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患者采取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患者采取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溶栓治疗组和介入溶栓治疗组,各50例.常规溶栓治疗组采用常规动脉内导管药物溶栓治疗,介入溶栓治疗组在常规动脉内导管药物溶栓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机械碎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结果 介入溶栓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高于常规溶栓治疗组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83,P<0.05).介入溶栓治疗组尿激酶用量(35.0±5.7)万U显著少于常规溶栓治疗组的(120.6±18.6)万U,溶栓时间(7.4±1.2)min显著短于常规溶栓治疗组的(17.0±2.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114、24.479,P<0.05).结论 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治疗中的介入溶栓治疗效果较常规溶栓治疗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对甲状腺癌患者临床中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100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奇偶数方式分成实验组及常规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常规
目的 探讨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用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
摘 要: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物理 衔接教学 困难 解决途径  一、初高中物理衔接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  (一)教材原因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存在衔接问题,主要是教材内容有了以下的飞跃:①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②从形象思维到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