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儿,女,8个月,因进行性四肢无力4个月入院.患儿3个月时可抬头,4个月前家长发现双下肢运动减少,逐渐累及双上肢,曾就诊于韩国一所医院,未明确诊断,未特殊治疗,现不能抬头、翻身、独坐及扶坐.患儿系G2P1,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75kg,否认出生窒息史,脐带、羊水、胎盘正常.生后人工喂养,4个月添加辅食,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类似疾病家族史.入院查体:头围44 cm,体重10 kg,一般状态尚可,
【机 构】
:
130051长春市儿童医院几内九科,130021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科,130021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女,8个月,因进行性四肢无力4个月入院.患儿3个月时可抬头,4个月前家长发现双下肢运动减少,逐渐累及双上肢,曾就诊于韩国一所医院,未明确诊断,未特殊治疗,现不能抬头、翻身、独坐及扶坐.患儿系G2P1,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75kg,否认出生窒息史,脐带、羊水、胎盘正常.生后人工喂养,4个月添加辅食,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类似疾病家族史.入院查体:头围44 cm,体重10 kg,一般状态尚可,营养中等,前囟1.0cm×1.0cm,平坦无紧张,神志清楚,双眼追视灵活,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低,双侧腱反射减弱,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内收肌角150°,足背屈角6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础状态下空腹血糖与儿童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HUTT)结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头痛、头晕、胸闷、叹气等儿童157例,男86例,女71例,年龄3 ~18岁,平均(11.34±3.29)岁.在排除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原因所致上述症状,取得受试者或监护人书面知情同意后,进行
患儿,男,1+d,因"呕血半天"入院.患儿系第3胎第2产,胎龄38+4周,母孕期健康,无宫内窘迫及胎膜早破史,顺产娩出,Apgar评分1min9分,5min、10 min均为10分,出生体重3 500 g.生后予混合喂养.出生当晚患儿口角有少许血迹,反应好,无烦躁、呕吐,无气促、发绀、吐沫,无发热、尖叫、抽搐,未予特殊处理.生后第2天呕吐暗红色及鲜红色血性物6次.排鲜血便1次.查体:T 36.5℃
目的 PICU长期住院患儿(≥28d)不成比例地占用医疗资源,但对其预后进行的研究很少。为此我们对20年间(198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入PICU的长期住院患儿数据进行了分析。
患儿,男,20 min,G2 P2,胎龄28周,双胎之大,臀位娩出,出生体重750 g,羊水清,脐带胎盘无异常.Apgar评分1-5-10 min分别为3-7-8分,出生时无自主呼吸、反应差、肌张力低下,立即予以气管插管正压给氧,5 min Apgar评分7分,但仍气促、呻吟明显,伴吐沫,考虑存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予保暖后于2010-8-29送入NICU治疗.患儿入院时气管插管正压给氧下呼吸急
目的 本研究对2009至2012年院问转诊重症患儿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探讨重症患儿院间转诊的必要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9231例院间转诊患儿的性别、年龄、季节和转运距离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9231例院间转诊患儿男女比例为2.24:1,87.39%(8067/9231)的院间转诊患儿是新生儿和婴儿;66.32%(6122/9231)转诊患儿来自基层医院的
目的 评估按需和按时服用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两种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难治性癫(癎)患儿随机分成按需服用KD组和按时服用KD组,每组30例.全量服用KD后连续72 h每6小时监测血酮、血糖和尿酮,比较两组患儿酮症状态的稳定性.记录发作频率并确定起效时间,分别在治疗后4周、12周、24周、48周评估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4周后,按需服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睾丸附件扭转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睾丸附件扭转患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睾丸附件扭转的患儿均行手术治愈.术后1~6个月复查阴囊彩超未见异常.结论 儿童阴囊急症中怀疑睾丸扭转或临床症状严重的睾丸附件扭转,应早期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减少睾丸扭转漏诊。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儿童脓毒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0例健康体检儿童和46例脓毒症患儿入院第1天血清HMGB1浓度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并对脓毒症患儿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目的 调查末梢血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计数的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分型及其预后的关系,以探讨其对早期判断HIE预后的价值.方法 显微镜下计数135例新生HIE患儿和95例正常对照儿生后24h内末梢血NRBC计数,并对HIE患儿在2岁时做了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和智力发育评估.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 患儿,女,15 d,因“反复抽搐5d”入院.患儿系G1P1,孕41周,剖宫产出生,无宫内窘迫,无胎膜早破,无窒息抢救史,出生时羊水清,脐带、胎盘无异常,出生体重3500 g,24h内解胎粪,生后4h开奶,母乳喂养,生后1周,患儿突然出现不吃、少哭,无发热,5d前于外院就诊,医生发现患儿抽搐,抽搐方式不详,每次抽搐约1 min左右,住院5d,给予头孢硫脒及头孢曲松抗感染,鲁米那止痉