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餐,人们从为了果腹到追求营养,从食素到食肉,从生食到熟食,从简单的填塞到复杂的品尝,从索然无味到色味俱全,从随意堆砌到精心摆放,从不讲求礼乐到讲究饮食文化……中国早餐的变化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先秦最重视早餐
先秦的饮食以主食的种类和副食的多寡来区别尊卑之地位,而且各个等级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从而导致可享用的食物有所不同。
这一时期人们所食用的主食不外乎黍、稷、稻、麦、粱等,王公贵族可根据适宜的饭菜予以搭配,在副食上,王公贵族才可享用肉食,所以就有了“肉食者谋之”的说法。对于普通百姓就有很大约束了,如《礼记》上严格规定:“庶人无故不得食珍”。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从可享用的食物品类来说,等级制也非常森严。
先秦时期一日两餐,早餐在7点左右,吃的较多,主要应付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称为“大食”即主餐;下午三四点再吃一顿,然后天黑回家休息,称之为“小食”。
平民百姓的主食以豆饭为主。到了两汉三国时期,谷物种类多了麦、稻、粱、黍等十几个品种,主食也开始出现饭、粥和饼,豆子也从主食逐渐成为副食。实际上,粥的历史要比饭早一些,当人们发明陶器之后,便开始将粮食煮为粥了。甲骨文中没有“饭”字,却有“粥”字,其字形如鬲中煮米,热气升腾之形。
随着中国统一局面的完全诞生,汉朝皇帝拥有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相当于现在的营养师。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吏系统,皇帝和后宫膳食开支相当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二万户的家产。
唐人爱喝粥
唐朝最常见的早餐就是馎饦,即面片汤。有句谚语,叫做“巧夫做不得无面馎饦”,意思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馎饦是唐人比较常见的主食,做法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
另一种常见的早餐——粥。既简单又营养,是古代人最爱的早餐之一。白居易在《春寒》中写到:“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唐朝的医学著作《食医心鉴》记载了各种粥的做法,原材料从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麦、小麦、粳米,辅料从蔬菜到肉到水果到干果,堪称包罗万象。
盡管有米饭,但唐朝的主食以面食为主,确切的说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在笼蒸出来的面食,都可以叫蒸饼。其中包括了馒头,但不限于馒头,做法不仅限于蒸的,还有加油、放入干果、馅料蒸的等。
明代陈继儒《辟寒》一书,提及唐代官至宰相的刘晏,有一次五更时去早朝,因为天气寒冷,看到一处卖蒸饼的铺子,叫人买饼以袍袖裹着,悄悄在朝堂上吃。
大臣们每天一大早就要上朝议事,到中午方才退朝。由于朝臣的工作时间很长,饮食多有不便,为显优恤,唐太宗下诏每天提供一顿工作餐,官员退朝后在朝堂的外廊集中进餐,称为“廊下食”。后周世宗柴荣下过一道诏书:“文武百官,今后凡遇入阁日,宜赐廊餐。”
宋人吃早茶
在宋朝,几乎每个人都有早上喝一盏“煎茶汤”的习惯,因为煎茶汤带有中药味,所以又叫做“煎点汤茶药”, 也就是最早的保健茶。
宋朝百姓认为茶是药的一种,对煎茶汤的品质丝毫不马虎:百钱茶叶嫩芽,加上差不多一升的去壳绿豆和细磨的山药粉,搅拌一起,窖藏三日后于水中煮成茶汤。除了这种常见原料外,茶楼和客栈还会根据顾客的不同喜好加入各种辅料:盐豆豉、桂圆、龙眼、香苏、紫苏、酸梅、桂花、豆蔻等,多到让人挑花眼。味道暂且不论,至少当时的民众对煎茶态度执着,视烹煮煎茶为高雅之事。
宋朝的百姓一般家中不开灶,每天早上都会有众多早点铺子热闹营业。徽宗时的物价是馍两文一个、豆浆一文一碗;一二十文钱就可以买到“灌肺”“炒肺”粥饭之类的早点,这对底层百姓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最繁闹的大内杂市,还数东华门外市井最盛。此地所售之物:“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东京梦华录》十卷中记载:凝晖殿“宫禁买卖进贡,皆由此入”,故所售都是“市井之间无有也”的好货。东华门内有最有钱的买主儿,他们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小贩们更是供应各种饮食:“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如果新鲜瓜果上市,每对茄子或者嫩葫芦可卖到三五十钱。
对于大臣,宋朝朝廷设有待漏院,为上朝的官员准备美酒和水果等物作为工作早餐,有时散了早朝后,皇上要赐食百官,赐食的地点在殿堂廊下,所以称为“廊餐”。一些平时吃惯了可口食物的官员都不愿吃“廊餐”,会借故提前离去,只有位低禄薄的官员才会留下来吃这一顿免费的工作餐。
在中国,饮食成为从古到今的一种文化载体。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文化的记录者、传播者角色。中国的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使其在历史长河中更显得流光溢彩。
先秦最重视早餐
先秦的饮食以主食的种类和副食的多寡来区别尊卑之地位,而且各个等级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从而导致可享用的食物有所不同。
这一时期人们所食用的主食不外乎黍、稷、稻、麦、粱等,王公贵族可根据适宜的饭菜予以搭配,在副食上,王公贵族才可享用肉食,所以就有了“肉食者谋之”的说法。对于普通百姓就有很大约束了,如《礼记》上严格规定:“庶人无故不得食珍”。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从可享用的食物品类来说,等级制也非常森严。
先秦时期一日两餐,早餐在7点左右,吃的较多,主要应付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称为“大食”即主餐;下午三四点再吃一顿,然后天黑回家休息,称之为“小食”。
平民百姓的主食以豆饭为主。到了两汉三国时期,谷物种类多了麦、稻、粱、黍等十几个品种,主食也开始出现饭、粥和饼,豆子也从主食逐渐成为副食。实际上,粥的历史要比饭早一些,当人们发明陶器之后,便开始将粮食煮为粥了。甲骨文中没有“饭”字,却有“粥”字,其字形如鬲中煮米,热气升腾之形。
随着中国统一局面的完全诞生,汉朝皇帝拥有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相当于现在的营养师。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吏系统,皇帝和后宫膳食开支相当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二万户的家产。
唐人爱喝粥
唐朝最常见的早餐就是馎饦,即面片汤。有句谚语,叫做“巧夫做不得无面馎饦”,意思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馎饦是唐人比较常见的主食,做法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
另一种常见的早餐——粥。既简单又营养,是古代人最爱的早餐之一。白居易在《春寒》中写到:“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唐朝的医学著作《食医心鉴》记载了各种粥的做法,原材料从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麦、小麦、粳米,辅料从蔬菜到肉到水果到干果,堪称包罗万象。
盡管有米饭,但唐朝的主食以面食为主,确切的说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在笼蒸出来的面食,都可以叫蒸饼。其中包括了馒头,但不限于馒头,做法不仅限于蒸的,还有加油、放入干果、馅料蒸的等。
明代陈继儒《辟寒》一书,提及唐代官至宰相的刘晏,有一次五更时去早朝,因为天气寒冷,看到一处卖蒸饼的铺子,叫人买饼以袍袖裹着,悄悄在朝堂上吃。
大臣们每天一大早就要上朝议事,到中午方才退朝。由于朝臣的工作时间很长,饮食多有不便,为显优恤,唐太宗下诏每天提供一顿工作餐,官员退朝后在朝堂的外廊集中进餐,称为“廊下食”。后周世宗柴荣下过一道诏书:“文武百官,今后凡遇入阁日,宜赐廊餐。”
宋人吃早茶
在宋朝,几乎每个人都有早上喝一盏“煎茶汤”的习惯,因为煎茶汤带有中药味,所以又叫做“煎点汤茶药”, 也就是最早的保健茶。
宋朝百姓认为茶是药的一种,对煎茶汤的品质丝毫不马虎:百钱茶叶嫩芽,加上差不多一升的去壳绿豆和细磨的山药粉,搅拌一起,窖藏三日后于水中煮成茶汤。除了这种常见原料外,茶楼和客栈还会根据顾客的不同喜好加入各种辅料:盐豆豉、桂圆、龙眼、香苏、紫苏、酸梅、桂花、豆蔻等,多到让人挑花眼。味道暂且不论,至少当时的民众对煎茶态度执着,视烹煮煎茶为高雅之事。
宋朝的百姓一般家中不开灶,每天早上都会有众多早点铺子热闹营业。徽宗时的物价是馍两文一个、豆浆一文一碗;一二十文钱就可以买到“灌肺”“炒肺”粥饭之类的早点,这对底层百姓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最繁闹的大内杂市,还数东华门外市井最盛。此地所售之物:“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东京梦华录》十卷中记载:凝晖殿“宫禁买卖进贡,皆由此入”,故所售都是“市井之间无有也”的好货。东华门内有最有钱的买主儿,他们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小贩们更是供应各种饮食:“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如果新鲜瓜果上市,每对茄子或者嫩葫芦可卖到三五十钱。
对于大臣,宋朝朝廷设有待漏院,为上朝的官员准备美酒和水果等物作为工作早餐,有时散了早朝后,皇上要赐食百官,赐食的地点在殿堂廊下,所以称为“廊餐”。一些平时吃惯了可口食物的官员都不愿吃“廊餐”,会借故提前离去,只有位低禄薄的官员才会留下来吃这一顿免费的工作餐。
在中国,饮食成为从古到今的一种文化载体。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文化的记录者、传播者角色。中国的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使其在历史长河中更显得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