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g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能力是学生按照学习规律主动获取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科学地组织自身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探讨、求索、发现”的意识和习惯的特殊本领,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为此,我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下面我就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谈谈具体的看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
  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必须从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中摆脱出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与生成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是学生按照学习规律主动获取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科学地组织自身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探讨、求索、发现”的意识和习惯的特殊本领,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为此,我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下面我就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谈谈具体的看法。
  新课程强调合作精神的培养,而化学实验就是一个培养合作精神和人际协调能力的极好途径。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能为学生发挥实验能动性提供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如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设计中,我尝试通过“分组讨论,实验竞擂”的形式,以竞争来促进学生的参与激情,并借集体讨论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和合作的快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NH3能否除去Cu中混有的CuO”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困惑,产生探究欲望,同时提供给学生已前学习过的H2和CO还原CuO的实验所需仪器等,以及制备NH3的药品等其他无机药品。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该问题分析,从NH3中氮元素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及H2(或CO)还原CuO的实验三方面引导。
  二、组织探究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在教师组织下,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开始讨论和探索,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原理和NH3中氨元素化合价为负三价,并通过对H2(或CO)还原CuO实验的类比和想象,能够初步假设氨气具有还原性,并明确该实验问题是用NH3将CuO还原为Cu单质而除杂。
  在此假设基础上,学生开始收集资料,并借助已有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拟定实验方案,此时各组围绕着实验装置展开争论:
  ①有小组认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主张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②另外的小组则认为氨气是具有刺激性气体,为了防止氨气被排放到空气中,主张采用一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但尾气用稀硫酸去吸收。最后,教师总结各小组的实验方案,主要是以下两种。
  方案一拟订的实验步骤:
  ①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取一定量的氨气;
  ②将少量的氧化铜装入硬质大试管中(实验装置同氢气还原氧化铜);
  ③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将氨气通入大试管中,排尽试管中空气;
  ④继续通入氨气,同时加热大试管,使反应进行;
  ⑤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至大试管冷却,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二拟订的实验步骤:
  ①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氨气;
  ②将少量的氧化铜装入玻璃管中(两端放一小段细铜丝,防止爆炸)。并且用一导管通至小烧杯的稀硫酸的液面之上,以便将尾气吸收;
  ③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氨的混合物将氨气通人玻璃管中,排尽管中空气;
  ④继续通入氨气,同时加热玻璃管,使反应进行;
  ⑤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至玻璃管冷却,观察实验现象;
  三、小组分配工作,实验验证假设
  1.各小组的学生分配好在实验过程中的工作分工,根据自己拟订的实验步骤讲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做出实验结论。
  2.教师巡视,记录评价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小组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协调性(注意:教师此时的评价不是判定哪一小组的实验设计正确,而是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实验诊断与评价
  各小组汇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总结和归纳此类实验的实施过程:
  按照方案一进行实验的小组学生观察到氧化铜由黑色转变为光亮的红色,管口有水生成,同时也闻到氨气的刺激性气味;按照方案二进行的小组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到与方案一小组实验的相同的实验现象,而且实验时间比较短,剩余的氨气也被吸收,防止了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通过对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探索,能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判断出氨气的还原性,并能够将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与氨气还原氧化铜联系起来,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通过实验探索出氨气的还原性。按照方案二实验的小组同时也注意到在实验中如何有效防止实验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但是,也应该在玻璃管口放上石棉绒,防止氧化铜被氨气流冲走。
  四、教师评价
  根据教师刚才的观察和学生自我的评价,评出“最佳合作”,“最佳设计”,“最佳操作”等小组。就这样,学生在竞争中得到了探究的乐趣和合作的愉快,在愉快中培养了科学精神。
  探究性实验设计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式学习方式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化学教学焕发出生机。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
  [2]《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
  [3]《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在普及实验教学期间,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学生实验也开展得热火朝天,随着普及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看到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一些解决的方法,使实验教学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关键词]:实验教学 问题 策略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实际实验开出率不高,实验效果不尽人意。现在对实验课的实验要求普遍较高,投入的资金也不少,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罗诗亚,5岁读小学,10岁赴新加坡继续读小学,11岁回到成都,直接进入光华中学读九年级,一学期后以优秀的中考成绩考入光亚IB国际高中,直接进入高二,当时的她还不满12岁。14岁时,以优异的IB国际高中课程毕业成绩,被美国两所知名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录取,成为在美国和中国都很少见的国际少年大学生,在四川省尚属首例。作为
【摘要】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变化迅猛,一个人终身享用在校习得的知识已不再可能,这促使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科学教育应从原来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向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关注科学方法教育,因为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的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也更具有生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教育进行一些个人小结和归纳,阐述了对科学方法教育的思考和体会。  【关键词】物理教育 科学方法教育  在当
摘要: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的过程,尊重学生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过程中,要求老师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这就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互动起来,不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下面就从课堂中的教与学入手,浅谈下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师生 教学 学习环境 创新 思维 好奇心  新课改形势下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
摘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从动作及动作面板说起,详述photoshop中动作的一些具体使用,并对photoshop中动作的使用提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photoshop 动作 使用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中,通常都会开设photoshop,其作为一门很通常的专业课程进行设置。在photoshop教学中,动作是一个很实用的技巧,尤其在批处理方面有着更加强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