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过度关注的高考终于结束,真正的选择可能刚刚开始。
读了12年书的孩子们,在他们短浅苍白的经历中,几乎没什么事能自己做选择,老师家长的要求,都是听话就好。
现在可能真要做选择了,可他将来想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连他自己都是一团模糊。
经常能看到关于哪些专业更热门的推荐,有些做成排行榜,列举出就业情况和收入数据,好像上大学就是直奔着就业和收入。
我认识一个男生,当初报考综合性大学,被农学院的草科专业录取,有人鼓动他说,哪里需要研究草,当然是高尔夫球场,和高尔夫有关的一定是高薪的工作。到大二他明白了,哪有那么多的高尔夫球场缺人?
我大学毕业的那年,大家都不愿进国家机关,终究是学了四年中文,满心想做和文学相关的事情,想这四年不能白学了。现在人会说,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事实上,世事变化莫测,哪里用得到三十年,眼见着读大学的四年里,就有热门变了冷门,谁都不敢贸然预测未来。
很多人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工作不相关,专业很可能只是一个入口。
如果拿不定主意选择学什么,可以选一个有活力的城市,这比认定只读某个热门专业更重要。
每个城市的历史不同,文化蕴藏不同,慢慢熟悉和认识一座城,了解由它呈现出来的世界,四年过来,得到的感受肯定不同。
选好将要生活四年的城市,它可能是一个年轻人未来生活的轴心。
曾经有个老家在河南的女生告诉我,她高考那年的河南,我们这所海岛大学和深圳大学都是一本录取,但是,她特别喜欢椰风海韵,就来了我们学校。如果当初她问我,我会建议她选深圳。海口和深圳,两座城市虽然都在南方,但内涵太不相同,两所学校的风格也很不一样。
12年的严酷教育,把小地方的学生们牢牢地锁定在家乡,越是乡下的学生越被要求闷头读书。好多人直到上大学,才第一次走出了家门。有人是高考那几天才去过县城,没坐过火车的很多,高铁只是听说过的很多,没进过电影院,没进过剧场的更多。
出门看世界,对他们尤其重要。
我的学生全国各地的都有,曾有个来自藏区的姑娘,她来读书太不容易,路上要走一星期,到学校后,还要经历几天很难受的醉氧。曾经有一次下课,大家一起在多车的路边走。我说走人行道吧,她低声问:什么是人行道。这样的常识,实在不应该到了城市到了大学才知道。
尽管常想家,他们跑到海岛上来读大学的意外收获,是每年两次大跨度的由北往南,再由南往北的走动。疲惫的路上,知道很多事情,见到不一样的人,有了更多认识世事的机会,这是在家门口读四年大学不可能有的收获。
还要给孩子们的一个建议是——珍惜农村户籍和土地。
曾有一个大学毕业生,跟我聊起他回老家落户的经历:他家在四川农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很兴奋,随着录取通知书还寄来了户口迁移证,户口可以迁到大学所在的城市,于是赶紧去办了户口迁出,当时他在村里是有土地的。
四年后,他在城市找了工作,却很难再落户,于是专程回老家办户口迁回,可户籍只能落在镇上,回不了村子。这一出一回,他从农业人口变成了非农业人口,他名义下的土地没有了。
户籍问题,可能是高考链条中最后一个延续着包分配制度思维的环节了。城乡差距曾经留下了很多顽固的“常识”,其中之一就是,上了大学就不可能再回农村当农民,就是国家的人,端国家的饭碗了。
现在,很多观念都变了,人们的选择也更多样,做新式农民很可能在未来会是个不错的职业,起码能给不想留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一条退路。如果土地没有了,他们就彻底断掉了在乡村落脚的根,特别是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的现在。
目前,有说法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必马上遷移户口,户籍可以由学校保留一段,有人说可以保留两年。大城市入户门坎高,不能落户很正常,而土地也将越来越被看成稀缺资源。
不迁户口照样读大学,读了书,又保留了在家乡的土地,挺好的。
读了12年书的孩子们,在他们短浅苍白的经历中,几乎没什么事能自己做选择,老师家长的要求,都是听话就好。
现在可能真要做选择了,可他将来想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连他自己都是一团模糊。
经常能看到关于哪些专业更热门的推荐,有些做成排行榜,列举出就业情况和收入数据,好像上大学就是直奔着就业和收入。
我认识一个男生,当初报考综合性大学,被农学院的草科专业录取,有人鼓动他说,哪里需要研究草,当然是高尔夫球场,和高尔夫有关的一定是高薪的工作。到大二他明白了,哪有那么多的高尔夫球场缺人?
我大学毕业的那年,大家都不愿进国家机关,终究是学了四年中文,满心想做和文学相关的事情,想这四年不能白学了。现在人会说,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事实上,世事变化莫测,哪里用得到三十年,眼见着读大学的四年里,就有热门变了冷门,谁都不敢贸然预测未来。
很多人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工作不相关,专业很可能只是一个入口。
如果拿不定主意选择学什么,可以选一个有活力的城市,这比认定只读某个热门专业更重要。
每个城市的历史不同,文化蕴藏不同,慢慢熟悉和认识一座城,了解由它呈现出来的世界,四年过来,得到的感受肯定不同。
选好将要生活四年的城市,它可能是一个年轻人未来生活的轴心。
曾经有个老家在河南的女生告诉我,她高考那年的河南,我们这所海岛大学和深圳大学都是一本录取,但是,她特别喜欢椰风海韵,就来了我们学校。如果当初她问我,我会建议她选深圳。海口和深圳,两座城市虽然都在南方,但内涵太不相同,两所学校的风格也很不一样。
12年的严酷教育,把小地方的学生们牢牢地锁定在家乡,越是乡下的学生越被要求闷头读书。好多人直到上大学,才第一次走出了家门。有人是高考那几天才去过县城,没坐过火车的很多,高铁只是听说过的很多,没进过电影院,没进过剧场的更多。
出门看世界,对他们尤其重要。
我的学生全国各地的都有,曾有个来自藏区的姑娘,她来读书太不容易,路上要走一星期,到学校后,还要经历几天很难受的醉氧。曾经有一次下课,大家一起在多车的路边走。我说走人行道吧,她低声问:什么是人行道。这样的常识,实在不应该到了城市到了大学才知道。
尽管常想家,他们跑到海岛上来读大学的意外收获,是每年两次大跨度的由北往南,再由南往北的走动。疲惫的路上,知道很多事情,见到不一样的人,有了更多认识世事的机会,这是在家门口读四年大学不可能有的收获。
还要给孩子们的一个建议是——珍惜农村户籍和土地。
曾有一个大学毕业生,跟我聊起他回老家落户的经历:他家在四川农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很兴奋,随着录取通知书还寄来了户口迁移证,户口可以迁到大学所在的城市,于是赶紧去办了户口迁出,当时他在村里是有土地的。
四年后,他在城市找了工作,却很难再落户,于是专程回老家办户口迁回,可户籍只能落在镇上,回不了村子。这一出一回,他从农业人口变成了非农业人口,他名义下的土地没有了。
户籍问题,可能是高考链条中最后一个延续着包分配制度思维的环节了。城乡差距曾经留下了很多顽固的“常识”,其中之一就是,上了大学就不可能再回农村当农民,就是国家的人,端国家的饭碗了。
现在,很多观念都变了,人们的选择也更多样,做新式农民很可能在未来会是个不错的职业,起码能给不想留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一条退路。如果土地没有了,他们就彻底断掉了在乡村落脚的根,特别是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的现在。
目前,有说法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必马上遷移户口,户籍可以由学校保留一段,有人说可以保留两年。大城市入户门坎高,不能落户很正常,而土地也将越来越被看成稀缺资源。
不迁户口照样读大学,读了书,又保留了在家乡的土地,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