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岛礁珊瑚砂环境中存在着大量未被培养和利用的微生物资源,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了解微生物生态功能、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资源的基础.文章采用多种寡营养培养基选择性分离南海岛礁珊瑚砂中的可培养细菌,共获得纯培养细菌菌株349株,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它们隶属于4门(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6纲、26目、43科、73属、134种,可培养细菌的优势类群为放线菌门,占所有分离菌株数量的60%;而且还发现18个16S rRN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东 广州 51145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岛礁珊瑚砂环境中存在着大量未被培养和利用的微生物资源,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了解微生物生态功能、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资源的基础.文章采用多种寡营养培养基选择性分离南海岛礁珊瑚砂中的可培养细菌,共获得纯培养细菌菌株349株,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它们隶属于4门(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6纲、26目、43科、73属、134种,可培养细菌的优势类群为放线菌门,占所有分离菌株数量的60%;而且还发现18个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低于97%的潜在新种.本研究使用改良优化的寡营养培养基进行分离,较好地显示出样品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且获得了大量潜在的稀有新物种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岛礁珊瑚砂样品的可培养细菌资源十分丰富、细菌群落所涉及的生态功能完整、潜在新种比例较高,为后期岛礁微生物资源挖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期开发应用积累了丰富且稀有的菌种资源.
其他文献
为评估新建成的高焓膨胀管风洞的设备性能,开展了风洞调试试验.通过测量激波速度、静压及Pitot压力等流场参数,结合考虑高温热化学效应的理论计算方法,对设备在常规氦气驱动模式及自由活塞驱动模式、低焓到高焓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调试与分析.调试试验表明风洞最高气流速度达到11.5 km/s,最高焓值达到71.7 MJ/kg,高焓流场有效试验时间可达到150μs以上,低焓流场有效试验时间最长达到1.1 ms,具备支持高温真实气体效应等超高速气动问题研究的试验模拟能力.
实验与数值研究了平面激波诱导下双层气柱的演化规律.利用肥皂膜技术生成了3种双层气柱,通过固定内、外层气柱半径,改变内层气柱在流向方向上的位置,研究了双层气柱偏心效应对流场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内层气柱向上游偏移时,外层气柱的上游界面在后期会产生朝向上游的“射流”;当内层气柱向下游偏移时,下游两道界面会较早地耦合在一起.获得了内、外层气柱上游界面的线性速度,发现压力等因素对内、外层气柱上游界面分别有抑制和促进作用,且作用大小与偏心程度密切相关.稀疏波的作用会明显改变外层气柱上游界面的运动行为,使其线性运动
基于卫星高度计数据、模式数据和同化资料揭示了东印度沿岸流(East India Coastal Current,EICC)年周期上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及热盐输运.在年周期上EICC呈现3种分布状态,受季风影响,在东北季风前期(10—12月)和后期(2—5月)为一致的南向(北向)流动;而6—8月EICC呈3段式分布,与另外两个时间段明显不同,表现为9°N以南、16°N以北区域的南向流动和9°—16°N区域的北向流动.前人研究认为印度东海岸的局地风应力是EICC的主要机制,本研究发现除局地
为研究结冰环境中热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工作特性,采用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结合动网格方法,数值研究了结冰环境中来流速度、液滴含量、液滴直径对激励器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流速度较小时,双射流激励器出口形成热合成射流融合区,由于热射流的加热作用,温度较高,环境中的过冷液滴难以进入激励器腔体;来流速度较大时,射流涡向激励器两侧脱落,液滴不断进入激励器腔体内,激励器加热效率降低.此外,过冷液滴含量、直径对激励器周围速度场影响可以忽略;随着过冷液滴浓度增加,液滴直径减小,
利用基于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ano-tracer-based planar laser scattering,NPLS)技术研究了Ramp-VG阵列对超声速混合层流场的控制效果.对流Mach数Mac=0.17.通过比较无控和控制状态下的混合层NPLS图像,发现控制状态下混合层流动速度提高了5%~15%,K-H不稳定涡的平均波长减小了5%~30%,y 1/2处(ramp尖端)的层流段长度增加了12.8%.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了超声速混合层中的流动发展过程,发现引入控制后混合层的分形维数数值明显改变,y0
文章采用1998—2017年间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台风最佳路径、热带测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逐3小时降水及日本55年再分析(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JRA-55)逐6小时数据,针对起源于西北太平洋、移动路径位于台湾岛以南且台风最外围第一波螺旋雨带经过华南地区的台风,将符合上述条件的台风筛选出来后,由卫星云图和TRMM降水资料判断出台风第一波螺旋雨带到达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的沉积物岩芯扫描技术可以无损、快速获得高分辨率的溴(Br)计数信息,可用来估算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但是其准确性及各种校正方法的效果还需要深入研究.文章选择两根在有机质来源构成上有明显差异的阿拉伯海和南海的沉积柱,系统开展了沉积物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与Br计数的相关性分析,深入剖析了沉积物含水量、Br计数校正方法等对利用Br计数估算沉积物TOC含量的影响及评估该方法的适用性.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海洋沉积物而言,Br计数与TOC含量之间存
河口区水位受径流、潮汐、地形、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其空间分布结构及变化复杂.作为河口动力结构的重要参数,水位分布演变特征及机制的研究对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河口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基于珠江磨刀门河口沿程马口、甘竹、江门、竹银、灯笼山和三灶6个测站1965—2016年月均余水位数据及马口站的月均流量数据,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水位空间分布的异变,采用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定量辨识水位分布异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讨论人类活动、动力结构、地形变化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基于平均水面形态变化参数(即曲率)可
基于竖直爆轰管和径向Hele-Shaw Cell,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准二维柱面爆炸波加载装置,可以实现对Hele-Shaw Cell内部材料界面的径向冲击加载.竖直爆轰管内部的预混气体在底部点燃后,形成向上传播的冲击波,冲击波冲破爆轰管开口与Hele-Shaw Cell底板开孔之间的隔膜后,被Hele-Shaw Cell的顶板阻碍,形成在Hele-Shaw Cell内部径向传播的发散柱面波.通过同步的高速摄影和压力测试系统,可以获得Hele-Shaw Cell内部燃爆产物气体的膨胀过程,同时将膨胀过程与He
文章以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为研究目标,对其在健康和白化两种状态下的虫黄藻密度、光合生理指标和共生真菌群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白化状态下的虫黄藻密度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比健康状态下显著降低了75%和16%.健康和白化状态下珊瑚的共附生真菌均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毛霉门Mucoromycota为主,但健康状态下共生真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稍低于白化状态下的.健康珊瑚的虫黄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