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义,郑兴“割股奉母”之处,不仅因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又因是我省戏曲品种最多的一个市而被誉为“戏剧之乡”。皮影、木偶、碗碗腔,孝义市的文化三绝,现已成为孝义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孝义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戏,是三绝中最具观赏性的一类,其特点是真人在下、木偶在上,艺人通过插于木偶上的一根木杖和两根操纵木偶手的细铁棒来操作整个木偶,发展至今,已成为集表演、音乐、制作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俑即偶 傀儡壮丑
由今天活灵活现、生动逼真的木偶戏剧往前追溯,原来,奴隶制社会有一种“杀殉”制度,奴隶主生前把奴隶当作猪、狗、牛、羊,供他们任意驱使宰割,死后还要将其所属的大批奴隶杀死陪葬,名日“杀殉”。当时,国王的“杀殉”多至数百上千人,将军、大夫的“杀殉”也往往有数十人。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奴隶成了主要的社会劳动力,“杀殉”便逐渐由人形偶像来代替,这种偶像开始是用茅草扎成的,叫做“刍灵”,后来慢慢发展到用木头制作,所以又称之为“木偶”。为了把木偶外表尽量做得像真人一样,甚至还安装一些机关在其中,使之能够跳跃。古代称跳跃为“踊”,所以把这种会跳跃的木偶叫做与“踊”同音的“俑”。
木偶表演
俑,开始用于陪葬,后来又渐渐用来办丧事和饮宴集会上表演节目,这样就产生了木偶戏。木偶在古代也称为“傀儡”,又叫“壮丑”,因为那时木偶外形魁梧丑怪,有些是凶神恶煞的样子,除用于陪葬外,还用以守墓、守门。
源于汉 自唐而兴
木偶艺术在古代被称为傀儡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表演形式,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关于木偶戏的起源,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汉,到了唐宋,木偶戏逐渐开始兴盛,明清时达到鼎盛。
唐代《乐府杂录》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汉初时,有一次汉高祖刘邦被匈奴的单于冒顿包围在平城,城外四面重兵驻扎,其中一面是冒顿的妻子阏氏,她的兵力又比其他三面强大。当时城中断粮,情况危急,刘邦手下大将陈平得知阏氏妒忌她丈夫纳妾,顿生一计,令人造了一些形似歌女的木偶,装上机关,在女墙间跳舞。阏氏远远望见一些女子舞姿婆娑、楚楚动人,担忧破城后冒顿会宠幸这些歌女,就先撤了兵,于是高祖转危为安。后来,就有一些艺人从事木偶表演。有一个姓郭的艺人,人称“郭郎”,以木偶戏为业,地位极高。
当然,说木偶戏是在高祖蒙难时陈平灵机一动发明的,未必可信。据推断,在此事之前,当已有这种艺术存在,所以,陈平才能成功地用来作为退兵之计。不过,说它原是送葬的丧家之乐,后来用于饮宴嘉会,到汉唐间发展为木偶戏,成为一种有民族风格的表演艺术,则是可信的。
唐代的木偶制作技艺十分高超、精湛,当时有的皇亲国戚的寝宫中排列着一些木雕婢女,手执华灯,自昏达旦,称为“灯婢”。张鷟的《朝野佥载》里就记叙了一些类似现代机器人的木偶,如杭州的杨务廉做了一个木偶,手捧木碗,在街上行乞,还会发声,每天有几千人施钱给木偶。又如洛州殷文亮做的一群木偶会给人斟酒和敬酒,有条不紊,两旁还有一些木歌女按一定的节拍唱歌吹笙,酒未饮完,木歌女会用乐声催促,酒一饮尽,小木人会来斟上。上述记载是否属实,尚可存疑,但当时木偶的精巧确是肯定的。
唐宋以后,雕塑、绘画、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木偶戏的发展。木偶动作越来越灵活,剧情也日益复杂。当时老百姓最爱看名叫“鲍老”“郭郎”的木偶表演。他们穿着特别宽松的衣服,一脸滑稽相,演出时还配有唱词,专门逗人开心。以后元曲中的《憨郭郎》《鲍老儿》等曲名,就是由此而来。
木偶剧的种类也有发展。唐代开始有了“牵线木偶戏”,后来又有了“杖头木偶戏”“手指木偶戏”等。此外,木偶戏又衍生出以木偶取影的“皮影戏”和用小孩模仿木偶动作的“肉傀儡戏”。
木偶剧不但本身一直延续和发展到现在,也对其他表演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后来的京剧就吸收了木偶剧的一些表演动作和术语。
一出戏 两式三腔
孝义木偶戏流传在山西省吕梁孝义市及周边市县,是扎根于民间,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地方特色剧种之一。据史料记载,孝义木偶戏于宋代传入,其造型简洁粗犷,神态灵活生动,机关奇巧适用,极具北方特色。最初,木偶戏的曲调用孝义秧歌干板腔、皮腔,中路梆子兴起后采用中梆子腔调,即晋剧声腔,上演的剧目也以移植晋剧剧目为主,如《三度梅》《忠报国》《明公断》《三击掌》《走山》《九件衣》《斩黄袍》等。后来又加入碗碗腔演唱。
说到孝义木偶,那皮影就不得不说。孝义木偶戏最初独立成班,限于当时照明设备差,木偶戏夜间表演效果不理想,大多选择白天演出,而皮影只能在夜间演出,白天只能坐等。于是,木偶、皮影便相互依存,合为一社联合演出,即成“灯影班”。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戏,俗称“七紧八慢九消停”。由于灯影班时常走街串巷,便于在山村乡里演出,每逢良辰佳节、赶庙会、过生日、做满月,大家都乐于请灯影班演戏助兴,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民间习俗。从宋至今的千余年中,灯影班相依为命,同台共演,白天上演木偶戏,晚上上演皮影戏,早年群众说“白昼间木偶作怪,夜晚时牛皮成精”。许多艺人均以农忙种地、农闲唱戏、种地为打粮、唱戏为赚钱的半农半艺形式延续着自己的人生。这也可能是有别于其他地方木偶和皮影戏单独进行演出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
袖舞长空 喷火
孝义木偶班社演出形式丰富,素有“两种形式,三种唱腔”之称,即木偶、皮影两种演出形式,皮腔、碗碗腔、晋剧三种唱腔。鼎盛时,孝义境内有木偶班社70多家,清末以前木偶戏唱腔以皮腔、碗碗腔为主。清末民初,晋剧(中路梆子)也成为木偶戏的主要唱腔,孝义木偶戏还保持着兴盛的局面,随后逐渐衰落。解放前夕,孝义能够正常演出的木偶班社只剩两三家临时搭伙的,且质量低下演技拙劣。 左右杆 手舞玲珑
孝义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头与身用纸裱糊而成,通常高一米左右,无足。眼睛嘴巴都能开合闪动,手指处也有机关,可做捻须、执刀等高难动作。
表演者左手掌命杆,右手掌手杆,通过双手的搓、捻、掂、点、摆、扣、转、拧等手法的灵活运用,使偶人们的动作明快洒脱,无论是名媛闺秀,还是将相鬼神,都演得惟妙惟肖,一些“绝活”如甩发、耍翎子、挑担子等技巧常令观众拍手叫绝。
戏生辉 岁月流金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文联曾招收孝义的一些老艺人组成皮影木偶宣传队,活跃在边区,为抗日军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孝义木偶戏重新焕发生机,也渐渐在全国闯出名气。1956年,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成立,自此,孝义木偶戏重获新生。1958年,在老艺人的改革下,用碗碗腔演唱木偶戏的形式,深受群众欢迎。1962年,该团以碗碗腔木偶剧《三调芭蕉扇》参加了全省调演,继而停演皮影成为专事杖头木偶艺术的表演团体,更名为“木偶艺术剧团”。文革期间,因其无法“一招一式不走样”地上演样板戏而被撤销。1974年恢复,1975年,移植现代戏《草原红花》参加全国木偶戏调演,并排练出一大批优秀剧目。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木偶戏更加丰富多彩,在木偶雕刻、操作、舞美灯光、文学剧本木偶化诸方面不断探索提高,《通天河》《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半夜鸡叫》等大型木偶戏一度久演不衰,是山西省唯一的木偶艺术团体。1989年,由孝义木偶艺术团组成的山西省皮影木偶艺术团代表山西赴英国访问演出木偶戏《走山》《天蓬戏嫦娥》《欢庆锣鼓》等,连续演出14场,场场爆满,喝彩之声不绝,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孝义木偶戏也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1994年参加中国木偶精英荟萃汇演,荣获“金猴奖”。1996年该团涉足影视领域,与台湾完形影视有限公司、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的30集大型木偶系列儿童电视剧《英雄出少年》一亮相,就引起国内外各电视台的极大关注。该剧同时获1996年台湾最佳儿童片奖和1997年纽约国际影展儿童电视片铜奖。
2000年之后,孝义木偶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2002年6月,特色剧目《花果山》《长袖舞》《疯狂吉他手》参加了“世界杯”足球赛庆典文艺活动韩国大田国际木偶艺术节。代表性剧目融入新的时代内容,十分赏心悦目,演出效果非常理想,可谓是新时期孝义木偶的里程碑式成果。2004年,在“第六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上,孝义木偶也上演了一场56人参演的大型木偶舞蹈《胜溪春潮》,深受评委和观众好评,荣获金奖。
2008年,孝义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0年1月,孝义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皮影木偶之乡”的称号。2011年,西安市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孝义木偶代表山西省与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4支表演团队一起为上万名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一亮相便征服了在场的游客和媒体,被公认为“最值得观看的节目之一”。除此之外,木偶剧《群星荟萃》还登上了山西卫视《创意中国秀》舞台,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
以人传 技艺堪忧
孝义木偶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传承了孝义的民情风俗、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文化元素,起到了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的社会作用。抢救和保护孝义木偶戏,必将对传承和发展孝义优秀传统艺术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在孝义,木偶表演方面近年来当数皮影木偶艺术团的武兴、李淑英夫妇成就最高,武兴善演猴戏,美猴王的翎子长近两米,李淑英的长袖舞所操长袖近三米仍能挥洒自如。
对于民间木偶艺人而言,木偶即是他们生命的全部。如今,社会变化很快,如果节目内容不发展就会被淘汰,所以说,改革创新是必须的。木偶戏学起来十分枯燥乏味,全部来自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如今,靠木偶戏赚钱养家糊口已成问题,迫于经济压力,即便老艺人们愿意将自己数十年来积累的木偶表演绝技倾囊相授,愿意跟随的学徒依旧寥寥无几。
木偶戏的现状堪忧。虽然有过辉煌和风光的日子,但是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也存在诸多困境。一方面是受众群体的逐渐萎缩,年轻人喜欢戏曲的越来越少,观众寥寥无几;另一方面是受世俗眼光的影响,学习木偶戏短期的效益不大。
在漫长而遥迢的远年光阴中,孝义木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当人们现在需要在非常难得的机会,并且借助城市的舞台方可一睹木偶戏的芳容时,昔年那些劳作的农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尽情地徜徉在他们自得其乐的艺术世界。他们在忙碌的时候视这些把戏如无物,但无可非议,一场一场的演出在沿着春夏秋冬四季的足迹而填充着他们的生活。不少从事木偶戏表演的艺人们身份低微,再加上属于“流窜”班子,这一点上,比之其他的戏剧演员们更贴近了人世的悲欢。他们在民间传承着古老而伟大的传统文明。如今,那些经过改编的舞台上的狂欢仍在,它们依旧带着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气息。
唯创新 承传不老
艺术发展无止境,木偶戏也不例外。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如今,孝义除有孝义市木偶艺术团之外,还有孝义木偶艺术展演团、必独村的武海棠演出团及相应传承非遗项目的文化公司。孝义市委、市政府专门建立了皮影木偶影视拍摄基地。2008年落成的孝义市完形影视基地,是由孝义市与台湾山水娱乐有限公司、完形影视有限公司开发中心合资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该基地制作出的木偶剧先后在央视播出,作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唯一的专业木偶动画制作及拍摄基地,也是全球仅有的5个木偶拍摄基地之一。这一举措给孝义皮影木偶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它将会在木偶、皮影艺术发展史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对于木偶戏的改革,势在必行,孝义市已经走出了一大步,但是发展之路仍需拓宽思路,方可搞活搞大这门传统艺术。我们期待,木偶戏这门传统艺术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俑即偶 傀儡壮丑
由今天活灵活现、生动逼真的木偶戏剧往前追溯,原来,奴隶制社会有一种“杀殉”制度,奴隶主生前把奴隶当作猪、狗、牛、羊,供他们任意驱使宰割,死后还要将其所属的大批奴隶杀死陪葬,名日“杀殉”。当时,国王的“杀殉”多至数百上千人,将军、大夫的“杀殉”也往往有数十人。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奴隶成了主要的社会劳动力,“杀殉”便逐渐由人形偶像来代替,这种偶像开始是用茅草扎成的,叫做“刍灵”,后来慢慢发展到用木头制作,所以又称之为“木偶”。为了把木偶外表尽量做得像真人一样,甚至还安装一些机关在其中,使之能够跳跃。古代称跳跃为“踊”,所以把这种会跳跃的木偶叫做与“踊”同音的“俑”。
木偶表演
俑,开始用于陪葬,后来又渐渐用来办丧事和饮宴集会上表演节目,这样就产生了木偶戏。木偶在古代也称为“傀儡”,又叫“壮丑”,因为那时木偶外形魁梧丑怪,有些是凶神恶煞的样子,除用于陪葬外,还用以守墓、守门。
源于汉 自唐而兴
木偶艺术在古代被称为傀儡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表演形式,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关于木偶戏的起源,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汉,到了唐宋,木偶戏逐渐开始兴盛,明清时达到鼎盛。
唐代《乐府杂录》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汉初时,有一次汉高祖刘邦被匈奴的单于冒顿包围在平城,城外四面重兵驻扎,其中一面是冒顿的妻子阏氏,她的兵力又比其他三面强大。当时城中断粮,情况危急,刘邦手下大将陈平得知阏氏妒忌她丈夫纳妾,顿生一计,令人造了一些形似歌女的木偶,装上机关,在女墙间跳舞。阏氏远远望见一些女子舞姿婆娑、楚楚动人,担忧破城后冒顿会宠幸这些歌女,就先撤了兵,于是高祖转危为安。后来,就有一些艺人从事木偶表演。有一个姓郭的艺人,人称“郭郎”,以木偶戏为业,地位极高。
当然,说木偶戏是在高祖蒙难时陈平灵机一动发明的,未必可信。据推断,在此事之前,当已有这种艺术存在,所以,陈平才能成功地用来作为退兵之计。不过,说它原是送葬的丧家之乐,后来用于饮宴嘉会,到汉唐间发展为木偶戏,成为一种有民族风格的表演艺术,则是可信的。
唐代的木偶制作技艺十分高超、精湛,当时有的皇亲国戚的寝宫中排列着一些木雕婢女,手执华灯,自昏达旦,称为“灯婢”。张鷟的《朝野佥载》里就记叙了一些类似现代机器人的木偶,如杭州的杨务廉做了一个木偶,手捧木碗,在街上行乞,还会发声,每天有几千人施钱给木偶。又如洛州殷文亮做的一群木偶会给人斟酒和敬酒,有条不紊,两旁还有一些木歌女按一定的节拍唱歌吹笙,酒未饮完,木歌女会用乐声催促,酒一饮尽,小木人会来斟上。上述记载是否属实,尚可存疑,但当时木偶的精巧确是肯定的。
唐宋以后,雕塑、绘画、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木偶戏的发展。木偶动作越来越灵活,剧情也日益复杂。当时老百姓最爱看名叫“鲍老”“郭郎”的木偶表演。他们穿着特别宽松的衣服,一脸滑稽相,演出时还配有唱词,专门逗人开心。以后元曲中的《憨郭郎》《鲍老儿》等曲名,就是由此而来。
木偶剧的种类也有发展。唐代开始有了“牵线木偶戏”,后来又有了“杖头木偶戏”“手指木偶戏”等。此外,木偶戏又衍生出以木偶取影的“皮影戏”和用小孩模仿木偶动作的“肉傀儡戏”。
木偶剧不但本身一直延续和发展到现在,也对其他表演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后来的京剧就吸收了木偶剧的一些表演动作和术语。
一出戏 两式三腔
孝义木偶戏流传在山西省吕梁孝义市及周边市县,是扎根于民间,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地方特色剧种之一。据史料记载,孝义木偶戏于宋代传入,其造型简洁粗犷,神态灵活生动,机关奇巧适用,极具北方特色。最初,木偶戏的曲调用孝义秧歌干板腔、皮腔,中路梆子兴起后采用中梆子腔调,即晋剧声腔,上演的剧目也以移植晋剧剧目为主,如《三度梅》《忠报国》《明公断》《三击掌》《走山》《九件衣》《斩黄袍》等。后来又加入碗碗腔演唱。
说到孝义木偶,那皮影就不得不说。孝义木偶戏最初独立成班,限于当时照明设备差,木偶戏夜间表演效果不理想,大多选择白天演出,而皮影只能在夜间演出,白天只能坐等。于是,木偶、皮影便相互依存,合为一社联合演出,即成“灯影班”。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戏,俗称“七紧八慢九消停”。由于灯影班时常走街串巷,便于在山村乡里演出,每逢良辰佳节、赶庙会、过生日、做满月,大家都乐于请灯影班演戏助兴,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民间习俗。从宋至今的千余年中,灯影班相依为命,同台共演,白天上演木偶戏,晚上上演皮影戏,早年群众说“白昼间木偶作怪,夜晚时牛皮成精”。许多艺人均以农忙种地、农闲唱戏、种地为打粮、唱戏为赚钱的半农半艺形式延续着自己的人生。这也可能是有别于其他地方木偶和皮影戏单独进行演出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
袖舞长空 喷火
孝义木偶班社演出形式丰富,素有“两种形式,三种唱腔”之称,即木偶、皮影两种演出形式,皮腔、碗碗腔、晋剧三种唱腔。鼎盛时,孝义境内有木偶班社70多家,清末以前木偶戏唱腔以皮腔、碗碗腔为主。清末民初,晋剧(中路梆子)也成为木偶戏的主要唱腔,孝义木偶戏还保持着兴盛的局面,随后逐渐衰落。解放前夕,孝义能够正常演出的木偶班社只剩两三家临时搭伙的,且质量低下演技拙劣。 左右杆 手舞玲珑
孝义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头与身用纸裱糊而成,通常高一米左右,无足。眼睛嘴巴都能开合闪动,手指处也有机关,可做捻须、执刀等高难动作。
表演者左手掌命杆,右手掌手杆,通过双手的搓、捻、掂、点、摆、扣、转、拧等手法的灵活运用,使偶人们的动作明快洒脱,无论是名媛闺秀,还是将相鬼神,都演得惟妙惟肖,一些“绝活”如甩发、耍翎子、挑担子等技巧常令观众拍手叫绝。
戏生辉 岁月流金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文联曾招收孝义的一些老艺人组成皮影木偶宣传队,活跃在边区,为抗日军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孝义木偶戏重新焕发生机,也渐渐在全国闯出名气。1956年,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成立,自此,孝义木偶戏重获新生。1958年,在老艺人的改革下,用碗碗腔演唱木偶戏的形式,深受群众欢迎。1962年,该团以碗碗腔木偶剧《三调芭蕉扇》参加了全省调演,继而停演皮影成为专事杖头木偶艺术的表演团体,更名为“木偶艺术剧团”。文革期间,因其无法“一招一式不走样”地上演样板戏而被撤销。1974年恢复,1975年,移植现代戏《草原红花》参加全国木偶戏调演,并排练出一大批优秀剧目。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木偶戏更加丰富多彩,在木偶雕刻、操作、舞美灯光、文学剧本木偶化诸方面不断探索提高,《通天河》《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半夜鸡叫》等大型木偶戏一度久演不衰,是山西省唯一的木偶艺术团体。1989年,由孝义木偶艺术团组成的山西省皮影木偶艺术团代表山西赴英国访问演出木偶戏《走山》《天蓬戏嫦娥》《欢庆锣鼓》等,连续演出14场,场场爆满,喝彩之声不绝,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孝义木偶戏也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1994年参加中国木偶精英荟萃汇演,荣获“金猴奖”。1996年该团涉足影视领域,与台湾完形影视有限公司、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的30集大型木偶系列儿童电视剧《英雄出少年》一亮相,就引起国内外各电视台的极大关注。该剧同时获1996年台湾最佳儿童片奖和1997年纽约国际影展儿童电视片铜奖。
2000年之后,孝义木偶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2002年6月,特色剧目《花果山》《长袖舞》《疯狂吉他手》参加了“世界杯”足球赛庆典文艺活动韩国大田国际木偶艺术节。代表性剧目融入新的时代内容,十分赏心悦目,演出效果非常理想,可谓是新时期孝义木偶的里程碑式成果。2004年,在“第六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上,孝义木偶也上演了一场56人参演的大型木偶舞蹈《胜溪春潮》,深受评委和观众好评,荣获金奖。
2008年,孝义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0年1月,孝义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皮影木偶之乡”的称号。2011年,西安市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孝义木偶代表山西省与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4支表演团队一起为上万名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一亮相便征服了在场的游客和媒体,被公认为“最值得观看的节目之一”。除此之外,木偶剧《群星荟萃》还登上了山西卫视《创意中国秀》舞台,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
以人传 技艺堪忧
孝义木偶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传承了孝义的民情风俗、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文化元素,起到了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的社会作用。抢救和保护孝义木偶戏,必将对传承和发展孝义优秀传统艺术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在孝义,木偶表演方面近年来当数皮影木偶艺术团的武兴、李淑英夫妇成就最高,武兴善演猴戏,美猴王的翎子长近两米,李淑英的长袖舞所操长袖近三米仍能挥洒自如。
对于民间木偶艺人而言,木偶即是他们生命的全部。如今,社会变化很快,如果节目内容不发展就会被淘汰,所以说,改革创新是必须的。木偶戏学起来十分枯燥乏味,全部来自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如今,靠木偶戏赚钱养家糊口已成问题,迫于经济压力,即便老艺人们愿意将自己数十年来积累的木偶表演绝技倾囊相授,愿意跟随的学徒依旧寥寥无几。
木偶戏的现状堪忧。虽然有过辉煌和风光的日子,但是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也存在诸多困境。一方面是受众群体的逐渐萎缩,年轻人喜欢戏曲的越来越少,观众寥寥无几;另一方面是受世俗眼光的影响,学习木偶戏短期的效益不大。
在漫长而遥迢的远年光阴中,孝义木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当人们现在需要在非常难得的机会,并且借助城市的舞台方可一睹木偶戏的芳容时,昔年那些劳作的农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尽情地徜徉在他们自得其乐的艺术世界。他们在忙碌的时候视这些把戏如无物,但无可非议,一场一场的演出在沿着春夏秋冬四季的足迹而填充着他们的生活。不少从事木偶戏表演的艺人们身份低微,再加上属于“流窜”班子,这一点上,比之其他的戏剧演员们更贴近了人世的悲欢。他们在民间传承着古老而伟大的传统文明。如今,那些经过改编的舞台上的狂欢仍在,它们依旧带着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气息。
唯创新 承传不老
艺术发展无止境,木偶戏也不例外。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如今,孝义除有孝义市木偶艺术团之外,还有孝义木偶艺术展演团、必独村的武海棠演出团及相应传承非遗项目的文化公司。孝义市委、市政府专门建立了皮影木偶影视拍摄基地。2008年落成的孝义市完形影视基地,是由孝义市与台湾山水娱乐有限公司、完形影视有限公司开发中心合资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该基地制作出的木偶剧先后在央视播出,作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唯一的专业木偶动画制作及拍摄基地,也是全球仅有的5个木偶拍摄基地之一。这一举措给孝义皮影木偶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它将会在木偶、皮影艺术发展史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对于木偶戏的改革,势在必行,孝义市已经走出了一大步,但是发展之路仍需拓宽思路,方可搞活搞大这门传统艺术。我们期待,木偶戏这门传统艺术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