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一般是800字左右,文章并不长,所写的事情也不太复杂;但如果处理得好,借助悬念来兴起波澜,使人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活跃的图景,用曲折、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能使文章产生出波澜起伏而又耐人寻味的变化美。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兴趣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巧设悬念,就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冲突时,利用读者对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表示关切的心情,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令读者欲罢不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作者巧妙地带着读者寻幽探胜,渐入佳境,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在更远的背景下得到深化。
所设“悬念”一定要为塑造人物、发展情节服务。悬念的设置源于作者精巧构思,对描述的对象体察,对主题认识深刻。写之前将要写的人或事抻长了,选几个点,针脚细密地把事件描述清楚。巧设悬念,重在一个“巧”字。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拟一个富有悬念的标题
标题上设置悬念,可以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如一篇题为《请扔掉它》的文章,醒目的标题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扔掉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扔掉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看完文章后,再看标题,觉得既准确无误又醒目含蓄,原来谈的是戒烟。若改为《谈戒烟》就不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二、开头巧设悬念
开头设置悬念,即将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以及事件的矛盾,逐一暗示,为后面展开情节、留下空间,从而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余韵。这是形成波澜的源头和风力。常见的有倒叙法和设疑法。
1.倒叙法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开头,读者不知“前因”,又急于知道“前因”,关切的心情陡增,使文章产生悬念,形成“波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萧乾的《枣核》一文,开篇点明身在异国他乡的友人竟然再三索要几枚枣核。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索要枣核的原因就像一团迷雾笼罩在读者心头,让人想一探原委。这样作品就把本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写得曲曲折折,颇有韵致,最后才点明老人那颗深沉的爱国之心,让人读完感觉荡气回肠。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千万不可为倒叙而倒叙,当倒叙的部分叙述完毕回到顺叙时要交代清楚,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否则,会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2.设疑法就是在篇首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引起悬念。这种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可以用人物某一刻的神态为悬念,可以用人物某一刻的言行为悬念,也可以环境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始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读了这些,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究竟会有怎样的命运?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让读者产生一系列的疑问,于是便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知道事情底细的阅读兴趣。
三、中间转折
即巧妙处理情节,悬念迭生。情节偏不按照一般思路发展,有意地在节骨眼上写出阴差阳错的反常情况,把情节处理得“一波三折”,能够极大地吸引读者的眼球。撩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不忍释卷,风起浪涌。常见的有插叙法和误会法。
1. 插叙法。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接上原来的情节,如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故乡准备拜访亲戚本家时,情节突然中断,插入一大段回忆少年闰土的文字,制造了悬念:“我”拜望亲戚本家了吗?闰土为什么很想见“我”一回面?读完插叙的内容以后,我们不禁又要问:“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闰土现在怎样了?“我们”见了面,闰土还会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吗?悬念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读来趣味横生。
2.误会法。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来妙趣横生。
但切记这些“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常用的有误会法。
四、结尾余味无穷,意味深长
结尾处适当地运用悬念,可使文章显得意味深长,还能让人在读后回味无穷。如湖北荆门某考生的作文《香茗》,通过品茶及听对门父女俩的对话来表达“弱者总给自己找借口”这一主题。文章结尾写道:“对门的谈话,让我思绪万千。我又呷了一口绿茶,确实很苦,但很快我就品尝到一股源自心底的清香,使我十分坦荡舒心。我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绿茶,向对门走去……”“向对门走去”,去干什么呢?没有写,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同时也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余音袅袅,耐人回味。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设置悬念要注意两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而设悬,就会显得虚假,不可信,也就失去了设悬的作用。第二,设悬要早,解悬要迟。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就可以从容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总之,设置悬念不能滥用,要合情合理,不牵强、生硬。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以致使人眼花缭乱,甚至厌烦,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效果。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兴趣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巧设悬念,就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冲突时,利用读者对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表示关切的心情,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令读者欲罢不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作者巧妙地带着读者寻幽探胜,渐入佳境,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在更远的背景下得到深化。
所设“悬念”一定要为塑造人物、发展情节服务。悬念的设置源于作者精巧构思,对描述的对象体察,对主题认识深刻。写之前将要写的人或事抻长了,选几个点,针脚细密地把事件描述清楚。巧设悬念,重在一个“巧”字。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拟一个富有悬念的标题
标题上设置悬念,可以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如一篇题为《请扔掉它》的文章,醒目的标题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扔掉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扔掉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看完文章后,再看标题,觉得既准确无误又醒目含蓄,原来谈的是戒烟。若改为《谈戒烟》就不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二、开头巧设悬念
开头设置悬念,即将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以及事件的矛盾,逐一暗示,为后面展开情节、留下空间,从而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余韵。这是形成波澜的源头和风力。常见的有倒叙法和设疑法。
1.倒叙法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开头,读者不知“前因”,又急于知道“前因”,关切的心情陡增,使文章产生悬念,形成“波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萧乾的《枣核》一文,开篇点明身在异国他乡的友人竟然再三索要几枚枣核。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索要枣核的原因就像一团迷雾笼罩在读者心头,让人想一探原委。这样作品就把本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写得曲曲折折,颇有韵致,最后才点明老人那颗深沉的爱国之心,让人读完感觉荡气回肠。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千万不可为倒叙而倒叙,当倒叙的部分叙述完毕回到顺叙时要交代清楚,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否则,会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2.设疑法就是在篇首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引起悬念。这种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可以用人物某一刻的神态为悬念,可以用人物某一刻的言行为悬念,也可以环境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始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读了这些,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究竟会有怎样的命运?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让读者产生一系列的疑问,于是便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知道事情底细的阅读兴趣。
三、中间转折
即巧妙处理情节,悬念迭生。情节偏不按照一般思路发展,有意地在节骨眼上写出阴差阳错的反常情况,把情节处理得“一波三折”,能够极大地吸引读者的眼球。撩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不忍释卷,风起浪涌。常见的有插叙法和误会法。
1. 插叙法。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接上原来的情节,如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故乡准备拜访亲戚本家时,情节突然中断,插入一大段回忆少年闰土的文字,制造了悬念:“我”拜望亲戚本家了吗?闰土为什么很想见“我”一回面?读完插叙的内容以后,我们不禁又要问:“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闰土现在怎样了?“我们”见了面,闰土还会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吗?悬念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读来趣味横生。
2.误会法。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来妙趣横生。
但切记这些“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常用的有误会法。
四、结尾余味无穷,意味深长
结尾处适当地运用悬念,可使文章显得意味深长,还能让人在读后回味无穷。如湖北荆门某考生的作文《香茗》,通过品茶及听对门父女俩的对话来表达“弱者总给自己找借口”这一主题。文章结尾写道:“对门的谈话,让我思绪万千。我又呷了一口绿茶,确实很苦,但很快我就品尝到一股源自心底的清香,使我十分坦荡舒心。我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绿茶,向对门走去……”“向对门走去”,去干什么呢?没有写,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同时也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余音袅袅,耐人回味。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设置悬念要注意两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而设悬,就会显得虚假,不可信,也就失去了设悬的作用。第二,设悬要早,解悬要迟。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就可以从容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总之,设置悬念不能滥用,要合情合理,不牵强、生硬。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以致使人眼花缭乱,甚至厌烦,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