,用来衡量经济规模。其中对于GDP的年均增长率,我们选用了1992—2002年近十年的真实GDP的平均增长率(GDP数据均以美元计价)。
假设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发生。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是银行跨国并购的发起地;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往往是银行跨国并购的目标地。
2. 经济一体化水平
经济一体化也是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上的频繁交往,使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获得了增强,这种增强往往导致母国和东道国市场的同一化或者互补化,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极大降低,经济依赖性日渐增强,企业大规模的国际化将在“客户追随”效应影响下,提升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力和盈利预期。
关键词:银行跨国并购;宏观经济;产业环境;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6-0079-08
一、引 言
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更加广阔的市场环境和更加迅速的全球性资源的再分配,使得国际竞争的广度和深度空前扩展。一方面,面向全球的管理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正日益成为企业提高效率和增加利润的普遍手段,大公司正掀起合并为更大的公司和向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抑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各国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纷纷实施更加自由化的公共政策。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发生的并购总数(包括跨国并购和国内并购)以平均每年42%的速度增长;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中的70%以上是通过跨国并购完成的,跨国并购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纵观近二十年来的全球跨国并购市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一)在经历了一轮低谷之后,跨国并购重新复苏
全球并购自2000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之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跨国并购总额出现了显著下滑,2003年更是跌入谷底。在此之后,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高峰的到来,跨国并购再次进入加速期。据数据供应商Dealogic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并购交易额首次超过2000年,达到3.9万亿美元。发达国家成为这次新浪潮的主导,并购目标位于欧洲的交易额达到1.5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并购交易额总计1.44万亿美元,这两大发达地区的并购额就占到全球总额的76%。进入2007年,全球并购交易额继续创出新高,达到4.35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0%。而据毕马威公司2007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兴市场国家表现出色,新兴市场国家在发达国家的并购交易额与发达国家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并购交易额之比已经从四年前的1∶4提高到了1∶2。跨国并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齐头并进,成就了跨国并购的新高峰。
(二)银行跨国并购在全球并购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全球跨国并购的浪潮中,金融业的跨国并购尤其是银行的跨国并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图1显示了1985—2006年间宣称的5 748起跨国银行并购活动(至少并购一方是商业银行)。从并购数量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银行跨国并购数量稳步上升。虽然在2000年达到顶峰后出现了回落,但在2003年开始又重新进入上行通道。从银行跨国并购占比来看,虽然其总体的百分比并不是很高,但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在20世纪90年代初,该百分比在15%左右徘徊;但自从90年代中期开始,该百分比迅速增长,在2006年更是达到了35%以上。十年间翻了一番,足显银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地位。
(三)发达国家仍是银行跨国并购市场的主导
尽管近十年来世界各地银行跨国并购数量基本上都较上一个十年翻了一番,特别是亚非澳等地区银行跨国并购占银行并购的总量均达到或超过50%,但欧美等发达地区仍是银行跨国并购的主导。如表1所示,1985—2006年间,亚非澳等地区发生的银行跨国并购共1 270起,而同期欧美发生的银行跨国并购数达到4 478起,几乎占全球银行跨国并购总量的78%,特别是近十年,该比例已高达80%。
中国在这轮银行跨国并购浪潮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2007年以来中资银行对外扩张步伐明显加快。比如,继收购了印尼的HALIM银行后,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出资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中国民生银行3.2亿美元参股美国联合银行,并承诺将不断扩大持股比例;中国银行通过在香港的子公司整体收购了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作为参与国际金融租赁业务的平台;国家开发银行也成功入股巴克莱银行;招商银行整体收购了香港永隆银行。可以说,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金融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毋庸置疑,跨国并购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主要的境外市场进入方式。并且,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银行跨国并购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但是,跨国并购始终伴随着较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成功率总体上还比较低。究其原因,跨国并购需要综合考虑和全面权衡母国和东道国各类因素的影响,而往往一些因素的忽略或低估,导致出现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为此,本文立足以往的研究文献,并以近二十年来全球发生的银行跨国并购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力图从众多的因素中找出影响银行跨国并购实施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以为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成功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理论假设与指标选取
根据以往研究文献,我们可将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宏观环境因素分成三个方面: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和制度环境。这三个方面基本上构成了银行跨国并购实施的环境平台,并且能够很好地解释银行跨国并购发生的外部动因。
(一)宏观经济影响因素
经济环境的构成比较复杂,但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一体化程度和经济运行风险是学者关注的三个主要方面。
1.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进行:首先是经济增长潜力;其次是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潜力反映了该国经济增长的后劲和经济活力,如果增长潜力巨大,则会给投资者带来乐观的预期,带动实体经济部门的进入,并在投资回报上给予满意的答复。其次是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大,意味着银行在该国的市场规模也会较大,因此银行将考虑对该国市场给予更大的投入。通常,经济规模巨大的国家往往是银行跨国并购的目标国,外资银行可以在这里获得规模巨大的企业客户和零售客户,从而获得业务和市场的扩张;但是经济规模巨大的国家也可以是银行跨国并购的来源国,因为这些国家往往也拥有许多规模巨大、实力超群的超级银行,这些银行通常制订了国际化战略,并具有跨国经营的实力和意愿。
本文用两个指标描述经济的发展水平,一是GDP的年均增长率,用来衡量经济增长潜力;二是人均GDP,用来衡量经济规模。其中对于GDP的年均增长率,我们选用了1992—2002年近十年的真实GDP的平均增长率(GDP数据均以美元计价)。
假设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发生。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是银行跨国并购的发起地;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往往是银行跨国并购的目标地。
2. 经济一体化水平
经济一体化也是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上的频繁交往,使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获得了增强,这种增强往往导致母国和东道国市场的同一化或者互补化,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极大降低,经济依赖性日渐增强,企业大规模的国际化将在“客户追随”效应影响下,提升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力和盈利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